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

时间:2021-07-06 15:02: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技术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五篇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

  今天我上的汇报内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习方法分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分析、归纳总结等八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内容是依据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二课时。

  2. 本节内容主要包含“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第二节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软件的使用。

  3. 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是基本知识,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4. 新课标对本章明确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由此可见本节课的作用。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2、熟悉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范文选择合适的软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对作品的加工,从而掌握WORD的各种常用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6.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什么样的加工是恰当的加工,如何利用恰当的加工软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加工,更好地表达信息的主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首先,高一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几节课合作的基础,基本上都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其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基本的文本处理知识,但是掌握得不好,对WORD文字编辑能力还不熟悉。

  另外,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兴趣爱好、原来初中学校条件等因素,从而计算机基础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问题。因而在教学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跟不上,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案例展示法:教师展示案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从而进行设计。

  2、主动式任务驱动法:通过“提出任务和注意点—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归纳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

  四、学习方法分析:

  1、 自主学习:在常见文本类型和任务驱动这一块,由于学生文本编辑基础不好,所以由老师提供“素材”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及讲解和然后实践操作,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2、协作学习:同学间可相互协作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

  五、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1、计算机教室

  2、天寓电子教室及加工好的WORD范文。

  六、设计思想: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起点水平和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讲练结合结合。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演示,让学生理解,熟悉各种操作。

  七、归纳总结:

  以上是我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设计方向。在整个课堂中,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课堂考虑不充分,比如:讲的知识点多了,可能很多同学跟着教师做完后,自己做时就有困难,还有时间的把握欠缺。当然还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指教,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说教学内容、对象

  《函数计算》是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第3章第三节课。本节课是excel20xx当中最重要的一节课之一,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掌握excel20xx的计算操作,就取决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教材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说教学作用地位

  当今信息化社会,各个领域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处理,像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电话费的收取、工资表格的统计等。然而传统人工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Excel也就成为了最有效的数据处理工具之一。作为中学生有必要了解和学习数据的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如何创建工作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说教学目标

  ①学生掌握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求最大值函数、求日期函数的用法。

  ②学生学会最小值函数、统计函数的操作。

  ①培养学生利用excel软件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和管理数据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素养。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难点函数中单元格范围的选定

  二、说学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

  学法分析

  (1)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头脑中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少讲、精讲、让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数据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既有利于学习新东西,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强调实际应用的讲述和数据处理问题的分析,通过对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运用,通过讲练结合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信息技术是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之一,其课程注重的是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着重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自学法

  对于内容比较简单,并且教材有明确答案的知识点,采用自学法,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实例演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我特别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能够突破教学重点报表实例。通过讲解、演示课堂实例,给学生留下深刻直观的印象,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识。

  任务驱动

  特别设计了针对难点的当堂练习,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实现难点突破。

  提问法与启发引导相结合

  在完成实例的过程中,我会通过“提出疑问”逐步引导学生,让学生一起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面对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excel公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数据表,比如、教师工资的构成表、企业报表等,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地求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教师出示“月考成绩表”表格,请学生用公式求出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三率等等。

  (目的一方面回顾一下excel公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利用excel公式计算该报表总和、平均值和三率很麻烦,且没有公式可以求出其中的最大值、最小值。)

  学生就会问教师有没有比较方便、快捷方法求出这些数据。我说肯定是有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操作的?

  (目的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授课

  1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教师提供这个班某次月考数据成绩表,学生完成如下任务

  1、用sum 函数求出每个学生的总分。

  2、用average函数求出各学科的平均分。

  3、用max函数找出各学科的最高分。

  4、用min函数找出各学科的最低分。

  5、用today 函数得出制表日期。

  (二)实例演示

  利用sum函数求出每个学生的总分

  教师利用函数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在教师讲解完之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归纳利用函数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并应注意在使用函数时单元格的选取范围。

  (目的通过既讲述又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根据结果,适时提出问题,使技能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索技能的欲望。)

  (三)巩固技能

  学生练习操作过程要求学生用sum函数求出其他同学的总分及各学科的总分。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与评价

  对于其余四个函数的学习让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方法进行完成。

  1、自主探究教师进行引导,把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加以反馈,进一步加深操作要领。

  2、合作交流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组内学生开展“合作”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以后,展示自己的作业,由学生自己进行比较,从而能够吸取他人长处,互相促进提高。

