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演讲稿>记者演讲稿

记者演讲稿

时间:2020-10-16 14:23:44 演讲稿 我要投稿

记者演讲稿汇编九篇

  演讲稿的格式由称谓、开场白、主干、结尾等几部分组成。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者演讲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记者演讲稿汇编九篇

记者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能代表新加入集团公司新闻战线的同志们在这里发言。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因为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记者节节日。向所有领导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励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新闻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是值得我们执着一生而追求的事业,是让我们永葆青春活力的事业。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我们是集团公司的喉舌,时刻向 30 多万职工诉说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方向,记录着集团公司的辉煌历程。

  所以,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集团公司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我们幸福,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我们笔尖流淌出的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下记录的一张张喜悦的照片,都在向我们倾诉着集团公司跨越发展给职工生活带来的幸**康。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经常性工作。当霓虹闪烁的时候,我们在烛光下记录着集团公司发展的步伐;当合家团圆的时候,我们伴着孤独走向新闻发生的地方;但无论怎样艰难,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就不会退缩。 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是新闻工作者。

记者演讲稿 篇2

  梦想是什么?梦想好似在冬季的土地上,种子生长出的一棵小芽,它晶莹透亮,薄薄的,嫩嫩的,这颗小芽,就在这一直长啊!长啊!经过风风雨雨最终长成一棵高大而美丽的大树……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在心中悄悄地生长,我也是。小时候的我,每天都会做着各种各样的梦:当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一位为人师表的教师、一名才华横溢的作家等等,围绕着这些梦想,我快乐地生活着,幸福的憧憬着……

  可就在这一天,一个新的梦想诞生了,并坚定了我的决心。

  一天放学后,我打开电视,新闻联播正在播放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央视头牌记者张泉灵,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镇定自若地报道着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那动人的场面、别样的勇敢与美丽,深深地打动了我。张泉灵,她,成了我心目中最高大的人物,最魅力的记者。从此,我幼小的心田里便植下了当记者的种子,而张泉灵就是我心中的偶像、心中的英雄。

  渐渐地,我长大了,知道了当记者是一项无尙光荣的职业,不但能与各国的大人物面对面的交谈,还可以周游世界呢!可是我当记者不奢求这些,只奔着一个目标: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后来,我发现当记者还要有一种爱憎分明、不屈不挠的坚定品格。因为一名正直的记者总会用手中的笔杆子去报道一些不文明的现象,这往往会引来当事人的不满或谩骂。每当我看到那些记者为了尊重事实,毫不畏惧,坚定立场的时候,这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更加敬佩和向往。当记者还要有一种吃苦耐劳、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当记者辛苦,不仅仅是每天工作到很晚才下班,而且在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中,或在枪林弹雨的残酷战争中,都是这些可爱的记者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进行采访,第一时间向人们报道,以让挂念的人们了解真实,得以安心。尽管这样,却丝毫没有动摇我要作记者的信念。

  我知道作一名记者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所以我拼了劲的读书写作。现在,我已经是校广播站的一名优秀的小记者了,但我并不因此自满,我要更加努力,在生活中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对新鲜事的敏感性,当好这个小记者。

  作一名记者。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执着的追求。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总会有一天梦想的幼苗会长成参天的大树:那时,站在这里的将是一位大名鼎鼎、一身正气、漂亮可爱的卢记者。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我是09级的学生记者赵一琳,今天作为优秀学生记者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用心做好一名学生记者》。

  源于对文学、写作的热爱,大一刚入校,我便选择了校报记者团。经过校报编辑部笔试、面试、实习考察等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一名校报学生记者。当“记者”这个光环与荣耀逐渐退去,摆在我面前的,是肩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常常问自己,我该怎样做,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记者?——经过在校报记者团近两年的锻炼,我觉得当好一名学生记者,需要回答好以下五个问题。

  第一问,你转变好了吗?当好学生记者要完成从“文学创作”到“新闻写作”这个转变。也就是由文学爱好者到新闻工作者的转变,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文学可以是虚构的,而新闻必须是真实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不能掺杂一丝虚假,哪怕是所谓的“合理想象”。文学的语言更讲究文采韵律,新闻却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这些都是接受了校报编辑部组织的新闻写作、摄影等培训和自己一年多的采访写作后感悟到的。

