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夏》说课稿

《夏》说课稿

时间:2021-02-09 08:21:4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夏》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夏》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夏》说课稿

《夏》说课稿1

  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让学生较具体地说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完成。安排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本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艺术和一片爱国心。

  二、学情分析:本文内容较长,词语较多,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对不熟悉的词语加以解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引发学生兴趣,熟悉内容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教师先作示范,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受贝聿铭的爱国之心,并从中获得启迪。

  教学重点、:1.通过读课文了解贝聿铭在建筑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课文精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革新创造精神和他的一片爱国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由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让学生自己谈谈歌中的感情。

  2、整体感知:读书后填表,了解贝聿铭的巨大成就和成长轨迹。(学生互相交流)

  3、研读课文:

  (1)作者在介绍贝聿铭这些伟大成就时,全文是按照一种什么结构和顺序来介绍的呢?有什么好处?

  (2)观察图片,说说贝聿铭的建筑特点。

  4、拓展讨论:

  (1)既然是介绍贝聿铭和他设计的建筑,为什么会以“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为本文的标题?联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2)从贝聿铭这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3)现代汉语词典对“根”一词的解释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水分和养分,贮藏养料”。请你说说下面句子的“根”该如何理解?

  A.我的根在中国。

  B.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还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

  c.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4)现代汉语词典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几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配合得很恰当”。

  “和谐”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是如何体现“和谐”的特点?

  课后反思:因为课文比较长,所以处理材料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有所取舍。因此采用媒体幻灯片,可以更好地有助于教学。课前预习要做到充分。在具体教学中觉得比较成功的是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思考,改变预设方案,使得教学衔接自然,而且解决难点很轻松。但是遗憾的是开头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可以放在结尾,与体会贝聿铭的爱国情可以结合起来。文章来

《夏》说课稿2

  大家好。今天我讲授的内容是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夏季星空》。下面,我进行一下简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与《秋季星空》《冬季星空》《春季星空》组成了观测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是在原有观察星空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夏季星空又会发生哪些主要变化,了解夏季的典型星座,进一步探究星空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秋季星空》《冬季星空》《春季星空》,对星空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初步具备了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能够自主地进行星空特点与规律的探究。结合学生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探究夏季星空,能交流、介绍自己在研究星空中观察到的星座及观察方法。

  2、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星座,并参与探究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夏季星空及其星座。

  四、教学重点:

  认识夏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了解一年四季的代表星座。

  五、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星空进行观察,并会查阅资料、科学整理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简单回顾以前的知识后,让学生观察夏季星空视频,并谈谈观看视频后的收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自然地引出课题。

  2、交流观察,探究星空

  活动一:交流观察与发现。我先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对猎户座的观察纪录,在学生展示后,利用实物投影演示猎户座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出星座变化的规律。

  活动二:探究北斗七星。教学本环节时,我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摆放北斗七星一年四季的变化,总结出北斗七星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地探究出北极星的位置不变规律。

  此环节学生动手、动脑、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步入银河,认识天蝎

  首先让学生交流对银河的了解,并通过图片对比,学生自然地明晰了银河的特点。由此,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步入银河,研究银河中的星座知识。

  探究银河之后,学生知道了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在天蝎座的探究中,也由有趣的故事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进而鼓励孩子对天空中的星座进行想像,编故事,让孩子更喜欢去探究。

  4、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通过习题的检测,进一步巩固孩子的知识,让知识内化。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堂的最后,让孩子谈自己的收获,并说说自己还想探究哪些星空的奥秘,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将学习探究拓展到课堂之外,对星空进行长期、有效地探索。

《夏》说课稿3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大家好!我叫汪侠,来自随县殷店镇中心小学,是一名一年级语文老师,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夏夜多美》。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处理。

  一、 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5课,本单元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这篇课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讲述了: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它回到了家。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说教材处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已经与学生共同完成,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这课时要说的三维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运用“…的…”说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表演读,感悟等途径,提升学生的想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夏夜景色的美,同时也领悟到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夏夜的美,不仅在景,更在心灵。

  二、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自律性差,对知识的接受存在个体差异,但又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

  为鼓励他们对课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因此,我用了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法与学法。

  三、 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表演朗读法,并辅以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

  1、 表演朗读法:

  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平台。表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指导表演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形,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动作及神情,学会想象与表演。

  2、 情境教学法:

  这个情境是怎么创造的?主要是通过点教法和头饰表演法达到的。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这节课,通过动画制作,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听边观察,加上优美的乐曲做中介手段,以动物的头饰为媒介,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

  本课的学法指导重点放在:朗读表演和合作学习法。

  朗读表演法与教法是相呼应的。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表演是建立在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

  四、 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教师自制头饰道具:睡莲、蚂蚁、蜻蜓和萤火虫)

  (一) 复习导入

  我通过复习生字和词语,以及指导一些字的写法来导入。识字、写字仍是一年级教学重点,语文课堂要让孩子们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这样设计既能巩固识字,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书写汉字。

  (二) 观图结合想象,感悟夏夜景色之美

  首先,展示文中图画,从直观上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美”给他们留下初步印象。其次,用“…的…”形式把看见的景物说出来。最后,学生闭上双眼,在老师的描述下,把看见的和想到的再次整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夏夜景色美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 听读结合,感悟夏夜精神之美

  1、 听、看:(听录音,播放课文动画)课文动画简单而富有情趣,他们一看到动画就兴趣高涨,会很容易明白小蚂蚁是在众人的互相帮助下回到了家,初步感受人物之间互助的精神美。

  2、 分角色表演读:学生们戴上自制的头饰分角色表演读课文,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调动孩子们的朗读欲望,让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能在表演朗读中再次感受互帮互助的精神美。

  (四) 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学生们在充分感悟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能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很容易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 课外拓展

  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像睡莲、小蜻蜓、萤火虫那样的

  五、 说板书

  学生通过看板书,能帮助他们很好的理解教材,增加信息刺激的强度,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读、想、演、议、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运用多媒体,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课文。

  我的说课已经结束,恳请评委老师们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夏》说课稿4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上学期)美术活动《夏天的服装》,下面我将从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目标

  夏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夏的气息,大班组也随着夏天的来临开展了《夏天到了》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夏天美丽的大自然。女孩子们都穿起了漂亮的花裙子,男孩子都穿起了多彩的短袖短裤等等。我抓住这一季节的服饰特征,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夏季服装的特征,设计了大班手工活动《夏天的服装》,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夏天的衣服,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通过活动让幼儿去体验、感受夏季服装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根据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大班幼儿手工活动的年龄阶段目标,我确定了以下三条具体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夏季服装的特征,感受夏季服装的美。

