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时间:2022-10-15 09:08:40 日记 我要投稿

民情日记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情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1

  20xx年xx月x日 星期一 天气:小雨

  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

  通过前几次的座谈了解,我们深感帮扶任务责任重大,两村贫困户数较多,如果没有周密的行动计划,被动的往前推进,就难以达到此项利国利民政策的目标,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前几次的座谈了解后发现两村两委会办公设施简陋,日常办公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各类会议和活动无场地、无设备的状况后,我和其他班子成员初步计划为两村两委会资助办公设施设备。虽然我局自身经费状况也不是很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钱的地方也很多,但相比帮扶村组的情况,我们自身的困难基本属于可以坚持和克服的。经过努力,我们筹备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等办公设备,今天准备送到帮扶村组。一大早,土门镇、永东、新丰两村的人员就来了,我们也组合了人员帮着,抬桌子、装车。天气虽然下着小雨,但看得出,大家情绪都很高、都很高兴。能够为帮扶村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帮扶者,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民情日记2

  20xx年1月13日星期五阴

  腊月二十,年关将近。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工作组今天走访慰问何桥、瓜圻、大庙、石竹4个驻点村的困难户。我们带了2万元现金和20套被褥,将要走访40个贫困户,每个村10户左右。

  阴冷的寒风中,石竹村的石书记已在村头迎接我们。石书记是个办事极认真的人,慰问名单是村委会专门开会定下来的,困难户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也都到场陪同慰问。我们对石书记的办事作风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9组熊大爷家里。熊大爷刚过花甲之年,但家庭不幸,长子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次子车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个3岁多,一个10多岁。家庭生活基本靠低保。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

  离开熊大爷家,我们来到4组汪只春家。说是家,其实就汪一人。汪前些年外出打工受伤,现已双目失明。身体倒还结实,可以自理起居,但无法劳动。我问石书记,五保户每月能补贴多少钱?石书记说,现在农村低保分三类,一类对象相当于过去的五保户,补贴最高,每月150元左右20xx年最新慰问困难户民情日记20xx年最新慰问困难户民情日记。

  走完石竹村困难户,已经快11点了。我们立即驱车赶往大庙村。大庙村走访了10家困难户,其中残疾和患有重病的7户,高龄孤老3人。村支书胡麦佑告诉我们,因病致贫的,是村里困难户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切地询问农村医保情况,胡书记介绍说,鄂州实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分三个档,其中最低的第三档相当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每年缴费30元,政府补贴120元,可享受4万元医保报销。当然也可购买二档三档医疗保险,因为缴费高了很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第三档。一般小病,费用够用,大病看不起。困难户们希望政府能再多补贴一些,能到第二档,除特大疾病外,都可以保障了。

  草草地吃完午饭,我们直奔瓜圻村。瓜圻村是我们驻点的4个村最大的村,18个村民小组,798户近3000人。这次“挖万塘”活动,他们行动最快,19口塘,保质保量完工,在蒲团乡名列前茅,受到区、乡两级政府表彰。“三万”活动开始不久,湖北日报主要领导带队,一行几十人就是到这个村召开座谈会,并参加修塘劳动的。村支书陈国安快人快语,一边带路,一边介绍情况。

  在13组梵正明家,其贫困现状令人震撼。梵与妻子住在村民捐建的靠在路边的两间简易房中,农具、柴火都堆在外屋,一张简易木床和锅碗瓢盆散乱地铺满里间,全部家当加起来值不了几百元钱。我们先是送了500元钱,但走出不远,大家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一起又返回去,送了一套被褥。这套被褥可能是他们家最好的生活用品了。

  17组王灯堂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王自己是残疾,老伴、儿子都去世了,儿媳改嫁,3岁孙子与老人相依为命。老小两人基本靠低保生活。离开时,老人不停作揖,连连感谢政府。

  瓜圻的几个村我们来过多次了,但在村里穿行中,我们突然觉得和前些日子大不相同,悟了好一阵子,才发现原来村里人多了起来,而且多是年轻人。原来,春节将近,外出打工的人已经陆续返乡。这些年轻人在村前村后嬉戏打闹,凭添了许多生气,我们的心情也马上变得轻松愉快。陈书记说,他们村是个穷村,低保户就有177户。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经济和赚钱项目。困难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家庭,如果家中有人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最后,我们来到何桥村。何桥村是我们工作队“下榻”的地方,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腾出来让我们住宿和办公。村支部书记老吴年届60,已连任几届书记,村里情况烂熟。老吴憨厚中透着机警,工作作风扎实。修整塘堰他启动的慢,叫苦叫难也多,但任务一旦确定,他立刻行动,也后来居上。当时我们去10组现场看塘,10组提出他们最急迫的是要修泵站,吴极力支持,还给我们工作组打了报告。我们赞成他们实事求是的想法,并调整资金给予帮助。