  第二问,你准备好了吗?还记得,第一次接到采访任务,面对采访对象,我很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有点语无伦次。结果可想而知,那是一次失败的采访,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准备的不够充分。后来,老师嘱托我在采访时要注意礼貌,事先准备好采访提纲、联系好采访时间,要记录采访到的内容,甚至摄影的角度都要事先精心设计。我就跟着大二、大三的记者一起去,虽然我的第一篇稿子写得不是很好,却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与肯定。我看到那张薄薄的稿纸上,密密麻麻批的全是修改的字迹,甚至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一个词语的前移和后置,都会反复斟酌,那一刻,我既惭愧,又深深的被感动了,他们对待文字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敬业精神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让我明白了新闻的严肃性和当好一名记者的艰辛。

  第三问,你认真琢磨了吗?在做学生记者的过程中,我会遇到很多问题,比方说摄影,为了拍好照片,我认真阅读了相机的说明书,对照上面的每一个按钮,逐个尝试,经过多次实践,我掌握了摄影的基本技巧,可以从容的完成摄影任务。记者团指导老师李老师和徐老师经常跟我们学生记者一起交流,推荐优秀的稿件和其它高校的校报供我们参考学习。记得XX年5月份,我写一篇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通讯稿,采访了陶瓷美术学院的杜永强,第一次写的时候,有些夸大了他的创业成绩、对一些数字没有深入考究。后来在审稿的时候,曾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亲自帮我拟订了一份写作提纲,还特意嘱咐我,要到杜永强的寝室、工作室和专业课教室实地考察,多方联系他的老师、同学和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甚至打电话到他的内蒙古老家,采访他的父母,了解到最全面的信息。最终,这篇近3000字的通讯稿前后经过了四次采访、七次修改才最终在校报上发表。

  第四,你善于挖掘、发现吗?当学生记者不能只等待老师布置任务,而是自己要主动寻找新闻线索,我经常去摘抄学校宣传栏海报,记下时间和地点,不论是比赛、文艺表演还是讲座,我都积极的去现场采访,一方面我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得到陶冶、成长,另外,我可以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获得第一手宝贵的资料,供自己写作所用。另外,我经常利用向宿舍发报纸的机会和同学们聊天,从他们那里寻找有采访价值的新闻线索。

  第五,你有没有坚持精神?做好一名记者需要责任感、荣誉感,也就是坚持精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天晒网”。写作是一种痛苦的产物,有时候苦思冥想却迟迟下不了笔,有时候为了提升新闻时效性需要熬夜赶稿件,有时候会碰到采访对象不配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有时候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的稿件由于不符合要求却被毙掉,这个时候,心头会有一种难言的苦涩,也就在这时,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是应该继续努力、还是放弃?我会用行动告诉自己,我选择坚持到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会永远铭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那一刻的激动之情,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记者,但是我会以职业记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多思、多学、多积累,多写,多练,为学校的宣传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这也是我们全体学生记者的共同心声,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4

局台领导、各位老师、各位电视同仁,你们好:

  我竞聘的岗位是首席记者。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今年35岁,1991年从xx师专毕业,当年参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xx崇山煤矿。在那里工作了7年。7年中做过xx市在煤矿举办的机电中专班的语文课老师,崇山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的职员。后来担任公司

  及煤矿办公室秘书。曾多次到井下,亲身体验了煤矿工人的辛苦与不易。在这期间,我在工作之作。曾创作大量诗歌散文作品,后期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试论企业人才培养》获得xx市重工局论文一等奖。1997年底从企业停薪留职。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单位。作品获山东电视新闻奖二等奖,xx广播电视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在电视专题部工作,是邹平县十佳记者。

  回顾我六年电视工作的经历,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长离不开电视台这个事业发展的平台,我的每一个进步离不开局台领导的教育和指导,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希望在今后能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电视新闻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思想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新闻界有一个现象,科班出身的记者有时打不过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为什么?因为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厉害,这三板斧是他从实践中得来的,是他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干净利落,非常实用,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个“快”字就能让诸多高手胆战心惊或者人头落地。但是现代的“程咬金”也要学习,也要创新和提高。因为三板斧在这个传媒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对社会发展有清醒理性的认识,首先就要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人。

  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积累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忍受寂寞的过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难说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点我很欣赏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断的学习,不轻言放弃。