  这点让幼儿通过活动体验了审美愉悦,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多半依赖于客观事物本身的鲜明特征的吸引,多属于自发地发现而缺乏自觉性。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夏季服装的特征,引导他们发现感受夏季服装的美,有意识地培养他们通过探索和观察自觉地发现美的能力。

  2、会综合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夏季服装。

  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大班幼儿的手工制作的能力已处于灵活表现阶段,在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的制作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剪、黏贴、连接等多种技能对材料进行制作。

  3、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服装,提高自我审美能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重难点:(1)重点:目标1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的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发现美的价值取向。

  (2)难点:目标2的实现,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会综合利用不同材料来制作夏天的服装,这要求幼儿能通过剪、粘贴、连接、弯曲等等多种技能,这对于还没有尝试过综合材料制作衣服经验的幼儿来说,自然是一个难点。

  二、说内容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讨论了解夏季服装的特征,感受夏季服装的美,并会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夏天的服装,并进行时装表演,展示作品,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从《纲要》的精神来看: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所以我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观察夏季服装的特征,感受它们的美,并给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和表现方式的自由,并提供宽松的环境条件、和谐的氛围。用时装表演的方式,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并且使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和愉悦。

  从各年龄阶段手工活动的目标来看:能综合使用各种材料制作作品,是适合大班幼儿的手工活动。

  从幼儿的经验和水平来看:大班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已处于灵活表现阶段,知识经验逐渐丰富,已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且我班的幼儿在中班段已有利用教师加工成半成品的材料再加工制作作品的经验。

  从幼儿发展的关联性来看:小班段和中班段阶段我班幼儿已经掌握了折、剪、粘贴、连接、组合等基本手工技能,这都为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服饰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的小组合作利用多种材料制作服装也为今后大班独立运用综合材料制作,为其他更复杂、精细的制作做了铺垫。

  三、说方法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观察法:提供视频和真实的衣服让幼儿切身观察夏季服装的特点和美。幼儿缺乏发现美的自觉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发现夏季服装的特点和美。

  提问法:在教学中,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说这件衣服是夏天的衣服?”“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服装?”“怎样才能做成?”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美术活动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幼儿“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的机会。

  四、说过程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观察关于夏季儿童服装的视频,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导入主题,符合《纲要》中涉及的激发情趣、激活兴趣的要求。

  (二)感知夏季服装的特征

  一共分四个大的环节

  1.观看视频后,组织幼儿讨论夏季服装的特点。可以根据此环节对幼儿对夏季服装特点的认知情况作出初步预设。为下一环节奠定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2.请幼儿辨别出夏季的服装,并说出理由,强化幼儿对夏季服装特征的认知和夏季服装美的感受。给幼儿提供各种季节的衣服,请他们辨别夏季服装,并说明理由,很直观的检验了幼儿对夏季服装特征的认知能力。通过追问,引导幼儿自觉的发现感受夏季服装的美。这个环节着重实现了目标一。并且实现了目标三中的“提高审美经验”的内容。

  3.教师设置问题:我今天身上穿的长袖衣服是不是夏天衣服?请幼儿讨论并说出理由。幼儿存在只有短袖的衣服才是夏天的衣服的认知,因此这个环节修正了这个错误的概念。

  4.教师小结。

  (三)设计夏季服装

  一共分三个大的环节

  1.师幼共同讨论、交流如何设计夏季的服装。由于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之前幼儿还没有尝试过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服装的经验,因此此环节要通过提问法和讨论谈话法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知识经验帮助,为接下来的操作奠定基础。

  2.幼儿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这个操作环节提供给了幼儿自由表达创作的机会,实现了活动目标二和活动目标三中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这点。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夏季服装。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达想法的机会。

  (四)小小时装秀

  这个环节为幼儿创设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并且集中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了目标三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点。

  (五)活动延伸

  课后师幼共同进一步装饰、美化课堂上制作的服装,再将其在主题墙上展示,融入“夏天到了”的主题活动中。此环节对制作后的服装进一步加以美化、装饰,提高了制作精美度的要求,为今后更复杂的综合材料制作活动做了铺垫。并且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结合了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五、说结果

  对活动结果的预测

  刚进入大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小班段和中班段已有了一定的手工操作技能和认知经验水平,预计通过制作过程中教师的适当帮助和指导,幼儿能制作出夏天衣服,但是可能成品比较粗糙,这就需要延伸活动的师幼共同进行修正、装饰,使其更精美。

  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调整的策略:

  1.如果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可能通过观看视频就能很好的概括出夏天衣服的特点,那么教师就可以省略第二环节中的第二个小环节。

  2.师幼共同讨论如何设计夏季的服装时,其中的两个问题“可以设计成怎么样的服装?”“怎么样做才能完成?”,幼儿的回答可能比较脱离实际,或者是以他们实际水平做不到的。这时应该通过追问,做适时的引导,调整成符合幼儿实际操作水平的方法。

  3.幼儿设计制作是自由选择材料,有可能出现“追风看样”都选择一样的材料,或者是不根据自己的想法,看哪种材料好看就选择哪种材料。此时应该积极引导,利用幼儿对教师崇拜的心理,利用语言的作用,让幼儿多种选择,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有特色的夏天的服装。

  4.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能方面的问题,要及时发现,给予指导和帮助。

  5.如果操作过程时间比较长,那么时装秀可以结合主题活动另外找时间进行。

  以上是我对《夏天的服装》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其中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夏》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本单元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夏夜多美》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目的是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说学情

  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第一课时,学生已学完了生字,读课文时能做到准确、流利,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基于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要求会认的13个生字新词,积累优美的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体会夏夜的景色之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

  并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在读中体会夏夜的美。

  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为本课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识字能力

  识字仍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而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堂要让孩子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所以我运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巩固识字的兴趣。天黑了,小蜻蜓要回家,谁把词语读准确了,小蜻蜓就能顺利飞回去,谁愿意帮帮它呢?孩子们读完词语后我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认真朗读让小蜻蜓回家了!咦,它身后有只小蚂蚁在哭泣,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吧!”既让学生愉快地巩固了新词,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进入第二步情趣阅读,感悟夏夜之美的学习。

  (二)情趣阅读,感悟夏夜之美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要求中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我安排了情趣阅读,感悟夏夜之美的教学环节:

  在感悟夏夜景色美这一部分,我先采用教师范读法,让学生通过听老师读,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又运用直观形象法,用课件展示夏夜的美景,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在此我通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看到了——的——