  12组的蔡正国家祸不单行,家里几个人患有精神病,唯有他好一些,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遭遇严重车祸,长期卧床。我们到他家时,他卧在里屋床上。我们将500元钱递给他,他执意要下床,被我们拦住。吴书记说,这500块钱,可以管他们家半年生活20xx年最新慰问困难户民情日记百科。

  我们来到1组范米兰家慰问。范夫妻二人均为智障,这我们倒是不大奇怪,因为健康人与智障人结婚毕竟是少数。但一家三五口人都是智障,肯定是遗传造成的。遗传性疾病,这在城里大多就不再生育了,但农村似乎很难控制。这是我们在农村走访时经常碰到一家一家都是智障人的重要原因。范夫妻二人的病不是很严重,生活自理没有问题。我们说了一些宽松的话,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离开最后一家困难户,天已经大黑,丝丝细雨在天空飘洒。一天跑下来八九个小时,我们身体已疲惫不堪,但心情更沉重。据统计,我们走访的4个村的低保户数,占整个户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农民的贫困,主要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民情日记3

  通过这次走帮服活动,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从中感悟到党委政府开展此次活动的意义。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带领他们乘上全面小康水平这辆马车。在跟老百姓拉家常的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泥道路四通八达通到了每家每户,漂亮的楼房一幢接着一幢。还记得20xx年4月合并时,摩托车都还不太普及,农村楼房没几家,道路烟雾尘天的,都不敢想像十来年的时间,几乎清一式的楼房,汽车都要普及了,这几年因计生工作放开了,下村没以前勤了,变化太大了,一年一年的惊喜。极少数是平房也是子女在城市买了楼房的,算得上温饱都解决了。我感受到我们农村人勤劳善良踏实肯干,勤劳致富奔小康。打工的、上厂的,有3个是创业卖家具的,有2个规模养猪的,有4家到国门外新加坡、几内亚打工的等等不一而足。也就极个别也是好吃懒做致贫的,列为了低保,是信访局的接对邦扶对象。

  二、农村农业将来逐步需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农村老龄化初步显现,除了重大节日期间农村很热闹,除此之外农村很冷清,50岁以下的人白天很难遇见,30-60岁的家庭妇女上厂,打零工贴补家用。中年男人们肩扛家庭重任都出去打工了,20-30岁年轻人更是不愿种田的,一是种田辛苦,二是没钱赚没有积极性,都向往城镇的热闹打工去了。我碰到的50岁左右几个妇女是在本组家庭小作坊席梦思厂打工,否则也难遇,目前在种田第一线基本上是60岁以上人员,60岁以下基本不在家,靠种田温饱难以解决,因此农忙收割季节劳动力很紧张,那些子女在外工作、打工的,农忙时节又不可能回来帮忙,老年人都种不动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越来越少,托管、大户承包农村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必然趋势。

  三、面对老龄化趋势,我觉得农民缴纳职保很重要。

  农村50以下的人员逐步缴纳社会保险很重要,独子风险很大,四二一的问题越来越凸现。20xx年全年出生689人,其中二胎率达45%,就是育龄妇女基数少了,现在生小孩子的都是独子一代,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目前为止李堡镇农村奖扶5765人,户数2833户,特扶是251人,户数是148户,职工独子2630人,户数是1415户,合计户数4496,占全镇总户数的15%以上,每年还在以平均1200的人数新增,现在鼓励生二胎,以后变成四二二,两个独子要抚养四个老人和两个孩子。我走访的户数中,60-70岁的人大多数都交了农保和合作医疗,现在享受了农保,其中大多数不是独子,有的就是要靠子女养老了,而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农保是杯水车薪,每月200多元能解决什么呢,如果老人是职保的话才能解决大问题。自己年老后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又能减轻子女负担。但要改变意识,这也需要个过程,余钱有但愿意拿出大钱交社保的人不多。我跑的户数,除了在单位上是交的职保外,其它没交职保的,但交农保30-60岁的人居多,不愿缴职保,认为缴职保太多,缴的时间又长。目前农村已有极少部分人员自愿自己交纳职保,有的已经享受了退休待遇了,每年的涨幅也很可观,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缴纳社保。为自己为子女多一份保障。

