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的味道作文

家乡的味道作文

时间:2024-06-28 16:13:43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味道作文15篇(集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味道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味道作文15篇(集合)

家乡的味道作文1

  家乡的味道,不是山珍海味,但有着让我一生都忘不掉的美味。

  陕西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美食,那就是——羊肉泡馍。进了店门,看见了一个戴着白色高顶帽的厨师,手拿汤勺,从旁边的铁锅里舀一勺汤放进了盛有羊肉的碗里,由服务员把汤端到面前。你以为能吃了吗?不,要掰馍!把馍掰成自己想要的大小,将馍泡入汤里,再拿一盘糖蒜,这下才可以吃。吃羊肉泡馍不能细嚼慢咽,必须要大口吃馍,大口吃肉,大口喝汤,这样才能体现出陕西人的豪爽性格。

  豆浆大家应该都喝过吧,喝过的人都知道豆浆有黑米的、红枣的、五谷的、绿豆的……我今天来说一说五谷豆浆。五谷豆浆要先泡洗黄豆和一些水打成豆浆,如果还有小颗粒那没事,因为黄豆不能完全碎掉。豆浆完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的白糖,当然也可以不放。

  深秋时节,柿子熟了,这种时候奶奶总会给我做甜甜的柿子饼吃。把柿子肉弄出来和面,再把和好的面弄成一些圆圆的小饼,打开煤气,放上平底锅,将刚弄好的'小饼放进去,按时翻饼,完了以后柿子饼就熟了;我拿着奶奶给我做的柿子饼,手上热乎乎的,心里暖洋洋的。虽然,这只是简简单单的柿子饼,但是里面有着浓浓的爱。

  我们家乡的味道有很多,如果让你来品尝,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里的。家乡的味道真是让人永生难忘!

家乡的味道作文2

  春节前,我们一家连夜赶回湖北,终于尝到正宗的家乡味道。

  “爸爸,什么时候才到家呀?”“快了快了,已经到夏店了。”听爸爸这么一说,我开心极了,兴高采烈的对爸爸说:“爸爸,是不是很快就要到家了?”“Yes,itis。”“那真是太好了!”我瞬间变得精神起来,一点瞌睡都没有了,我两只眼睛瞪得大大的,一直盯着窗外,想看看快到家了没。“哇塞,爸爸你看这里还有一些雪没有化,真是太好了,明天可以玩雪了!”“我们一家人回来的可真是巧啊!”“是呀是呀,不仅能看到雪,还能一大家子一起吃饭,真好!”说着说着我们就开到了家。

  一回到家我就立马冲上楼,来到了我最爱最想念的地方——奶奶的家。我拿钥匙把房门打开了,只见奶奶一个人在厨房忙碌,我走过去想看看奶奶在做什么,奶奶听见有脚步声,回过头来一看是我,赶快跑过来,抱紧我,说:“思奕呀,我的乖孙儿回来了。”“好了奶奶,你在做什么呢?”“我在做你最爱的'藕夹呀!”“奶奶我能看着你做吗?我也想学。”“当然可以了。”

  奶奶先将葱和姜切成末,把鸡蛋打散,再把准备好的猪肉馅放进碗里,加入葱姜末,盐,胡椒粉,玉米淀粉,蛋液和水,接着用筷子一个方向搅打上劲,然后将藕去皮,切成一片连一片不连的藕夹,再把干面粉,糯米粉,无铅泡打粉放进碗里,往碗里加入水,用筷子搅拌均匀,调成面糊,往藕夹中夹入肉馅,然后把藕夹合紧,裹上面糊,锅中油烧热,把裹了面糊的藕夹放入锅里,中小火分批慢慢炸成,炸出两面金黄,美味的藕夹就出锅了。

  看着奶奶做的藕夹出锅了,我不禁咽了一口口水,奶奶见了把藕夹放进盘子里,给我端了过来,我拿起藕夹咬了一口。“啊!这简直是人间美味!”

  奶奶做的藕夹,让我回味无穷。啊!这就是我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3

  周末,我又想吃爸爸做的酸木瓜鸡了。

  到了中午,我们拉了一只六斤多重的大公鸡,再烧开了一壶水。爸爸把盐水碗放在地上,我拉住大公鸡的翅膀和双脚,爸爸就把一把磨得锋利的刀架在大公鸡的脖子上划了划,鸡血就流到了盐水碗里。我把大公鸡的脚拎高了一点,血就一根线似的流着。血流干后,鸡全身的毛倒竖起来,抖个不停,这就是死定了。爸爸把死后的大公鸡放在盆里,热水淋到在大公鸡的全身上,翻来覆去的烫均匀。可以拔毛了,我一个人拔鸡毛,把一个口袋放在地上,然后把大公鸡的毛从头到尾的都拔光了放在袋子里。这时大公鸡露出了又白又嫩的身体,我又把大公鸡的脚上的皮和嘴、舌的外壳煺去。又揉了揉它的鸡冠上的皮,耐心的用指甲清除完头部的绒毛。

