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圆明园日记

圆明园日记

时间:2025-01-23 13:42:37 日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圆明园日记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明园日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日记

圆明园日记1

  残垣、断壁、迷雾……

  它曾是大清帝国的骄傲,却又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

  步入圆明园,门口的狮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石狮子已经遍体鳞伤,但它是历史的见证人,它那残缺不全的身体对抗着岁月的侵蚀,更对抗着英法联军的枪林弹雨。它怒目圆睁,仿佛控诉着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陷入了沉思……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1860年,一声声炮响震耳欲聋,格尔沁亲王率领着3万多彪悍的.蒙古铁骑英勇地冲向英法联军,他们挥舞着大刀,怒吼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拼死守卫着大清帝国最后的防线。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他们的胸膛被罪恶的子弹射穿,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却仍没有让麻木不仁的清政府提高警惕。曾经辉煌一时、横扫欧洲的蒙古铁骑在火枪大炮前变得那样软弱无力、那样不堪一击……他们只能发出苍白无力的叹息。八里桥失守了。很快,圆明园,这个帝国的中心被占领了,咸丰帝逃之天天。最终,圆明园的财宝抢窃一空,这个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瞬间被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一纸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我走进圆明园,只见圆明园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迷雾。我触摸着那精美而又斑驳陆离的墙壁,抚摸着那满目疮痍而又令人啧啧称赞的浮雕,望着那破烂不堪而又无比辉煌的大水法喷泉……我不由得发出阵阵感叹。圆明园的出现是一个奇迹,它的破败留给中国人的不只是惋惜,更是耻辱。圆明园更像一幅画,记载着中国从一个强国走向破败的辛酸历史。

  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发明了纸、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并且充满传奇的千年文明古国走向落后?究竟是什么使八里桥失陷?究竟是什么使一个奇迹消失?究竟是什么使一个曾经白银满仓、一度使世界各国向往朝奉的大帝国衰亡?真正打败中国人的是什么?是先进的武器,是罪恶的鸦片,还是别的东西?

  站在圆明园这张中国画前,我豁然明白,是中国人自己打败了自己,是腐败的清政府打败了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就如迷雾一样笼罩的大清国,使中国变得弱小。

圆明园日记2

  今天,北京的风真的好大,夹杂着尘土摇撼着圆明园的柳。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圆明园的柳。风让它变得狂野,风使它变得暴怒,细长的柳鞭向天空劈出千万条绿痕,锐利的叶子刺向人们沉睡的记忆,弯刀般的粗枝斩断风带来的忧愁,将安静的水面打得水花四溅……

  这柳,此时好像一个灵魂,不,是一个冤魂,一个经历过荣辱兴衰的冤魂;又似一位乐师,一位以枝作弦,以叶作手,以风作曲的乐师。我不知道这种冤屈,这种心酸是否只有用这种狂野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

  虽已过了很长的时间,但圆明园废墟石块上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见;七级石阶早已被炸得面目全非,但整体还不朽地屹立在炽热的土地上,而观景台上皇帝至高无上的宝座,早已被一堆废石取代了。那位乐师哀伤的曲调又回荡在大水法里,圆明园历经烈火之后,这个冤魂能平息它的.愤怒吗?

  我走在这片被烈火焚烧得滚烫的土地,看体无完肤的古迹,听风穿过断壁残垣的声音,我用一笑,淡去耻辱和仇恨,淡去我们对圆明园奢华的厌恶和君主的唾骂。

  现在懊恼、愤怒有什么用处?清政府的腐已成定局;英法联军——一群带火枪的屠夫轻易射杀我们3万骁勇的弯刀骑兵,烧杀掳掠……在圆明园证明英格兰和法兰西的无耻,一切都无法挽回。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停滞不前,不看清自我,却指着别人的鼻子唾骂?