民情日记4

  某年某月某日 星期几天气晴

  昨晚绿源养殖合作社负责人秦伟来电话说:不知道什么原因,近几天来,羊圈的小羊羔死了三四只。今早我将这一情况告知了驻村工作队队长镇中心校校长高学敏,我们相约上午8点一起去合作社看看。

  绿源养殖合作社

  绿源养殖合作社由回乡创业青年秦伟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位于中河村汪家山林场,现有存栏山羊860多头。20xx年5月,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合作社与我村23户贫困户签订了接亲帮扶协议,贫困户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务工、流转闲置土地、免费领养山羊、种植玉米等多途径实现增收脱贫。因此,合作社的兴衰、成败直接关系到二十几户几十人的顺利脱贫。小羊羔突然死亡让我们心情沉重......

  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午九点我和高校长到达了汪家山林场。秦伟外出放羊去了,他父亲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说今天有两个贫困户在帮忙做储料仓,让我们四处看看,说他去后山换秦伟回来。两个贫困户周发元、周艳鸿都是因家人患病致贫的精准扶贫户,两人家中我和高校长去过多次,算是老熟人了。高校长询问起周发元妻子的病情及近段务工收入情况,我则同周艳鸿聊起了合作社的帮扶情况,他说“平时来合作社放羊或者割草种玉米等合作社给100元一天,中午在合作社吃午饭,今天做储料仓要辛苦点,秦伟说给150元一天。工钱都是当天结算,我们贫困户只要做了事,就在务工表上签字领钱。”

  驻村工作队队长高学敏视察羊舍

  聊不多久,秦伟赶着山羊回来了,高校长说不该因为我们来了提前把羊赶回来了。秦伟直说“没事,天冷,少放一会”。我们帮着把几百只山羊赶回了羊圈后便询问起羊羔死亡的原因。秦伟领着我们查看了羊舍和育羊室,并告诉我们不用太担心,他说,“昨晚我紧急电话咨询了几位养殖专家,专家分析最大的可能性是近期气温下降幅度大,特别是昼夜温差大导致晚上羊舍内的山羊为了保暖相互拥挤在一起导致小羊羔踩踏或者窒息死亡。”“我打算从今晚起把羊羔和母羊夜晚分开,再将羊舍四周用彩布围起来保暖。”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心情放松了很多,毕竟山羊养殖风险还是很多,而最怕的是羊患病。

  驻村第一书记洪彬慰问贫困户

  秦伟又给我们查看了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和务工工资发放签字表,随后我们来到附近贫困户王传兵家,将200元慰问金及米油送到他妻子手中,我本想再去看看合作社的黑牧草林间种植情况,可高校长接到教育局电话说要回中心校有事只好匆匆下山,临行我再三嘱咐秦伟,一定要密切关注养殖场,丝毫马虎不得。

  贫困户档案资料

  下山途中, 我和高校长聊开了:自4月13日到现在,我被选派到凤山镇中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7个多月了,来之前 , 印象中的扶贫更多是“修路、建广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来之后特别是10月12日凤山镇石源河片接受了国务院扶贫办领导的检查后,我对扶贫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扶贫远没有这么简单:扶贫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识贫,因户施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外;更要重视产业扶贫,真正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找到长远的脱贫措施,确保稳定脱贫。着重以产业扶贫带动村民致富”的任务,这为我指明了工作方向。

  帮扶台账

  随着绿源养殖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大别山药业市场主体帮扶的进入、还有大岗林场招商引资的尘埃落定,让我对中河村未来的发展及贫困户的顺利脱贫充满了信心,20xx,脱贫攻坚,我们定将克难致胜!

民情日记5

  年关将至,心里记挂着困难群众的生活安排。下午,我决定去看一下巴河镇长安村王联鹏老人。

  年初,县委在“四大家”领导中实施“领带驻连”示范工程,每位县“四大家”领导除领办若干个重点项目、帮扶1-2个镇村、驻几个企事业发展点外,还与2个以上困难群众、党外人士开展“连心结对”。今年63岁的王联鹏老人是我“连心结对”的对象。

  车子停在长安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我与村党支部书记万申鹏抄小路,步行10多分钟,穿过两个小自然垸,便到了王联鹏老人所在的9组。老人正在家门口晒太阳,见了我们,连忙起来让座。老王的气色与我上次来相比好了很多。看到老王身体一天天恢复,我感到很高兴。

  老王是农村能人,原本也有一个小康之家。无奈前年一场大病,花去医药费十几万元,家里一下子因病致贫。老王对我说,去年到武汉做了两次复查,又开支了2万多元医物。

  这几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帮助农村患者减轻了负担,但仍然无法完全解决大病、慢性病的救治问题。看来,如何进一步提高大病救助标准,让大病患者看得起病、治得起病,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党委、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点。