  这时,爸爸已烧燃了柴火,在火上燎鸡的细绒毛。接着用食盐反复搓洗鸡的全身,再用清水冲洗几遍,就真的又白又干净了。然后爸爸开膛破肚,又收拾鸡的肠肚,就挨着剁成小块。我望着满满的'一盆鸡肉,仿佛是一锅鲜美鸡汤摆在眼前。

  爸爸支起锅,加把柴火,待锅热后放进切好的腊肉片,等油出来,放上适量的干辣子炒黄,就把鸡肉下锅炒。炒出微量水后,开始加水放入烘烤过的草果。待汤煮开后,加入足量的本地酸木瓜,微火慢炖至软而不烂时,就可以起锅吃了。厨房里,不时飘来一股股清香。

  吃饭了。那汤、那肉,酸酸的、香香的,肉汁鲜美而不腻,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家乡的酸木瓜鸡哪,让人“乡”味无穷。

家乡的味道作文4

  家乡的味道没有珍贵的材料,也没有精致的外观。它更多的是关于乡村的朴素风味。虽然平凡,却能牵动人心,让你感受家乡的风情。

  我记得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会在新年期间回家几天。农村的新年与城市的新年仍然不同。它缺少一点冷水泥的味道,增加了一点简单活泼的味道。在农村地区有一个新年市场。沿路几英里处有各种各样的摊位,人潮汹涌,叫卖声此起彼伏。当然,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小时候,我喜欢请大人给我买烤红薯。我从煤黑的炉子里拿了一个。那是热气腾腾的大雾,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温暖我的手。虽然它的外表不太好看,但它却摆脱了甜味冲向我的脸,露出了黄色的肉并咬了它,当地的红薯就像当地人一样。虽然他们外表平平,但他们都有一颗温暖的心。

  我父亲最喜欢的小吃是面条粉。每次我回来,我都会尝一尝。我坐在摊位上,看着摊主提起铁桶,舀出一匙放在白色搪瓷碗里,沿着碗边敲了几下,然后迅速从附近的小碟里抓起一把芹菜、大豆和其他调味品,洒在上面,然后带到你面前,热空气和面条的气味进入鼻子,让人流口水。刚开始的时候,味道仍然有粉末的酸味,但慢慢地品尝粉末中的豆子味,嘴唇和牙齿保持芳香。面条的柔软、芹菜的酥脆和大豆的柔软在口中交织出和谐的味道,就像家乡人的生活一样。即使有很多失望,他们仍然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

  那里还有一个习俗。我们有一张大桌子。新年的第一天,每个家庭都围坐在一起。鸡、鸭和鱼摆满了桌子。不仅如此,邻居们还将运送蔬菜。每一条乡间小路都充满了各种食物的味道。孩子们挨家挨户地搬运蔬菜,最后总会得到一些糖果。这张桌子上没有那么多的花式菜肴,但它包含了一年的辛勤工作和邻居们的热情,让人们可以品尝到温暖的味道,感受到新年的力量。

  家乡的味道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它诞生于农村,升华于家乡人民平凡朴素的生活中,融入家乡人民的感情和思想,成为我心中最难忘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5

  攀枝花的冬天是极暖和的,冷时也就是那几日吧!可就是那几日,对有旧伤的人来说,也极是不友好的`。突然就想起儿时在老家,还是蹒跚学步时,一到冬日,一家人围炉而坐,火盆架子上烤着土豆和饵块,小孩儿们就眼巴巴的望着那盆里的小东西,不一会儿,香味儿就弥漫在了整个房间。薄薄的饵块片像人到中年,说鼓就鼓起来了,还泛着金黄色。大人们聊着些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妈妈的笑声更是如铜铃般,清脆响亮。

  把饵块拿起来,烫得两只手来回捣腾,像杂技团小丑的某种表演,滑稽又可爱,猝不及防又将它扔进了嘴里,烫得舌头如搅拌机在嘴里又接着来回捣腾。这种快乐吧,就像炭火里的土豆,其貌不扬却回味无穷。后来有了空调,家里再也没有生过炭火,老妈却在很多个冬天说起,幼儿时我跌坐在火盆里的事。

  冬天,老家的小巷口有时还会有用火盆烤着的土豆和饵块,想象着卖这食物的阿婆应该戴着头巾,脸上有着深深的慈祥的皱纹。买一个土豆或是饵块,沾着辣酱,眼里盈着泪,狼吞虎咽地吃下,也尝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总之已不是儿时的味道了。难怪,很多人都说家乡的记忆就是一种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6