  加深了学生对夏夜景色美的感悟,而且积累了语言文字、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朗读为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文的重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较低,所以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困难。我采用了一些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听读,理顺文意;指名读,理解词语;自由读,感受独特体验;师生合作读、男女伴读、分角色读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朗读情趣,又提高了朗读能力。

  2、通过生活经验的迁移让学生产生共鸣。比如文中睡莲与蚂蚁的第一次对话,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了!”我指导学生“如果是你掉在水里上不了岸,你是什么心情?”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小蚂蚁的焦急、害怕了,读得很出色,第二次对话读出小蚂蚁的感激也是如此。

  3、通过评价引领学生读得更有感情。有小朋友读“蜻蜓飞呀飞......”我评价学生:“你读得真好!轻轻的缓缓的,就像小蜻蜓背着小蚂蚁小心地飞过很多很多地方……”其他小朋友马上就带着自己的感情美美地朗读起来。在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尽情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4、通过表演吃透文本诠释情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语文课堂应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的学情,我采用了情境表演法加深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语言的运用。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老师的朗读穿针引线地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很多学生读透了文本,表演得入情入境。而在表演完后的评价过程中,我提问“你为什么觉得睡莲姑姑表演的好?”,小朋友回答“因为她显得很想帮助小蚂蚁了。”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再一次咀嚼文意,更加体会到了小动物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三)情感熏陶,提升学生品格

  在读透了文本的基础上,我通过提问“星星为什么高兴地眨着眼睛?”来提升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结合各种小动物的行为说说这个夏夜的开心事,理解比夏夜景色更美的是助人为乐的精神,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也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我布置本课作业为:画出你心中的夏夜美景,并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话,读给你的伙伴听。

  (这样的作业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拓宽了学生想像的思维空间。将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延伸,让其个性在绘画与解说中充分张扬。)

《夏》说课稿6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夏感》,《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彩四季”的第三篇课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就是以反映自然世界内容为主的单元,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品赏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清行文层次,把握所感内容。

  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懂得把握文中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2、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品味文章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自读点拨法

  本文属自读篇目,课堂教学以学生充分阅读、自由探究为主,教师点拨课文的学习要点为辅。

  3、比较阅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说学法(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事物。(展示图片)

  (夏季)

  3.你喜不喜欢夏季呢?为什么?

  4.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感情朗读

  1、检查预习—作者介绍、生字词

  2、美读课文——磅礴之势、升腾之气

  初读课文:

  (1)找出作者描写夏天特点的关键词。

  ——紧张、热烈、急促。

  (2)阅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自然景物、色彩、旋律。

  (3)文题是“夏感”,那么作者的“感”是什么?

  ——热爱自然,赞美劳动。

  再读课文,感知文段内容。

  (三)赏析佳句: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我欣赏的佳句是——,

  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四)仿写练习: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

  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五)拓展阅读:

  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香。

  附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掩卷遐思,整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沐浴在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眼睛发现了美,并用绚丽的语言去描绘自然之美,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真心的希望并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当学生们再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心灵中一定会生出书写山河的冲动。

《夏》说课稿7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春夏秋冬》一课是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节识字课。本册教材包括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春夏秋冬》作为全册教材的第一课,在整册教材中起着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1.识字、赏词的`学习是基础,识字的意义在于学以致用,是在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2.本课的内容韵律和谐,易于朗读,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对后面的学习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3.执教此内容时正逢冬去春来,是一年的开春之际,从教材结构编排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顺应了时节特点。4.《春夏秋冬》这一课是一年级下册的开篇又是识字课,刚开学,学生的学习从识字开始,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这一单元,从学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学生喜闻乐见的猜字谜,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在欣赏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通过欣赏,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然喜欢的情感。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达成实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的要求。

  2.学情分析: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由于学生的起点水平不同,识字量和识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我对本班又做了进一步的小调查。

  课前小调查:

  (1)你是否上过学前班?

  (2)看书时你会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

  (3)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关的内容?

  本班有26名学生,情况如下:在课前调查中,你是否上过学前班?56%的孩子选择的是,这说明有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识字基础。看书时你会因为不认识字而苦恼吗?全班有22人表示为此感到很苦恼,占全班的84.6%。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关的内容?100%的学生都能说出一年级上册《四季》这篇课文。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在学生头脑中是有印象的,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愿意认识更多的字。那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在欣赏中陶冶情操,感受词语学习的魅力成为了我本课思考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本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夏、秋、冬的美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能力与方法:

  通过联想、图文结合、多种形式读记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赏词,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知识:

  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2个偏旁;读好词语和短语。会写“春、冬”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用互动式与体验式结合的教学方式。本节课上,根据学生识字较少,缺乏词语欣赏的情况,引入了大量美景图,并设计了画图识字,韵律读词的活动,从而为学生创设体验的机会,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达成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包括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习惯。

  下面逐环节进行介绍:

  环节一:通过联系旧知,迁移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请学生回忆背诵一上课文《四季》,顺势提出问题:四季包括哪四季呢?引出课题《春夏秋冬》。

  这一环节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学情,他们对于春夏秋冬有一定的认知,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背诵熟知的课文,唤醒学生对春夏秋冬的美好回忆。

  环节二:通过图文结合,认读生字词语。

  所以接下以“春夏秋冬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这一问题切入到第二个环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读好、读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这四个词语,我采用了借助拼音初读、同桌检查读,小组开火车带读、去拼音词卡读、看图配词读、图文搭配连线读以及最后的配上音乐有节奏的韵律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不断地认读过程中识记、感受学习内容。

  接下来,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字读词。例如在认识“吹”时,老师引导:春风一吹,大地一片生机,你会吹什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吹”字?学生通过做动作、联想、加一加、组词、形声字等多种记字方法识字。在认识“霜”时通过图片的引入,强化学生对“霜”字的记忆。

  环节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选择教学资源,多种形式的认读,在不断地复现中识记生字词,每一次的认读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一层次的提高。通过出示生动形象的图片,图文结合,加深学生感官——眼看的体验,强化他们的感受和认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本课的教学难度,突出了教学重点。

  环节三:通过“画图”识字,韵律读词。

  识记了生字、认读了词语也想象了画面,接下来是不是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呢?这时我又想到了《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话,它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实用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基于这一思考,我们进入到了第三个环节,“画图”识字,韵律读词。有了前面的引导、铺垫,学生基本掌握了图文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自主权充分地交还给学生,请他们一起来“画画”,通过展开想象在黑板上描绘出一幅美景图。在学生描绘时,我及时抓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信息,相机引导学习“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等短语中的生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以“画画”为学习资源,通过联想和想象,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词语、贴图、识字,在情境中学习,玩中学,学中悟。