  王联鹏老人是种田的好把式,当了几十年生产队长。老人向我介绍,自己所在的长安村9组田多人少,人均水田面积1亩多,是全村人均面积的。可是,田地多并没有给村民带来富足的生活。其他组由于田地少,富余劳动力早早外出务工,很快改变了生活面貌。相反,9组村民囿于一亩三分地,外出务工的步子走得迟、走得慢,生活反倒差了一截。老王这番话让我意会到其中朴素的道理。的确,资源不是决定发展的根本因素,观念才是。一个小村庄是如此,一个乡镇、一个县何尝不是?

  我问王联鹏老人,9组的群众当前最盼望的事情有哪些?老王说,群众最盼望的还是修路、修塘这些事情。村里年初计划在9组开挖100亩精养鱼池,当时少数群众没想通,村里把这项工作就停下了,后来想通了,群众希望村里把这件事继续办下去。

  我想,服务是基层党建的鲜明课题,各级党组织必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根本的出发点,群众转变观念需要时间,我们做群众工作就要有耐心,只要党员群众的思想通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转眼间,天色已晚。我与老王握手道别,相约来年再见。群众是我们的老师,只有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这个功课,我还要不断加强。

民情日记6

  3月12日晚20:00点,回龙镇联丰村委会会议室里挤满了人,在这里,联丰村俄堂组20xx年第一次村民会议正在举行,考虑到村民们白天要忙着春耕生产,村委会决定将会议定在晚上举行。

  会议由联丰村新一任总支书记王德炳主持,驻村干部王林森作记录,会上,首先选举产生了俄堂组新一任队长,选举安全按照民主集中制,采取一人一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最后,村民钟方海以最高票数当选。

  选出队长后,随即进行了20xx年小麦种植面积的统计和红粮预订面积的统计工作,并逐一签订了小麦补偿协议。最后,王书记组织大家讨论俄堂组20xx年同步小康硬化路建设的相关事项,全体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反映了许多问题,经过大家的努力协商,最终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次会议也圆满完成。

  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三:

  桐川乡将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行动深度融合,抢抓政策机遇,在帮联干部中推行《民情日记》制度,使每一名干部心中有底子、致富有路子、帮扶有实效,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一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明白册。为了让帮扶群众的举措不流于形式,切实做出实效,把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时刻记在心间,桐川乡要求每个干部在进村入户了解民情的过程中准确记录《民情日记》,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不懂、不明白的问题,需要为群众解决的问题记录在案,而后认真梳理,获得精准扶贫第一手资料,使帮扶工作客观真实有效。

  二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规划图。在扎实掌握群众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桐川乡要求每一名帮联干部能够认真分析《民情日记》中所记录的问题,找出贫困原因,探索致富途径,以此为基础,切实为群众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争取为帮扶群众提供更多更实用的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他们熟悉政策、转变思路,加快解决致富难题的步伐,使精准扶贫的效果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

  三是让《民情日记》成为扶贫帮困的助推器。为了让《民情日记》制度不流于形式,桐川乡把干部记好《民情日记》、突破瓶颈解决难题纳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中,组织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建立了详实的信息考核制度,做到周总结、月汇报、季奖惩、年考核,将《民情日记》作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努力使其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科学化,助推帮联干部积极为帮扶群众排忧解难,助推精准扶贫高效开展。

民情日记7

  天气还是那样阴冷。因为这几天的工作忙,帮扶的事情还没有去落实,今天得抽时间去了解一下。电话约好后,我们一行来到了风江村,说明来意,村书记很热情,在陪同我们去的路上介绍了基本情况:户主肖端堂,现年72岁,妻子64岁,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全部瘫痪在床,不能言语。三个子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喂饭擦身、端屎端尿全靠两位老人照顾。因三个儿女需要照顾,两老人年事已高,完全没有经济来源,全靠政府低保来维持生活,多年来,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我们来到几间破土砖房前,开门的是位干瘦的老人家,神情木然,打量了好一阵儿。我们进屋一看,光线暗淡,屋里潮湿。李书记拉开灯,二张竹床躺着他们全身瘫痪的儿女,神色暗淡地盯着我们,一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给他们喂饭,老人慢慢回过头,用手揩了揩混浊的双眼,双手颤抖着,哽咽着没有一句话。“唉”老肖叹了口气说:“政府给了我们每年每人1200元低保,现在每天还能吃上一顿饭,只是我们老俩口年纪大了,自己体弱多病,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想一走了之,又想到三个孩子都这个样子,日子怎么过?”。老肖的妻子只是一个劲地抹泪,口里呐呐地念着:“作孽呀,作孽呀……”

  看到这一切,心里真不是滋味,不晓得如何去安慰他们,只能对两位老人说:“老人家,辛苦了,真的苦了您们了……”我掏出身上的500元钱塞到老人家手里,“老人家别担心,相信政府,相信我们,一定不会把你们遗弃,我们还会回来的!”