  记忆中,菜肴的酸甜苦辣﹑河边的追逐嬉闹﹑空气里的泥土芳芬是属于家乡的独特味道,它们交织在一起,幻化为天边的一道彩虹,让我迷醉,成为我心底的梦。

  “……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慢步在青泥石板上,轻吟着余光中的《乡愁》,却无法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我的家乡离我很近,触手可及,抬眼能望。不必说青泥石板两旁青翠的竹林,不必说不远处那浅浅流淌的流水,更不必说漫山遍野的蕨子,单是那小小的水泥打谷场,就珍藏着我童年的几多欢笑。

  抬头仰望,湛蓝祥和的天空。少年时,我都在家乡度过,感受着它四季的轮换。春天,粉红色的桃花,虽然没有朱自清笔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热闹劲儿,却让人有种怎么嗅也嗅不够的淡淡的芳香;盛夏也有属于它的躁热,但夏雨过后,空气中氤氲着泥土和杂草的味道,让一身的疲惫烟消云散;秋天,瓜果飘香,浓烈的,馨香的,馋涎欲滴;最令人难忘的是枝头淡黄的桂花,金秋时节,我常常伴着这袅袅的幽香入梦;冬天的雪宛如江南女子,温柔却冷清,纯洁也坚韧。

  我常在庭院下与伙伴游戏,待到黄昏,飘出缕缕菜香,各家各户的催促声陆续响起,小伙伴们才依依不舍的告别。无忧无虑的`日子转瞬即逝,如“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流水。

  深夜,也是有味道的夜。听着故事,外婆为我轻轻扯上不知何时褪下的被子,缓缓拍打,静静地听着时缓时急的蝉声,窗前的荧火虫仿佛是夜里的长明灯,夜晚的静谧祥和是家的味道。

  到了上中学的日子,常常读到思乡的诗句,对于离乡的我来说感同身受,渐渐读懂了乡愁,“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种飘零之感油然而生。摇曳的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陌生的城市充满了令我畏惧的味道,也就愈发怀念家乡的味道了,想念我的家乡也曾经“凫雁满回塘”,想念慈爱辛勤的祖母,想念她亲手秘制的糖醋排骨……我形影相吊,惆然若失。

  今年中秋,我如愿回了一趟老家,祖母老了,斑白的头发,微驼的脊背,记忆中的味道如同祖母一样变得有些迟暮了。我尝试着为祖母做了一份糖醋排骨,味道却远不如祖母做的。祖母慢慢地吃着,微微抬起头,眯着眼睛端详着我,我似乎瞅见了她湿润的眼角。我陪着她说话,她的话语也有些含糊不清了,但她依然清晰地记得对我的爱。

  现在,我终于能体会余老的《乡愁》,流连于唇齿的是家乡的蕨菜味,镌刻于记忆的是那深深的故乡魂。是什么让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只因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落叶归根,孝顺父母。”祖母如是对我说,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天边,月正圆,皎洁的,圆满的,隐隐又弥散着桂花的香味,这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7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那浓郁的甜蜜,已经紧抓住我的味蕾,融入我的血液里。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一个坐落在洞庭湖南岸。家乡盛产糯米,而当地人最喜欢吃糯米丸子。那软糯浓香的味道,我永远都忘不了。

  每逢家中来客或逢年过节,热情的人们就会奉上自制的糯米丸子。刚盛上来的糯米丸子,圆圆滑滑,香气扑鼻,就像一个个刚哺乳完的小娃娃躺在摇篮里,惹人生怜,舍不得下口。外面很多饭店酒楼也有糯米丸子出现,虽然外表馋人,但味道却不正宗,和家里做的不能比。

  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驱车回老家,往车窗外望去,只见一片一片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金黄的波浪在翻滚。行驶过新修好的水泥路,我们便到了家,只见地坪上都是黄灿灿的,走近一看,原来是无数饱满的小糯谷,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黄灿灿的光。这时,外公笑呵呵地迎出来:“回来得正好,正要做糯米丸子呢。栋栋,来跟外公一起做吧!”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同外公走进蒸房。

  外公端起一簸箕糯谷娴熟地摆动着,一会儿向上扬,一会儿左右晃,尘粒和谷壳从簸箕缝里簌簌地掉出来。接着外公将清理好的糯谷全倒入机器,之后他手拉着摇杆,使糯谷在机器里翻动。终于,糯谷打好了,成了一粒粒糯米。我抓起一把来,还有些温热。去除了外壳的糯米,白胖胖的,圆鼓鼓的,带着些淡淡的清香。外公把糯米淘洗之后,倒入一个大锅里,加水,生火,再盖上盖子,等糯米蒸熟。