  (目的检验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根据不同的需求正确运用所学,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课堂小结

  教师让几个同学展示练习步骤,师生共同评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课本内容

  1、本节课学习了学习了五个常用的.函数计算sum、average、max、min、today。

  2、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和正确使用函数

  3、选择数据时对于连续数据用到shift键,对于不连续数据用到ctrl键。

  (目的锻炼学生自我表达能力,总结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强化)

  五、说说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的确定恰当,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2、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做到了“做中学,做中教”。

  3、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最后,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实际课堂所达到的效果和模拟课堂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

  (一)教材分析:

  《认识资源管理器》是人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查看文件内容》第二课时的内容。

  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中的“大管家”,对它的学习不仅是本章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文件管理知识的入门一课。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结构,帮助学生掌握在资源管理器中管理文件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家用电脑比较普及,他们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会给他们创造小组讨论,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同时他们又是稚嫩的禾苗,需要阳光和雨露,我还会适时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并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课时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在我的电脑中查看文件内容的操作方法,这为本节课教学已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式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退出。

  2、了解其结构组成。

  3、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删除文件以及给文件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

  1、掌握在资源管理器中简单管理文件的操作能力。

  2、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勇于探索新知的精神。

  三、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我制定了认识资源管理器这一教学重点以及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删除文件,给文件重命名的操作这一教学难点。

  四、教学,学法,评价与手段。

  (一)教法阐述:

  本课通过创设“寻宝”、“改宝名”、“掘宝”三个游戏环节,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在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中掌握利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文件,文件重命名,删除文件的操作方法。

  (二)学法指导: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接受任务——思考讨论——合作操练——总结巩固”,建构资源管理器的相关知识,提升在资源管理器中管理文件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以下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新课呈现,巩固操练。

  (1)寻宝。

  (2)改宝名。

  (3)掘宝。

  (三)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就像一个“大宝藏”,它的里面有许多珍奇的“宝贝”。要挖掘“宝贝”,我们首先要找到一把开启这“宝藏”大门的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资源管理器。同学们想得到这把宝贵的钥匙吗?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准备。

  随后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这时我会提示学生:其实打开资源管理器的方法和我们学过的画图软件启动方式基本相同,大家可以试一试。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操作。然后我会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控制学生机,演示并介绍资源管理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目的:让他们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掌握启动和退出资源管理器的方法并了解资源管理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接下来我要和同学们作一个《寻宝》的游戏。游戏说明:游戏分为3关,将全班分为4组,我课前会将20个以“宝贝1、宝贝,2……”命名的文件放入D盘中,请学生按要求操作。游戏第一关:寻宝。(演示幻灯片)这是我截取的游戏画面。首先我要做简单的游戏示范说明。随后要求各组同学在5分钟内找到这20个文件,并记录下各文件存放的路径。时间到时,哪一组的同学找到的文件最多哪一组就为获胜组,同时我会对该组进行激励性评价。然后我将以抢答的形式请学生说出每个文件的位置,其他的同学按照他的路径打开文件。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将磁盘中的“文件”变成了神奇的“宝贝”,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寻宝”的同时掌握了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的方法。游戏第二关:《改宝名》本关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要求同学们将刚才自己发现的“宝贝”文件改为“自己的名字加数字”,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对其操作方法显示出困惑的表情,我会让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时的提示他们:单击鼠标右键试试看!同时我要强调:只能修改自己找到的“宝贝”文件名,可不能动别人的“宝贝”呀!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与自己动手操作,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给文件重命名的操作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信息道德素养。游戏第三关:《掘宝》前两关都是合作完成的,本关就来个游戏大对战。要求同一桌的两名同学寻找以对方名字命名的文件,找到后将其挖掘,即删除文件。在5分钟里删除文件最多的同学获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了删除文件的方法。以上这一环节是课堂重难点部分,因此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任务是课堂的 “ 导火索 ”,我以一个个的小游戏,抛出一个个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学习,达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用有效的激励制度,为任务驱动法注入又一推动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新知的积极性。

  教师总结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文件,删除文件以及给文件重命名的操作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布置作业,作业如下(显示幻灯片)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在即将下课前,我想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初步了解了资源管理器这把金钥匙的使用方法,但是要想使它发光发亮还要我们继续努力的学习,我相信通过以后的学习我们每个同学都会成为这把钥匙的主人!这样学生就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结束了本节课学习,同时我也做到了寓教于乐!

