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说课稿>语文说课稿

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1-07-15 08:58: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说课稿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八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第十八课《鸟岛》。

  课文通过描写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告诉我们人与鸟是朋友关系,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课文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自然段写了每年春天鸟儿飞到岛上安家的情景,第三自然段写了六月岛上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游人都很爱鸟。文章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条理清楚,适合朗读、背诵,同时介绍自然知识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依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我打算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学会本科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通过品读课文体会鸟岛鸟多的特点。

  情感目标:凭借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树立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意识。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鸟岛成了鸟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是从朗读中体会鸟岛的热闹,鸟岛是鸟的世界。

  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本课9个生字;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初步认识鸟岛。第二课时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品读课文了解鸟岛的特点。

  以下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节课我以读为主,以表演、说话、写话等形式为辅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第一个是读读想想,提出问题的活动。目的是学生了解鸟岛的地理位置,对鸟岛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活动的展开: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的一个小岛上去玩,好吗?请大家仔细看、仔细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件展示海西皮鸟岛。学生仔细观看后回答。

  2、让学生读读课文第一段,完成练习。

  在()有一个叫()的小岛,它也是()的青海湖鸟岛。

  3、学生质疑:读了第一自然段后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这个小岛叫做鸟岛?”“鸟岛上究竟有多少鸟?”)

  第二个是读读演演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表演读理解“一群一群”、“陆续”,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活动的展开:

  1、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一段,为什么喜欢?

  (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我喜欢春天。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湖水解冻,春天的鸟岛肯定很漂亮。”或者“因为一群一群的鸟儿陆续飞向鸟岛,那鸟岛肯定很好玩,很热闹。”)

  2、引导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想象一下此时的情景。学生再次自由读书。

  3、创设情境表演读:假设咱们的讲台前面就是鸟岛,那你们能不能表演给老师看看?四人小组商量商量该如何表演。(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抓住“一群一群”、“陆续”等关键词进行表演。)

  老师播放欢快的音乐,渲染情境,让学生边背课文边“飞”上讲台。

  第三个是当小导游的活动。目的是通过当小导游深入了解鸟岛的特点,体会鸟岛的鸟多。

  活动的展开:

  1、教师谈话激趣:六月是鸟岛的旅游旺季,老师要聘请几名小导游带大家参观六月的鸟岛,好吗?谁能当上出色的导游呢?先请你自己练练导游词吧!

  2、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多媒体掩饰,自由练说导游词。

  3、指名当小导游。评出最佳的导游。

  4、教师提问:各位游客,刚才参观了六月的鸟岛,鸟岛上的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可能会说出:鸟岛上的鸟多,各种各样的鸟聚在了一起,小岛成了鸟的世界;鸟岛上鸟窝多,密密麻麻的,一个挨着一个;鸟岛上的鸟蛋多,窝里窝外,到处都是。)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鸟岛的特点:鸟多、窝多、蛋多。

  5、看着多媒体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四个活动读课文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活动的展开:

  1、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看动画谈感受,播放动画《我想有个家》,内容是从鸟笼飞出来的一只小鸟高兴地向森林飞去,当它要找自己的家时,却发现森林只剩下一些木桩子了,它伤心地飞回鸟笼里,哭着说:“我想有个家。”

  看了这个动画,再联系课文中的情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

  最后让学生为鸟岛写一段广告词。

  板书设计:

  18、鸟岛

  鸟多

  窝多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蛋多

  总之,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而且有很大的收获,是我这节课所着力追求和实现的。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蓝色的树叶》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李丽小朋友向林园园小朋友借绿铅笔的故事,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让小朋友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二、说学生

  1、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但二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高尚情感的熏陶下,会逐步克服自私,做个充满爱心的人。

  2、孩子们喜欢读接近他们生活的故事,能理解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却不善于逐句品读、领会。

  3、孩子们对于常见的、意义浅显的字词掌握起来要容易一些,所以尽管本课要写的字多,但是记忆起来并不难。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及二年级小朋友的实际水平、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课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目标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由、术”等10个生字。这条目标的确立是因为课标告诉我识字教学是低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本课中把它订为首要目标也是本课的重点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是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读为本,让学生感悟道理,积累语言,所以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构建生活的课堂,以一种生命对话式的教学进入课堂,让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三者互相影响、互相理解,共同生存。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现在我重点说第二课时。