  最后针对这些词语、短语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我将学习内容编成轻松有趣的小儿歌,辅以美景和音乐,学生在欣赏、感受中理解,在节奏韵律中学习,学习形式更为活泼,学习内容更利于学生记忆。

  环节四:通过指导写字,培养书写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益的法宝。在指导书写这一环节,我不仅注重学生的书写质量,更关注对他们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的引导和培养。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通过观察、交流感受汉字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笔画,然后在教师范写与书空的过程中感受每一笔的写法,最后落实在书面上,亲自体验,描一个,写一个。书写后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过互相评价,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在修改中进步,在鼓励中成长。

  四、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以观察课堂生成的方式将评价贯穿整节课。

  2.课堂结束后,观察学生书写的字迹是否工整,写字姿势是否正确,是否能从实际行动中真正去热爱大自然做出进一步的评价。3.激励性语言评价。

  五、教学特色

  与以往教学相比,本设计的特色之处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课内外,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创造性地选择以“画画”识字、学词和韵律赏词、读词为教学资源。

  (一)根据学生情况安排教学

  根据课前调查,44%的孩子没有上过学前班,识字存在一定困难。全班84.6%的同学会因识字少影响自己的阅读。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之间的落差较大,因此,在课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认读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学习是主动的,情感是真切的,真正贯彻了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宗旨。

  (二)形成互动和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整堂课中,既有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又有情景体验。多种形式的读,欣赏和想象,让学生们敢说,爱说,这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凭据,让学生有了学习的脚手架;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绘画当中,展开想象,学词贴图,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拍手说儿歌,在音乐和美景中,强化了学习的效果,从而激发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夏》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夏夜多美》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它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姑姑弯下腰救它上来,热心的小蜻蜓牺牲休息时间,在萤火虫的带领下,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夏夜美丽的荷塘夜色,更被小动物们相互关爱的美好品质深深打动。这篇文章文辞优美感人,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温情,是人文内涵极其丰富的佳作。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二、说教法

  阅读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首先大胆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夏夜中进行学习。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感悟,使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心灵受到熏陶和触动,感受夏夜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关心别人,培养良好的品质修养。教学方式上以“导演和演员”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表演课本剧。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提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途径。评价方式上,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由传统单一的教师对学生评价转变为学生互评、学生评价老师,从而培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别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其自信心、成就感。

  三、说学法

  以读为载体,感悟文本。初读时,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再读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初步感悟夏夜不仅景美,人物的心灵更美。细读时,引导学生从“喜欢谁”入手,感悟睡莲是如何关心帮助小蚂蚁的。通过朗读、理解、想像,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情感,感受夏夜“内在”的美,体现阅读的层次性。朗读采用自读、齐读、引读、边演边读等形式,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朗读感悟文本,在反复的朗读中读通课文,理解内容,而且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巩固。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再读课文,互助学习

  四、欣赏范读,体会感情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画出你眼中美丽的夏夜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复习生字

  有一天,蚂蚁妈妈带宝宝们去公园里锻炼身体,瞧,他们正在练习跑步呢!在每一条跑道上都有一些关卡,读出了卡上的字才能过关。哪一组小朋友愿意帮帮他们啊?

  过渡:天都黑了,可蚂蚁妈妈的另一个宝宝还没有回来,它到哪去了呢?

  (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在情境中巩固识字,既扫除了学生的阅读障碍,又很自然地引出文中的故事。同时结合了本文中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二、想像朗读,激发感情

  1、想象读:闭上眼,听老师读,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2、交流,粘贴带名字的小动物图片,学生边看图,边读出词语。

  三、自读自悟,读出感情

  1、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并告诉他,你为什么喜欢。

  3、反馈交流。相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反馈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创设情境,指导表演

  这么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1、在这美丽的夏夜里,公园里静悄悄的,大家都睡着了,池塘里的睡莲也闭上了眼睛……突然,怎么了?

  找两个学生演蚂蚁和睡莲。(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鲜活的情景,通过表演,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了解课文内容。)

  2、爸爸妈妈找不到小蚂蚁,该多着急啊!这时,谁来了?找学生扮演蜻蜓。

  3、天太黑了,见不到路怎么回家?找学生扮演萤火虫。

  4、旁白: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欢呼状)

  (穿针引线地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

  5、出示: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在师生共同读演中感受到小动物之间互帮互助的真挚情感。)

  6、组长分配角色,小组试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之前的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小组再演,让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对分角色朗读表演感兴趣。)

  7、展示表演。

  五、深入感悟,深化体验

  1、指读14-16自然段;借助动画、音效,集体诵读,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地辅以动作。(利用多媒体动画、音效以及学生自己做动作表演诵读,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

  2、是啊,夏夜多美啊!碧绿的河水,粉红的睡莲,青青的假山,绿绿的草坪,美丽的鲜花,闪闪的星星。读完了这则小故事,你觉得还有什么比这景色更美?生结合各种小动物具体说说“心灵之美”。(用优美的语言再现故事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熏陶,得以深化。同时,积累语言,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六、感悟,小结

  1、读完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小道理。让语文学习成为孩子们学会生活的一种能力。)

  2、老师相信你们会成为外表美,心灵更美的好孩子。

  七、课外延升,拓展思维

  1、夏夜很美,小动物们的心灵更美,你画的夏夜美不美呢?请大家先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然后选出你们认为画得好又说得好的小朋友上来说一说。

  2、小朋友们不仅读得好,画得好,说得也棒,大家能把刚才所说的美丽的夏夜写下来吗?