  我出生在70年,在农村长大,家境贫苦。我弟史姊妹三个,在母亲的教诲下,都考上了学,这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劳力缺乏的情况下,一个农村普遍家庭,三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应该感谢我母的坚持,一种韧性的坚持。艰苦生活的经历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更有它积极的意义。试想一下,一个不了解生活,不热爱生活,不关心社会的人,他又怎么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动人、激励人和影响人。在这里我说一件事情,在我读高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回家,跟家里要口粮。那年我读高三,高考在7月份,家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父母没办法,只能卖掉家里养殖的百十来只鸡。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规律,所以每次回家,家里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鸡就会少上几只。我每次回家关心的是我的饭钱能不能拿到。但是母亲那时会是什么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无奈,因为有一个细节是我至今都难以忘记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会当着我的面,数一数那些鸡的数量。在当时农村经济远没有像现在发达的条件下,那些蛋鸡是整个家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那些鸡在被母亲拿到集市上卖掉后,它们的命运……他们可以说都壮烈牺牲了。后来临近高考的时候,家里的鸡已没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鸡瘟,在太阳底下站着,耸着肩膀,无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话,那就是死掉了。这是一些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小事,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有时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书,乐观积极的人读到的是希望和爱心,悲观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与隔绝。

  做事先做人,做新闻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经历,尤其是一些苦的经历给了我很好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让我始终保持一个平民的心态,塌实的工作;能够让我不断的学习,永不满足,在成长中学会奔跑;能够让我如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在电视专题部工作以来,我先后担任过垄上行栏目、梁邹纵横、走出家门的邹平人等栏目的负责人。在担任“垄上行”栏目负责人期间,我开始尝式把新闻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当时最明显得一点就是解说词的变化,你要讲故事给大家听,你的解说词就要口语化,书面语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说要讲创新,画面要创新,节目结构和编排也要创新,栏目包装也要创新。思想更要创新。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得一句话。在我编辑一期“走出家门的邹平人”节目时,张涛告诉我,在节目的结尾,可以用被采访人的一句经典的话,用字幕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束全片,能使节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节目整体的分量,这个建议非常好,我当时具是很感激,因为他在关心我做的节目,也可以说他在关心这个节目的创优和创新。

  节目的创优和创新伴随了我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六年的工作积累,更多的是给了我一种信心,一种做好电视节目,开拓事业空间的信心。我希望能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更多的人,不管他做什么,是什么职业。

  我没有上过正规的新闻学院,依靠同事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逐步掌握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并主动追求更高的采访制作水准。景台长曾给我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不要

  怕多干,多干了不会吃亏。有时候,人最怕的是吃亏,但是是吃小亏还是吃大亏,自己应该有个把握。我想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努力工作,就是吃大亏。

  我非常感激局台领导给了我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一个单位,对所有得人来说,发展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是幸运的是我拥有了这样一些机会。域外采风活动已开展多年,由宣传部、电视台和报社各抽调一人,组成域外采访小组,到先进地区采访,一般每年采风一次。为邹平县经济和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20xx年到20xx年,每年我都作为邹平电视台域外采风活动的主要成员,到省内和省外发达的地区采访。20xx年到广饶、寿光、文登、诸城、荣成等地采方,回来后策划制作了系列报道《大潮涌胶东》,在“邹平新闻”中插出。20xx年先是到海尔集团,后来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采方。在我看来,这是域外采风活动成果比较丰富的一次。制作了九集系列报道“海尔行”和十四集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潮起两江风来急”。对海尔的九集系列报道,写作过程非常艰难,几易其稿,但是结果是我领会到了海尔文化的精髓。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能静下心来,秉烛夜读,认真的研究海尔吗。比如说海尔的海外拓展战略,就是要把工作办到美国去。向高手学习,有一天你就能成为高手。但是向高手学习的前提是,你不要做井底之蛙,墙上芦苇。有些理念上的东西,有人可能觉得离自己的工作很远,比如海尔的服务理念,真诚到永远。用到一个电视记者的身上,怎么真诚到永远?你的节目拿给观众看,你的采访到位了没有,甚至一个字幕用什么字体更好看,你研究过了没有?这都是很具体的事情。我也是经常反思这样的一些事情。态度决定一节,细节决定成功。海尔还有一句话,能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从200x年元月开始,我负责“走出家门的邹平人”栏目的采访制作,去深圳采访时,见到一个老乡,是一个职业学院的校长。他跟我说,他的弟弟高中毕业后,来到他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是打扫卫生。当时他的这个高中毕业的弟弟觉得不理解。但是这个当时已经是劳动处处长的哥哥却对弟弟说,打扫卫生怎么了,你就要去看别人的冷眼,就要去听别人说你的那些话,你才能进步啊,你的心总那么小干什么?你现在打扫卫生,如果打扫好了,虽人可能会觉得离不开你了。那么这时候你要展示你自己啊。你有什么本事,你拿给别人看好了。我想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哥哥。你说,他对他弟弟不关心吗?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后来他的这个弟弟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因为他的文采不错,字写的也好,进入万达公司影视部。后来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那么回过头来看,如果他当时不去扫地,或者扫地过程中没有坚持下来呢?