  四、说教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此本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和朗读指导法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法。著名小语学家李吉林老师认为,无论是认知活动、道德活动还是审美活动,都离不开情感的驱动。语文课标第一条也指出对低段儿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儿童,尤其是低年段儿童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因此营造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情景、阅读氛围,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将会使课堂充满磁性。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准备采取以下步骤完成:1、听辨质疑导入 ;2、指导朗读,适度拓展,并进行情感渗透 ;3、再读课文,说话练习;4、总结升华。

  (一)听辨质疑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听辩质疑”的方法导入课文。小朋友,我们来一次听力大比赛,看看谁最精神,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说四句话,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头。

  (1)、众人拾柴火焰高。

  (2)、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3)、对待同学要热情。

  (4)、书上长着蓝色的树叶。

  第4句被你们否定了,能说说理由吗?这四句话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设计,让学生责疑:树上怎么会长出蓝色的树叶呢?这种导入方法,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根本,感悟的基础,所以这一环节的教学倡导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悟,在读中与故事产生共鸣。首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看这幅图上缺少什么,从中发现问题,知道李丽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边读边用笔划划圈圈,数一数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这样处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活动,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在学生初读课文基础上,重点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四次对话进行训练。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学生情况,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读懂第1组对话。

  (出示第一组对话)让学生观察图画,练习读,了解李丽,林园园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当时的情景,相机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小声”“吞吞吐吐”;指导学生学习问句,读出问句语气。

  2、3、4次对话,运用第一次对话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自主练习对话,体会人物的表情及思想。

  这样,在教学手段上,注意以读为本,不断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反思,丰富内心的感受。通过初读、再读、品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并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流。

  其次,适度拓展,情感渗透。一二年级的阅读年段目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孩子乐于与人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想法。此时,孩子们已对文中的两个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假如你是林园园你会怎么做,你有什么话对林园园说吗?”“你觉得林园园以后会怎么做?”在孩子们畅所欲言以后,及时鼓励孩子。

  (三)再读课文,说话练习

  语文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设计了说话练习,说一个问句,用上“吗”,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组织学生走进语言,感悟语言,从而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比较简单,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课文,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明白互相帮助的道理。

  板书设计:

  19、蓝色的树叶

  ( 互相帮助)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设疑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像,想看吗?看着这幅画像,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他是谁?

  生:我想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人?

  师:这个人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是谁呢?老师把他的名字写下来:司马光。(板书)谁来读一下?

  生读。

  师: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

  生:姓“司”。师:他姓司马,这是个复姓。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师:读完课文了吗?课文里调皮的字宝宝们要出来和我们见面了。瞧!(出示投影片)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宝宝难记,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好办法。好赶紧读一读,等会老师可要去掉拼音了!

  生自主读生字。

  师: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小老师读。

  师:还有谁愿意?这么多同学呀!我们来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花传到谁那,谁就来当小老师,好吗?

  (击鼓传花)

  师:认识了生字,我们来猜字谜好吗?(出示投影片)。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同)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砸)

  师:还想猜吗?好,出示课件,这里有三个字,假、缸、破,老师来指,一个同学背过脸去猜老师指的是哪个字?你们可以举手给他提示,好吗?

  (做猜字游戏)

  师:还想做识字游戏吗?下面,我们来个组词比赛,出示字:别、慌、吓、叫、块、使、劲、救,这里有8个字,按顺序每排一个字来组词,看哪排给这个字组的词多,哪排就赢了!先自己准备一下。(做组词游戏)

  师:认识了字,同学们再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收获。

  二、生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很投入。下面,我们来看一幅画。

  课件出示图片。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生:我看到装满了水的大缸。

  师:大缸在哪儿?

  生:在假山下。

  师:一口很大的装满了水的缸,放在假山下面,而且有小朋友在假山上玩,这就有可能出危险。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想哪些词该重读。生读。

  师:谁来读一下这段?

  师:谁听出来他哪些词重读了?

  生:“大”和“装满”重读了。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重读吗?

  生:……师:正是因为大缸里装满了水,所以才可能发生后面的事情,所以,这里应把这两个词重点强调一下。我们一起试着再读一下这一段。(集体读)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谁来说?