  走出老肖的家门很远,忍不住回头看时,老人家还站在门口眺望……

民情日记8

  孩子们都放假在家,我就买了些点心,去看看他们,了解一下情况。

  下过雨的村路,非常难走。车轱辘碾出的印迹,一道一道的,一边高一边低。我骑着电动自行车,摔了一跤,只能推着走。王庄离村部又特别的远,花了近半小时才到了王洋、王梦阳的家里。

  他们的奶奶看到我来很激动,孩子们懂事地偎在我身边。 老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她家离大队部又远。我把手机号留了下来,让她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我给跑跑腿。老奶奶一直感激地说:"好闺女,好闺女啊,共产党好啊,把你们送过来,感谢党和政府啊,对我们这么关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想,组织上把我们选派到这里,不仅是要我们带领农民群众致富,也是要求我们当好村民,把村民当亲人,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们,这样,才不辜负村民群众对我们的期待!

民情日记9

  20xx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 阴转晴 风3级

  8点30分从武都区出发去安化镇李家庙村,下车后,大家按耐不住激动的手,其实来自激动的心,好多年不劳动了,都想表现一番自己干体力劳动也是一把好刷子。

  领了铁锨,跑往自己沙堆。走进一看,不是沙子是石头,一大堆的石头,只能脚手并用,把大石头搬到路边,小石头填坑平凹。很快就干的喘粗气。和我们同组的有一个当地的村民,已经72的老太太,不紧不慢,搬石头不费劲,身体倍棒。劳动间隙和其他村民交流得知,老太太心情好,身体好,爱和茶,爱喝酒,虽然70多,就是闲不下。

  纵观比较,城里生活了20年的我,缺少劳动,身体越感疲乏无力,体力劳动,才能增强体质。

  走访

  20xx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天气 晴

  我们由权存良带队,走访了一组联系户村民及田间地头、村头寨尾。由于正值村民收红芪季节,部分村民不在家,我的联系户李治全是本村的村医,68岁,享受国家每月500元的补助。去年取了儿媳妇,得了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走访和交流,热情的交谈、走访、询问,对该村群众愿望、观念、思想,对村级经济状况、发展思路、发展难题等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512地震,该地区成为灾区,但是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慷慨援助,在住宿方面,该地区最少提前发展了20年,加之政府其他方面的惠农政策,让农民群众切实得到了益处。群众心中的爱和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我感觉到全村上下创业致富的欲望很强烈,村民长期以来以种植红芪、花椒为主,加之水源缺乏,土地贫瘠,缺少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今年雨水太多,坡上的小麦基本绝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寻求发展的好载体,并且对政府的惠农政策很感激。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烈日如火。烤的人暖烘烘,不经意间太阳已开始偏西,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开始颠簸在离开李家庙村。一路上,怎样帮助群众领会精神、理清村级发展思路,解决村民实际难题、化解农户扯皮纠纷,如何促进统一思想、促进科学发展、促进增比进位、促进和谐稳定,时时在大脑中回荡……

  一线越东西,两隧贯南北

  20xx年11月9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早上8点,我们就从兰州出发赶赴六百余公里外的陇南市武都区,开展联村联户帮扶工作。中午到达天水,午饭后从天水出发进入陇南辖区,公路盘旋缠绕,怪石嶙峋,石山荒城,连绵不绝。

  车外很冷,心很热,一坐坐石山,一个个隧道,成(县)武(都)高速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兰渝铁路以隧道群穿越渭河与洮河分水岭;经岷县穿越黄河与长江分水岭,而后线路靠山取直以隧道群避开岷县至陇南之间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地段;沿小岷江、白龙江东岸至陇南市,以29.7公里长隧道穿越西秦岭,于洛塘河东岸以隧道穿越裕河、毛寨省级自然保护区南缘至广元市;经苍溪沿嘉陵江东岸行进,通过阆中、南部、南充、武胜至重庆枢纽。

  兰渝铁路最早出自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多次对这条铁路进行了论证、勘测和设计等前期工作,2005年和2007年,三省市人民政府先后两次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修建兰渝铁路建议书。

  兰渝铁路建成后,由成都至兰州比经现有线路(宝成-宝兰线)缩短里程139公里,节约时间近3个小时。由重庆经本线至兰州比经现有线路(成渝-宝成-宝兰线)缩短里程511公里,节省时间10小时。修建兰渝线,既分流宝成线部分运量,打破该线路的瓶颈制约,减轻其运输负荷,又能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提高输送能力。而且兰渝线穿越中央军委确定的嘉陵江战备航道,通过兰青线还可与拟建中的青藏铁路相连,对巩固西南边疆具有潜在的战略价值.

