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04-09 17:59: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平分生命》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男孩在错误地认为输血便会丧失生命的情况下依然同意为重病的妹妹输血,当得知不会有生命危险后,毅然要献出一半的血与妹妹平分自己的生命。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产生对亲情的向往,感悟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亲情伟大。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而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说教法

  把题目作为切入点,质疑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引领学生感悟文章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表达出来。对于学生语言和思维上的不足,老师只是相机指导和引导,不做整齐划一的点拨,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说学法

  本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再次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与伟大,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使用抓关键句的方法理解课文,自主朗读,自主感悟,以读明理,以读悟情。

  说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平分生命》这个故事一直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出示课题(板书)。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

  (这样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也有利于带着问题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正音,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朗读,检查字音。

  (开始环节对于字的认识可结合在学生的朗读中考查,因为这样的文章要使学生进入其中,而后才能有所得,接着才能跳出文章进行思考。如果一开始便纠缠在字的认识上,会离散学生的情感注意力,不利于进入情境。)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汇报。

  (这一环节老师需要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对他们表达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予以定位,同时又不能固守一个观念,应允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1、你喜欢这个男孩吗?为什么喜欢他?

  (通过学生的回答,容易激起学生想深入了解这个男孩的兴趣,为精读文章做好铺垫)

  2、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心地读一读,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此处体现课堂的灵活性、民主性、开放性)

  3、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这一环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教师要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进行深入引导,善于发现,相机引导。)

  (以下三部分是文章最让人感动的精髓,要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采取多种朗读的方式,师生评价,也可根据情况教师指导朗读,达到深入体会男孩情感的作用,与作者的感情也产生共鸣。)

  ① 男孩犹豫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

  (通过联系下文,可以引导学生懂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一个10岁的男孩,在认为输血会死的情况下,只犹豫了一下就答应给妹妹献血,可见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他是多么的勇敢善良。)

  ②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声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

  (这段话请学生抓住男孩表情的变化来猜想他的内心活动,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更深层地理解男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心灵的美好。)

  ③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俩各活50年!”

  (引导学生对比两次抽血表情的不同理解男孩的勇敢慷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同别人平分生命,又有几人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做到呢?然而这个10岁的男孩做到了。

  此时此 刻,如果这个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自由发言)

  五、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七彩蝴蝶》是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艺术》(下册)教材中的第一单元《会飞的“花”》中的第一课题。该单元设置了《七彩蝴蝶》、 《花风筝》、《蒲公英》三个课题,课题从大自然中的昆虫----蝴蝶、民间艺术品---风筝、生生不息的植物---蒲公英等不同的角度,引导儿童对美得追 求和无限的幻想,记录了人类对“飞”的向往,对美的追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总的教学思路的体现。因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图片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蝴蝶,知道它们的特征,从而了解蝴蝶。

  2、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塑造自己喜欢的蝴蝶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音乐和舞蹈的情绪,意境和节奏的变化,感受愉快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表演和欣赏蝴蝶,让学生了解蝴蝶,了解蝴蝶的特征,培养学生热爱蝴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保护蝴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学准备:严谨、充分的教学准备是落实教学设计、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因此,我在这节课我准备了如下的教学准备:有关蝴蝶的图片、音乐磁带、多种绘画用 具。

  二、说教法、学法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必要手段。艺术课程的学习尤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美妙的旋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欣 赏,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表现欲。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通过实践法、发现法和观察法等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去感受、体验、想像和创造。

  三、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音乐《扑蝶》, 带领学生“以蝴蝶飞舞”的律动走进教室,师生进行相互问好。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请身穿五彩衣的学生表演蝴蝶飞舞的情景,揭示课题《七彩蝴蝶》。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表演的方式导入课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知初步感受到蝴蝶的形态美,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唱歌曲,升华情感。 学唱歌曲《蝴蝶花》,让学生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让学生以边唱边跳的形式来诠释歌曲的美和蝴蝶的动态美。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把内心对蝴蝶 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三)、课件展示,观察合作

  1、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蝴蝶形态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并说说它们美在哪里。(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蝴蝶形态美的图 片,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来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们纷纷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特 征,也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蝴蝶美丽的外形和忙碌的身影。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作,让学生明白蝴蝶除了外形美,更重要的 是它的勤劳,春天各种各样美丽的蝴蝶点缀在花园里,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学生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四)、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会欣赏别人,正确评价自我,能通过做品德欣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 力。)