  生: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大缸里了。

  师: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生:他会大声喊“救命”。生:他会在水里挣扎。

  师:如果你看到了,心情怎样?

  生:害怕、紧张。

  师:你们紧张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读出你紧张的心情来。(指名2-3个同学读)师:你觉得谁读得最好?哪个地方读得好?

  生:我觉得谢培同学读得好。她读得声音响亮、有感情。

  生:我觉得她“一不小心”读得很好。师:因为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所以,“一不小心”要读得略微快些。哪位同学再想试着读一下?如果是你看到了,这时你会怎么办?生:我会跑去找大人。

  师: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看图,谁来说说。

  生:有一个孩子吓哭了,有一个孩子在喊大人,还有一个孩子跑了。

  师:孩子们本来玩得那么高兴,突然发生这种事情都慌了,害怕极了。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4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的慌张、急切。师:谁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师: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司马光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他想我要救他,否则他就没命了。

  生:他想我要想个办法。

  生:他想跑去找大人来不及了,要赶快救出他。

  师:他是怎么做的?谁来给大家读一下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司马光救小伙伴的表示的词。师:你们画出了哪些动词呢?

  生:我画的是“举起”“使劲砸”。师:从这两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石头很重,司马光很着急。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司马光,用镇定的语气来读一下这一段。

  指名读。集体读。

  师:缸砸破了,水就流出来了,孩子就得救了。司马光用自己的机智化险为夷了!还紧张吗?不紧张就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表达?

  生:放松。

  生:轻松。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松的语气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请同学们带着轻松的语气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想一想,得救的孩子会对司马光说什么?司马光又会说什么?请同桌俩练习表演一下。

  生表演。

  师:你们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司马光。

  生:司马光你真勇敢。

  生:司马光你真聪明。

  生:司马光我佩服你!

  师:还想对司马光说什么?

  生:我以后要向你学习。

  生:遇到危险,要像司马光那样动脑筋。

  师: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它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下面,我们先来听叔叔讲一讲这个故事,自己可以跟着小声讲。

  (播放falsh《司马光》)师:课后请同学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喜欢这样的小故事吗?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我们开个小小故事会。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设计理念:

  写好人物是小学阶段的写作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了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结合本单元,本篇作文重点放在“挖掘伙伴个性特点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侧面烘托、细节等方法来写人。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训练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学会写作。

  4、教学重、难点:

  1、围绕主题,选择恰当的、真实的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2、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并有序地描写人物,采用适当的方法把人物的外貌、言行、神态描写等写“活”。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收获,主要采用:1、案例分析法、学生讨论法、教师点评法;2、出示课件,欣赏品味。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写作基础,喜欢写,但写作中的难易把握不好,所以创设情境去体验、感受,让学生主动想说,到主动香榭,写出自己的伙伴的个性。

  五、教法介绍:

  1、创设情境:

  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这对培养学生自由作文兴趣起着积极作用。

  2、指导写作技巧:

  (1)指导观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设计观察记录,布置观察。

  (2)指导习作,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A、交流观察记录,筛选写作材料;

  B、再现情境,明确写作内容(先让学生体验,看看人物的特征是通过哪些描写才能展现人物活力的;然后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人物描写,像过电影一样确定自己的习作内容,接着学生练写。)

  C、借鉴学生范文,习得写作方法(学生要学会听情节,看看缺少什么,再讲例文及结构,学生就会写了)。

  (3)指导评改,解决“要写好”的问题。

  A、集体评改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文。B、个人修改。

语文说课稿 篇5

  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语文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绿色的金鱼》 这首诗歌写“我”在图画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 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并在“我” 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 课文一共分三节。 第一小节讲“我” 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教师问“我” 。 第二节讲“我” 喜欢绿色的金鱼, “我” 认为现在虽然没有, 以后会有的。 第三节写老师赞扬“我” 。 课文中小朋友的言行体现了儿童喜欢幻想、 敢于创造的心理特点, 老师的做法也很恰当, 不是批评学生画的金鱼不真实, 而是注意保护、 激励儿童敢于幻想和创造的积极性。 这位小朋友值得赞扬, 同样, 那位教师也值得肯定。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金、 课、 了、 条、 世、 界、 吗、 现、 以、 后、 颗“11 个生字, 会写“了、 五、 后、 会” 4 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敢于想象和创造。

  说教法学法:

  从本课诗歌的特点考虑, 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的学习方式, 具体采用了领悟式指导法、 点拨式指导法、 反馈式指导法, 学生通过读、 思、 论、画来完成学习的目标。

  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引出课题。

  A、 提问 : 你们喜欢画画吗? 喜欢画什么呢?

