家乡的日记汇总6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篇日记吧。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日记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日记 篇1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靠近大海,无论在任何时候,你站在海边,都能看到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能感受到原来自己是那么渺小。
我家乡的特产是鱼丸,鱼丸特别好吃。形状是圆的,一口咬下去,又香,又脆,好吃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潮州去,热情好客的潮州老乡,准会烤出最香最脆的.鱼丸让你吃个饱!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
家乡的日记 篇2
我的家乡是大庆,大庆是石油城市,大庆有许多磕头机,它能把地下的石油抽出来。
大庆还有一个名字叫百湖之城。大庆的春天,是人们播种希望的季节,还是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春天。春天的早晨,太阳公公用它那温柔、暖暖的手臂把大地从梦中唤醒,金色的光辉铺满校园。
春天,桃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朝霞。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春天。
家乡的日记 篇3
生活中总有那么几种气味是足以让人熟记一辈子的,也许是母亲的奶香,也许是花的芳香,而我最熟记的却是家乡的茶香。
我出生于沅陵县官庄镇,它虽然只是一个小镇,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它有清澈见底的小溪,连绵起伏的山峦,还有一种闻名全国的特产--茶叶。
家乡林谷幽深,云雾缭绕,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直以来,茶叶就是当地的主要作物,茶水也成了当地男女老少皆爱的饮料。我的奶奶就是一位普通的茶农,她的大半辈子与茶相伴,在她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今年的清明节,趁着假日,我随着奶奶一起去采茶。我家的茶园,座落在一个山坳里,爬到半山腰,还没看见茶树,就闻到了一股茶的清香。走进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翠欲滴的绿色,枝繁叶茂的茶树排列得整整齐齐,一棵棵舒展的茶树就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我非常兴奋,在茶园里看着、唱着、摘着,仿佛自己就是一棵茶树,穿着碧绿的衣裳,站在温暖的阳光里,伴着微风快乐地跳起舞来……我问奶奶:“这茶叶采下来就能喝吗?”“不能喝,这茶叶还要经过严格的筛选、烘干、杀青、手工整形等多种程序,精心制作而成的茶叶才好喝,茶质清香、味道浓、汤色绿。”奶奶回答道。听了这番话,我才明白,我们平时喝的茶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看着奶奶瘦弱的背影,我心里想:茶叶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茶农们是多么地辛苦啊!
望着这漫山遍野的绿茶,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把我的家乡装扮得更加美丽,让祖国各地的朋友都能品尝到我家乡的好茶,让家乡的茶香永驻心田。
家乡的日记 篇4
家乡的春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真是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特别是除夕夜,鞭炮声就更响了。
家家户户的人都去亲戚家去拜年,吃年夜饭,到了亲戚家。小孩子都会拿起自己的鞭炮,放个够。大人们争着要打牌,赢大钱。
吃饭了,大家都吃自己喜欢吃的菜。大人们喝酒,小孩子喝牛奶和饮料。吃完饭,小孩子们可开心了,因为要发红包了!要走了,大家都不想走了呢!
迎龙灯可好玩了,长长的龙灯像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而且,每迎到一户人家门前,就摆着许多水果和鞭炮。开始放鞭炮啦!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鞭炮声真响啊!差点震聋了耳朵。特别是烟花,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迎到了大马路上,拉灯可起劲了,一会儿前,一会儿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可好玩了。
每到过年,我们村都会演戏,演得可好了,看的人有男女老少,还是老人最多。这就是我们过的春节。
家乡的日记 篇5
除夕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天是这年的最后一天,也是迎来新年的一天。
除夕这天早晨,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大扫除,因为除夕钱大家几乎都在互相请客吃杀猪饭,备年货等,所以除夕这天才大扫除。
大扫除结束后随便做点饭吃,然后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
年夜饭最不可缺少的是水煮猪头肉了。传说玉皇大帝升天时没有带上猪,所以天庭的神仙没有猪肉吃,因此要煮猪头祭奠他们,已求阖家幸福。还有一到我特喜欢的菜-油炸鱼,尤其是我爸爸炸的,又香又脆,好吃极了。到了下午三点左右就已经有很多人家吃饭了全家人聚在一起,那画面既热闹又温馨。
晚饭过后大家都坐在沙发上嗑瓜子,有的在烤烧烤,,小孩子就去玩鞭炮、放烟花,好不热闹。
到了夜里一点制两点左右家乡还有一个习俗。小孩子要去放牛-他们拉起除夕前就去山洞里找来的一种天然行程的有孔的石头,大人们早已为他们穿好了绳子。他们拉着自己的牛约好了小伙伴,大家一起吵吵嚷嚷的绕着村子走一两圈。而爸爸就在家里做热乎乎的`粑粑丝等待放牛的孩子归来。
献粑粑丝时刚好放牛的孩子们也回到家了。读书的小孩幺拿着自己的书本到神侃旁读,大人说这是为了让老祖宗指导孩子的功课,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学习更上一层楼。
除夕,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因为它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因为它是阖家团员的一天。
家乡的日记 篇6
人人都爱自我的家乡,因为她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我也爱自我的家乡,因为我的家乡有许多风景名胜,可是我最欣赏的还是家乡的桥,它不仅仅雄伟,而且在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能够说是一个奇迹。 这座桥叫育溪大桥,修建于1977年,竣工于1979年10月,全长200米,宽10米,能够容五辆马车并行。它西靠育溪镇,东临佟家湖,桥高15米左右,桥身由六个桥墩支撑,每两个桥墩之间有六个桥孔,据说这是用来泄洪的,因为那里以前常常发大水,桥孔帮忙泄洪就能够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而不至于坍塌,不信你此刻去看桥孔里还有青苔和小草呢。
听妈妈讲,没修桥以前,东西两岸只能靠一艘轮渡运行,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两岸人民硬是靠肩挑手推修建了这座桥,大家齐心协力,日夜苦战,最后在不到两年的时光里使大桥顺利竣工,这不能不说这是两岸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她的通行极大的方便了两岸人民的沟通与交往,也为育溪的交通和经济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天,大桥上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河面美妙如画,好似一个人间仙境。夏天,人们在河中嬉戏,小鸟在天空翱翔,到处都生机盎然。秋天,满载收获的农民穿梭于大桥之上,到处是丰收的笑脸。
冬天,雪爷爷给大桥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冬衣,大桥缓缓地睡了。
是啊,她也该休息了,忙活了一年,也该休息一下了。可她又怎能安心休息呢?
【家乡的日记】相关文章:
家乡的日记03-05
家乡的日记02-11
可爱的家乡日记10-17
家乡的小河日记01-17
家乡的特产日记10-10
关于家乡的日记07-08
我的家乡日记(经典)01-31
【精选】我的家乡日记10-23
我的家乡日记(精选)09-30
(经典)我的家乡日记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