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日记(集合8篇)
一天即将完结,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成长日记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长日记 篇1
我一边听着歌曲一边开始写着今天的日记。
今天的心情说好又不好,说不好又好,好有两点,一是去了外婆家,去看了外公和弟弟,二是今天是出了太阳,不好有很多啦,比如:爸爸又去打麻将了;老师又给我们布置了好多作业……
最让我生气的就是爸爸去打麻将,不——是在忙“事业”,也许是家里的乐趣没有外面的大吧!爸爸在打麻将的时候,我和妈妈在家里等他,慢慢的我才知道,我们等是等不回来的',等回来的却是悲伤。
我恨死爸爸了,我和妈妈在甜甜的睡梦中进入20xx年,爸爸却在麻将桌上进入新的一年,有时候打麻将打到凌晨两点多才回家,我真羡慕别人的爸爸不打麻将,就算别人的爸爸要打麻将,他的女儿或老婆一叫就回家了。我还不知道哪一天公安局把他给抓起来呢。
我真希望爸爸哪一天不打麻将了,我们一家快快乐乐的,那多好啊,可是让我和妈妈没有想到的是,爸爸一回来就开始骂人,原本温柔的妈妈一下变成了一只“母老虎”,和爸爸吵起架来,唉,真是像我们小朋友,闹起矛盾的时候,谁都不让谁,好起来的时候,比什么时候都开心。
成长日记 篇2
妈妈阴下脸,说了一句:“看电视呢?”然后皱着眉头回屋了。
我安静地关掉了电视,走到窗前。夏日的太阳总是那么强烈,那么刺眼,遥不可及。像雪域之巅的雪莲花,不可望且不可及。
此时,看不清太阳。
此时,正是晌午。夏日阳光明媚的晌午。
妈妈的一句“看电视呢?”把我一上午的努力彻底否定了,不论我一上午有多用功学习,有多用功和那些密密麻麻层出不穷的物理习题,以及那枯燥无味的化学原理作斗争,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把一切都否定了。
像是夏日正午的太阳,太刺眼,以至于只留下模糊。
暑假好多媒体都会宣传“助学”的报道。那些同学或家境贫寒,或疾病缠身,然而,他们却是某个地区的状元。
妈妈常常当着我的面感叹:“看看人家的孩子!”
这话语仿佛是一根刺,缓缓地刺入我的身体里,透过皮肤,穿过血肉。倒不如一下子刺进去,怎么说,还有一丝快感。
很多事情注定没办法达到想象。有时候,想的东西,那么可爱。连自己都忍俊不禁,但无法达到。
金光闪闪的,自然被人喜欢。然而,美好的、睿智的、高尚的.……终究和我没有太大关系。
一般的成绩,一般的智力,一般的长相……和我有关的词语,都变成了“一般”的尾巴。
也许,就是在妈妈批评的话语中,慢慢滋长了我的消极和敏感。
于是,我越来越沉默。
选择和别人说话用最少的文字和最低音量。
但我知道就是我做不到优秀,做不到别人要求的那个我,起码,应该活出一个令我骄傲的自己。
成长日记 篇3
“啊——”我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又伸了一个懒腰,从甜蜜蜜的美梦中苏醒。“这一觉可真舒服呀!”我迷迷糊糊地边说边揉着眼睛。啊?周围怎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只见我的一些同伴们大部分都长出了一只“脚”,那透明、娇嫩、细致的小“脚”是多么的可爱呀!我又疑惑地看看自己,“咦?为什么我身上没有脚呢?”,我身边的一位“大个子”听见了,既粗鲁又骄傲地说:“小不点儿,告诉你吧,听小主人说我这是发芽了,将来会长成又白又嫩又苗条的绿豆芽。不过你嘛……发育不良的小孩!……”“大个子”边说边“嘻嘻”地奸笑起来。“讨厌!”我不服气地说:“谁说我发育不良!我一定会长成比你更棒的.绿豆芽!”
从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长出“脚”来。我使出吃奶,不!是喝水的劲儿,用力地蹬着我绿油油的“外衣”,可这“绿外套”似乎是在跟我作对,我怎么也无法挣脱。啊!难道我的“脚”要在这里面待一辈子?也许是太累了,我突然觉得口干舌燥,就“呼噜呼噜”地一口气喝了好多清水。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我觉得舒服极了,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哎呦!也记不清我睡了多久,一觉醒来,感觉肚子胀得难受,那绿色的外衣变得好挤好挤,上面已经出现了裂痕,只感觉一股生长的力量在我的身体里传递、升腾……我忍不住使劲儿一蹬腿,只听“咔嚓”一声脆响,一只嫩嫩的、透明的、美丽无比的“小脚丫”便呈现在我的眼前。“太好了!我终于发芽了!”我兴奋不已,欢呼着:“没想到小毛毛虫能‘破茧成蝶’,今天我小绿豆竟也能‘破皮成芽’!我真是太棒了!”