  (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拓宽了学生想像的思维空间。将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延升,以画促话,给学生的心灵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让其个性在绘画与解说中充分张扬。)

《夏》说课稿9

  一、设计意图

  《夏天的歌在哪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它是通过幼儿对夏天的了解进行创编而成的。诗歌运用质朴的语言,分别描绘了雷雨声青蛙的叫声、以及蛐蛐的声音来体现夏天的特征,各种声音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诗歌中表现出句式整齐、生动浅显,音韵和谐的特点。《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诗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活动在活泼、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通过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的进行交流,并根据诗歌的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地引导幼儿主动的学习,并使幼儿体验其中快乐、趣味的感受,始终把教学的落脚点立足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主动、快乐的学习上。

  二、说教材

  诗歌《夏天的歌在哪里》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是省编教材第七个主题《夏天真有趣》中的教学活动,本诗歌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天的景象,将夏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在诗歌中,更能让幼儿理解。

  三、幼儿情况分析

  因为孩子们对听辩动物的声音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在整个活动中以声音为附线,儿歌为主线,将对夏天中出现各种声音的认识与散文诗的学习结合起来。《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对作品的体验。这首诗歌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

  四、说目标与重难点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欣赏儿歌激发幼儿对夏天景色的喜爱。

  2.锻炼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

  3.感受夏天明显季节特征,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尝试大胆地仿编,理解象声词。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感受夏天明显季节特征,在欣赏散文诗的基础上尝试大胆地仿编。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帮助幼儿理解象声词,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

  五、说准备

  为了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一)物质准备:

  1.蟋蟀声、蛙声、、知了声、雷声、喝饮料声。

  2.蟋蟀、青蛙、蚊蝇、知了等图片。词卡、诗句卡

  3.录音机,录音磁带。

  (二)知识准备:了解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特征。

  六、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1.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分层次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并引导幼儿根据声音来创编儿歌。

  2.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夏天来到了,你们听到夏天里有什么声音?

  3.谈话法: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为创编儿歌打下基础。

  (二)学法

  1、动作表演法: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模仿自然的声音来体现夏天的特征。

  2、游戏法:活动中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两人为一组一问一答进行游戏。

  七、说教学程序:

  1.幼儿交流导入活动:夏天来到了,你们听到夏天里有什么声音?引导有说出自己对夏天特征的认识。

  2.出示提片寻找——夏天的声音

  引导幼儿从图片里找找夏天的歌声还会出现在哪里?

  3.欣赏——夏天的歌

  连续两遍欣赏散文的第一段。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清清的池塘里。呱、呱、呱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黑黑的云朵里。轰隆隆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冰凉的饮料里。咕嘟嘟

  提问一:散文诗里听到了什么?说些什么?

  提问二:这首散文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仿编——夏天的歌

  指导幼儿幼儿两人合作讨论:夏天的歌还会在哪里?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可以请图片宝宝帮忙,也可以编图片上没有的。(提供白纸让幼儿添画)

  5.表演

  通过动作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学习象声词:呱、呱、呱、轰隆隆、咕嘟嘟。

  八、活动延伸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应当回归于生活。所以为了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有关夏天的知识,我设计的活动延伸是:到户外寻找夏天,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了解夏天的特征。,这样幼儿学起来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夏》说课稿10

  一、说设计意图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泼欢快、内容形象生动,问答式的歌词描绘了一幅极富童趣的夏天场景。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非常适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宝宝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音乐形象与情绪的感知必须借助于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宝宝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宝宝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能够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演唱。

  二、说目标定位

  从中班宝宝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节奏,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初步学习对唱。

  2.进一步感知夏天的有关特征,懂得夏季卫生的重要。

  3.激发宝宝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能倾听同伴的歌声、协调一致地对唱。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开展《快乐的夏天》主题活动,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关于歌曲的图片、歌曲磁带。

  三、说教法学法

  新的《宝宝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宝宝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宝宝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宝宝语言发展的特点,我采用视听唱法,引导宝宝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宝宝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据“先行组织者理论”,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引导宝宝感知歌曲的强弱节奏,并分段学唱。从宝宝熟悉的雷声、蛙声入手,引导宝宝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节奏,同时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3.根据宝宝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宝宝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教学活动是老师和宝宝共同表演的舞台,而宝宝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表演”以及活动中所呈现的一切都必须为孩子自然的学习服务。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注重宝宝自身的学习和体验,采用体验学习法和多种感官参与法,引导宝宝在体验中学习,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等多种感官的活动,学习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一,引导宝宝谈话。(图片内容:夏天的风景——雷雨过后,青蛙呱呱叫)

  教师:什么季节到了?

  宝宝:夏天到了。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幼互动的关键是为宝宝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宝宝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宝宝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隐含了前半段歌词的内容,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宝宝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词。同时,也为宝宝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模仿雷声和蛙声感知三拍子的节奏强弱。

  (二)欣赏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师以清唱的方式提问:“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

  展示雷声和蛙声的节奏图谱,鼓励宝宝按图示有节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词,并用动作区分强弱的节奏。

  2、欣赏歌曲前半段,教师清唱

  提问:夏天到了,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如何提升宝宝对夏天的认识,使他们的学习变得主动而且有意义,需要老师灵活机智的引导。歌曲的前半段与后半段节奏相同,但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先让宝宝熟悉前半段。

  提问: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来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纲要》中指出,宝宝园教育应尊重宝宝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宝宝富有个性的发展。此环节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尤其是能力较差、胆子较小的宝宝更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机会。

  3.教师与宝宝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前半段

  (三)整体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后半段,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些什么?

  出示图片,提示宝宝学念后半段歌词。后半段歌词比较多,宝宝记忆时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除了图片的提示之外,我还采用教师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方式帮助宝宝熟记。

  2、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宝宝学唱的兴趣。如:教师领唱宝宝用单音字哼唱旋律;教师和宝宝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等等。

  孩子对一种表现方式的兴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同时,宝宝在学习前半段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已经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师的领唱。

  3、分组对唱歌曲(问答式对唱前半段、集体合唱后半段)

  问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适合孩子们进行对唱。在这环节中,我先采用老师与宝宝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宝宝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宝宝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宝宝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宝宝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节奏。《纲要》中指出,老师要培养宝宝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采用多种对唱的方式鼓励宝宝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四)活动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们特别高兴,因为夏天有许多与春天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去找找看,把夏天的这些特别的地方编进歌词里,唱给大家听。

  活动的延伸是为了孩子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孩子们在夏天的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夏天的知识,也一定能够创编出很多新的歌词,我鼓励他们相互做小老师,学学别人编的新词,既满足了宝宝充分表现自己的需要,也为孩子们巩固歌曲旋律、节奏提供了反复的练习机会。

《夏》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指导学生通过语文基本实逐渐加深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这是贯穿于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主线。

  ,并且可以从中习的一些细致观察生动描摹景物的方法。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是该单元紧接于讲读课《春》、《济南的冬天》之后的课内自读课,是运用从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及《大纲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课文生字词、比喻的运用及其作用、领会文章的所写景物的特征及寓情于景的写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

  (2)把握文章细致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作者抓住"海滨""仲夏""夜"等景物特征,依次写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月亮升得很高了"、"月己经很深了"时的海滨幽美夜景。突出了特征,用词准确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全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文章绘物的美上。

  "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人在描写,为描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为表现人物、烘托思想感情服务的。故本文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自然美之中所蕴含的人的美、生活的美。

  (四)教材处理

  本课安排一教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 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法

  1、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穿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装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2、《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且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故又拟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育读中体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

  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

  三、教学手段

  1、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出示小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导语)

  1分钟 今天我们将继续第三单元的学习,前几节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和当代作家峻青一道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建立联系

  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并简单评价-8分钟 1、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1) 改正下列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之处。

  (2) 用下面词造句。

  2、背诵课文前三段。 1、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 强化背诵

  3、强调积累,培养语感。

  复习回顾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2分钟 问:写景的文章该怎么读呢?

