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1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方法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关于数学的日记2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关于数学的日记3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关于数学的日记4
生活中的数学很多,这不我也发现了一个,寒假到了,寒假作业依次发了下来,我一天改写写多少呢?我想一天语、数大本写两页英语写四页,因为语数大本都是37页所以37/2=18.5天约是19天写完,而英语有61页61/4=15.25天约是16天,过了几天爸爸觉得速度太慢了,所以便改成语、数一天写三页37/3=12.333...天约是13天写完,这样就可省下更多的时间去预习。
又过了几天,我学的很好,爸爸带我送我去吃德克士,我们要脆皮炸鸡我们有打折卡打两折,我们买了两个9/2*2=9元,超级鸡腿堡、夏威夷菠萝鸡腿堡、鲜橙汁、百事可乐、13*2+7+7.5+9=49.5元
生活中的.数学多的数不胜数,等待你我去发现!
关于数学的日记5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我要了一枝黑笔,两枝红笔,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我马上速算起来,才慌然大悟,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说学习就是要这样不断地学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多多运用到生活中来。
关于数学的日记6
雨点“噼啪噼啪”的下着,我踩着水花,来到了刘老师家。
刘老师是我这个学期刚刚认识的,在他这上过几堂课,算是“老生”了。刘老师的眼睛很特别,亮晶晶的,虽然他以是一位“老人家”了,可是眼睛还是炯炯有神,眼睛里就像有个小星星似的。
以前就我一人上课,现在竟有6个人!果然热闹多了。刘老师把数论的基本性质告诉了我们,又举了一些题目让我们思考,如:“9的整除特征”“4的整除特征”“8和125的整除特征”等等。
快下课了,因为大家第一次见面,老师开始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姓刘,名XX,姓男。喜欢教学,但不是真正的.老师,···”到我们了,没有一个人第一个来。老师只好点名了。等我们一个个说完了,老师叹息道:“为什么个个都不喜欢我的课呢?”“哎,语文和英语会对数学有用的。”老师安慰道。
下课了,门里涌出一群小精灵,在水坑上奔跑着,水花四溅。
关于数学的日记7
这天空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但是再难也要做出来阿!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样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先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平方厘米)。
看着最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样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关于数学的日记8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教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教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关于数学的日记9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老师:
大家好!
这个学期我能当上数学大组长很荣幸,我也希望在我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所在的组上的每个人成绩可以越来越好,为接下来漫长的学习之路打下巩固的'基础。
作为大组长的我,也会为同学们竭尽全力的给予帮助,给同学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大家对数学感兴趣,喜欢上数学这个科目。当然,我也会好好学习,给大家做个学习榜样。
我也会帮组同学们和老师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如果哪位同学有不懂的题或对老师的建议,不敢当面对老师说,你们可以给我说,我会转告给老师。让老师和同学们相互了解,多沟通。让同学们信任老师,让同学们和老师像朋友一样,有什么话,不要藏在心里,给老师讲出来,或许老师可以开导你,通往成功之门。
光凭说证明不了什么,在接下来当大组长的日子里,我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认真,努力的帮助同学们学习,当老师得力的帮手。
感谢同学、老师的帮组和支持。谢谢大家!
关于数学的日记10
8月1日,我和爸爸我的'妈妈奶奶还有叔叔全家到蓬莱长岛去旅游。我们晚上9:00在新世纪坐车。第二天7:00到达长岛港。一共走了大约10个小时。
我们又乘船大约行驶了40分钟到达长岛。我们住在渔家小院,每天吃海鲜,有贝壳肉,鱼肉馅饺子和炸黄花鱼。上午我们乘船出海打鱼,成人票每人40元,儿童票:身高超过1.4米是40元,没有超过是20元。
我和哥哥得身高都没超过1.4米。这样我们全家三口正好是100元。我们一大家7口是240元。我看见渔民伯伯打上来一个海贝和一只海星。晚上我们逛海边夜市。我的妈妈给我买了一条玉石项链和用贝壳作的三只小狗。又给我的哥哥和妹妹买了三条玉石项链,一共花了50元钱。
【数学的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的日记09-04
数学的日记10-09
数学日记02-01
寒假数学日记12-14
考试的数学日记01-23
分数的数学日记01-08
旅游数学日记12-09
学数学日记12-08
【荐】数学的日记01-20
数学的日记【热】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