成长日记 篇4
汗水要流进眼眶,带来尖锐的刺痛。我切实地感觉到血液中生长出了锋利的刺,逼近皮肤,带着疼痛想要冲出肉体,仙人掌一样的我,等待一场改变带来的成长。坐在镜子前,仔细端详眼前的这个人,头发长了,瘦了,原本干净的脸上长了几颗显眼的痘痘。她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或许是因为这样逼近的距离,迫于无奈,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她变了,从前的她绝不会笑得如此尴尬。
可是现在想想,她早该变的,那些幼稚的思想理所应当地被后来的新事物冲淡,那些从心底长出来的锐刺,早该冲破干涸龟裂的皮肤,迫切地朝向阳光,等待新生的阳光蒸发旧日的血迹。我伸出手想要触碰眼前的这一抹笑靥,她有些惊恐,眼角掠过一丝不安,却又很快学会了不动声色。曾经,她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她还不懂得什么叫强颜欢笑,受不得半点委屈的她,总是在小小的磕绊后哭得撕心裂肺,等周围的人都聚了过来,才一边胡乱抹掉脸上的泪迹,一边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伤口,换取别人的同情声。
当年那个执着地追求海洋般令人窒息的幸福的小孩,如今竟学会了什么叫委曲求全。我忘了这一路上她究竟经历过什么,只是现实的荒芜与深不可测冲淡了她心理那片五彩泡泡。她站在风中将那份执着扫进了心中最不见光的地方,再也无关痛痒。我有些不忍心再惊扰她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平静心理,转过头眺望窗口。又是一年春季,窗台的仙人掌依旧青翠无比,我伸出手轻轻地抚摸它身上尖锐的刺,手心隐隐传来微微的刺痛感。这样尖锐的刺究竟带着多大的疼痛才得以从当初坚固的死皮中破土而出?
它凭借着多么强大的意志才敢突破那些顽固的肉体呼吸新鲜的空气?它又是怎样修复了这过程中被磨顿了的锐气?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无从考证的绝问。当生命行走在渐否定之下,我开始将当初深信不移的梦境一一掰开,碾碎,然后扬向天空,我切实地感觉到内心挣扎的'声音,我在经历一场蜕变,是现实与梦境的斗争,伴随的是从骨骼中生长出来尖锐疼痛,如同我牙龈末端正在极力生长的“阻生牙”带着尖锐的刺痛一点点地突破原本已经成熟的牙龈。
我将自己曾经的轻浮,软弱,天真,曝晒在正午的阳光下感觉它的水分一点点地蒸发,升华,表面熠熠的糖衣外壳渐渐脱落,显现出他灰陋的壳,朴实,却无比真实。看过了这一场鲜血淋淋的蜕变,我便苛求自己变得圆润,并且最大限度地为善,尽可能地以笃定严谨的态度去做好每一件小事,可悲的是,生之渺茫确乎已是,倘若我要在这其中发掘出无限广大的意义,必定如同仙人掌上锐利的刺,冲破原本干涩厚实的皮在烈日下熠熠生辉。这样的疼痛中将在泪与汗的洗礼下蒸腾在这广袤的大地之间,最终不留痕迹。都说改变带来成长,这样说的人忽略了这其中的疼痛与鲜血,也或许,这些本身就不足以提起。
成长日记 篇5
20xx年6月15日星期五晴
下课了,我回到家,手里拿着科学老师发的小蚕卵。它黑黑的,摸上去硬硬的,我心想:这么点点大的小蚕卵怎么才能长成蚕蛾呀?我把蚕卵放在了有个鞋盒里,把鞋盒放在了窗台上,静静地等它长大。
20xx年6月16日星期二雨
今天放学后我走到了窗台边,小蚕已经从蚕卵里爬了出来,变成了一个黑色的短短的小虫子。我把我放在毛巾里的桑叶轻轻地慢慢地拿出来,用纸抹干,喂给小蚕子吃,看着我可爱的小蚕吃得津津有味,我也乐开了花。
20xx年6月30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专程买了一大把的桑叶带给我的贵客“小白胖子”吃。它们是已经脱了三次外衣的小蚕子了,有三厘米长,还长的肉嘟嘟的.,它们可是我家的大胃王了,一天的食量可真不少。我把手伸去摸了摸它的身子,软软的,像海绵一样,可好玩了。
20xx年7月10日星期五晴
我的小蚕已经长成蚕蛾了,它们有两对米白色的翅膀,但它们不能飞,我看着这些蚕蛾我十分欢喜,因为我把一堆小蚕都养大了。
观察,可以让我们增长许多知识和发现许多的神奇,同是还会带给我们许多的开心。我爱观察。
成长日记 篇6
【评语】:作者把黄豆芽的生长过程描写的非常清楚,将几个小黄豆放进一个小容器中,在用一块小布头弄湿后附在上面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当小布头干了后了滴上点水就观察小黄豆的生成过程了。