  20xx年5月8日 星期三 晴

  早上八点左右,我来到了大湾村姚春梅家,一名妇女正在和姚春梅不停的交谈,话语中透露出了悲伤的言语。据了解,这个妇女是从湖南嫁到大湾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两个儿子,22岁的大儿子在外面打工,小儿子读小学5年级。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她的'丈夫5年多都没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担家里家外所有的农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计和儿子的读书费,生活变得非常艰苦。

  当问起她家是否享受农村低保的时候,浦大姐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儿子都被评为一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一些家庭负担。但办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字去开户的,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没有领到每个月的低保,反而家里面的负担全部由她承担。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儿子没有读多少书打工做的都是重的体力活,也没有钱寄回家贴补家有和供小儿子读书,生活变得非常的困难。

  临走前,,我向大湾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建议她向乡社会事务办申请把低保存折上丈夫的名字更改为浦大姐的,并给她说明了相关的办理程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夫妇女的坚强、朴实和辛酸!

民情日记10

  民生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如何更好的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这次全省开展“走帮服”活动的重点,只有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我们党才能取信于民。

  今天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乡过节。一早,迎着晨光,我直奔挂钩联系点中凌村。带领我一起走访的村民小组长,以前是村里的一名老会计,退下来已经好多年了,但是这些年只要村里有什么事找到他,他都会很热心的帮忙,闲聊中我才知道,原来周会计还不是一名党员,对此他也有些遗憾,可是他很自豪的和我说,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们家可是有四名党员,两个儿子、儿媳妇都入党了,在思想上我得和他们同步。

  我们首先来到朱绍如老人家,老人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要靠每周做血透来维持生命,一年的医药费需要十几万,儿子朱小宗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补贴和自己种田维持生活,交谈中,我得知老人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公交到海安人民医院做血透,做完之后再坐车回来,每次做完血透回到家都要躺上好半天,身体的透支加上路途的颠簸,老人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可是没办法,儿子不在身边,又不能总麻烦别人,只能自己慢慢熬。听到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可是老人却很知足,说医药费可以报销,村里照顾他,帮他申请了低保户,现在还能保住一条命,知足了。

  从老人家出来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如果村里的年轻人能在我们当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许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离开家人,这样我们的村里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留守老人。虽然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会发放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老人们年纪慢慢变大,身体渐渐衰老,他们更多的其实是想得到儿女的陪伴。

  下午,我提出独自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路过一片油菜花田,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田里松土,我上去和他攀谈起来了。提到“走帮服”活动,老大爷深有感触。他动情的说,到底还是没有忘了老百姓啊,我好久没见过领导专门进农民家门了。来到老大爷家,经过询问得知,他姓张,家里就他和老伴儿,儿子十八年前因为医疗事故去世了,他现在已经78岁了,有些农活已经做不动了,可是没办法,家里没有劳动力又舍不得把田荒废掉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他说他知道有土地流转政策,可惜他家的田不在范围之内

  我接过话茬表示,土地流转毕竟涉及的农田比较广,涉及的农户也比较多,而且要相对集中,所以实施过程中有些不足。这次走访了解许多村民的想法,知道好多人已经转变想法,以前舍不得土地,现在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我一定及时和村里沟通,尽早帮你们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让大家可以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经过一天的奔波,虽然有些劳累,但是感到很充实,也受益匪浅。我的心和又和农民进了一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他们朴实的话语,都将鞭策我。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走进基层,那样才能走得更真、更实、更远……

民情日记11

  春节期间,养一社区的电子民情日记每天都会记上一笔:“2月某号社工某某在某某时段巡视破损护栏周边,提醒过往居民,一切安好。”并附上撞毁河道护栏时的现场照片以及社区采用简易工具临时修筑的“护栏”照片。原来,春节假期前几天,一位小区车主在停车的时候不慎将养蚕里新村南面沿河上一段护栏撞坏,在小区物业的配合下,养一社区紧急行动起来,采取了严密的措施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防范工作。