  不久,锅里冒出了一缕缕白烟,糯米蒸好了。打开盖子,一阵浓郁的糯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帮外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里,接着就开始捣糯米了。捣糯米的工具有木槌、粗木棒或竹棒。老家满山都是竹子,竹棒自然是少不了的工具。用竹棒捣糯米,还能使糯米带点竹子的清香。于是,外公和爸爸一人拿一根竹棒在石臼里来回捣动着。看着他们一脸轻快的样子,我也想去尝试。谁知刚拿起那又粗又重的竹棒,我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再想左右捣动时,却被糯米粘住了竹棒,难以动弹。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

  终于,糯米捣好了,成了一整块又大又软的糯米团。我们把糯米团放在桌子上,用手把糯米捏成一个个丸子,再把捏好的糯米丸子放入烧热的油锅中,于是,此起彼伏的“嗞拉”声不断响起。过一会儿,把糯米丸子捞上来,将调好的糖油浇在丸子上,糖油顺着勺柄流下,糯米丸子渐渐地裹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再撒上些许芝麻,用来提香。忙活了很久,糯米丸子终于做好了。

  我们把劳动成果摆在桌子上。用自己的`巧手和汗水做成的糖油丸子,一口咬下去,糖油瞬间爆绽而出,在嘴里翻滚。浓醇的糯香夹杂着些许竹子和芝麻淡淡的清香,我的味蕾立刻得到了满足。一天的辛劳化作了舌尖上的甜蜜。

  外公曾经说过,这做人呐,也要像这糯米丸子一样,受得了风吹日晒和千锤百炼,还要有一颗“柔软的心”,能包容所有的磕磕碰碰。人家瞧中的,不是你那金灿灿的外表,而是入口的一刹那,那打心底里甜蜜的味道。

  家乡的糯米丸子,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家乡的味道作文8

  早晨,阳光耀眼,桂花的香气早已送入了我的鼻子,微风清凉,宛如一群浩浩荡荡的骏马向我奔来,一片落叶慢悠悠地飘到了我的手中,细数精致的.纹理,黄绿相间的色彩,使我陶醉在了其中。

  家乡,熟悉的味道;家乡,童年的味道,我看到这条小巷,我顿时思潮起伏;记得小时候在家乡过春节,刚吃完团圆饭我便扯着爸爸的衣襟,急着去放鞭炮,就在这条静寂的小巷,“啪,啪”的炮声在我的脑海里回响。

  轻轻地吸一口气,再深深地吐出,啊!一副美好的画卷映入了我的眼帘,噢,家乡的味道,团圆的味道,每当我回到老家,我们一家子也就算团圆了,我们感到十分激动,当然,在激动中还藏着几分温暖,我们的千言万语也只化为一个微笑,“低头族”放下了手机,“家务族”停下了工作,我们一起围着一张圆桌感受家乡的味道,一起感受团圆的味道!

  海风轻轻,涛声悠悠。红彤彤的夕阳,一半在水里,一半在空中,肆意播洒着一大片一大片的金辉红芒,染红了漫天晚霞,染红了万倾碧波,也染红了家人的脸庞!

  你瞧,那一片麦田,随着微风翻来翻去,不停地回荡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爱!

家乡的味道作文9

  世界再美,家和家乡的味道,依旧是我们最难舍的牵挂。

  夕阳的余晖映在车窗上,透过那一缕阳光,我看到远处的家乡仿佛在向我招手,没有什么比家乡更让人感觉温暖了。“妈,我回来了!”我站在家门口,眼前是我熟悉的家和我最爱的亲人。母亲看见我,脸上抑制不住的喜色。“快进来吧,饿了吧,快来吃饭吧!”母亲接过我手中沉重的行李,催促我去厨房吃饭。还未进门,我便闻到了那个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味道。餐桌上,有我爱吃的红烧肉、糖醋排骨、可乐鸡翅,我迫不及待的夹了一个放进嘴里,眼泪却不自觉地流出了眼眶。“是了,这便是我两年来我想念的味道。”酸酸甜甜的,里面有家人对我的思念和期盼,还有家乡的回忆。母亲做的菜也许比不上外面的大厨做的那样好吃,但是总能透过味道让隐藏在你心中的思念再次复燃,让人一重逢就热泪盈眶。

  面对着夕阳,我用力的擦干了眼泪!夜幕悄然而至,我躺在外头的摇椅上,抬头望着星空。“妈,我出去逛一逛。”“好,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嗯!”原本打算再去我儿时的地方逛一逛,可心里却是忍不住。我的家是在一个街道上,夏天的夜晚,总会有很多人沿着我家面前的街道散步。我走到对面的一个超市,买了一瓶水。“放假回来了啊?”“嗯呢!”超市的阿姨看见我,满脸笑容地问着我。一路走来,都看见许多熟悉的面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着招呼,心里顿时也觉得暖暖的。独自走在充满家乡味道的小路上,感觉整个人都鲜活了!