  学生回顾,教师出示小黑板:

  1、 文章写什么景?

  2、 文章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

  3、 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一小组学生(三人)到黑板前讨论并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

  段次 时间 景物 特征

  1

  3 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

  4--7

  8--12 从月亮上来到夜深

  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问: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教师挂小黑板提示:

  1、 要把景物写好,首要的是认真细致地观察,五官一齐开动,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

  2、 作文章有如绘画,要先安排好,……使它有实有虚,实而不板,虚而不空。 --老舍《谈叙述与描写》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学生根据提示阅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利用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自求自得,领会文章观察细致、描写具体生动之妙,训练其阅读能力,突破重难点

  结束

  6分钟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录音,在脑海中展示文章提供给我们的图景,再来领略一番这《海滨仲夏夜》的迷人风光。 1,培养想象力

  2,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

  布置作业

  1分钟 1, 阅读朱自清的《绿》,想一想这一篇经典美文,为什么美,美在哪里?

  2,以《郊尾冬天的早晨》为题,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观察日记。 1, 拓展阅读实现自读课从"课内"向"课外"过渡的桥梁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

  五观齐动,全面感知 景 热爱、赞颂

  抓住变化,细致观察

  联想修辞,虚实结合 美 (生活美)

《夏》说课稿12

  冬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萧瑟的寒风带来丝丝凉意,这让我愈加怀念那热情似火的夏天。(点课件,出课题)

  一、教学内容

  而我今天说课的内容(点击课件)正是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下册21课《夏天好》课后拓展“小练笔”《夏天》。

  二、教学目标

  我给本次练笔制定的写作目标是(点课件):能抓住夏天某一方面特点有条理地描写,从而了解夏天,感受夏天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鼓励孩子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对夏天的了解和喜爱(点课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选好观察角度,注意观察顺序,能抓住夏天的具体某一特点描写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下面说说我的教法和学法。(点课件)

  写景作文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师生和生生交流中,力求使学生从多角度抒发对夏天的赞美之情。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从作文指导和作文点评两方面来说说我的(点课件)教学过程。我先说作文指导。(点课件)课堂上,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和学生一起交流体验。

  一、情境渲染,回顾夏天的精彩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利用课件反复播放儿童歌曲〈夏天到〉的MTV,在音画结合的情境中,让学生迅速找回夏天的感觉。上课后,我就用充满激情的语气说:“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夏天美吗?夏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时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为我们描绘他感兴趣的夏日生活,而我在一旁顺势利导,引导他们有序地介绍。三年级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带着兴趣步入作文课堂,他们会觉得有话想说,乐于表达。

  二、欣赏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

  于是,我趁热打铁,带着他们一起(点击课件)欣赏夏景,感受夏天的多彩。我用课件出示:(点击课件)骄阳似火的田野、芬芳扑鼻的荷塘、欢乐喧闹的泳池,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然后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夏天?选取四幅特点鲜明,动静交替的图片,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夏天的变化无处不在,从多个角度说夏天。

  三、儿歌引路,归纳夏天的特点

  孩子们在表达时,会不知不觉地运用上已学的课文《我们的夏天》。我让孩子们一边回顾作者眼中的夏天,一边说说,夏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点课件)引导他们从感受入手,用生动的语言具体描绘。体验到了变化,夏天有什么特点也便迎刃而解。(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围绕其中一个特点,用积累的丰富词汇把内容说具体、生动,可以由多人补充,丰富所讲内容。

  夏天的景色是生机勃勃的,夏天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点课件)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详细地介绍,指导学生从动作和心里的感受说出夏天的快乐。在介绍中还可以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排比句式。(设计理念:通过这种化整为零,由说到写,由扶到放的多层次训练,相信不仅写作的难点已突破,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排比的修辞手法也不知不觉会用了。)

  四、美文品读,多角度体验夏天

  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指导作用。接着,我就安排范文展读,让孩子们从多角度体验夏天。我用课件出示范文片段:《绿色的夏天》《美丽的夏夜》《雷雨》等,让孩子们读一读,说说他们分别抓住了夏天的哪些特点在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通过范文品读,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让学生掌握总分总的写作方式以及文中所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接着向学生推荐几首有代表性的描写夏天的古诗,告诉学生,如果文章里能够引用几句相关的诗句,会使你的文章锦上添花。(点课件)

  (设计理念:意在指导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入手,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有条理地表达。)

  五、小组交流,确定习作内容

  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了,直观地感受到了夏日风情,欣赏了有关夏季的佳作,水到渠成地安排小组讨论,4人一组,议一议,说一说.。我提醒他们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观察到的景物丰富起来。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

  (设计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观察到的美景。在口语交际中使孩子们感悟到习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1、大家都感觉心中有所感,笔下有话说。这时教师小结:其实,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写景作文了。(渗透习作思路。)然后出示今天的写作内容与要求(点击课件出现)

  精彩小练笔:

  请以“----------的夏天”为题,抓住夏天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点,写下你对夏天的感受。

  要求:1、围绕中心句,写一段或几段通顺的话。

  2、能用上好词好句,把句子写完整具体。

  3、语言生动,能正确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句。

  4、条理清楚,不写错别字。

  2、孩子们自由写作文,教师巡回指导,随机提示

  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改出来的,更是夸出来的。这充分说明了文章修改和点评的重要。下面我就本次习作说说我的点评过程。(点课件)

  一、胸中有数,整体评价

  学生习作时,应该是教师最繁忙的时候。教师要不停的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并提示学生纠正文中的错字病句。在巡视中对学生的习作情况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点评课上客观公正地整体评价。习作完成后,教师先对全班的作文总体评价,参照写作要求(点课件)写的好的文章哪些方面按了要求?写的差的哪些方面还达不到要求。

