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乡的洋芋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对于云南人来说,热腾腾的烤洋芋,可以当家乡情味;孕育洋芋的红土地,可以当一生奉献。
洋芋,顾名思义就是“土豆”,名字里虽然带有“洋”字,却早在十七世纪就走进了中国,一跃成为餐桌上的常客。而在云南,洋芋是除了菌类以外,最受人们喜爱的明星美食。无论是煎炒还是烹炸,都令人欲罢不能,一刻不吃洋芋,便叫人思念一刻。
我的外公、外婆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更是烹饪洋芋的一把好手。我童年时候,一直在云南生活,与外公外婆朝夕相处。香甜软糯的洋芋,广阔的红土地,外公外婆的照顾与疼爱,都是我思念云南的源泉。
年少懵懂时,小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驱使着我常在外公外婆的农田里玩耍。
外公常常带着我辨认田里的作物,他用蹩脚的普通话让我第一次认识了洋芋。洋芋茎干呈黄绿色,叶片碧绿极了,甚至略有些发乌青色。凑近细看,洋芋的叶片上覆盖着薄而娇嫩的细腻绒毛,就像披着暖和的毛毯。
为了看看美味的洋芋到底从哪里诞生,我迫切地想要一睹为快洋芋的块茎。我用叶子将手绕了一圈,紧紧握稳后,双手并用向上发力,身体慢慢向后倒去鞋也在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印子。一番努力下,原本坚如磐石的土地也出现了几分裂痕,紧接着我一鼓作气,洋芋被连根拔起,我面朝天倒在地上,洋芋根部带起来的土扬到我的身上和脸上。
可以想象,我那时一定狼狈不堪,可却不知怎的,我只知道傻傻地笑,仿佛摔倒的疼痛丝毫没有波及到我。也就在这时,我眼前出现了一只蒲扇面似的大手,这是外公的手,在我被拉起的一瞬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双手磅礴的力量,手掌上老茧满布,粗糙的指端散发出炽热的温度。
从地里刚拔出的洋芋,就被我捧个满怀抱回了家。在红土地的滋养和长时间的日照下,洋芋蜕变得鲜甜而软糯。在洋芋成熟的季节,几乎每天都能在饭桌上见到洋芋。油炸洋芋、油糕饵块、洋芋糍粑、洋芋老奶都是饭桌上的常客,外婆的巧手似乎能将洋芋千变万化,每天都不重样。
而外公和外婆却都对一种做法情有独钟——烤洋芋。地里刚刚拔上来的新鲜洋芋,来不及用水冲洗,拿手抹净表面的泥土,仔细挑上几个,掺和一把草木灰,丢进火炉里炙烤。在明火的灼烧下,洋芋的香气混合草木灰的醇厚在火炉里迸发开来,虽其貌不扬,但仅凭流露出的丝丝香甜,足以令人垂涎三尺。
我在一旁,望着熊熊火苗在洋芋身旁舞动,反复从洋芋身上拂过,想象着洋芋的细腻丝滑,唇齿留香,不禁心痒。可是碍于火炉附近的温度太高,我稍一靠近,就觉得烤的皮肤阵阵作痛,使我望而生畏。几度想要上前去夹出,却又被火苗吓退。
外婆看似浑浊的眼眸瞬间洞悉了我的小心思,用火钳轻盈快捷地将洋芋尽数拾到盘中。我心中顿时一惊。滚烫的洋芋在空中吞吐出雾气,隔着好远,心中已经感受到了洋芋的温度。外婆若无其事的挑了个头最大的洋芋,捧在手心中视若珍宝,只是吹了两口气,就细致入微地为洋芋剥皮,伸出手来递给我。我急忙要去接过,而外婆的眼神正在向我说不需要着急。
当我的手与外婆的手相互接触的一刹那,我指尖触碰到的是一堵暮年的铜墙铁壁,饱经风霜却仍然充斥着力量。接过洋芋,我轻咬了一小口,细细品味洋芋馥郁芬芳的风味,正如我想的那样,唇齿留香,温暖了我的身心。这种味道让我至今难忘。
回想起来,我已经有数年没有回云南与外公外婆相见了,偶尔能通过手机视频的方式,使我们与远在两千余公里外的外公外婆面对面交谈。只不过难免怀念烤洋芋的味道,怀念从前在云南生活的时光,只要想起外公外婆的双手,心中十分感慨。听妈妈说,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外公、外婆都是当时众多考生的一员。可那时云南普遍极其贫困,许多人家揭不开锅。
作为云南人的外公和外婆,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创业”——下乡务农、耕地、畜牧。历经了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外公外婆由教室里的学生变成了劳动的一把好手;无数云南人的艰苦奋斗,都在今年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时,获得了回报。那些深深爱着云南的人啊,正如他们深深爱着的洋芋,将自己一生的价值都献给了这片美丽富饶的红土地中。
我不敢忘记——外婆说:“种洋芋是要将发芽的洋芋块块埋了,来年就会长出小洋芋,虽然长得不好看,可却一点不啷当”。我也许也是那小洋芋,在你们的怀里长大,一点不啷当,将我的人生奉献给我的家乡。
【家乡的洋芋】相关文章:
我的家乡_关于家乡作文02-15
家乡的味道_我的家乡作文02-15
忆家乡_我的家乡作文02-15
家乡的味道_关于家乡的作文02-15
我的家乡_写家乡的作文02-15
家乡的黄昏 家乡的黄昏作文02-25
美丽的家乡_我的家乡射阳作文02-15
家乡的山作文 家乡的山作文02-25
我的家乡03-08
可爱的家乡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