  (五)、拓展延伸,激发想象。

  让学生想想如何制作蝴蝶,并可以尝试制作有关蝴蝶的饰品等。

  (设计意图: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艺术课程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 以上的教学设计,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表现。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 教学氛围,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敢说,想演,爱唱,会跳,让所有的学生都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将和他们一起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课《识字四》。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流程。

  首先我来说教材,明确地位

  本组课文围绕 "怎么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取了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四》是开篇的第一课,这课精选了三组成语,既是从《识字一》开始的成语系统积累的进一步延续,又对本组课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本课按"取长补短""看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有联系的排列,给学生提供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从涉及的思想内容看,《识字四》在全组课文中具有统领的作用,从呈现形式看,是帮助学生集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乐趣的好范本。

  其次,说学情,预设难点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同时也具有了积累成语,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和愿望,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我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比如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把本课的9个生字分散认识,以多种形式再现生字,使学生既认识了生字,也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既在文本中认识了生字,又让学生明白:识字不一定在课堂。本课的成语有的耳熟能详,像"拔苗助长,坐井观天"但有的又闻所未闻,像"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结合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里特征。所以我避免了枯燥的成语说教,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的时候,采用故事引出---比较发现----直观试说的形式,以点带面,使学生对这些成语有初步的`认识。课中又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韵律美,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确定如下目标: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并以多种形式再现生字,使学生灵活掌握词语中的9个字。

  2、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初步理解成语的意思读中体会成语的韵律感。

  3、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收集和积累成语的兴趣有阅读成语故事的愿望。

  现在我说一下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先让学生交流最近读过的故事,再听老师讲故事,坐井观天,交流听懂了什么,引出成语坐井观天。也许有的孩子听过,也许有的孩子读过,但是无论怎样孩子都喜欢故事,这样势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随文识字,感知成语

  9个生字如果集中在一起学习,势必增加识字难度,也会让学生对识字不感兴趣,所以我在设计课时,把生字分散在每组成语中,一组成语认识三两个,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所以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以坐井观天带出成语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学生有预习读出成语不难,在把生字挑出来,放到词语里再置于句子中,这几个句子,既考察了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成语的意思。

  接着以比较讲棍和粉笔的长短,讨论谁的用处大,引出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再让学生看书,找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寸益两个字,学生在读书时经常遇到,引导学生交流在哪见过并及时鼓励表扬,激发自主识字的愿望。彰和障很难区分,拿出来比较,引导学生编儿歌,"章家两兄弟,三撇章,耳刀彰"这样不但再现了生字,又分散识字,降低难度。

  《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识字教学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所以识字教学方法不能是单一的,情景也不能是固定的,因此在学习第三组成语的字时,主要以自学交流为主,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分享识字成果,展示识字收获。

  几组成语学习完了,并没有按课文的顺序学习,我想要结合自己的设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也应尊重编者意图和学生识字的规律,所以再让学生整体读文,进一步感受成语的韵律。

  三、复习巩固,积累背诵

  识完字,读完文,相信学生对字词都有了一定的记忆,此时,以游戏的形式,再现生字,再读成语,又是一个提升儿童识字能力的过程,所以我是这样处理的:

  首先出字卡---读字----说成语,然后,看道具---想做动作---说成语。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巩固识字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此时学生已经有了积累背诵的欲望,所以让学生读文背诵并适当评价鼓励,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主要采用动口,动手的竞赛方法进行积累和延伸,我是这样处理的: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交流

  2、我也搜集了一些成语,展示阅读

  3、提出希望:有许多成语都有来历和故事,希望课下去阅读成语故事,下周的读书交流课开成语故事会,选出"成语故事大王".

