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读书日记

读书日记

时间:2023-06-10 14:17:15 日记 我要投稿

精选读书日记模板集合九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读书日记模板集合九篇

读书日记 篇1

  读书可神游古今,其乐无穷。读地理名胜,可遨游天下;读历史典故,可与古人接心神交;读文学小说,可情境义理,妙味无限。想不到,读新林人自己撰写出版的作品,竟也是那样的让人沉醉其中欣然忘食。

  一日清晨,一觉醒来的我,又接着翻阅新林区开人代会时赠发的3本还散发着香墨气味的《新林——书、影、画作品精粹》、《新林文集》和《敖荣春配诗歌作品集——雪岭诗画》。书中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和一篇篇感人的事迹,能让人心里顿觉有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当年的西尼里,今日的新林区》等篇文章,使我了解了新林区这个曾被人称作是一片“死地”的`地方,在当年开发建设者们战天斗地抗严寒、以苦为乐、公而忘私、改天换地建设新林区的艰苦历程,心中充满感动与自豪。当看到《新林——书、影、画作品精粹》中那一幅幅精美动人心弦的摄影作品时,更是如醉如痴地沉浸在那特有的《晨曦》中,浮想联翩,在这片充满神奇与生机的《润泽》、《湿地》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父辈们那朝朝暮暮“吃三睡五干十六”、热血沸腾献青春时的情境,看到了他们在零下四五十度的艰苦环境里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身躯。为此,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对《树的思念》和眷恋。我多么希望幸福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在继承和发扬当年老会战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如茵》的家园中呈现出更加《灵秀》的《岭上之春》!

  当我沉浸在无限遐想时,一股浓浓的焦糊气味扑鼻而来,不好,是锅烧干了(炉里烧的是树皮木削),于是我连忙从被窝里跳出来,右手拿瓢舀水,左手掀盖端锅,把本应往锅里倒的水却倒入了炉膛里。霎时,一股炉灰“噗”的一声喷出炉外,顿时厨房内弥漫着飘飘洒洒的黑灰。等我回过神儿,看到马勺锅里的早餐也洒上了“五香粉”时,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读书日记 篇2

  读了《当时间停下脚步》这篇文章,我有许多感触。

  这篇文章主人公是可可,一个男孩,一个讨厌时间的男孩。一天,他在考试。但时间己经到了。老师与他对峙着。他失声叫道:让时间停下来好了!结果。时间真的停了,所有人都僵住了,连某人掉下的钢笔也在空中挂着。后来,可可知道,因为绿妖女王受不了衰老。把时间老人绑架了。整个世界也就变成了她的后花园。读到这儿。我忽然想起了什么。

  以前,我写作业总是拖到很迟,到后来做不来及又埋怨时间不够,每次写作业都到半夜,嘴里还叽哩呱啦的'念叨,骂时间过得这么快,恨不得把钟砸了。许多人都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想过时间只会过去,不会回来。

  可可过后,一把扯下女王的项链,摔在地上。妖法消失了。一切恢复了正常。

  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所以,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分钟,让我们的每一天不虚度。这就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读书日记 篇3

  打开《苏菲的日记》,我才意识到小时候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竟然也有哲学的影子。囊括人类与世界的终极原理,那些关于思维与存在的高深逻辑,原来也可以出现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是,这种孩子般的温馨也把我带入了烦恼中——我们探索千年,忙碌一生,却无法确定我们个体的存在与否。《苏菲的日记》,讲述了一个十四岁女孩学习哲学的神奇经历。故事情节很简单,大家都只习惯性地当它是摆放哲学信息的框架了,但如果摒弃攫取信息的心态细细回味,就能找到新的理解与迷惑。

  苏菲,本应是故事的主角,却在探索哲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世界原来是贾德爸爸笔下的配角,她的家人、朋友、哲学老师来自虚无,并终将会随着小说的结束而消失。在故事的结局,她与哲学老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逃出这个虚无世界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真实世界的生活,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他们,而他们也无法改变真实世界。

  生命由一串巧合组成,奇妙而珍贵。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怀疑过我的`存在,即使当我意识到苏菲并不存在是件很悲哀的事情,我还是对生命保持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庄子》里曾经有一段:“昔者周庄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究竟是我们在做梦,还是梦中的人物梦到了我们?上帝存在与否,灵魂存在与否,我们存在与否,一代代仁人志士甘愿用一生的质疑和探索去完善它,这是哲学的幸运还是悲哀?

