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日记(必备7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年日记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过年日记 篇1
今天,爸爸告诉我说:等下有个惊喜。不一会儿快递员给我们家送来了一台小米电视,
我高兴的跳了起来。一会儿的功夫,一台完整的又大的电视就展现在我面前了。在爸爸的指导下我了解了电视里面的程序操作,而且我还下载了许多的游戏。在兴奋的'时间中我整整玩了一下午,妈妈告诉我说:游戏时间玩长了对眼睛不好,我就停下来休息了。
我晚上躺在床上对爸爸说:谢谢爸爸送给我的新年惊喜,这份礼物我非喜欢,我带着惊喜和快乐,进入了梦乡。
过年日记 篇2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炸鱼与熏肉的香味,感染着空中的雪花,雪花也似乎成了一份美味。 红红的春联家家户户贴起来了,喜庆的灯笼家家户户挂起来了,火树银花的鞭炮响起来了。新年,你就这样来了!
晚上,全家人都高高兴兴的吃年饭,吃过了团圆饭又要吃那香喷喷的.状元饺,大家打开电视一块看《春节晚会》在不知不觉中“当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那“噼啪噼啪”的炮声,象是告别的声音,那转动的、涌动的、闪光的烟花争奇斗艳,多象是迎接新年的鲜花啊!我们欢呼着共同祝愿新年好。鞭炮在响着,礼花开放着。哦,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下,也开在人们的心中……
过年日记 篇3
过年家家户户吃汤圆是我们这地方传统习俗,它象征着家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生活幸福。
汤圆分甜、咸两类,有许多种。甜的有芝麻馅心汤圆、糖腌猪油馅心汤圆、豆沙馅心汤圆等。咸的有咸肉馅心汤圆,荠菜馅心汤圆等等,不过过年吃的汤圆都是些香甜类的汤圆,基本上不吃咸馅心汤圆。这主要图的是个吉利,香甜馅心汤圆,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心想(香)事成,事业兴旺、万事顺心、甜甜蜜蜜。
制作汤圆很讲究,一定要用糯米面粉。因为糯米面粉有很强的粘性,汤圆是以粘为主,过年吃汤圆就是用的这个“粘”字,象征着团团圆圆粘粘不断的甜蜜。在几十年前制做汤圆是件很复杂的麻烦事。那时没机械,都用人工。把糯米上碓舂成面粉,是个很重的体力活,因为这糯米面粉不能用石磨磨,磨了面就不那么粘,碓舂的面粉能保持糯米的粘性。
碓,现在的年轻人很少见过。过去老人常说汤圆好吃,碓难舂。碓是加工粮食的一种器具,它的结构是由碓桯、桯栓、桯尾、碓头、碓嘴、碓牙、碓臼七个部分组成。碓桯是用一棵整树木纵向取个能站人的平面,在碓桯的尾部斜着横锯掉与地面接触时多余的那一部分,形成鱼尾形的桯尾。在碓桯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处横闩上一根木栓,在碓桯左右两侧的地下埋下两根木桩,撑起桯栓,脚踩桯尾桯头就能上下运动,再在碓桯的`最前端开个上下洞口,装进一根粗木棍,固定在碓桯上,那就是碓头。再在碓头向下木棍的末端开成几个对称的槽,用一只铁圈将木棍下端固定,就叫碓嘴。在碓嘴预先开好的对称槽里装上三角形的铸铁片,就叫做碓牙。在与碓头相对应的地上埋一个外方内为圆锥形的石臼,这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碓。
舂碓这个体力活一般都是男劳力做,用碓舂稻做米一天只能舂几十斤。舂做汤圆米面就费事多了,先将糯稻放到碓臼里舂,去掉稻壳成糙米,一臼只能舂几斤,待见碓臼里80%的稻子脱了壳成糙米时,将糙米拿下,把剩余的稻子再放到碓臼里舂,就这样循环往复。待糯稻全部舂成糙米后,再将糙米放到碓臼里舂,去掉糯米表层黄皮,筛出白净的糯米,再淘洗。淘洗后的糯米放到清水里浸泡一天左右,用箩筐爽干后再上碓舂面。糯米下了碓臼舂到见有细面时,就取出来用细面筛子筛,筛子上面的粗面再放回碓臼里舂,这样循环往复,直到糯米全部舂成细面为止。
那时候,一般的家人过年只舂十斤糯米面,大户人家三五十斤。就是舂头十斤糯米面也要花半天工夫。尽管吃顿汤圆这么费事,大家小户还是乐意去做,图的是过年讨个吉利。那时吃汤圆只有大年初一才能只上一顿,余下的面粉再也舍不得吃了,都用于招待来客,用汤圆招待客人是最客气的接待。而今吃汤圆虽不那么稀奇了,但我小时候吃汤圆的那股甜美劲儿,至今难以忘怀。
过年日记 篇4
过年是什么味道?是荡漾在口中棒棒糖的甜蜜?还是收到压岁钱时的喜悦?也许是一岁复始之际分秒期待的心情?新年的味道,也许还有很多……
回家·思乡的味道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离春节还有一个月时,广州火车站的广场仿佛一夜被惊醒了一般,大大小小的天蓝色的塑料棚支了起来,那么简陋,却能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回家时暂时栖息。回家!回家!如同归巢的候鸟,回流的鱼儿,排山倒海的人群,有的气宇轩昂,有的疲惫不堪,有的拖儿带女,有的孑然一身,无论是谁,眼中闪耀着对家的渴望,心中是对亲人的思念。即使人群拥堵,一票难求,即使大雪纷飞,天气骤降,都挡不住归家人迫切的脚步。20xx年的最后几天,中国大地上有上亿的人,从各个角落奔向一个叫“家”的地方。新年的味道,难道不是一股浓浓的思乡味道吗?