  B、 出示挂图或放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画了什么呢? 涂上了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C、 讨论: 你认为他画的好吗?

  二、初读课文。

  A、 借助拼音, 试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顺句子。

  B、 在书中画出本课生字, 把每个生字读几遍, 读准字音。

  三、创设情境, 理解课文。

  A、 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 思考: 老师看“我” 画的绿色金鱼是怎么说的? 老师的话应该怎么读?

  B、 指导学习第二节。 指名读。 思考: “我” 是怎样回答老师的? “我” 为什么要 画绿色的金鱼? 指导朗读“我” 的话。

  C、 指导学生学习第三节。 齐读。 引导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还要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一颗红五星? 思考: “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拓展延伸

  你认为以后会有绿色的金鱼吗? 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金鱼?

  五、创造想象画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和画笔,引导学生画金鱼, 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读课文。 并给家长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说板书设计:

  敢于想象、 创造

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比尾巴》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这篇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一年级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对于动物的尾巴,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

  这些有利因素为本文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答句式的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短文。

  3、知道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学会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说话。

  说教学重、难点: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本文的生字比较多,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识12个生字。如何读好本文的六个问句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他们学习的难点。

  二、说教学教法:

  1、创设情境,营造乐学氛围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为了能让学生喜欢学习,我积极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情境,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2、分板块教学,分散识字

  低年级在识字量的要求上一般一课需要达到十几个,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困难较大,特别是学习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字,回生率特别高。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兴趣。因此,生字教学不宜一下子硬塞给学生太多,应分步进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本课的生字教学分成了三大板块:

  (1)随课题识字

  (2)借助多媒体,初步感知 学习部分生字

  在创设了小动物比尾巴,狮子大王邀请小朋友当评委的情境之后,我马上播放课件,让参赛选手与大家见面。让学生由图——字词,在语境中学习汉字。

  (3)随课文识字 并且在问句教学中,让生字不断地复现,在复现的过程中,生字以红颜色出现,时刻引起学生的注意。

  3、活用教材,层层推进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非是唯一的。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材料。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先学习课文中的问句部分,读好问句,再进行一问一答式的训练,然后回到课文进行朗读。这样就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创设情境,转换语言

  应答是重要的交际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的情境,让学生转换语言,用第一人称进行应答,让语言内化。

  5、自主合作,学以致用

  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同桌同学合作试着去模仿编儿歌,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语文能力。

  6、开发资源,开放学习

  这一次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就是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课程体系,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我们要努力的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就要加强学生课堂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相沟通,把我们的语文课变成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了解动物尾巴的途径,收集材料,下节课来开一个“动物尾巴展示会”,用你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向大家介绍。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_游戏导入

  学习新课标精神,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依据教材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借助游戏,在愉悦的氛围中,导出部分课题——尾巴。使学生初步感到上语文课是快乐的,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紧接着课件出示“动物王国城堡图”,问:这是哪儿呀?然后,播放各种音乐,教师导语:今天,动物王国可热闹了要举行一次特殊的比赛。你瞧,连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完整的课题《比尾巴》)指名读,指导读好“巴”的轻声。

  (二)初步感知——选手见面

  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进入学习的角色,我自己扮演狮子王,邀请学生给小动物充当评委,激发学习的兴趣。

  然后又童话式的让学生鼓掌请出参赛选手。[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动画 (配上音乐 掌声)(猴子拖着长长的尾巴,翻着跟斗出来;接着小白兔手拿红萝卜,摇着短尾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来;紧跟着松鼠翘着又大又软的尾巴跑了出来;公鸡、鸭子也昂首挺胸地逐个登场了,最后出来的是孔雀,它一出来就展开美丽的尾巴)]

  并且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在看的时候你如果想说什么,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紧接着让学生汇报:参赛选手都有谁?教师随机出示小动物的名称词。