  因为那几千年前的疑问,辩论家们用几千年的着书立说来荟萃思想,科学家们试图用剖析自然来寻找真理,唯物主义者用解剖和实验证明立场。我想当初的质疑者大概不会想到,因为这个问题,世界开始忙碌起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启发人们用怀疑与思考证明自己是存在者;黑格尔的辩证法,用动态的包容升华于寻找永恒真理;尼采的“上帝已死”,无情地揭示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解释宇宙存在的关系;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肯定了“我存在”比“我是谁”更加重要。而神话的流传、宗教的兴起和艺术的萌芽,也都因我们对生命的探索产生。可以说,正是这种怀疑给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意义,同时教会我们怎样坚忍地拿起手中的天地神石,擦出照亮广袤大地的文明之火。

  如果说对存在的思考让我痛苦、矛盾,那么值得庆幸的是,《苏菲的日记》把始终贯穿的哲学精魂涓涓传递。其实,苏菲的日记也很精彩。苏菲师生的哲学课是世界灿烂哲学史的迁移,从演说、艺术,到科学和诗;从米雷克斯和雅典,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港,到伦敦和巴黎;从神话传说、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早期哲学,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论升华,从中世纪的黑暗,穿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重生,到马克思、达尔文,不断延续到将来的未知。多少理论的推翻与诞生,凝聚着人类对于生命与存亡的不懈探索,就在这样一本有趣的小书中生成。我想,这也就是很多人喜欢把它当做哲学史入门的缘由吧。

  苏菲的哲学老师曾经说过:“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么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就像我们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这让我想起周国平的寓言《幸福的西绪弗斯》里的一句话:“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我们的幸福。”如果,我们存在,就更有理由珍视生命;即使不然,也不应该懦弱,因为存在于细枝末节中的幸福总可以弥补生命的缺憾。

读书日记 篇4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书——《笑猫日记》,我十分喜欢这套书。一套《笑猫日记》目前有25本,每本我都看过,主人公是一只会笑的猫,讲的是在笑猫身边发生的事。

  别看它只是一套故事书,可是每本书上都折射出一个人生哲理,从《保姆狗的阴谋》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天空,谁都可以在这片美丽的天空下,好好的活着,谁都一样,不要总想去争夺别人头上的`那片天空。

  从《塔顶上的猫》中,我明白了,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一件事,而别人可以做到,就因此嫉妒他,甚至伤害他,要知道,别人这也是努力得出的结果。

  从《蓝色的兔耳朵草》中,我明白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从《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中,我知道了母亲生孩子时的辛苦,痛苦,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关于这样的书还有很多,如:《虎皮猫,你在哪里》,《想变成人的猴子》,《幸福的鸭子》,《那个黑色的下午》等等,其中的人生哲学也数不胜数,只要我们认真去看,就一定会发现。

  《笑猫日记》真的是套很好的书,我希望大家也能够看一看。

读书日记 篇5

  学界有晚清四大著名日记的说法。这四部日记分别为曾国藩的《求阙斋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翁同龢的《翁文恭公日记》。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曾国藩的日记。

  现存的曾氏日记,起自道光19年正月初一日,终止于其去世的当天,即同治十一年2月初4日,时间跨度长达34年。或许是早期的曾氏恒心不够,因宦务繁杂而有所间隔,也或许是因迁徙而遗失、因战火而焚毁等缘故,34年的日记中有所缺失,流传至今的文字约130万言。宣统元年,中国图书公司将其手稿印行。曾氏日记究竟因为什么缘故而受到后世的重视呢?笔者以为,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曾氏是一个对中国近代历史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民众,对其一生的行事都很有兴趣。他的亲笔日记,尤其是其咸丰八年六月再次出山之后逐日记录的日记,对研究他本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任何其他史料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曾氏出生于偏僻乡村的世代农家,后来成为扶危定倾的国家干臣。一百多年来,他是所有平民子弟的励志榜样,人们对他的成长史格外关注。曾氏的日记,尤其是早年在京师翰苑刻苦自励的那一段心路历程,堪称一切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的最佳教科书。梁启超当年就是这样学曾氏的。他对人说:“近设日记,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曾氏的修身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觉认真。他以圣贤为榜样,以慎独为准则,以血战之勇气,以截断后路之决心,从严要求,切实践行。常言说人非圣贤,但曾氏偏要以圣贤为目标,宣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为何要如此为难自己?原来,曾氏采取的是取法上上的策略。古人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若想得其上,便只有取法上上了。正因为目标定得甚高,所以尽管曾氏终其一生并未成为圣贤,但在道德自我完善这方面,古今政治家中罕有其匹。尤其于克己自律上,在一塌糊涂的晚清官场,他应属凤毛麟角。