  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回头路,有时候一个道理当你认识到了的时候,可能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为时间不等人。在煤矿工作的时候,从住的地方往北走,有一道山谷,因为周围都是开垦出来的田地,所以那个山谷显得有些突兀。在山谷的一块岩石山,孤零零的长着一棵松柏。那棵树当时给我触到很大。我为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悬崖边的树”,越看你越像一只鹰,栖身岩石,饮千年霜露。一朝想到飞翔,却在瞬息间,苍老。有人说你写得太悲观了,但我一直没有感到悲观,反而觉得是一种激励。前几天,我母亲住在我这里的时候,某一开的早晨,她告诉我,趁着年轻,想干点事业就干吧,不要等到四老五十了,想干事业的时候,已经没有精力了。我感激我的母亲,一位已经六十岁的农村老人,还为我的发展操着心。

  今天是200x年的元月29日,今年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了,我希望看到第一朵花开放的姿态,因为看到它开放的时候,我知道整个春天也就开了。那将是新的一年最协人的一个起点。我希望和所有在这个春天想飞翔的人一起飞翔。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5

  我竞聘的岗位是首席记者。请允许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今年35岁,1991年从滨州师专毕业,当年参加地直分配,被分配到滨州崇山煤矿。在那里工作了7年。7年中做过滨州市在煤矿举办的机电中专班的语文课老师,崇山煤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的职员。后来担任公司及煤矿办公室秘书。曾多次到井下,亲身体验了煤矿工人的辛苦与不易。在这期间,我在工作之作。曾创作大量诗歌散文作品,后期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试论企业人才培养》获得滨州市重工局论文一等奖。1997年底从企业停薪留职。1998年8月被招聘到我单位。作品获山东电视新闻奖二等奖,滨州广播电视一等奖等奖项。目前在电视专题部工作,是邹平县十佳记者。

  回顾我六年电视工作的经历,我深深感到我的成长离不开电视台这个事业发展的平台,我的每一个进步离不开局台领导的教育和指导,离不开同事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向你们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希望在今后能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电视新闻工作者,首要的要求是要有自己的思想,最怕的就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思想从哪里来?从不断的学习中来,从工作实践中来。新闻界有一个现象,科班出身的记者有时打不过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为什么?因为程咬金的三板斧很厉害,这三板斧是他从实践中得来的,是他多年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干净利落,非常实用,如果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效率高,效益好,一个“快”字就能让诸多高手胆战心惊或者人头落地。但是现代的“程咬金”也要学习,也要创新和提高。因为三板斧在这个传媒业迅速发展的时代是靠不住的,你要对社会发展有清醒理性的认识,首先就要做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人。

  生活的积累、经验的积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积累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忍受寂寞的过程。你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寂寞就修不成正果。工作六年,很难说我就修成了正果,但是有一点我很欣赏我自己,那就是我在不断的学习,不轻言放弃。

  我出生在70年,在农村长大,家境贫苦。我弟史姊妹三个,在母亲的教诲下,都考上了学,这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劳力缺乏的情况下,一个农村普遍家庭,三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应该感谢我母的坚持,一种韧性的坚持。艰苦生活的经历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一种最好的锻炼,对一个新闻工作者更有它积极的意义。试想一下,一个不了解生活,不热爱生活,不关心社会的人,他又怎么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去感动人、激励人和影响人。在这里我说一件事情,在我读高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回家,跟家里要口粮。那年我读高三,高考在7月份,家里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父母没办法,只能卖掉家里养殖的百十来只鸡。父母掌握了我回家的规律,所以每次回家,家里的那些正在下着蛋的鸡就会少上几只。我每次回家关心的是我的饭钱能不能拿到。但是母亲那时会是什么心情呢?她一定是有些无奈,因为有一个细节是我至今都难以忘记的,那就是每一次回去,好都会当着我的面,数一数那些鸡的数量。在当时农村经济远没有像现在发达的条件下,那些蛋鸡是整个家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那些鸡在被母亲拿到集市上卖掉后,它们的命运……他们可以说都壮烈牺牲了。后来临近高考的时候,家里的鸡已没有多少了,又染上了鸡瘟,在太阳底下站着,耸着肩膀,无精打采。突然倒下的话,那就是死掉了。这是一些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事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些小事,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懂得了人生奋斗的意义,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有时我也想,生活真是一本大书,乐观积极的人读到的是希望和爱心,悲观消沉的人得到的是冷漠与隔绝。

