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的特产作文

家乡的特产作文

时间:2024-08-22 07:17:09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特产作文(精选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特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特产作文(精选7篇)

家乡的特产作文1

  在依山傍水的温汤小镇,大名鼎鼎的温汤佬松花皮蛋从街头到巷尾,正等着您去选购和品尝呢。

  温汤佬松花皮蛋的产地不同一般,得天独厚。这里有人间仙境明月山,处处是冬暖夏凉的山泉,空气十分纯净。至于温汤佬松花皮蛋的制作就更是讲究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食材—新鲜鸭蛋。把鸭蛋洗净,晾干水分,再从灶里取出草木灰,把草木灰和事先预备好的面碱、茶叶、盐、石灰、谷壳放在一旁备用。

  然后,将滚烫的茶水密闭15分钟,再把香气扑鼻的浓茶倒进盆里,往盆里继续倒入石灰、茶水、面碱、草木灰、盐,搅拌搅拌。

  待冷却后,将鸭蛋均匀地滚上灰浆,一定要均匀哦。滚完后,还要给它细细地裹上一层谷壳,让它变得更漂亮些。

  最后,把它们放进口袋,扎紧密封15天,15天后拿出来,在外面晾30~50天后,将外壳敲开,露出松花皮蛋美丽的真容。如果里面有肆意怒放的“松花”,这就一定是上品了。

  松花皮蛋的得名,缘于那雪花般的“松花”镶嵌于晶莹透明的蛋白。而“温汤佬松花皮蛋”的独特在于它富含硒,这可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好处的微量元素。因此,这“温汤佬松花皮蛋“也便成了温汤游客必备的伴手礼了。

  温汤佬松花皮蛋不仅好看,也非常好吃。蛋白含入嘴中,Q弹Q弹的。里面的'圆头圆脑的蛋黄,轻轻掰开,浓稠的蛋液在上边缓缓地流淌,慢慢地荡漾,舌头触碰上去的一刹那间,只有幸福的感觉。吃完了,还要舔舔嘴,回味那唇齿间的留香。

家乡的特产作文2

  我的家乡在一片大海的旁边,村里的人们都热爱这片大海。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在海里养蛏、海带之类的海产品。久而久之,蛏子这种海鲜便成为了家乡的特产。

  说起蛏,你第一次看到可能会觉得恶心。蛏子是贝壳类海鲜。它身躯狭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贝壳上面会露出半透明的两个水管般的触角,养在海水里的时候,它会偷偷探出触角还有软足。看久了,它就变得可爱了。我那闲着没事干的`童年,总会蹲在水盆旁边看个半天,在它探出触角的时候碰一下。它就会如含羞草般的缩起触角,顺便从软管里“嗞”我一脸水。

  蛏子是村里每家每户必有的食物,蛏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的制作方法可有很多,拿蛏子煮汤,蛏抱蛋,还可以以把蛏子晒成蛏干。蛏子大丰收后,肉厚肥嫩的最适合做蛏干了。家里人会用一大锅水把几个箩筐的撑子蒸熟,然后让小孩子剥肉,洗净肉中淤泥,再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晒出来的蛏干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起来那更叫一个字:鲜!用蛏干加丝瓜煮成汤,热气腾腾的汤散发出浓浓的鲜味,喝一口,让你说不出话。夹起蛏轻咬一口,软软糯糯,别提多香了!把蛏干用油爆香,加入虾油,红酒,煮成汤面,吃起来香咸可口,充满海的味道。

  卖蛏的一般都在菜市场,或者一个空地。刚捞上来的最新鲜,一群50、60岁的人会背着箩筐或开着三轮车一筐筐地载出来卖。一群蛏民便会在街上吆喝,看哪家的蛏最肥美最实惠,真是收获满满。

  落日中,黄昏下,家乡的海边,一个个弯腰的身影,最冷的时节种下蛏苗,最热的时节挖蛏。他们的辛苦劳动才种出个个肥美鲜美的蛏。

  家乡的蛏,味美。但,蛏民的辛苦更美!