  第三,今人读曾国藩,主要是看重他的人生智慧与处世谋虑。他的日记,恰恰记录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领悟。因为是私人的随手所录,曾氏的这些悟道过程,便会以最初始最本色最随意的状况保留下来,因而也便更具有真实性与借鉴性。

  曾氏不是原创型的'思想家,他也不是对理学有重大贡献的学问家,实事求是地说,曾氏只是一个将中国传统文化履行于人生事业中的经世致用者。他对道的思索与领悟,更多地体现在世俗、庸常中。他信奉“绝大学问皆在家庭日用之中”的理学真谛。他勤于思考,善于归纳,将家庭日用间的绝大学问,通过自身的体验,以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真实亲切,晓畅易行。读他的日记,就如同听一位阅历丰富喜欢琢磨的智者在谈心。

  第四,我们常说历史要细读,真正的历史之细,不存在于官方史册,更不存在于学者专著,而是散落在各种不经意的文字中,那里往往会透露出大风大浪初的细微涟漪、大变大故前的蛛丝马迹。曾氏的日记,偶尔会留下一些大历史里的小细节,故而显得弥足珍贵。比如同治元年正月初十日,曾氏在日记中说,朝廷颁发下来的代表王命的旗帜,居然偷窳得如同小儿玩具。朝廷再穷,也不会穷到连制作几面小王旗的银子都没有。这个细节所传达的信息是:爱新觉罗王朝气数已尽。

  正因为曾氏的日记内涵丰厚、容量广博,“评点曾国藩”系列不能没有日记的评点。笔者从传世的曾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分为修身、悟道、读书、国事、家事、写字、品鉴、梦境八大类。为保持一天日记的完整性,所挑选的日记整篇照录,不再删节。原文之后的评点,仍旧像过去一样,尽笔者之所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帮助,以便对该篇日记有更好的理解。在每大类之前,笔者会有一篇总评,意在为读者充当引导。

读书日记 篇6

  我喜欢看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其中我最喜欢看《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笑猫带着自己的爱妻虎皮猫,生活在一个秘密山洞中。在一个夜晚,虎皮猫生下了四只小猫,老大叫“胖头”,老二叫“二丫”,老三叫“三宝”,老四叫“小可怜”。小可怜一生下来就瘦弱多病,为了使小可怜的病快点好起来,她的.哥哥姐姐们就过桥、走墙边,是为了“祛百病,散百病”,希望小可怜健康成长。可是,小可怜还是没有熬过这个冬天,她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亲情永远是最伟大的。小可怜生病时,她的哥哥姐姐们过桥、走桥边,就连懒惰的胖头也咬着牙走了99圈,他们还在寒流来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为小可怜挡风,这就是可贵的手足之爱。笑猫自从当了爸爸后,他的责任感越来越强,小猫们在笑猫和虎皮猫的万般呵护下成长。小可怜去了天堂后,虎皮猫伤心地十天十夜没吃饭。这就是伟大的父母之爱。我们生活在爱的怀抱中,我们要珍惜亲情,好好生活!

读书日记 篇7

  书是多姿多彩的,从书里得到的不只是道理,有时还会解难题,当然也会给许多我们丰富多彩的知识,还有那书中的奥秘。

  从《安妮日记》中我看到安妮在密室里痛苦的生活。在密室里,他们惊险的举动,生怕被警察知道。我知道密室里是极其枯燥和烦闷的。从日记上看,那里的密室没有阳光、没有快乐,恐惧而折磨着他们。他们以坚持不懈的

