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读书日记

读书日记

时间:2024-09-29 03:04:09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读书日记三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日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读书日记三篇

读书日记 篇1

  真正用心读完《狂人日记》之后我十分庆幸自我生活的是一个开明的新时代,20年代的旧中国,,文化环境也是极其的复杂,既有传统文化的束缚又有西方工业礼貌的冲击文学观念也深受时代的呼唤要求破旧立新。

  那样的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用自我手中的'笔来换性思想愚昧的国人。用文字来表达对现实的的不满和批判,以及对未来的完美憧憬和梦想的渴望、不懈的追求。

读书日记 篇2

  七年的时间我们见证了小哈利的成长,也见证了J.K 罗琳的笔下的光辉。细细品读,小哈利的成长与罗琳的生活紧紧的关联在一起。而我也可以认为小哈利的经过也是罗琳真实的生活写照。从哈利系列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们就从中可以看出哈利童年时期的遭遇与挫折恰恰是罗琳早期困苦生活的写照,所以在以后的哈利波特的塑造中,罗琳也将其在作品中的情感和情节深深地加以晕染。而剩下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以及其他的几部作品也是相当的精彩。而我也有许多感受与大家分享。

  还记得作品中的“铁三角”吗,哈利、罗恩、以及我们的小公主赫敏。在哈利波特的系列中贯穿整部剧情的他们也带给我们不可磨灭的印象。其中勇敢的哈利作为主角也是我们不少人崇拜的对象吧。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勇敢、智慧、和自信。在于伏地魔的斗争中不断的'面临挑战,性格坚强的他在朋友的鼓励下从未向命运低头过。而在霍格沃兹,他也发现了值得我们一辈子珍惜的东西——友情。这让从小生活在姨妈家里的哈利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而罗恩与赫敏所带给他的友情也支撑起属于他们的魔法世界。而我们从哈利身上学到的珍贵品质,也是我们所受用一生的。罗恩,一个忠厚老实的小男孩形象,他所用的魔法道具全是他哥哥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而遭到不少人的取笑。而大智若愚恰恰很好的形容了他,为了让哈利拿到魔法石,他愿意失去生命。而能把棋下的那么好的,他当然并不笨拙。这就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但是罗恩追求荣誉、拼命想证明自己的心态,是不是也值得我们思考呢?作为“铁三角”中唯一的女孩,赫敏对于我来说也额外重要,赫敏是极为优秀的,在每一科都是满分就可以看出,但是,做为铁三角中最优秀的赫敏,又有着不能逃避却又害怕别人谈起的致命伤。出生在麻瓜(没有学习魔法的平民)家庭使她一直饱受别人的嘲讽,而一开始的赫敏也是极力的避免这种事情,可能他的优秀也与这个有关吧。再后来,因为哈里、罗恩的原因,也使我们的赫敏认清这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为情的事。而赫敏对于我们来说也无疑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教材,我们是否也因为一些看起来低人一等的原因但又无伤大雅的事来努力地掩盖着。

  当然,除了主角,还有很多人也值得我们去思考。霍格沃兹的校长邓布利多。还有阴森森的魔药学老师——西弗勒斯.斯内普。这些让人印象深刻并又带来许多感慨的人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启迪。

  正是这样丰富的人物设定,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我一直以来对这本书给予最好的评价,而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感受就好像福楼拜说过的一句话:“对不幸的命运越是抱怨,越是觉得痛苦;越是逃避;越是恐惧,不如去面对他、迎接他、克服他、使一切痛苦低头称臣。”所以让我们有面对苦难不低头的勇气,抬起头,挺起胸勇敢的去面对。同学们生活中没有一直笔直平坦的路,时不时面对一些有弯曲、有起伏、有不平的道路才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景。有弯曲才会有雄壮、有起伏才会有波澜、有不平才会有歌声!魔法、巫师,已是被众多作家笔下所描绘的景色,但是罗琳无疑是写的最好的。把魔法写的如此真实,无数细节交织成一片有魔力的网。组成一件有一件充满悬疑的故事,每一次结局都叫你拍案叫绝。正是这样一本书,教会了童年时期的我,正义、勇敢、敢于担当。正是这样一本书,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困难。

  我可能会扔掉许多书,因为我读过很多书,但是我的书架会永远留下一些空隙,因为那一空隙需要留给伴随我走过童年的《哈利波特》

  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点点滴滴,我诚挚的推荐这本书,与大家分享在魔法世界我获得的种种乐趣与体验.

读书日记 篇3

  20xx年2月9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永生的眼睛》,听到这个名字,你一定会感到很熟悉,是什么呢?哈哈,没错,这是在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上找到的一篇文章,这一篇文章让我极为感动,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琳达一家人的伟大付出。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死后将自己的身体器官捐赠给他人,其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让我最是感动: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使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便是有意义的。很显然,这句话是说给琳达听的,但这短短的两句话却让我反思了好多好多遍。

  最后,当我读完这篇文章,我总结: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如果每个人都像琳达一家人一样那么无私,那么,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2世纪,将会为冷酷无情敲响丧钟,将会迎接我们的,是真正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人类世界!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4-25

读书的日记[优选]06-07

读书日记范文10-16

【通用】读书的日记06-07

【精选】读书日记4篇10-17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07-26

【推荐】读书日记3篇01-15

【热门】读书日记3篇08-23

【实用】读书日记3篇12-12

精选读书日记4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