团圆·热乎的味道
当人们兴高采烈地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中,当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摆满一桌,当淘气的姑娘小子噼噼啪啪爆响了鞭炮,我们不禁开怀大笑,辛苦了的一大家子,终于团圆了。爸爸妈妈突然变小了似的,乖乖地听着爷爷奶奶的差遣,唠叨;当学生的早已将书本作业束之高阁从早疯到晚,肆意地享受节日给我们带来的欢娱;白发苍苍的老人欣慰地望着儿孙,乐呵呵地笑着“过年了,都回来了,一家子在一起了”。是啊,无论国内海外,无论贫富贵贱,过年,是一家人在一起相互守望的时刻啊。过年的味道,难道不是这种在一起热乎乎的味道吗?
祝福·美好的味道
严寒的冬天,过年是一抹喜庆的红色,弥漫在各个角落。人们的祝福,如同冬天里的一团火,温暖你我他。爷爷奶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笑吟吟地说“孙女,祝你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壮年夫妇深情地望着耄耋之年的父母“爸爸妈妈,祝您们健康长寿”,孩子们也大声地说“祝爸妈妈工作顺利,爷爷奶奶长命百岁”。大街小巷的.人们,无论认识与否,见面时都笑声盈盈,“恭喜,恭喜”,“吉祥如意”,“新春快乐”,不绝于耳。新年新气象,大家都把美好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人。过年的味道,难道不是这一声声期盼美好的味道?
是啊,春节,过年,已经在中国历史上兴盛了数千年,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朵最动人的浪花,是流淌在炎黄子孙身体里的血液,是华夏大地上最为灿烂夺目的花朵。因为春节,因为过年,我们的精神世界除旧布新,抖起了精神,对生活平添了美好的希望。于是,时至今日,过年在我们的心中是那么美好。
原来,过年的味道是甜甜的,香香的。
过年日记 篇5
每年一踏入腊月的门槛,我的心就被老家牵走了,老家的山水草木,破旧的小学,儿时的玩伴,慈祥的父母,还有大海,就像暮霭晨雾一样萦绕心头。腊月里,老家天天站在村口的岭上向我招手。
我的老家是一个海边山村。每年春节,我沿着连绵的山弯穿过一片麦田,跨过那个山岭,就有村里人跟我打招呼:“嗨,回家过年了。”也有看着面熟又叫不出名的,就笑笑:“你是……噢,某某某的儿子。”父母早已站在门口,说:“回来了。”我喊一声爸妈,跨进门槛,一股脑儿地把大包小包扔下,问几句身体好吗,收成怎样?一家人也无需多话,儿子回来了,父母的心就暖着。
在家待一会儿,我就出去找儿时的伙伴了。伙伴们都很高兴,有千言万语要说,一时之间却又堵在喉头说不出来,总是说胖了或瘦了,“赚钱了吗?生活好吗?”当然慢慢地就会说开去,儿时的那些事,放牛打架、争好汉排名、游泳抓鱼、玩泥车、偷吃别人家的番薯被父母追着打等等,就刹不住车了,直到母亲来喊吃饭。
得空,我便急急地奔赴田野,就像一个缺氧的人扑向氧吧一样。踩在墨黑的散发着青草气息的泥土上,路边的小草野花都在向我点头致意,江边伶仃的芦花和枯黄的狗尾巴草在向我诉说寂寞,就连田边吃草的'母牛都优雅到了极点。我对牛可是最有感情的,少年时,一次兄长在耕田时用鞭子呼呼地抽打着牛,我的心一揪一揪地疼得要命,怎么这样狠呢,不能轻一些吗?我忍不住哭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这可是我放的牛啊,兄长看见了就笑话我。当然,我还要到海边江边转转,看看海浪,听听潮水。到放过牛的山上爬一爬,干过活的田地里走一走,这些都是不能缺的。
春节是放松的日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着这当儿歇歇,都显得心安理得。年轻的喜欢结伴而行,特别是女孩,个个穿得花枝招展。年长一点,上了岁数的老人则扎堆在村口的古樟树或土墙下晒着太阳,嘴上燃根烟,说些村庄的传说或上辈人的那些事儿,也相互逗趣,开些玩笑,嘴巴上嘿儿嘿儿笑,反映的全是与土地有关的那份质朴。我喜欢混在他们的堆里,递给他们一支烟,我不抽烟,但也点上,然后就默默地听着他们说笑,听着他们的故事。
