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3篇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1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平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属于镜面对称。能够找出与其镜面对称的图形
看镜子里钟表上的时间,两种方法:
①以6、12这条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折,画出来对称的指针,就是真实时间
②从试卷背面看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5、画对称轴要求:1、用尺子2、用虚线3、穿过图形4、画标准
6、根据所给图形,画出对称的另一半方法:
先找对称轴,根据对称轴画出对称点,再连线
7、能够找到物体是人物从哪个方向看的.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数学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2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球)练习
(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察物体知识点
数学讲解的原则
虽然辅导的总体原则应该是多提问,但有的时候不得不进行一些讲解。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就应该给孩子进行讲解了:
1、问题的场景是没有接触过的,不能理解那个场景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及这些场景下一些约定成俗的潜规则;
2、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清晰;
3、数学方法和工具没有掌握好。
单位间进率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3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
一、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1、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即能够完全重合。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镜面对称
如湖面的倒影、照镜子都是镜面对称现象。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三、补充对称图形
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先在格子中找到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对称点,然后用直线连接。在对称轴上的点,其对称点还是这个点。对称轴是竖直方向的,图形左右对称;对称轴是水平方向的,图形上下对称。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圆是( )图形,它有( )对称轴。
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3、一个圆的周长是同圆直径的( )倍。
4、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梯形可以画出一条对称轴。( )
2、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
3、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我们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
4、对于正方体,我们从任何方向上看到的形状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
5、对于正方体,我们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形状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
6、对于球,我们从任何方向上看形状都是一样的。( )
7、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肯定不一样。( )
二、选一选。(共4分)
1、在淘淘看到的图形下面的□里画“√”。
2、哪个图是小兰看到的?在正确的下面打“√”。
3、看到的是哪幅图?在正确的下面打“√”。
三、连一连。(连一条线2分,共34分)
略
四、填一填。(每空2分,共50分)
3、观察下面的物体。
4、它们看到的分别是数字几?在图中填出来。
5、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在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6、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7、看图形,填序号。
五、拓展提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右图哪个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20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09-10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荐】11-06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优秀08-2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4篇12-1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10-02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10-31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经典15篇]01-03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15篇)11-19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共13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