  我家附近是一个公园,每天晚上都会有很多人在那里散步健身。我一边欣赏着夜色一边往公园走。公园那里依旧是人声熙攘,和我离开的那一年一模一样。广场上有人跳着舞,耳边传来的是家乡软蠕的方言。透过空气传入你的心脏,感受到的,是一种甜蜜的味道!儿时玩耍的公园,温暖舒心的小城,绵软的.家乡方言,都是家乡的味道。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呆的时间越来越短,以前迫切想要离开,现在想要快点回来。“老板,来一份油煎豆腐。”“好嘞!”金黄的豆腐拿到手里的时候,我猛得吞了吞口水。一口咬下去,酥脆的豆腐夹着酱汁流入口中,齿颊留香。我大口的吃了起来,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这种来自味蕾的熟悉感,快要将我的心脏填满。这种味蕾上的乡愁令我终生难忘,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更让人刻骨铭心,是任何山珍美味所不能比的!

  出门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每个人心里的家乡味道,都是童年最深处的记忆!

家乡的味道作文10

  说起家乡的味道,我能想到的就是那就是冒着热气的锅盖面;刚刚出笼的汤包;整齐摆放在盘中的肴肉和一旁的香醋了。

  锅盖面,这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赐的名字。当时面馆的人得知自己在给皇帝下面,过于紧张,一不小心将木头锅盖掉入了锅中。不料,煮出来的面却香味四溢,乾隆吃了后也连连称赞,问这叫什么面。店主回答说还没有名字,于是就给它取名叫锅盖面。锅盖面十分有劲道,弹性十足,而前顺滑爽口。人吃了第一口,就会忍不住将第二口面叉入口中。每当早晨起来,大口大口地吸着锅盖面,那是何等的'享受啊!

  汤包,也是镇江早餐的一大特色。那晶莹剔透的面皮包裹着鲜嫩的肉馅。让人看了便垂涎欲滴。吃汤包时,我总是喜欢先蘸上一点醋,然后轻轻地咬开面皮,将汤包里的汤汁吸进嘴里,然后再大咬一口,最后再见整个汤包放进嘴里。

  肴肉,无论是在镇江的面馆里,还是在饭店里,你都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拿起筷子,架起一块肴肉,蘸上一点醋,便可以吃到独特的美味了。

  锅盖面,汤包,肴肉,香醋。这便是我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11

  我的家对面,有家早点摊。他家店里的经营不像别家那样品种丰富,非常单一,只做炉饼。我们这儿称之为侉粑。每天早晨起来,推开大门,闻着对面飘来的阵阵香气,我就嚷嚷着让妈妈去买给我吃。可妈妈却说炉饼吃起来干巴巴的,没营养。没办法,我只能馋的将口水往肚里吞。

  这个星期天,妈妈去外婆家了。我睡到很迟才起床。洗漱完毕,我来到户外,鼻中传来阵阵香气。熟悉的味道又勾起了我的馋虫,我吵吵着让奶奶买侉粑给我吃。奶奶无奈,喊来爷爷,让他带我去买侉粑吃。

  我随着爷爷来到对面店家,只见店门口,停着辆破旧的板车,搭着块长条形案板,上面对着一坨面团,旁边一个深火炉,非常简陋。此时店前已有十几人在排队等候。我很好奇,小小的侉粑有什么魔力,竟然吸引了这么多顾客?我和爷爷也赶紧排上去。在等待中,我一边听着大人们的谈话,一边观察老板的操作。老板快速擀面、切条、撒上芝麻和葱花,双手点水,来回捻起侉粑将其贴在炉壁上,身体一躬一躬,俯着 脊背,肩膀忽上忽下,左右摇摆,然后拿起火钳利索地将侉粑钳出。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从擀面到出炉,一锅炉饼出炉大概需要七、八分钟。望着老板被炉火熏得红亮的手臂和面庞,我不禁感叹,老板可真辛苦啊。十几分钟过去了,前面还有四五位顾客。我继续听着大人们闲聊。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似乎找到了前面疑问的答案。