  精神到他们生命最后一刻,这一点我非常赞赏他们。所有的.自由再那里一切都淡化了。

  我明白了战争带来了痛苦和死亡,他们希望的是和平、幸福地生活。这种历史、战争、种族的迫害。安妮却是以日记的方式写出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的歧视。她对情感的渴望,是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她善于思考任何问题,敢于深刻分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品格。还有日记一直陪伴着她,把她的心里话写出来。让我知道安妮的精神很可贵。

  战争这个词很可怕。因为战争可以死去数百万无辜的老百姓,这就是最可怕的灾难。在我们这个年代,上海很和平,但是别的国家有可能在战争。而可恶的子弹还在伤害无辜的人。

读书日记 篇8

  《安妮日记》真实记录着安妮弗兰克作为一个成长少女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四日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的的情感困惑、与父母的矛盾冲突、思考生活、自我反省、对生活的态度。

  读书有感:日记是人们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安妮日记记录着安妮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安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思考生活一个过程,当安妮陷入某种情绪时,写日记发泄情绪。我们可以从日记中了解的安妮弗兰克,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作者的十三岁生日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那天作者很开心,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得知,作者的好朋友是莉茨?古森斯、撒尼?豪特森和尤碧斯?德?瓦尔,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得知作者把日记当成朋友,并且给日记取名为基蒂,其写日记的原因是我没有像日记一样真诚的朋友,可见作者觉得其内心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其写日记是为了倾诉,我们还得知作者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作者与父母和姐姐住在一起,他们是德籍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犹太人的身份,一九三三年移居荷兰,当时希特勒的反犹法使很多犹太人家庭遭了殃,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也使安妮的亲戚被迫背井离乡,真正的苦难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战争不断,德国最后占领荷兰,各种反犹法令在荷兰接二连三,犹太人必须带黄色的大卫星,必须缴上他们的自行车,不可以开车,乘电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买东西,犹太人到晚上八点必须进屋,犹太人不许去剧院等娱乐场所,不得参加公开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地,上学只能去犹太学校等各种反犹规定。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日记得知安妮一家与彼得?凡?达尔恩一家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安妮爸爸公司的大楼密室秘密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

  十三岁女孩本应该自由无虑的玩乐、和闺蜜看电影、逛街、去公园赏花、上学……现在却因为战争甚至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失去了这些权利,被迫困在阴暗的密室里生活,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活着走出密室。在这么压抑是状况下,安妮在日记里这么说道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安妮的乐观让我感动不已,我希望在面对困境时能像安妮一样乐观的面对,能不忘记自己的最初梦想,仍能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

  十三岁的安妮比现在同龄普通女孩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更深刻。她对生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令人深思。如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安妮对幸福的'思考我们全都活着,但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去向何方,我们活着的目的都是享受幸福,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本质上却没有两样,我们三个人都生活在普通的家庭,我们都有机会学习,都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有最求幸福的理由,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来争取,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刻苦工作,积德行善,而不是懒惰和赌博。懒惰也许看起来很容易,但工作更可以带来满足感。安妮对良知的思考平静的良知让人坚强。

  日记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就结束了,书中没有提到安妮命运如何,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才得知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安妮父亲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我想《安妮日记》的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名,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讲述了一名成长少女的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当时二战法西斯对人民的破害的目击报道。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今后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读书日记 篇9

  初读狂人日记,没有完全看懂,再次阅读方才体会到狂人之意。

  狂人的狂,指的既是病理上的神经错乱,语无伦次,措辞荒谬;还指了狂人在心态上的一种病态变化——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故事梗概: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

  传统观念认为,鲁迅借狂人之口,抨击吃人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也只要狂人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但是,我和妈妈共同认同这部小说的是对狂人精神状态的描绘,确实是精到、准确,妈妈说以前课本很多革命小说都如过眼烟云一般消散在历史尘埃中,而狂人却不会,我是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而妈妈则是重读,她认为,因为这篇小说和鲁迅曾经学过医有关,这篇小说准确地写出了一种有迫害症和强迫症的精神病人的形象,这篇作品成功不是其立意多么高,而是其形象把握之准而名流文坛。

  我现在不懂不要紧,过几年后,回过头再看看,也许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08-26

读书故事日记11-01

读书趣事日记07-03

关于读书的日记11-14

读书的日记三篇07-21

读书的日记15篇03-02

【精选】读书日记4篇03-14

读书的日记(15篇)11-05

读书日记汇编九篇07-24

【实用】读书日记4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