  做事先做人,做新闻工作更是如此。生活的经历,尤其是一些苦的经历给了我很好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够让我始终保持一个平民的心态,塌实的工作;能够让我不断的学习,永不满足,在成长中学会奔跑;能够让我如终用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在电视专题部工作以来,我先后担任过垄上行栏目、梁邹纵横、走出家门的邹平人等栏目的负责人。在担任“垄上行”栏目负责人期间,我开始尝式把新闻人物化,把人物生活化,把生活故事化。当时最明显得一点就是解说词的变化,你要讲故事给大家听,你的解说词就要口语化,书面语气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解说要讲创新,画面要创新,节目结构和编排也要创新,栏目包装也要创新。思想更要创新。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这是我经常对自己说得一句话。在我编辑一期“走出家门的邹平人”节目时,张涛告诉我,在节目的结尾,可以用被采访人的一句经典的话,用字幕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束全片,能使节目更加完整,甚至能增加节目整体的分量,这个建议非常好,我当时具是很感激,因为他在关心我做的节目,也可以说他在关心这个节目的创优和创新。

  节目的创优和创新伴随了我新闻工作的全过程。六年的工作积累,更多的是给了我一种信心,一种做好电视节目,开拓事业空间的信心。我希望能把这种信心传递给更多的人,不管他做什么,是什么职业。

  我没有上过正规的新闻学院,依靠同事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逐步掌握了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并主动追求更高的采访制作水准。景台长曾给我说过一句话,大体意思是不要怕多干,多干了不会吃亏。有时候,人最怕的是吃亏,但是是吃小亏还是吃大亏,自己应该有个把握。我想如果一个人不学习,不努力工作,就是吃大亏。

  我非常感激局台领导给了我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在一个单位,对所有得人来说,发展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是幸运的是我拥有了这样一些机会。域外采风活动已开展多年,由宣传部、电视台和报社各抽调一人,组成域外采访小组,到先进地区采访,一般每年采风一次。为邹平县经济和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从20xx年到20xx年,每年我都作为邹平电视台域外采风活动的主要成员,到省内和省外发达的地区采访。20xx年到广饶、寿光、文登、诸城、荣成等地采方,回来后策划制作了系列报道《大潮涌胶东》,在“邹平新闻”中插出。20xx年先是到海尔集团,后来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采方。在我看来,这是域外采风活动成果比较丰富的一次。制作了九集系列报道“海尔行”和十四集大型系列专题报道“潮起两江风来急”。对海尔的九集系列报道,写作过程非常艰难,几易其稿,但是结果是我领会到了海尔文化的精髓。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能静下心来,秉烛夜读,认真的研究海尔吗。比如说海尔的海外拓展战略,就是要把工作办到美国去。向高手学习,有一天你就能成为高手。但是向高手学习的前提是,你不要做井底之蛙,墙上芦苇。有些理念上的东西,有人可能觉得离自己的工作很远,比如海尔的服务理念,真诚到永远。用到一个电视记者的身上,怎么真诚到永远?你的节目拿给观众看,你的采访到位了没有,甚至一个字幕用什么字体更好看,你研究过了没有?这都是很具体的事情。我也是经常反思这样的一些事情。态度决定一节,细节决定成功。海尔还有一句话,能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从200X年元月开始,我负责“走出家门的邹平人”栏目的采访制作,去深圳采访时,见到一个老乡,是一个职业学院的校长。他跟我说,他的弟弟高中毕业后,来到他所在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是打扫卫生。当时他的这个高中毕业的弟弟觉得不理解。但是这个当时已经是劳动处处长的哥哥却对弟弟说,打扫卫生怎么了,你就要去看别人的冷眼,就要去听别人说你的那些话,你才能进步啊,你的心总那么小干什么?你现在打扫卫生,如果打扫好了,虽人可能会觉得离不开你了。那么这时候你要展示你自己啊。你有什么本事,你拿给别人看好了。我想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哥哥。你说,他对他弟弟不关心吗?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后来他的.这个弟弟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因为他的文采不错,字写的也好,进入万达公司影视部。后来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那么回过头来看,如果他当时不去扫地,或者扫地过程中没有坚持下来呢?

