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时间:2024-11-22 14:06:14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1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宽

  宽=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2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如果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3

  1、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

  对折后能使两边重合的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特点:

  对称轴是一条直线,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沿对称轴将它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4、轴对称图形的有:

  角、五角星、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和正多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等。

  5、有的轴对称图形有不止一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条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6、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有:

  不等边三角形,非等腰梯形等。

  7、平移:

  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

  8、平移的特征:

  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9、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①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②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③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④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10、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4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重点知识点12-05

高考重点数学知识点01-03

高二数学重点知识点10-18

数学一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08-29

高一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08-20

高二数学重点复习知识点归纳05-12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10-17

必修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12-11

高二数学重点知识点9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