  二、抛砖引玉,具体评改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尤其是那些平时要求上进,却老是没机会展示的孩子。这时,教师要挑选早就相中的有不同特点的“两头”(最好和最差)文章,安排佳作欣赏和案例评改,让学生给文章“捉害虫”,由孩子自己上台朗读,教师就作文中的用词、炼句、结构、主题提炼等进行评说。为了兼顾全体,教师请学生象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跟着一个用一句话评说,写得好在哪?不足之处在哪?观点还要尽量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能逼着学生评析文章,并注意倾听别人的评点意见。

  三、取长补短,读改结合

  朗读评改只能是关注几篇典型文章,这样势必会冷落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同学的文章都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那就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写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要跟平时说话一样念。因此,我要求学生先进行自主修改,即初读内容,查找缺点;再读作文,明确改法。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查完毕后,再实施求助修改,也就是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换批改。教师出示批改提纲:(点课件)(1、题目是否符合文章内容;2、有没有错别字和病句;3、精彩的词语和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学生对症下药。三年学生先从字词句修改入手,改完后,再请组员进行等级评价,五星为太阳级,四星为月亮级。直接在稿纸上送星,对那些不愿作文的学生是一次鼓励和促进。

  四、整理文章,装订成册

  全班学生修改完后,让学生养成重新整理文章,誊写工整的好习惯,装订成册,取名《我们的夏天》,留作纪念,这就是你们成长的足迹。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中做到“悄悄的批评,狠狠的表扬”,学生哪怕一点点亮点、优点都要无限放大,让他们感到自信,感到有尊严,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不断前进。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让我们都努力做一个好老师吧!

《夏》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把握。

  一、 说教材

  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主要包括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三个子目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更替,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进行分封的概况。本课是本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的开篇章,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以及结合教材的分析,我主要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知道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知道西周分封制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动脑筋问题探究等环节,运用谈话法、讲述法、图示法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的进步性,体会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残酷性;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3、 教学重难点:在三维目标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设计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史实;分封制;因为夏朝的建立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而分封制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难点:分封制;因为分封制内容较抽象,难于理解,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还很缺乏。

  二、 说学情:

  本课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刚升上初中,对周围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对于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但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力求做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意识。

  三、 说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为了更好的突破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法、讲述法、图示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学法:阅读教材法、读图学史法;直观传授历史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20页嫦娥奔月的故事,创设历史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问题“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两个朝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我主要以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线索,适当调整课本子母顺序进行讲授新课。

  1、 夏朝的兴衰

  首先,通过谈话法,提问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还记得夏朝建立于何时吗?”激发学生思维,温故而知新。接着展示禹的图片以及夏朝的地图,通过图示法,让学生直观观察,说出夏朝的都城、地理位置等,再由教师概述夏朝建立后的情况。而学习这个子目,主要让学生掌握夏朝建立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会设计一个动脑筋环节“夏朝建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掌握这一重点内容。同学们学习到这已经知道夏朝的建立是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进而由教师补充奴隶社会的时间范围(夏商周春秋)。然后提问学生“既然商朝是夏朝的下一个朝代,那么夏朝为什么会衰亡呢?”从而过渡到暴君夏桀的学习,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1页第三段小字部分内容以及夏桀把人当作座椅的图片,让学生尝试归纳夏桀的暴行,从而明白夏朝为商朝取代的原因,认识奴隶主统治阶级统治的残酷性,并且过渡到第二子目的学习。

  2、 商汤灭夏

  在这里我主要通过谈话法,提问学生以下问题“商朝建立于何时?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是如何统治商朝的?商朝的统治有一直延续下去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情境下掌握知识。同时展示商朝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找出商朝的都城、地理位置和范围等概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最后播放视频《封神榜》中商纣王施行暴行、骄奢淫欲的片段,加深学生理解商朝被西周取而代之的原因。并且过渡到第三部分的学习。

  3、 武王伐纣

  在这里我主要展示牧野之战的图片,借讲述牧野大战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西周建立的过程。接着再展示西周的地图,让学生找出西周的都城、地理位置等,同时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比较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地域图,并且提问学生“有句话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西周的版图相比夏商两代要大要广,周武王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巩固他这得之不易的江山呢?假如你是周武王,你会怎么做?”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过渡到本课难点的学习——分封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层层设问“什么是分封制?分封的对象有哪些?分封制实行的结果是怎样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的方式,动脑动手动口掌握这一难点。同时利用教材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尝试标出每一层人的身份,加深对分封制的理解。

  课堂总结:通过板书结构,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尝试回忆夏商西周更替的时间以及顺序,并且结合教师的引导概括本节课的重难点,巩固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完成教材25页活动与探究一制作表格。

  五、 说板书设计

  利用提纲式板书,有利于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夏》说课稿14

  一、新课标下新教材的特点。

  苏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是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编写的,准确反映了新标准的精神和思想。并且构建了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选入的课文更是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既突出高雅的进步的精品文化,又注意选入文质兼美的通俗作品。而且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为本,所有编辑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探索学习方法,留足空间,增加弹性,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而上的寓义在。该文被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应出于以下考虑:

  1、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四季”,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该单元前三课分别是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欣赏到了散文优美、精辟的语言,了解了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以及景物描写中的感情。第四课同样是美文,但语言的风格同文章描述的季节一样更加个性和张扬,更加有热烈的时代气息。

  2、结合初一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大部分的学生很少读到写夏季的文章,崭新的内容、明快节奏、多彩的画面更加容易接受和领会。

  3、是继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之后的对学生阅读和欣赏美文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所教班级的初中学生在对苏教版新教材的学习中,已经逐步习惯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且表现欲和竞争精神很强,尤其是在朗读美文这一方面相当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以如何有感情地朗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挖掘。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4、体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强化朗读,整体把握,深入体会,学以致用”是我在该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在处理教材时,结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总体上感觉、感知作者语言的魅力,通过多媒体补充,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羽翼,在美文中畅游、领悟、快乐。运用点评法正确引导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领会,最终领悟到作者赞美夏的真正目的。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声音加画面导入,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清结构、朗读竞赛、品读美点、鉴赏美点、讨论、质疑、积累佳句、仿写句子等方式使学生在郎读中领会、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探讨、在朗读中积累。

  六、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听一听,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声音。(播放音效文件)

  (夏季)

  2、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画面。(播放相应图片)(夏季)

  3、你喜不喜欢夏季呢?为什么?