  任何人都不可能走回头路,有时候一个道理当你认识到了的时候,可能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机会,因为时间不等人。在煤矿工作的时候,从住的地方往北走,有一道山谷,因为周围都是开垦出来的田地,所以那个山谷显得有些突兀。在山谷的一块岩石山,孤零零的长着一棵松柏。那棵树当时给我触到很大。我为它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悬崖边的树”,越看你越像一只鹰,栖身岩石,饮千年霜露。一朝想到飞翔,却在瞬息间,苍老。有人说你写得太悲观了,但我一直没有感到悲观,反而觉得是一种激励。前几天,我母亲住在我这里的时候,某一开的早晨,她告诉我,趁着年轻,想干点事业就干吧,不要等到四老五十了,想干事业的时候,已经没有精力了。我感激我的母亲,一位已经六十岁的农村老人,还为我的发展操着心。

  今天是200X年的元月29日,今年的春天很快就要到来了,我希望看到第一朵花开放的姿态,因为看到它开放的时候,我知道整个春天也就开了。那将是新的一年最协人的一个起点。我希望和所有在这个春天想飞翔的人一起飞翔。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05级2班的祝凯,非常高兴得能够参加本届记者团负责人的竞选,也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站在这里。

  我是20xx年10月加入记者团的。在记者团的半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我热爱记者团这个家园,我真诚的希望她能够发展壮大、展现活力,成为体院一颗璀璨的生命力,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竞选负责人!自从加入到记者团中来,截至到五一之前,本学年的工作完成总量如下:通讯稿件15篇,策划书及通知15篇,杂记7篇,实用体文章总量达到39篇。单校园网站全院学生记者的投稿发表率高达到28.6%。系活动摄影图片总共3200余张照片,极大宝贵的留下了各种图片资料。

  要做好学生记者团的负责人并不容易,通过王清波团长为记者团所付出的艰辛,我明白要干好团长,就要比其他成员付出更多的辛劳,承担更多的责任,可谓如履薄冰。但是我不会畏惧,因为我始终相信责任成就伟大,付出定会有回报。

  下面我具体谈谈担任团长以后的计划,也是我所谓的施政纲领:

  首先对记者团现状的分析。现在我院从事新闻记者相关的学生很多,院记者团刚刚成立,所以我们体育系记者团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虽然不是太激烈,但加上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我们自身的灵活程度还不是很够,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一些掣肘。我把记者团的定位这样描述:校园新闻的原创工作坊,新闻记者成长的欢乐谷,简单来讲就是八个字:"新闻立团,情理治团"鉴于这个定位,在我的任期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投稿数量和稿件质量。记者团是一个新闻团体,能否写出好新闻,新闻时效性能否保证,新闻信息量是否够大,这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所以,记者团想要继续发展,再创辉煌,"内功"一定要练好。具体就是请老师、学理论、内交流、外学习。这样的话我们的稿件就会多起来,大家的兴趣了也会高涨起来,记者团的影响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第二、加强记者团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一个团队组织要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作支撑。因为记者团就是铁打的营盘,而我们是流水的兵,记者团走过的足迹,所积累的优秀传统需要这些制度去传承。还有档案制度、考核制度、组织纪律制度的建立,还有团风、团口号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希望在我负责期间加强制度化建设。编辑记者、摄影记者工作将严格规定,考核评估全体成员工作表现和稿件数量质量。

  第三,进一步壮大记者团的影响力。记者团的本质任务就是写好稿件,辅助体育系办好宣传。另外,我们系记者团与其她记者团将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把这个大旗扛起来,我们应该把这个传统继承下去,这样我们记者团在全院更有影响,当然前提是立足稿件!毕竟记者的天职还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向公众提供可以信赖的新闻产品。

  这些举措的本质是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我说的就是这样一些,斗胆抛砖,旨在引玉,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总之,我能够胜任,愿意为学生会和记者团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7

  我是20xx年3月调来报社的。我有幸在上班的第三天,读到一名优秀女记者的动人事迹。

  她叫陈琳,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1999年秋天,她不经意中被查出了肝癌,而且到了晚期,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悄悄地藏起诊断书,第二天就带着大包小包的中药上班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名年轻的女记者开始用生命与时间赛跑。

