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初三数学知识点

初三数学知识点

时间:2024-12-15 08:48:35 数学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3篇【荐】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3篇【荐】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1

  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

  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微博]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

  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

  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

  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对今后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对生活实际经常用到的常识,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例如: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高和边长的关系;30°、45°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样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视中考动向要求——勤练解题规范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动向,特别是近年来上海的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会做而不得分。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2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x≠0,y≠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能为0,所以图像只能无限向坐标轴靠近,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1、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2、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二次函数】

  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

  点P(x,y)在第二象限

  点P(x,y)在第三象限

  点P(x,y)在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知识点3

  【旋转】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图形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2、旋转对称中心: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小于0°,大于360°)。

  3、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成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4、中心对称的性质: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本章内容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了解旋转的概念,探索旋转的性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培养几何思维和审美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对学习学习。

【初三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数学函数知识点04-29

初三的数学知识点12-22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11-13

初三数学知识点12-28

初三数学圆知识点12-30

初三数学圆的知识点12-30

初三数学上册知识点07-16

【合集】初三数学函数知识点06-27

初三数学知识点整理09-01

【集合】初三的数学知识点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