  这家老板姓汤,今年五十多岁了,他家原是北方人,随祖上迁居到本地,已有三十多年了。三十年间,他们家一直做这种小吃,几代相传,终于做出了独特的风味,打造出了品牌。张溪侉粑色泽焦黄,嚼劲可口,吃后唇齿留香,已经成为我们当地乃至整个东至的经典名吃,誉满全县。许多从县城去市里的朋友经过张溪,都要停车驻足,买上一些侉粑,带着车上吃,或是送给市里的亲朋好友分享。店家非常忙,每天天一亮就出摊,天黑前再收摊,一天要做上千个侉粑。看着老板忙碌的样子,我问道:“叔叔,你一天做这么多,卖得出去啊?”老板笑道:“我家的侉粑,春节前后,客流量大,不愁卖。平时我主要通过抖音平台进行销售。出外打工的'家乡人都是在平台购买我的侉粑。都是老客源,不愁卖不掉,有时一天做的还不够卖呢。”“啊?”小小的侉粑,竟还能买到网上,我感到不可思议。终于快轮到我了,前面还有一位老奶奶。“您要多少?”“三十个。”“奶奶,您买这么多,家里人都喜欢吃吗?”“现在家里就剩下我和孙子了,其他人都去打工了。这些侉粑是要寄给他们吃。”“刚出炉的侉粑好吃,可过凉后,侉粑不仅失去了原有的香气,吃起来还没嚼劲,软绵绵的,并不好吃呀。”“不,他们都说好吃,因为这是家乡的味道。”

  是呀,家乡的味道——张溪侉粑,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它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且不论味道如何,单是这醇厚的思亲思乡之情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

家乡的味道作文12

  群山环抱,绿水环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造就了这青山绿水,山水之秀孕育了我的家乡。

  翻开尘封已久的时间简册,童年时家乡的景色历历在目,像是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还弥漫着浓郁的古朴气息。一切美好的过往在脑海中浮现,那股温暖而熟悉的乡味儿在空气中微微酝酿,

  我踏上那条像是用书简铺出的石板路,一切思乡情绪油然而生。这是一种苦涩而幸福的味道,它从我的心里一直蔓延到了噪子眼,又爬上了我的眼眶,以泪水的形式夺眶而出,最终作为安抚,它以它的泥土混着青草香味儿的手掌抚干了我的泪痕。这种味道犹使我怀念。土是普通的黄土,草亦是不知名的野草,然而这土里浸润着老一辈人辛勤的汗水,这野草中藏掖着我幼时的欢声笑语。所以这泥土混着青草的味儿是萦绕我鼻间最能使我感动的乡味儿。

  我走上了那条窄窄的水泥路,这条静谧的小路是村庄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经过时间的考验,它似乎已然是一位资深的老者。坐在小路中间企盼着日出,守望着日落,是我幼时极大的乐趣。夏日将尽秋将始的早晨,小村庄都会被蒙上一层白纱,这使我的小村庄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了。其实这白纱也是有味道的,特别是伴着朝阳洒下的碎片,那是一种微微湿润的凉与暖。这时需要做的便是合上眼睛面朝太阳让薄雾笼罩自己,深深的呼息。我想世上再疼痛的伤痕都能被它抚平吧,更何况一个年不更事小小的我呢。我早已被它完完全全的融化了。

  好不容易我穿过小树林,来到了一片秋的圣地。如果说秋姑娘是穿着火红火红的新嫁衣嫁到我的小村庄,那么这片黄灿灿的小野菊就是村庄赠予她发髻上精美的装饰吧。那种香简直不会给人留下任何余地,那个金黄简直比金子更璀璨夺目。小野菊的香在和风中发酵,像是一杯香醇的烈酒灌红了我的脸、幸福了我的心。我曾亲自品偿过它的味道,以前认为它的味是苦的`,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它是极香极甜的。

  冬天总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冬是什么味儿的?恐怕只有老黄牛大大的鼻孔里从容吐出的白雾最能代表冬天的味道了。老黄牛就像勤劳的村民一样,春、夏、秋都不得停歇,然而却从不抱怨,冬天无疑是它最美好的时刻了。老黄牛是农村家庭的依靠,亦是我童年最忠实的伴侣。每当奶奶到河里浣衣时,我都会坐在河边大大的鹅卵石上看着老黄年从容的将地里的干草慢慢的咀嚼,那个老家伙从容的把时间都嚼成了碎片,混着干草咽下肚。偶尔它也会停下来望望我,一边朝我喷着白气,一边将它贮存在胃里的幸福倒出来慢慢反刍。老黄牛的鼻孔里喷出来的是干草的香味儿,是幸福的味道儿,亦是我家乡的体味——一种踏实而安详的味儿。

  小村庄最显著的味儿,恐怕也只有那缕缕炊烟了。每当日薄西山时,西边的天空被镶上了一道道金边,小村庄里低低的烟囱应着这美好的晚霞吐出了如丝般细长细长的白线。这白线时不时地在树枝上缠绕,恋恋不舍绕上好几圈才直上云霄,去亲吻天边的云彩。这白线裹挟着人间的炭火味儿(亦是村民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飞向了最纯洁、最美好的天堂。这是人世间最幸福的味道了。