  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随机正音难读字“孔”“松”

  如果有学生能用上“有……有……还有……”说话,就给予奖励,引导学生能够用上句式说话。

  然后进行字音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的特点,寻求识字规律,回忆生活识字,学习生活识字。

  (三)读通句子,学读问句

  问句朗读教学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导问”“学问”“练问”三个层次教学。在“学问”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问话,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读问话。把全文的六个问句进行集中起来练习,打破了课文的顺序,再由问到答,然后进行一问一答练习。

  首先,教师出示狮子手饰,模仿狮子说话: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刚才我和大臣们商议国事了,没看比赛,比赛怎么样啦?我想问问小朋友?

  教师质疑:狮子王会怎么问呢?(同时出示六种动物的动画)学生换位提问。

  再出示六个问句,引导学生发现问句的特点,回忆生活中问别人的语气,为学习朗读好问句打好基础。接着让学生自由念问句、推荐读别人读问句、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发现读问句的方法,学习读好问句。

  然后,通过多种途径练习朗读问句。

  (四)回归整体,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中,给学生以自主空间,选择权。首先让学生自由练读,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读给大家欣赏一下。并进行师生、生生合作朗读,在合作练习中共同进步。

  为了给优秀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有努力的方向,设计了去掉拼音读儿歌的环节,并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练习。

  (五)转换语言,语境应答

  语言应该因语境的变换而能作出相应的变化。结合教材特色,在此,我创设了狮子大王颁奖情境,请学生将答句变成第一人称的形式,作出应答。并指导学生学会说祝贺词,以及应对语言。

  (六)、适当迁移,学以致用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运用。在学完了课文之后,我出示与课文中不一样的小动物,以及句式“谁的尾巴{ }? { }的尾巴{ }。”

  说:小朋友,这次的比赛不仅吸引了这些小动物,还有许多小动物也赶来了,也想比尾巴。然后我们同桌两个小朋友帮帮它们,一个问“谁的尾巴怎么样?”一个答,聪明的小朋友可以连着问几个问题,另一个小朋友连着答几个。行吗?

  让学生同桌合作练习,并进行汇报。引导学生由易而难,能用上“好像”来说说动物的尾巴特点。并且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合作得好的学生。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在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在合作中体味到成功的乐趣。

  最后,教师把大家编的儿歌集中在了一起。当堂在电脑中输入学生编出的儿歌,展示出来。请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七)课外延伸,开放学习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于学校、课本、教师这三者之间,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现代社会的语文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发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主动意识。打开校门,走进社会,拓宽领域,开阔视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当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学得兴趣盎然时,教师告诉学生,这是老师从网上找来的动物图片,大自然的动物可不止这些,各种动物的尾巴也各不相同。引导学生课外看尾巴、找尾巴、了解尾巴,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方式介绍尾巴,这样促使学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兴奋心理,主动意识得到一次培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加知识的储备,形成知识的联系,培养语文能力。

  总之,这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师生平等对话,教学体现情趣美,让学生觉得易学,乐学。并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说课稿 篇8

  课标要求: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和运用词和句,培养朗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

  说教材:这篇课文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

  说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说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受到启发和教育。

  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

  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

  说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

  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多种情况检查识字情况。

  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播释疑。

  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

  (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A列宁的住处在哪儿?

  B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

  C那么,园子在哪儿?

  D养蜂人的小房子呢?

  E房子旁边还有什么?

  (2)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一说?

  (3)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

  A(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

  B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

  C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

  D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3、学习第四段。

  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

  (1)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

  (2)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分页标题#e#

  (3)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

  (4)指导读一读这句话。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

  (5)小朋友,什么叫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齐)蜜蜂。

  (6)但是你们想一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不能。

  (7)列宁是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

  四、课堂小结:

  列宁是*动脑,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说板书设计:

  蜜蜂(向导)———园子

  蜜蜂引路观察思考

  列宁———————小房子(养蜂人)

【【热门】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八篇】相关文章:

1.【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合集十篇

2.【热门】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7篇

3.【热门】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4.有关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5.【精品】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6.关于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十篇

7.【热门】说课稿范文八篇

8.【热门】小学语文说课稿汇总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