家乡的特产作文3

  我的家乡在慈溪,这里是一个盛产海鲜的地方。其中,有两种海鲜是这里的特产:螃蟹和泥螺。

  泥螺,又叫“吐铁”。壳呈圆形,薄而脆,不能包住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并且折过来遮盖了壳的一部分。表面有细密的花纹,呈螺状。它的身体是黄褐色的,半透明的。它的头盘大而肥厚,形状像袖珍拖鞋。泥螺生长在内湾潮间带泥土的泥沙滩上,营匍匐生活。爬行时,将掘起的泥沙和分泌出的粘液混合,覆盖在身体上,形成与沙子颜色相同的保护色。

  泥螺很好捉。你只需要一块大大的木板和两根长长的木头,像滑雪一样在泥沙滩上行驶,仔细一看,会看到许多透明的痕迹,上面有许多“脏泥土”,那便就是泥螺了。伸手去捉,它们不会跑走,而是排着队继续向前行驶,乖乖地“自投罗网”。

  泥螺是在桃花盛开时最美味,这时的泥螺体内没有泥,也没有细菌,味道很鲜。中秋时的泥螺叫“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桃花泥螺”,但粒大脂丰,味道也很鲜美。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泥螺具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的`作用,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是名副其实的补养品。

  泥螺的做法有很多,比如:醉泥螺、螺肉粥等等。其中,我最爱吃的是爆炒泥螺,接下来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它的做法吧!首先,把泥螺放在有洞的淘箩里,左右晃动,让泥螺把体内的粘液、泥沙都吐出来,再用水冲一下,让水、泥沙和粘液顺着小洞流下去。然后在锅中放油,接着把泥螺倒进去,再把大蒜、葱切碎了之后放进去,最后加两小勺的盐,等四五分钟后,一盘美味的泥螺就做好了。

  家乡的泥螺真好啊,欢迎你们来尝一尝哦!

家乡的特产作文4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被称为“寸锦寸金”。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特产——云锦。

  云锦可是用上等材料,且纯手工制作而成的。云锦的颜色五彩缤纷,是一件精美华丽的艺术品。云锦大量使用金线,显得富丽典雅,金碧辉煌。南京云锦的配色多达二十几种,越发显得明亮鲜艳。云锦也有许多种图案,例如“团花”、“散花”、“锦群”等。其中,“团花”对织造者的要求最高。团花有八则,每则都有自己的粗与细,向同一个方向回转,使其中心突出,疏密有致。

  云锦有很大的观赏价值。精细的织造,精美的图案,绚丽的锦文,高雅的'格调,让人看了赏心悦目。云锦中隐隐地含着宫廷文化的剪影,有着一股唯我独尊的气息,象征着神权,同时也包含着前程似锦的寓意。云锦还可以用来装饰衣服,除了“团花”、“散花”之外,云锦还发展了新的花色品种,如“妆花”、“金宝地”、“织锦”等,十分绚丽夺目。

  云锦的历史更是悠久,令人难以想象。早在东晋(公元317至420年)时期,就有关于云锦的记载。那时,云锦一直是皇家服饰的专用品。到了清代,正式开启了“江宁织造署”。它在曹家四代的努力下,成了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随后,云锦的传承历程十分艰辛。传说当时有一户专门织云锦的人家,他们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天上的神仙,让他们织出世上最精美的布匹。可是他们的东家偷了他们的织布机,于是神仙便派仙鹤下凡,咬死了狡诈的东家。从此,云锦便流传了下来。

  这就是云锦,它不仅是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更是中华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家乡的特产作文5

  盐,是生活的沉淀物,是生命的结晶体,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它飘零在生活中,散落在众生里,待我们去发现,去搜索,去品味。

  我的家乡自贡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盐,是这座城市的根。早在公元一世纪东汉时,今自贡富顺县城一带便凿井取盐。因盐聚人,因人成邑。自贡的名字就是两口古老盐井的组合。1939年自贡正式设市时,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

  因为盐是海洋文明的遗迹和象征,但远离海洋的四川是一块与远古海洋气息相接的盆地。2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自贡所在的古四川盆地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经地壳运动,存留在盆地内的海水和积水中的盐分被沉积、掩埋形成盐卤、天然气资源。

  因为有盐,所以食物才有了滋味。自贡的盐帮菜有名;因为有盐,所以自贡人有味。盐,需要你去慢慢的品味,当你品出其中的“咸”来,你便懂得了自贡人。他们喜欢用嘴巴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若是自由、豪爽,浑身通泰、不拘一格的,他们不说有情有义,而说“有盐有味”。反过来,一辈子谨小慎微,为物所役、与邻为壑的,那就叫“没盐淡味”,白白来了世上一回。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丑女叫“无盐”,但自贡或者四川的女子或辣或酸,或麻或嗲,都是有盐味的。美不美不在容颜,而在椒盐。有盐就是红妆的超女,无盐就是武装的`巾帼。