  有一天,一位民办教师找到陈琳,说自己12岁的瘫痪女儿,因无聊拨打了某声讯台,声讯小姐骗孩子说不要钱,结果一个月下来,话费高达5000多元。面对求助的目光,陈琳拔下针头,就带着民办教师去找消协。她往返于烈日之下,隐忍着肝部的疼痛,几经周折,总算说通有关部门免去那孩子误打的话费。20xx年5月的一天,这名顽强的女记者终于无法抵抗病魔的肆虐,她晕倒在采访的途中……

  陈琳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就算明天我将离去,今天也要把微笑留给读者。”

  我更有幸的是,能与很多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在我的印象中,每到夏天,摄影部主任张大乐的脸上,总是带着阳光暴晒后的红与黑;每遇重要活动或重大灾情,总能见到他在第一线拍摄的照片。20xx年10月,为了全面反映通山库区群众的生活现状,他沿着富水河逆流而上,用整整15天时间,走遍6个乡镇13个村,采访了几十位村干部和近百位村民。他坐过小木船,乘过农用车,也徒步翻越过山山岭岭。他住在农家,吃在农家;累了,就靠在路边的岩石上休息一会儿,渴了,就喝一捧山沟的泉水……他这次采访的17组摄影报道,产生了很大反响,被认为是新闻“三贴近”的成功范例。我曾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你走向库区?”他说:“那里的群众值得关注。”

  我记得报社一楼的大厅里曾有一个铜字大标语:“求真务实,负重争先。”我想,以上提到的几位同志,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的同志,他们就具有“负重争先”的精神。他们的事迹表明:一个负重争先的人,病魔是不能打败他的,因为他的内心始终有爱和希望;一个负重争先的人,他内心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负重争先的人,他总能迎难而上,并能在克难奋进中确认自己存在的价值。同理,一个单位充满了负重争先的精神,这个单位就充满了发展的动力,它的前途就不可限量;一个民族充满了负重争先的精神,这个民族就充满了发展的活力,它的前途就一片光明。

记者演讲稿 篇8

  在演讲开始,我愿意先讲一个事情, 如果说去年有什么让我印象深刻, 就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出版一本号召讲将速度慢下来的书你却不得不超快速的四处推销它。我这些日子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城市、演播室以及访谈节目之间奔走,但实际用来宣传书的时间却少的可怜。因为现在每个人都想知道该如何放慢速度,然而,他们却想要知道如何超快速的放慢速度。所以···前不久我在CNN上了一个通告。在那,我上电视的时间还没有化妆的时间长,而我想这还真算不上让人吃惊的事,对吧?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这样的世界一个沉溺于追求快速前进的世界。

  一个迷恋速度的世界,做每一件事情都追求更快,往越来越少的时间里填压进更多的东西。每一天、每一刻都感觉像在和时间赛跑 引用凯利·费雪(美国影星)的一句话,这句话在我的自传里面有写,我只是再次引用“现在大家连瞬间得到的快感(高潮)都嫌太久。”另外,假如让你想我们怎样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会有什么主意?我们会加速做事情,不是么?所以,以前我们拨电话,现在我们快拨;以前我们阅读,现在我们快读;以前我们走路,现在我们快走。当然还有,以前我们约会,现在我们速食约会。即使是那些本身就需要慢慢做的事情我们也千方百计加速做。我最近在纽约,路过一家健身馆。他们橱窗上有一个新课程的广告,是个晚间课程。你猜得到吗,是关于快速瑜伽的。这个就是为超级没时间的上班族们提供的最佳解决方案这些人,想要练习(瑜伽)拜日式但却只想花大约20分钟在这上面。我想,这些都是有点儿极端的例子,而且都有些意思,可以当笑话听。

  但是,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每天匆匆忙忙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看不到这种竞走式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我们已经在速食文化中淫浸得太深了,以至于我们几乎觉察不到它让我们在生活方方面面所付出的代价。对我们的健康,饮食,工作人际关系,环境以及生活的社区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而有时候只要一声警示来提醒我们正在匆忙地度过我们的生命,而不是真正有意义的过生活;提醒我们:我们在过快日子,而不是在过好日子。而我认为对很多人而言,那个警示铃常常是以疾病的形式出现。疾病突然爆发,最后身体对你说 “我再也受不了了。”然后就垮了。也许这个警示会在一场恋爱化为泡影后出现失败是因为我们抑或没有时间,抑或没有耐心,或是不能安静地陪着另一半,倾听他们的述说。