春节在家最多也就五六天,但就这几天,收获总是超额的丰富——轻松愉悦和感动,亲情乡情故人情,所以每年春节我都要早早回家。
过年日记 篇6
大年初一,大姑父和小姑父开着车,载着我们全家人一起去隋唐公园逛庙会。
刚过王城大桥,我就看到路边的汽车已经排成了长龙,马路都快要被堵住了。下车走到公园门口,更是车水马龙,一派过年的气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买完票进到公园里面,映入眼帘地依旧是人山人海的景象,景区路上人头攒动、彩旗飘飘,我们被接踵而至地人流簇拥着往里移动。
首先来到了游玩区,这里面有许多好玩的,有射击的、有投球的、荡秋千的…,大多是小朋友喜爱玩的。
在民间艺术展示区,我看见一个摊位前有很多人围观,就好奇地钻了进去,原来大家是在看一位艺人做糖人,只见他先把糖加热成糖稀,然后把糖稀倒进小盆里,拿出一个小勺子,轻轻的舀了一勺,在一块汉白玉石板上轻描淡写地晃了几下,一只老虎的头部就显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又行云流水般勾画出虎身和虎尾。看着已经成形的老虎,我认为已经做完了,没想到艺人短暂审视后,又用勺子蘸了一点深色的糖稀,在老虎的眼眶中轻轻点了两下,一个活灵活现、虎虎生威的`小老虎就做好了。许多人没等糖人晾干,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抢购,看着这晶莹透亮的唐人,我的心里也痒痒的。
民间艺术展区中,还有许多琳琅满目地手工艺品给我留下深刻地印象,如用苇叶编成的小动物,有蛇、兔子、马、牛、猪等,个个栩栩如生;用融化的玻璃做成了灯台、笔架,样样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公园饮食区里的各种地方小吃真是太多了,开封小笼包子、米线、臭豆腐、蒙古烤肉串,我都吃不过来了。填饱了肚子后,我们就向演出文娱节目的地方走去,先来到我最爱看耍舞龙的地方,可这地方的人围的象铁桶一样,我没挤到里面,只能遗憾地站在人圈外听那锣鼓喧天的声音。随后,我们看了单人摔跤、木偶戏等文艺表演,个个场合都热闹非凡。
天渐渐黑了,我们还有许多节目没有来得及看,最后只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通过逛庙会,使我深深地感触到我们国家民俗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明年我还来。
过年日记 篇7
今天是除夕,不时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晚上七点多,爸爸妈妈也带我到院子里放花炮。
爸爸先把500响挂鞭挂到树间的晾衣绳上,点燃以后,只听“噼里啪啦”的接连不断的炮声响了起来,响声震耳欲聋,吓得我急忙躲进了楼道。我躲进楼道的.那一刻,鞭炮好像就追在我的身后,简直惊心动魄!
我们开始放花。我们放的第一个花被爸爸弄倒了,烟花正好冲着别人的摩托车。幸亏爸爸把它踢开了,要不然摩托车就坏了。第二个花放出来可漂亮了,足足烧了十分钟,其间不时变幻形态和颜色,真是五彩缤纷,让人大开眼界。爸爸说明天还要再给我买烟花爆竹。我非常高兴!
过年放烟花真热闹!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初中过年日记集锦,初中过年日记05-13
过年日记[经典]01-11
过年日记[精选]09-10
[经典]过年日记01-15
过年日记10-26
过年的日记10-05
过年日记(经典)11-13
过年日记(经典)08-20
过年的日记11-14
(精选)过年日记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