  六、板书设计:

  第四课 认识资源管理器

  一、打开文件

  二、文件重命名

  三、删除文件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逐条列举出来,这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七、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文件管理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以竞赛的方式展示和交流探究的结果,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的学习,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计9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浙江摄影出版社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五彩的窗子》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操作方法,如:鼠标的操作、工具的应用等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画图中应用选定工具和填充工具使用的方法。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给羊村宿舍装修”,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在画图中使用选定工具和填充工具。以使用两个工具“移动窗子和填色”为任务明线,画图中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完成任务;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和合作,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在画图中熟练打开和保存已有文件;

  2.能够基本运用“选定”和“用颜料填充”两个工具对图画进行美化;让学生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模仿之后,能够独立完善图画的填色和适当调整布局;

  2.在学习了打开和保存之后,能够与上节课的保存进行关联,获得提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对画图的填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形成一种简单的审美观念;

  2.通过给小动物排宿舍,知道尊老爱幼,互相团结。

  教学重难点:

  能够基本运用“选定”和“用颜料填充”两个工具对图画进行美化。

  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掌握“选定”中的透明设置,解决“用颜料填充”时会碰到的缝隙。

  二、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敢于质疑老师的教学环境中,通过赏识教学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老师和培养学生质疑习惯。而教学中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本堂课的内容,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二、教学流程分析:

  1、如何用画图打开羊村宿舍;

  2、小羊的房子在装修,如何移正窗子;

  3、给房子刷上漂亮的颜色;

  4、为小羊们安排宿舍;

  5、玩一玩上色游戏(汽车),学生演示;

  6、玩一玩拼图游戏(懒洋洋),学生演示;

  7、美丽的窗花和对联。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引导新课:

  (1).教师从羊村新造好了大楼的故事引入。

  (2).揭示任务:今天我们要为小羊们装修一下大楼,同时为它们安排宿舍。

  (3). 告诉它们羊村的房子的图已经在桌面上了,我们怎么用学过的“画图”程序来打开它?(先让学生自己来试试,再由教师指导,答案可以有多种)

  2、课程新授:

  (1).请学生用画图程序将羊村的大楼图打开,然后同桌同学讨论,这副画里有什么问题吗?

  (2).将窗子移正

  通过观察学生可能会发现窗子歪了,请学生自己试试能否解决。

  难点1:关于使用选定工具进行选定时,要将鼠标置于窗子的外部,然后左键按住,拖动到把整个窗子选中后再放开左键。

  难点2:移动选定的图像时,要将鼠标移到选区内,等到鼠标变成四向箭头时,再单击左键不放然后拖动到指定位置放开左键。

  关于“选定”工具的“透明”工具,若学生在此时提出,教师可以指导教学,学生没有提出,则放在“给小羊排宿舍”的环节进行教学。

  请学生为小羊的房子进行“装修”:将窗子移正。

  (3).为房子上色

  小羊的房子这样漂亮吗?你觉得还能怎么装修,粉刷上颜色怎么样?

  你会上颜色吗?用什么工具:“用颜色填充”工具。

  颜色在哪里选择:在下面的“颜料盒”里

  大家动手试试为房子刷上颜色,在上颜色的时候你会碰到哪些问题,请你记下来,稍后请大家帮你解决。

  难点3:选择颜色的地方叫“颜料盒”,左键单击选区颜色,选好后颜料盒的第一个格子显示的颜色就是你选中的颜色。

  难点4:图形中有缺口时,颜色就会漏到外面。

  3、教学环节的展开:

  (1).为小羊们安排宿舍

  现在房子也装修好了,小羊们要住进去了,你能为它们安排房间吗?

  先同桌讨论怎么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安排?

  请学生来上讲台来试试将羊移到房间中。

  难点5:选定工具中的“透明”工具教学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必需讲授清楚,该工具的名称叫“透明”工具。

  (2). 最后将作品保存。

  请学生自己将作品进行保存,在保存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像上次那样询问我们要保存的文件名?