  让学生带着任务走出课堂,鼓励课下阅读,课下识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我的课说完了,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题目是《大洲和大洋之各大洲分界线》。下面我对本节课进行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洲和大洋之各大洲分界线》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各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情况,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六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七大洲的分界线;

  能力目标:通过对七大洲的位置及相对位置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图的观察、分析、理解、归纳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与理论。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及爱护地球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七大洲的分界线

  教学难点:对大洲的分界线的理解与掌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读图分析、理解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讲授、讨论、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讨论与自学中得到认识。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 直观讲授法:利用地图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集体讨论法:提出本节课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有以下个环节:

  1. 复习导入: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的作用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进一步的拓展与巩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5. 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各大洲的分界线

  东半球: 西半球:

  亚欧分界线: 亚、北美分界线:

  亚非分界线: 欧、北美分界线:

  欧非分界线: 南北美洲分界线:

  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七、综述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讲授教学讨论和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以拟人化的手法记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伐树毁林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本文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寓环保知识于有趣的故事中,语言通俗流畅,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篇课文在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环保”为主题,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编者将这篇课文作为第三篇课文安排在第六单元里,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再通过本课的学习,更深入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认识伐树毁林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3、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划分段落,学习第四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第三课时,练习有条理说说“森林为什么实在太重要了?”并写下来,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4、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单元重点、本课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内容中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人类植树造林的美好心愿,增强环保意识。

  5、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内容是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句话展开的,课文不论是写伐树毁林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成灾,还是写森林是个大水库,是个巨大的空调器,都是为了突出森林的重要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森林是大水库,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比较困难,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6、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特殊的丧礼》、《沙漠中的绿洲》等。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四、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导新,设疑激趣

  教学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云雀的心愿是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紧接着,我通过“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这一问题导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不但能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热情。

  (二)精读课文,感受森林的重要性

  1、创设情境,感受伐树毁林的危害

  一开始,我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同学们,想当环保小专家吗?课文有两个地方写了伐树毁林的危害,老师现在带你们去看看,看看谁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汇报给老师。”接着多媒体展示沙漠和大河景象,学生观看后,我请一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环保小专家,让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板书:(略)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有关段落(第3和第5自然段),“看到此情此景,小云雀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先让学生练读对话,教师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扮一扮,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演读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上教学环节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伐树毁林的危害,并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表演,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精读品味,感受大水库、空调器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我先激发学生:“森林带给人类许多的恩惠,同学们想享受吗?”让学生自由读读有关段落(第10和第13自然段)。并谈谈读后感受,接着引导学生品读,你能把你的喜悦之情读出来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作用,我是这样引导的“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和空调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理由说明吗?”让学生读读、圈圈、议议,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略)

  并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森林还有哪些作用,最后引导学生再感情朗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上环节中,我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多次深入文本和文本反复对话,在反复朗读过程中,领悟到大水库和空调器的神奇,从而对森林升腾起保护之情。这样,自然而然就突破课文重点、难点。

  (三)总结深化,拓展延伸

  1、读了本文你懂得了什么?

  2、学了这篇课文,今后如果看见有人伐树毁林,你怎么做呢?

  3、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呢?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突出文章中心,我的板书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内容的关联。)

  第六单元的教材大都以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种类型的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又容易让孩子展开联想,学生很乐意学。《荷叶圆圆》就是其中一篇和小动物们相关的有趣的文章。

  在《荷叶圆圆》一文中,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能让我们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

  本课内容是基于学生学习了拼音、有了一定识字量后进一步借助拼音,识字、正音、朗读课文。在识字正音的同时提高拼读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体会自然的美好。

  二、说目标(全面描述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拼音读准“荷、摇、篮、晶、停、台、放、朋、友、红、油”11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的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认真描摹“荷、朋、友、油”。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过程与方法:看图展开想象,练习把话说完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三、说学情(阐述学生已有的学业情况以及认知特点。)

  学生从刚入学开始对语文学习的半知不解,到现在已经逐步掌握了一些语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生在教材“读儿歌识字学拼音”中已经完成了拼音学习,可以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在生字学习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结构、好办法记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进行一些拓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2、教学流程(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清楚教学活动安排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一猜!(出示谜语)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绿色圆裙随风摆,露珠把它当摇床。这是什么?(出示谜底:荷叶)

  学习生字“荷”。

  小朋友,你们见过荷叶吗?它长什么样子呢?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学习“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在荷叶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37课,荷叶圆圆的学习。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猜谜语,喜欢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孩子觉得新奇又有意思,又了继续学习的欲望。通过随文识字进行生字教学,是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和技巧,不用刻意将生字罗列出来进行教学,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生字的能力。随文识字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优美的语境中理解生字的含义,更好的记忆和使用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角色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自学生字:台、放、油、还(分小组进行生字自学,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每小组根据自学情况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如:“绿油油”中“油”的发音。

  3、听录音,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荷叶的小伙伴?