  春的泥土青草,夏的日裹薄雾,秋漫山遍野的小野菊,冬日里老黄牛从容的鼻息,傍晚直上云霄的炊烟……这一切都散发出了古朴而幸福的味道,是我的小村庄安详的味道。

  合上时间的简册,我的心情仍像老黄牛一样,将储存起来的幸福慢慢反刍无法平复。我将永远珍藏这份珍贵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作文13

  如今我们生活在大城市中,很少去感受乡间的一切了,于是就会开始怀念。

  我印象中家乡的味道,全部都在奶奶家。

  去奶奶家路上,两旁的杨桃已经由绿转黄。他们就如同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看起来水灵灵的。在这条道路上,仿佛就像通往一座神秘神秘的世外桃源。那儿没有了城市的喧闹,没有了城市的来来往往,没有了城市的忙忙碌碌。那里,一份朴素的踏实,融入内心,任由外面的世界喧器热闹,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和谐。

  时常回味的便是家乡四季的景色了

  春天,所有人都在忙这忙那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没有功夫在草坪上嬉戏;没有功夫去欣赏花的美;没有功夫去享受那一切,生怕错过了种植的最好时机。大家都开始马不停蹄的从家里到田野的路上走来走去,像按了反复键。家乡人就是这么的朴实,他们想靠自己的双手收获丰收与快乐。

  夏天,大家没有了春天的.忙碌,便多了一份悠闲。坐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听听蝉鸣,喝喝茶,晒晒太阳,与要好的伙伴聊聊趣事。小时候。每到夏天,爷爷会坐在摇椅上,手上拿着一把扇子,在那扇风。而我会时不时的去捣乱,被发现时,我便会咯吱咯吱地笑起来,空气中满是宠溺的味道。

  秋天,所有人劳动收获的季节,大家在春天努力后的结果便揭晓了,这也是最忙的季节。门前院子地上,铺着一张油纸,纸上晒着花生,我总喜欢在大人不注意时,偷来一粒,那花生比熟的来得更香,更甜。爸爸把大螃蟹带来了,剥着蟹壳,吃的蟹肉,品着蟹黄,满足感瞬间到来,叫上邻里的朋友一起品尝。大家聊着家常趣事,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又从各自家中拿出了各自的拿手菜。聊着春天时的辛劳,享受秋天的收获,这也不是一种满足吗?

  冬天,你以为会是个安静的季节吗?让我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真正放松的季节,所有人放下了手头上的事,开始热热闹闹过冬了。大街小巷都十分热闹,街上随处可见的戏班子,只要有个地,他们就能搭起舞台,令乡亲父老们个个都欢乐起来。小贩的吆喝声在不停环绕。还有,还有,最著名的莫属孩童们赖皮的哭闹声了。孩子们想要买什么,大人不给买,他们就赖在地上不肯走。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给他买。这热闹的气氛,似乎能独自独挡这冬天刺骨的寒风了。

  春去秋来,四季更替。无论是冬夏的放松,还是春秋的忙碌。无论是树下的悠闲,还是街上的热闹,他们都是代表家乡的味道。这味道是令我着迷的,回味的,怀念的。故人难忘,思乡情切切,我十分愿意成为那个分享家乡的人……

家乡的味道作文14

  无论离家多远,总有一根线把你和家乡牵在一起;无论离家多久,总有一缕思乡之情在脑海中荡漾。家乡的味道,永不能忘怀。

  题记

  在中国人眼中,家乡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开始,是一个人记忆中最亲切、最熟悉的地方。落叶归根,家乡总是充满思念和眷恋。乡情、乡景、乡音以及家乡的味道是每一个人对家乡难以忘怀的东西。

  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不为人知中尘封了悠久的文化与历史。民以食为天,单谈乡食,独讲那门手艺豆腐脑。

  豆腐脑是高唐名吃之一。豆腐脑的制作过程十分精密。豆腐脑使用精选的上等的黄豆制作。先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长时间照晒的储存水中浸泡。如果用净化的黄河水浸泡黄豆,口感更加醇厚。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再用石磨磨成浆。其次,浆经过过滤之后入锅,熬成豆汁,边煮边撇去上面的浮沫。最后,豆汁退温后装入桶内进行点卤使其凝固,将其封口。豆腐脑的汤料、卤和油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制法独特,颇具功力。