  3、教学总结:

  (1).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

  (评价的时候注意细节,比如有学生遗留下了一两块地方没有填,(评价之后学生继续改进自己的作品)

  (2).小结本课教学要点。

  四、作业的安排:

  作业1: 拼图;

  作业2:贴对联、贴窗花。

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宣传海报》,选自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浙江摄影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文字输入练习和画图软件学习的一个知识点整合。通过用画图软件创作一个宣传海报,来达到学习画图文字工具和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的目的。本课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选择背景图片”,让学生从一个纯文字环保宣传出发,提出用画图实现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的任务,从而让学生用画图打开图片先选择一张海报的背景。第二部分“输入宣传文字”是介绍文字工具的使用,同是还提到了文字工具栏。对于文字格式的要求,教材不作强调,只是提示学生用文字工具栏可以改变文字效果。文字颜色设置与画图前景色有关,教材以“教你一招”的形式出现。第三部分“保存海报作品”,由于是在原有背景基础上修改,所以保存时画图不再弹出对话框,这里便介绍了换名保存的方法,便于让学生给文件取个有意义的名字。本课练习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和提供的背景图片创作另一幅海报。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画图中的文字工具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法。

  3、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结合。

  五、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进行。因此本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使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受过的美术教育、环保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设一个绿色学校的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鼓励、探究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在学习中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归纳总结”的四步教学模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我力求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开展:思考讨论――探索质疑――自主创造的活动。

  六、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1、激趣导入,通过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需。

  首先是教师自我介绍:我来自兰溪市永昌小学,是一所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是一所金华市绿色学校。学校的同学们为了争创绿色学校,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出示学校开展的各类环保活动的图片、宣传标语,然后又出示几张环境污染的图片,通过对比,形成极大的情绪反差,激起学生的兴趣。)

  讨论:看了这些图,你想说些什么?你们有什么想法?

  在教师和全体同学的参与下,通过概括、提炼,把自己的想法写成几句环保宣传语,为后期制作准备前提材料。

  请同学们说说环保的意义,问:你是不是也想和永昌小学的同学们一样,大家齐心协力保护我们的环境,创建绿色的校园呢?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可以从制作宣传海报着手。)

  2、教师导航、质疑探究。

  问:刚才我们欣赏完这么多漂亮的宣传标语,而现在我们自己写的标语只有文字,没有图片,是不是太单调了呢?我们应该制作非常漂亮的宣传海报来吸引其他人。(引导学生通过配上图片,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

  任务一:选择海报背景 从给定的素材库中自主选择合适的图片作为宣传海报的背景。

  任务二:文字工具的运用 通过美的享受,激起学生的创作激情,引出可以利用文字工具进行编辑,先让学生尝试,在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再小组讨论,最后再由个别学生示范问题解决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文字的颜色怎样设置?文字工具栏不见了哪里去找?文字字体大小如何设置?文字写好后怎样修改?”(学生示范,教师讲解后,教师再巡视辅导,个别纠错。)

  解决问题后,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比较在“画图”软件和“写字板”中输入及编辑汉字操作的异同及效果,以进一步掌握画图中的文字输入工具。

  文字输入与画图软件结合的应用不仅仅限于海报的制作,在最后教师可提出:“学会了画图中的文字工具后,除了制作海报以外,你觉得还能做些什么?”意在由点及面,强调应用。

  任务三:保存海报 引导学生理解,由于是在原有背景基础上进行修改,所以不会弹出“保存”对话框,介绍“换名保存”的方法,取个更有个性的名字。

  3、作品评价,讨论交流。

  通过小组交流评选推荐出小组的代表作,教师利用电子教室展示这些同学的典型作品,让该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通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制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4、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①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②教师帮助学生输理知识,归纳总结。同时还要渗透环保教育,进一步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优化整合。

  5、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在创作前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图片主题,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表明了什么?你想对中国航天事业说些什么?在练习之前,还应进一步明确练习的要求,如文字颜色、文件命名、作者姓名等。让学生逐步养成看清题目,按要求操作的习惯。

  七、设计理念。

  全课一开始,我以永昌小学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图片为起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学校的热情,同时激发学生“要做得更好”的兴趣。在这种兴趣的激发下,学生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的确,孩子的思维是最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开发,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一古脑儿地灌,学生囫囵吞枣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注重体现信息技术与美术、思品课的有效结合,加强“绿色学校创建”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努力形成“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形成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良性循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关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五篇】相关文章:

1.有关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锦9篇

2.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集合8篇

3.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汇编5篇

4.精选信息技术说课稿七篇

5.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三篇

6.有关信息技术教学总结范文五篇

7.关于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合集九篇

8.有关化学说课稿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