  据小区保安反映,撞坏护栏的是小区的一位居民,经常上夜班。近日凌晨5点多,因为夜班疲劳加上操作失误,他下班回来在停车时撞上了护栏,造成近七米长的一段护栏被撞毁,而这段被撞坏的护栏缺口正处于小区一条主干道处,往来人群比较密集。当天正在值夜班的小区保安从监控画面中目击事情经过,立即赶往现场,留住了车主,并拨打110。当天上午8点,小区保安来到养一社区及时告知此事,社区书记叶红英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在第一时间向河道管理部门报修,并向沧浪街道城管科汇报了有关情况。叶红英还马上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安排几名社工与小区物业人员一起,沿着栏杆破损处用10来根长竹竿和泡沫宣传板搭建一排简易的“护栏”,堵住缺口;另一方面也将河道危险的安全警示书张贴在附近各个路口。春节假期,由于撞毁的护栏仍然没有得到修补,养一社区安排值班社工每天不定时在河道附近巡逻,提醒过往居民注意安全,并对临时简易“护栏”进行加固。一些路过的热心居民也主动提醒乡邻们尽量不要靠河边走,一些居民骨干自发组织起来,每天主动巡视,提醒老年居民不要单独沿河走,小孩不要独自到该河段边玩耍,尽量不要在一大清早和深夜独自出行,带着宠物出来散步的居民,在沿河走的时候要看住自己的宠物。

民情日记12

  4月1日 星期日 天气:晴

  按照县局计划,今天,我同县局24名同志一起来到我局工作队工作联系点——天祝县毛藏乡毛藏村,开始进村入户开展细致的调查对接工作。

  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毛藏乡党委书记罗诚同志早已等在村口。罗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毛藏村的基本情况。随后,我们来到毛藏村村委会,向村支书吴高保同志了解了该村的耕地(牧场)、人口、群众收入、产业结构等情况。为加深与联系户的沟通,我们分组对12户联系户进行了挨家挨户的调查,向他们发放了贫困户调查表和民意调查表,了解每户的详细情况,并将帮扶“连心卡”送到他们手中。

  我的联系户是家住阳哇坡的谢索南,他是五保户,一人独居,住在不到40平米的土坯房里,家境贫寒,生活无人照料。当我们走进他家时,他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欢迎之情,眼神里反倒流露出一丝丝的不友好。在我讲明此行的目的后,他那暗淡的眼睛里突然射出光芒,他主动上前跟我搭话,询问我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工作队富民”行动。通过与他深入交谈后,我了解到他家最大的问题是房屋破旧、看病难、缺乏劳动力。我意识到,他的这些困难就是我今后帮扶的重点。在经过初步调查准备返回时,他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问我下次什么时候来,我看到,他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而是充满了希望。

  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回来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略感疲惫,但一想起谢索南那孤独单薄的身影,和那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眼神,我顿时对做好联村联户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决心。作为单位一把手,我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联系户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为出发点,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与联系村、联系户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家庭帮扶计划和联村工作规划,将“工作队富民”行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引导联系户尽快步入小康社会。

民情日记13

  通过一段时间的驻村工作,我深深地感悟到:只有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高兴才满意,我们的驻村工作才有意义。

  通过走访,我们摸上一些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有的群众反映,村庄没路灯,一到晚上黑咕隆咚,不仅影响文艺活动的开展,也影响村庄安全,碰上下雨天就更麻烦,村里要是能安上路灯就好了。我把这事记在心上,我想安路灯这个事一定得办。还有群众反映,村环境卫生差,垃圾没地方倒,我想这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还有个老太太向我反映,说孙子大了,想结婚,没地方盖新房。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普遍,作为县规划局的负责人我应该结合镇村两级为各村做好村庄规划工作,让群众能有规划地盖新房,这事得尽快解决,也不能拖。通过走访,我们还了解到村上的老人想看古装戏,可现在不象从前,剧团好象少了,很难在家门口看到好听的豫剧和两夹弦等。我想,我应该联系县里的豫剧团来给老人们唱几天戏,让老人们过把戏瘾。

  这几天,我们就和村里的干部一起着手办这几件事。我们筹措资金为村里安了34盏路灯。路灯亮了,群众笑了

  我和村两委干部又带领群众对村环境进行了治理,我们也象县委张书记那样亲自带着群众干,干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群众看我们干得起劲,也都干得很欢。我们还利用歇息时间