【正文】:
有一天,我家分别生了黄豆芽和绿豆芽,我对两种豆芽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对比。
第一,黄豆芽生长过程:
第一天,把黄豆放入水壶中,加上水,放在阴凉处。过了一会,豆粒皱起了一层薄皮。
第二天,豆粒开始变大,好像喝了很多水,比昨天大了很多。下午回到家才发现豆粒有一个地方破裂,鼓出一点小芽。
第三天黄豆芽慢慢变粗,变长。
第四天,黄豆芽变壮了,芽弯曲了,开始有些软了。
第五天,黄豆芽根部的地方长出了细小的绒毛。芽长得有3厘米多长了。
第二,绿豆芽生长过程:
第一天,将绿豆粒放入水中,并没有发现什么变化。
第二天绿豆粒变大,开始长出一点小芽。
第三天绿豆粒脱下绿外衣,变成了白色豆芽,长得更长了。
第四天绿豆芽已长到5~6厘米长。
第三,对比:发现绿豆芽生长速度要比黄豆芽快。绿豆芽细长,要比黄豆芽长1~2厘米。
成长日记 篇7
今天晚上,因为我写作业有点累了。就想到楼下去玩,可是,没有妈妈的命令,就是想去,也不能去。
于是,我跑到妈妈跟前,同她商量:“妈妈,我能不能下楼去玩?”“不行!”妈妈严厉的`说。妈妈这一回答,就像晴天打了个霹雳,我鼻子一酸,直想流泪,可是心里又想:哎!大丈夫流血不流泪,我怎么能流泪呢!要是这样,我大丈夫不就成了“大豆腐”了吗?所以我心里一横,眼泪又生生的被我给逼回去了。我接着又恳切问妈妈:“妈妈,什么情况下我才能下楼玩呢?”妈妈握着我的小手,郑重地说:“做事要有始有终,必须把眼前的事情做完,才能下去玩!”
于是,我又回到房间写作业。我一直盼啊,盼啊……直至写玩作业。
成长日记 篇8
对于学校的图书馆,我是怀着敬畏的。敬的是其建筑风格的宏伟大气,馆藏的丰富,设施的完备。畏的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海量知识远不是我能够吸收掌握的。每当有朋友来学校玩,还是忍不住向他们炫耀一番,尽管心中有点底气不足,只因未能好好对图书馆进行利用。
大一大二的时候,总是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宅”这种新兴文化之上,就似那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一般。到了大三,看到身旁人影匆匆,恍然觉醒。是的,该学那飞天的小鸟,振翅而起了。
这是一个行动大于思考的时代,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如今习惯每天背着被戏称为“龟壳”的书包,爬上图书馆高高的阶梯。以前有过好奇,为什么要有如此高的阶梯才能进图书馆?如今想想,也许是为了给图书馆增添一丝庄严,使人不敢有太过放纵的行为。每次走过电梯,扫一眼等电梯的人,心中带着无比的自豪从楼梯走到三楼,进去之后,习惯性的左转,然后开始一段猎奇之旅。
从一开始到三楼学习,到如今的习以为常,三楼也带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三楼摆设的`视觉效果是简单的,不似其他楼层,用书架将人的视线阻隔,而是把书架排放在紧靠窗的位置,在刚进门的左右摆放着桌椅以供学生学习。而向左往里有一个半隔断间,放着报纸的书架和一些桌椅。在四周还放着一些黑色的皮椅,以供阅读杂志时休息。整个视觉范围是空阔而简单的。
三楼的整体旋律是安静而热闹的。说它安静,是因为你可以听到很远处传来的耳语声、翻书声、脚步声。说它热闹,则也是因为四周时不时有各种声音传来,夹杂在一起,倒另有一番感受。
最爱三楼的知识氛围,因为是杂志报刊阅览室,有着各个方面的知识刊载,当我疲劳时,总喜欢找一两份杂志或报纸来换换脑,活跃一下思维,顺便站在一个他人的角度来认识一下这个世界。不似其他楼层,仅有一两个专业的书籍。
习惯是靠时间养成的,想想我应该也有了在三楼学习补缺的这个习惯。忽然有一天,要到七楼借书,正想坐下细细品味,环视周围,陡然觉得内心有些恐慌,直到回到三楼,才觉得呼吸舒畅。原来,竟已习惯至此了。
今日写此文,仅为一段在图书馆三楼学习的时间做个记载。
【成长日记】相关文章:
成长的日记03-16
(精选)成长日记10-14
成长日记(经典)09-10
成长日记【经典】08-21
成长日记(精选)08-18
(经典)成长日记09-04
【精选】成长日记07-27
[精选]成长日记09-27
(精选)成长日记01-10
成长日记【精选】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