  有盐的人生,才有味。深厚的盐文化积淀,哺育出一代代性格鲜明的自贡人。盐至纯,味至浓,恰如自贡人直率纯粹、仁义豁达的性格。

  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盐和人。

家乡的特产作文6

  我的家乡有很多特产,板栗、柿子……各自都有俘获味蕾的绝招,其中板栗是我的最爱。

  九月中旬,虽然还算不上金秋,但板栗已经早早地熟了。成熟了的板栗像一只只睡着了的小刺猬,累累地挂满枝头。这时,栗树主人忙碌起来了,或捡拾起地上掉落的板栗,或用长镰刀钩下青青的嫩栗。有时,抱住树枝摇一摇,便会下起一阵“板栗雨”,开口成“十”字的早已熟透的“金黄色刺球”纷纷落下,用脚轻轻一踩,深棕色的板栗便挤了出来。

  中午,板栗园的工人们铺开一张尼龙纸,席地而坐,有说有笑的'聊天,一边吃着今天的“战利品”。尝尝嫩板栗,“不错不错,脆嫩可口!”他们说道。再尝尝熟的板栗,“不错不错,齿间留香!”栗树主人黝黑的脸上有了笑容,暗中自喜,明天定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菜市场飘着浓浓的板栗香,行人路过板栗店看见新鲜的板栗,总会驻足品尝,问价。果农们一看来了顾客,便极力推荐、夸赞自家的板栗,脸上笑开了花。有的顾客等不及了,在路旁蹲下,津津有味地吃起板栗来,香味扑鼻。有的急匆匆捎上排骨赶回家,炖上一锅板栗,全家共享美味。

  晚上,炒板栗的香气洋溢在整个小区,孩子们抓上一把糖炒板栗飞奔下楼,与小伙伴们玩耍。玩得累了,大家一起掏出家里带来的板栗,有甜的、咸的,脆的、糯香的,随着风飘向各个角落。

  板栗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老年人常食板栗,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有很大的好处。

  板栗是我们家乡久盛不衰的的绿色食品,“罗田板栗甲天下”,名不虚传。

家乡的特产作文7

  大海的波涛渐渐平缓地退去,夕阳的余晖倾洒在如沙漠般辽阔的滩涂上,在这片“沙漠”的地下却蕴含着宝藏与生机——文蛤。

  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要想获得这种曾经为唐代皇宫海珍的上等贡品,自然只可巧取不可硬夺;要想在茫茫几万亩的海滩上挖出深藏几厘米,甚至是十几厘米沙下的文蛤,铲子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智慧勤劳的南通人自有他们的办法:文蛤喜欢居住在沙质松软的地方,因此只要一双脚便可以轻松掘沙,两只脚来回扭动便可将脚下的沙或文蛤翻上来,经过长时间的循环,再厉害的文蛤也将浮出“脚”面。

  南通人不仅善于踩文蛤还善于吃文蛤。文蛤蒸蛋便是其中广为人知的一种美食。无论哪种做法,首先的第一步便是将文蛤养在水里让其吐沙,增加文蛤细嫩的口感。将文蛤放进捣匀的蛋液中,加入少许香葱,最后倒上一些芝麻油,让其与香葱以及蛋的香味充分混合,再加上文蛤的鲜,更是令人垂涎三尺。剥去文蛤的壳,将肉与蛋一起吞入口中,刹那间,那小小的文蛤肉中所蕴含的大量汁水被迅速释放出来,腾着香味的汁充溢在你的口中,刺激着你的味蕾,四周也都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常常一盘蒸蛋一上桌就被席卷一空。而另一种吃法则充分激发了这种寒性食物内心所蕴含的'热情。一块烧红的铁板铺上锡箔纸,撒上洋葱,铺上文蛤,让洋葱这种来自赤道的食材所特有的独特的麻香钻进文蛤的内心,点燃其鲜味,一盘上桌,满席弥香,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铁板文蛤。

  文蛤是我家乡的一大瑰宝。它享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不仅为中国人所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日本人也十分钟爱文蛤,目前中国文蛤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便是日本,我为我的家乡珍宝——文蛤而感到骄傲。

【家乡的特产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特产的作文06-01

(经典)家乡的特产作文06-01

家乡的特产作文02-02

家乡特产作文03-08

家乡特产作文04-20

家乡的特产08-14

【热门】家乡的特产作文04-19

家乡的特产作文【热】04-22

【精】家乡的特产作文04-23

家乡的特产作文【实用】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