  交流时先请5名学生按段落读课文,再讨论荷叶的小伙伴有哪些。

  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朋友

  学习生字:朋友(关注点:“朋”是后鼻音,可以分析字形来帮助记忆。)

  用“朋友”来说一句话。( )和( )是朋友。( )是( )的朋友。

  [说明: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正字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通过分析荷叶有哪些好朋友对课文的脉络可以有一定了解。此部分主要是生字教学,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掌握生字,既节约了时间又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字学习时因为学生思考毕竟不够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不成,帮助学生拓展和完善生字。]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荷叶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他们都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机场 歌台 凉帽

  2、引读句子:你知道什么是摇篮吗?(课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

  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读读这段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做小水珠,一起体会体会,轻轻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

  受呢?现在小水珠睁开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了好多,说说看到了什么呢?请你说一说。

  小水珠说——……。

  刚才读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我这有个“躺”字,我把它贴在这,我这里还有“停、蹲,藏”谁来贴一贴?

  过渡: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啊,小水珠喜欢它,把它当作了摇篮。

  出示: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

  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荷叶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它的小伙伴说了什么?

  小蜻蜓说——……。

  小青蛙说——……。

  小朋友说——……。

  3、小组表演: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读演演。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你也可以眨一眨眼睛,把小水珠调皮的样子读出来。读到小蜻蜓,你们

  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膊。读到小青蛙可以呱呱叫几声,读完后叫。最后,小朋友戴上荷叶,一定很高兴,我们应该怎么样?对,该笑得时

  候笑,该眨眼的时候眨眼,小组中比一比。

  4、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荷叶儿圆圆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高兴极了,小水珠说:……小水珠……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快乐地说:……小蜻蜓……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地跳来跳去,兴高采烈地说:……小青蛙……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顶好看的凉帽,为小朋友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朋友笑眯眯地说:……小朋友……

  [说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教学需要通过形式的多变达到训练的效果。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厌烦,也不容易帮助记忆。通过句式说话练习、表演朗读、教师引读等形式带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帮助记忆,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一些句式的运用。]

  【四】、说话拓展

  1、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

  不到的乐趣哦!

  (出示课后练习)进行说话训练。

  媒体出示:

  (1)蘑菇是小白兔的_____。

  (2)_____是小蚂蚁的_____。

  (3)_____。

  2、媒体出示:小鱼图和小蚂蚁图练习说话。(可以选做)

  例: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阳伞。”小鱼游过来,躲在下面。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蚂蚁爬在上面,伸伸手,弯弯腰。

  3、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啊,当然也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喽!今天我们回家去把这故事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说明: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语文学习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表达上。根据句式进行多形式的说话训练是一年级孩子刚接触语文学习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想象的基础后再进行说话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

  3、板书设计(如没有板书,此项可不写。)

  小水珠 摇篮 躺

  小蜻蜓 机场 停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下面我从教材的内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的第1节课,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通过不同的活动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进而体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对将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对美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本班学生基础扎实,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有电脑网络这一资源优势可以适当运用,在相关活动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2、数学思考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4、情感态度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五、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

  教法

  任务型自主探究,情景教学、引导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

  运用活动做载体,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剪刀,手工纸,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1、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附幻灯片)

  2、展示学生自带图片或物体。

  活动2 实验探究

  1、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剪出一个美丽的图案,请同学模仿老师的方法试一试(图案不必一定相同)。

  2、观察剪出的图案,再对比刚才演示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板书)

  活动3 一试身手

  1、联系实际举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实例,并说出对称轴。

  2、独自完成教材31页练习题。

  3、完成课件中的各种练习。数字、字母、汉字中的轴对称。

  活动4

  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如图所示的图案,观察所得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2、观察教材31页图12.1-3,看看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个图案是由几个图形构成的?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活动5

  1、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能找出关于直线轴对称的图形吗?(附幻灯片)

  2、完成教材120页练习。

  活动6

  问题:结合概念看图比较图片(附幻灯片)。

  1、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成全等的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

  活动7

  1、巩固练习(幻灯片)

  (1)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每条对称轴。

  (2)下列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图形的对称轴。

  2、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布置作业

  (一)课本习题12.1─1、2、6、7题.

  (二)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并判断它的真假。

  八、板书设计

【【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1.【必备】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2.【必备】说课稿范文9篇

3.【必备】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4.【必备】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

5.【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8篇

6.【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

7.【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5篇

8.精选说课稿范文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