  现在,我或许能理解那柳了,它不想让我们永远沉浸在这痛苦的记忆中,更不希望我们将这仇恨忘却,只是让我们把它嵌在心底。

  我静静地抚摩着柳,希望抚去它的伤痕,抚平它的苦楚。同时,也铭记着,铭记着对这份伤痕和苦楚的责任。

  今天,北京的风好大,那柳还在狂舞,把它那难以捉摸的感情带给人们……

圆明园日记3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人类文明的一大奇迹”。然而,这座举世名园,却于1860年被法兰西、英吉利这两个无耻的‘强盗’劫掠焚毁,沦为废墟。这座占地5200余亩的皇家园林,却禁不住三天三夜的纵火焚烧,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是清朝雍正至咸丰五代皇帝在150余年间所建造经营的一座最宏伟、最幽美的大型皇家宫苑。因此,圆明园中有不计其数的奇珍异宝,这些财宝吸引了英法联军贪婪的目光,这帮可恶的强盗!圆明园中美丽的景色,又使他们肆意践踏的`本性暴露出来,这帮可恶的强盗!园中古老的建筑,又引发一些恶毒的点子从英法联军脑子里油然而生,这帮可恶的强盗!

  当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大火吞食的时候,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这个拥有亿万铁骨铮铮儿女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这座中华民族几代人智慧的结晶化成了一片灰烬……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如今的圆明园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而感到无比的愤怒,又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了无限的惋惜。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智慧让五星红旗在世界上空高高飘扬。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认识了"落后就得挨打”这一不变的真理。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日记4

  总爱翻阅历史书本,看着那里是一幕幕从眼前走过,心中便添了几丝惆怅。每每看到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便不由义愤填膺。那年暑假,我追随历史的脚步,来到圆明园。

  那天阴云密布,不透一丝阳光。我走入圆明园,那里的人并不多,三三两两的拍照,或走马观花的一瞥,又急匆匆地走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里,是祖国的伤疤,是英法联军所留下的罪证,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掉的痕。

  走近了看,在圆明园门口竖立着几根巨大的石柱上,有着工艺精湛的花纹,我轻抚着他们,石柱已被摧毁的残缺不全。在满眼的残垣断壁之中,我看到了几株嫩绿的小草,它们在历史气息浓厚的这里,仰着头,听古老的石柱诉说曾经的辉煌与耻辱。

  现在已经是正午了,依然没有一丝阳光,阴郁的色彩笼罩大地,荒凉一片,一无所有。漫步园中,不知不觉走入一片大湖,那是“福海”。与那残垣断壁不同的,是这里竟有一丝小小的生机,莲花池中的花依旧盛开,绽放似火的`鲜红,池边的柳树万条垂下,轻抚水面,水中浮鱼偶尔冒出水面,又沉了下去,但为什么呢?一切在我看来还是一样悲凉?垂柳是否是英法联军侵华时烧毁的那棵的新芽?浮鱼是否是那时见证历史的鱼儿的后代?灰色,一切都是,我久久的伫立……天空,滴滴答答的下起雨,天空也动容了呢,我想,对啊,曾经的痛苦与伤害,让我们怎样忘记?那永远的伤将久久刻在每个人心中。

  雨越下越大,福海中有了一个个跳动的水花,滴落的雨冲刷着人们苦涩的心,却不会把伤疤侵蚀。就这样,淅淅沥沥的雨为我的旅行画上了一个句号。

圆明园日记5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了解到: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原名乙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很多小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的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的是根据诗人的诗情画意来建造的,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呢!漫步园内,有如漫步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他们看到那么多珍贵的东西,就像恶狼见到了猎物,疯狂的把园内的东西统统任意掠走、毁掉。为了销毁证据,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遮天蔽日,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堪称“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到:我们的祖国有过光辉的历史,也有过屈辱的过去,火烧圆明园便是屈辱历史的一页,今仅存的'残垣断壁,就是我国一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为什么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呢?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闭关自守和腐败无能,封建王朝统治使祖国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清政府对于外来的侵略者无力抵抗,又不敢抵抗,才使英法联军在国土上肆意胡为,让老百姓们泪眼汪汪的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被毁掉,要知道,圆明园如此辉煌壮丽,可是中国劳动人民流血流汗建造出来的呀!

  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非常气愤。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如今我们中国像条巨龙腾飞在世界东方,经济建设飞快发展,名胜古迹又放发光彩,祖国的变化和富强,吸引了很多国外的游人到中国旅游观光。看到这一切,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使祖国更加强盛!

【圆明园日记】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06-06

读圆明园作文04-16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2-07

[必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04-2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05-17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15篇02-2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15篇)09-17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15篇)02-18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优秀13篇08-21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集锦15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