  豆腐摊上的老板和蔼可亲、热情好客。他们用平勺娴熟地从桶里撇几勺豆腐,加入卤和油等配料。经过精心加工的高唐豆腐脑滑嫩爽口、洁白明亮、似雪如玉、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像玳瑁琥珀,红中透白。油香而不腻。食之豆香、料香、卤香、油香、辣香五味俱全,口味极佳,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百吃不厌,回味悠长,广受好评,深受人们喜爱。

  老板们时常与顾客聊家常,给人一种亲切感,就像在家中吃饭一样。才下鼻头,又上心头,是心底淳朴的童年。

  高唐豆腐脑在以前只是当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听父亲说,在他小时候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现在,随着家乡的发展,家乡味道享誉省内外。外地人来高唐不喝豆腐脑是一种遗憾。高唐人外出归来,坐在摊前喝一碗豆腐脑实为一种享受。

  魂牵梦萦的家乡,伴着儿时熟悉的味蕾记忆,经久不绝。家乡味道独一无二,它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华美无比的外衣,却充满温暖的人。朴实平淡的小吃沉淀着每一个游子的赤子之心。家乡味道让我感到温暖、亲近,令我陶醉。

  这家乡的味道是在心底的乡思与乡愁。落叶归根,无论漂泊何处,虽历经岁月磨损,却永不会变。

家乡的味道作文15

  无论你离爱多远无论你是否记得家乡的一切,总有一根线把你和家乡牵连在一起,总有一缕思乡之情在你的脑海荡漾。那就是家乡的味道,永远改变不了,也永远无法忘怀。

  我的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不传的小镇,居民并不多,就是因为人少,所以这个小镇并不是那么地富有,我离开家乡已经摸约五年了。但家乡的味道,却依然清晰地刻在我的味蕊深处。这种味道,不比我在大城市吃的山珍海味,但却有种山珍海味难以比拟,更加珍贵,更加美味的独特感,那就是我对家乡的深深依恋之情。

  仍记得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就是家乡的炸圆子,这种了,是在大城市里买不到的.,即使有,也比大城市做得好吃。因为家乡的炸圆子都用土灶,这种圆子的味道更加传统。先将圆子放入高温下的油锅,当听到圆子的脆响时,便往灶堂底下再添把柴火,让油锅旺起来,盖下盖子,过几分钟后,用锅铲翻炒,直至圆子外表酥黄,既可盛盘。每每咬上金黄酥脆的炸圆子,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圆子的圆子的美味,更多的是家乡的味道。

  还记得每逢过节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去街上“淘宝”,所谓的“宝”,不过就是几块包装精美的糖块,几袋从未见过的饼干,每每这时,我们都开心地不得了,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分着吃了。而现在的大城市早已买不到这种小吃,家乡的店铺也看不到了,这种小吃,就只能成为我的回忆,永远也抹不去。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家乡的味道,是我最珍的加快,千金不换。

  不知不觉我走进一家小商店,店主是位阿姨,当时店里人挺多的,我想应该可以蒙混过关吧!想到这儿,我紧握住假币的那只手不禁加重了几分力道。可是我很快发现,这个甩掉假币的方法行不通;店主十分谨慎,一张钱币,她的犀利的目光总要将它们扫一遍,仿佛任何钱币的问题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也许是因为心虚吧!我鼻头的汗水加重了几分,掌心的钱也被汗水浸湿,腿也软了,随之后退了几步,“小姑娘,要买什么?”我被店主叫住,她正微笑地望着我:“没,……没什么,就来逛逛。”随后,立刻跑了。经过这次失败后,我发现这种商场是甩不了假币的,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路边的小摊。

  那是一位卖气球的老奶奶。我心想:嗯!就是她了,不过老奶奶您千万别怪我啊!于是我大步走到摊边,来三个气球吧!”我顺便将假币给了她。呼!终于可以摆脱了假币,“小朋友!”我以为她发现了钱币是假的,但谁知她却说:“我身上的零钱没带够,这50元还你,气球你先拿着,我一直都在这路上,等你遇见我后再给钱吧!”我心里十分感动。她那么信任我,我这样骗她,是不是不太好啊!于是,我连忙拿出口袋里的零钱:“我还有零的!”匆匆付了钱就走了。在路上,我的手不在意碰到了那50元钱,我忽然想起了爸爸那坚定的目光,三下五除二,将假钱撕成了碎片,手也不自觉放开气球。看着气球和纸片在蓝天飞舞,我的心里愉悦极了。

  外面的天空好蓝啊!

【家乡的味道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味道作文11-13

家乡的味道作文02-05

家乡的味道_我的家乡作文02-15

家乡的味道_关于家乡的作文02-15

家乡的味道02-25

家乡的味道作文(优秀)06-01

(热门)家乡的味道作文06-01

(推荐)家乡的味道作文02-14

家乡的味道作文(通用)03-14

家乡的味道作文(优秀)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