  和群众谈心,向群众做好宣传,要求大家养成良好的保洁习惯,环境好了,人的心情才会舒畅,群众个个点头称是。我还把县里的豫剧团请了来,给裴河村的老百姓唱了4天戏,让老人们着实过了把戏瘾。下一步就是要帮助杜堂各村做好村庄规划,让群众能按照新农村规划的标准建房。

  也许我们所做的,离群众的需求还相差很远,但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我相信,只要我们这样扎扎实实地做下去,群众满意度一定会提升。

民情日记14

  20xx年2月7日,雨。今天,我组织大家登记了退耕还林面积,在林下种植中药材,这个项目很好,推进后,大家的脱贫就有希望了。

  春节刚过,张再青就召集村民为村里的新项目忙活开了。今年1月,他为村里争取到一个种植中药材的项目。在退耕还林的土地上,林下种植中药材,每亩产生的收益由村民和企业对半分红。按照估算,先期计划发展1300亩,将带来1000多万元的年产值。

  纳雍县黄泥冲村村民吴廷贵:加入合作社种药材,我6亩土地就可以得到3万块钱,并且我家两个劳动力还可以在6亩土地做工,每年还能挣2万多元。

  位于纳雍县西北部的黄泥冲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这里地处深山区和石山区,平均海拔1600米,八个村组都零散地分布在近乎75度的陡坡上。477户1852名村民中,超过35%是贫困人口。

  去年2月,来到黄泥冲驻村帮扶后,张再青用两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所有村民。每一户的情况,尤其是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帮扶要点,他都写进了扶贫日记。

民情日记15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一】

  近期,正是马铃薯猛长的阶段,刚刚洗漱完,队长谭德锋就说:走,克看看马铃薯的生长情况。

  据悉,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推广,以及农户积极的种植热情下,箭竹林村的马铃薯共种植了400余亩,成为该村发展种植业的“主力军”,对示范带动农民经济增收进一步发挥作用。

  通过查看,箭竹林村的马铃薯长势良好,丰收在望,按亩产1.5吨计算,预计可实现总收入63万元。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二】

  今天上午8点10分,冯杰、杨迪我们一行三人按照约定计划,继续走访,刚走到半路,突然下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驾车到铁匠湾,由于到铁匠湾山路坡陡弯急路滑,我们将车停在路边,继续行程。

  沿着小路,一路打听,半个小时路程,终于到达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杨小香家。因为事先没有打招呼,他正在干家务和农活,打扫卫生、喂鸡、喂猪,简单了解情况后,他家也很拮据,除了喂养鸡、猪,土地也很少,种地也仅仅维持生计,父亲、儿媳和两个孙子都在家,房子是土坯和木头结构,房顶上晒着包谷,新建了一间太阳能洗澡间,退耕还林后政府补偿很低,家庭收入渠道少。

  与杨小香道别后,9点40我们继续走访,顺着山间小路,隐约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声音,循着声音,一路爬山,沿途水沟生活垃圾随时可见生活垃圾,还有塑料瓶、塑料袋等垃圾汇聚在一起,20分钟后,看见挖掘机正在施工,扩宽上山道路,进展顺利,按照进度一个月后可通车到山顶,山上的茶树可以有效开发。

  返回驻地后,14点左右,村支书接到通知县明查暗访组马上到村委会,检查驻村工作队在岗情况,冯杰、杨迪我们三人正好在办公室商量采山坪的工作计划报告,明查暗访组问了一些生活情况、前段时间工作开展情况和扶贫工作的想法、建议。今天很匆忙,也很充实,虽然忙点,也有收获,采山坪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怎样才能为村民增收等问题让我感觉肩上压力好大,如何改变采山坪的现状,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想方设法,尽自己最大能力做事。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篇三】

  3月28日 星期四 晴转雨

  上午9:00时,与副县长程建华及有关乡镇、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陪同贵州百花药业集团董事长黄文荣一行考察道真重庆产业园区和巴渔创业园区。

  12:00时,县长向承强主持召开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投资意向洽谈会。双方就贵州百花苗方制药厂的搬迁及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等事项进行友好协商,初步达成共识: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拟将贵州百花苗方制药厂迁至道真重庆产业园区,计划用地面积300亩;选择5个左右的中草药品种,建设育苗、示范种植基地;贵州百花药业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帮助道真建设10万亩以上的中草药种植基地。

  驻村感言:同步小康驻村工作,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在道真这样一个欠开发的县份,我们更应该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最大限度引进客商落户发展。

【民情日记】相关文章:

日记10-13

春游的日记10-13

观察日记10-13

下雨的日记10-12

做饭的日记10-12

登山的日记10-11

冬至的日记10-10

爬山的日记10-06

写景的日记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