  4、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诵读

  1、范读课文。

  听读要求:作者梁衡喜欢夏天吗?为什么?(从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喜欢。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夏季。

  2、读准字音:请同学们放声自由朗读文章,划出不会读的字词和不懂的、有疑问的语句,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实在无法解决的与就近的同学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

  芊芊(qiānqiān)黛色(dài)磅礴(pángbó)匍匐(púfú)迸发(bèng)澹澹(dàndàn)

  3、读出节奏:诵读文章时,读出轻重缓急,尤其是个别长句要注意停顿适当、轻重适中。

  范读1、2节,要求学生认真听范读,注意老师在朗读时对语调、语速的处理,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例句: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里的“泛泡、冒气”“终于沸腾”都应该重读,但又不能是一样的重读,而应该是由轻到重,“沸腾”一词应达到重读的顶点,以充分体现夏天的热烈。

  小结:准确流畅、停顿恰当、轻重适中。

  4、读出感情:诵读文章时,要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指名读3、4、5节,评点朗读。(注意从仪态、情感、语音、语速等几个方面评点。)评点学生要求示范朗读。

  品味情韵、咀嚼情感,抓住“赞美”。

  小结: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

  5、读清结构:作者为什么要大声赞美夏季呢?夏季有什么特点呢?

  在刚才朗读的过程中,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景美、人勤)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6、朗读竞赛:请男女生各选一段进行齐读,再次感受夏季的美。

  (三)、品读美点

  1、学法指导: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最富有表现力?用笔圈划出来,说说它好在哪里。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更重要。

  2、学生分组活动:第一、二组完成第一个问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个问题,每个人只要讲出一点就行,可以相互交流。对美点的鉴赏最好写成优美的文字。

  3、教师巡回指导。适当点拨,组织学生讨论。

  4、学生自由发言,或鉴赏美点,或提出疑问。

  (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比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等。只要等谈出感受并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四)、积累佳句:

  背诵比赛:(1)、背出你最欣赏的一句话;

  (2)、男女生轮流接力比赛。

  (3)、不能重复背诵,背的时候也要背出感情,5秒内接不上的一组为输家。

  (五)、拓展

  仿写句子:仿照你最欣赏的一句,写出你最喜欢的季节和喜欢它的理由。

  (六)、小结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次品味夏季之美。

《夏》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知了叫 夏天到》是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2课。夏天是本单元设计的自然背景,本主题活动由夏天动植物生态图景、动物与夏天的天文、夏天小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探究蝉或其他会鸣叫的动物四个部分组成,融常识、生活、生态意识、探究活动于一体。

  (二)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1.能仔细观察季节的变化,从多方面感知夏天。

  2.能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学习简单的探究方法。

  l 行为与习惯:感知夏天的自然和生活,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

  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l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夏天的自然现象及相关常识的探究兴趣。

  (三)说教法和学法。

  我在教学中针对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标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采用了:谈话交流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比较法等,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会从自己生活的各种现象中,从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生活的变化中捕捉季节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夏天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对小学生来说,探究季节特征十分明显的夏季,生活性强,操作性易,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发现、观察大自然中一些奇妙的现象。因此,我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点:

  感知夏天的自然和生活,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和生活中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这个重点体现课程内容标准“了解天气、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等内容。从本课教材来看,本主题活动由夏天动植物生态图景、动物与夏天的天文、夏天小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探究蝉或其他会鸣叫的动物四个部分组成,融常识、生活、生态常识、探究活动于一体(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首先,以“感知夏天为题”,引导学生学生主动获取夏天到来的信息,说说对夏天的感受,初步激发学生探究夏天的兴趣;从故事“好奇的丁丁”入手,把夏天的自然现象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探究自然问题的欲望;与学生一起探究小动物的鸣叫,理解知了鸣叫的原理,继而通过查找资料寻找其它小动物鸣叫的原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后是展现夏天的自然和生活场景,讨论儿童对夏天的感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对学生进行安全、防护教育。教材四个方面的主题活动都是围绕我们这一教学重点采取层层递进方式设计的。

  说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探究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培养探究能力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希望通过本课能对学生起引导的作用。

  (五)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青蛙、知了的叫声;雷鸣声、大、雨声的录音;与夏天有关的图片。

  二、说教学重点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本课教材侧重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探究自然的美”。同时本课为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教师用书对本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感受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创意生活的乐趣,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学习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本课课题《知了叫 夏天到》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正是热爱所以产生探究自然界季节性变化的欲望。从当前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已有经验认知来看,他们对一年四季的循环交替有一定的表面认知,但对于每个季节的具体变化和一些奇妙现象的认识,还是一知半解,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从自己生活的各种现象中,发现季节的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说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和过程。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以下环节,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等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在第一课时中,我们主要拟通过“寻找夏天”这一主题开展不同环节的活动,继续让学生感受夏天的自然和生活,并进行有效探究。

  活动一:夏天的声音。

  通过放夏天的蛙鸣声、知了叫声、大雨声等录音给学生听,让学生判断,感知夏天的声音。

  活动二:夏天的色彩。

  播放收集到的图片:夏天开花的植物、夏天雨后彩虹、夏天女孩子穿花裙等。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想象,帮助学生感知夏天的色彩。

  活动三:夏天的秘密。

  1.创设情境,讲述《好奇的丁丁》的故事,把夏天的自然现象:“从小鸟低飞和鱼儿露出水面判断雨天即将来临;由雷雨天到安全避雨”等一连串自然现象串联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探究自然问题。

  2、动物的鸣叫。通过媒体呈现了知了鸣叫的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途径进行自主探究。

  2.说一说:与同桌交流自己观察、了解到的夏天的小秘密。

  3、议一议:东莞的夏天什么时候来到?中午为什么不能给花浇水?知了为什么会唱歌?下雨前小动物有些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汇报等形式进行探究,从而更真实具体地认识夏天。

  环节四:夏天的歌谣。

  以“夏天到”童谣导入,展现夏天的自然和生活场景。学生齐读,在读中感受夏天。然后,可以发动学生寻找其它与夏天有关的童谣或自编童谣。继而讨论学生对夏天的感受,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说明原因,请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老师要同时进行安全、防护教育。

  最后,我们拟通过实践活动布置进行结课,把教学重点落实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在探究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有限,需要得到家长在知识、方法和条件方面的帮助。我们将设计以下实践活动:夏天到了,请与家长一起观察大自然中更多的奇妙现象,并进行有效记录。

【《夏》说课稿】相关文章:

1.

2.夏写景作文

3.夏小学作文

4.夏离初中作文

5.夏景小学作文

6.听夏高中作文

7.夏伤初中作文

8.家乡的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