  而我的警示铃是在我开始为我儿子念睡前故事的时候响起的,我发现在一天结束之时,我走进他的房间,就是不能把自己的速度慢下来。我会很快的念《戴帽子的猫》。我会这儿跳过几句,那儿概括几句,有时几句话概括一整页的内容。当然,我的小儿子对这本书倒背如流,所以我们就会争起来。当一个爸爸坐下来,为他的儿子读故事,这本最应该是一天中最放松、最亲密、最亲切柔软的时刻,反而变成了这种角斗士般关于意志的争斗;变成了他要快我要···不,是我要快他要慢而引起的冲突,而且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我读了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是为追求快速的人提供的省时窍门。其中一个窍门引用了一系列丛书作参考,叫做“一分钟的床前故事”。而我,现在真不愿意承认,但是我那时的第一反应和现在非常的不同。我的第一反应是说,“哈利路亚——这是个多么棒的点子! 这正好能帮我把床前故事讲的更快一些。” 但还好,我头脑一清醒,而我的下面的反应就非常不同了,我退回一步想,“停,真的达到这种地步了吗?我真的忙到这种地步,要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用一分钟故事来敷衍我儿子?” 然后我把报纸拿开我那时正在飞机上,我坐在那儿,做了一件我很久没做过的事情——那就是我什么都没做。我就只是在思考,深思了很久时间。而当我下飞机的时候,我决定我要对此做些什么。我要研究整个的速食文化,以及这个文化对我,对其他人都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我脑海中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变得这么快的? 第二个问题是,有没有可能慢下来,或者,我们想慢下来么?现在,假如你思考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变得如此加速向前的,通常都怀疑是下面这些引起的:我们会想到城市化, 消费主义,工厂,技术。 但是我想,如果你透过这些方面,你会思考到可能是更深层的驱动力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我们如何看待时间本身。 在其它文化中,时间是循环往复的。时间看起来是在巨大的,从容不迫的循环中移动。时间总是在不断复活,不断更新。而在西方,时间是直线性的。时间是有限资源,总是不断在衰竭。你要么使用时间,要么失去时间。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说的那样,时间就是金钱。我想这句话对我们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这样的影响——它创造出一个平衡式。 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我们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加速运转,不是么?我们试着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我们把每一天的每一刻都变成向终点线的赛跑。那一终点线,顺便说一句,我们却从未到达过,但是那仍然还是一条终点线。那么我想问题是,有没有可能从这一习惯性思维中跳出来? 还好,答案是“有可能”,因为当我开始环顾四周,我发现,有一种全球性的反抗力量存在,反抗这种高速度文化——这种高速度文化告诉我们越快越好,而且越忙越好。

  在全世界,有人做着意想不到的事:他们放慢节奏,而且发现尽管习惯思维告诉你,假如你放慢节奏,就会被时代潮流抛弃, 而事实上结果却相反。在合适的时候放慢节奏,人们发现他们做什么都做得更好。他们吃得更好,性生活更和谐,锻炼效果更好, 他们工作更棒,生活得也更好。而在这些时刻,这些地方,这些减速的行动中,就存在着许多人所说的——国际慢活运动。

  现在,假如你允许我言行小小的不一致,我将为你快速的概括一下—— 慢活运动中人们正在做些什么。若你们关心吃食,那你们中许多人应该听过慢食运动。这场运动开始于意大利,但已传遍全世界,并且现在已经有100,000成员遍布50个国家。而且这场运动只是被一个非常简单和明智的信条所驱使,那就是,当我们以不紧不慢的速度种植、烹饪还有食用食物的时候,我们从食物当中,将获得更多快乐和健康,我认为有机农业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农场主市场的复兴,也体现出人们非常想从享用、烹饪食物以及种植食物的工业化方式中逃离出来。他们想要慢些的节奏。 而从慢食运动中产生了被称之为慢活城市的运动,从意大利开始,却已经传遍欧洲和其它地方。 而在这一运动中,城市开始重新考虑如何规划城市景观,能鼓励人们去放慢节奏、去闻闻玫瑰花,而且相互交流。 所以他们可能会沟通,或是放置公园长椅,或是设置一些绿地面积。

  某种程度上,这些改变能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当一座号召慢活的城市变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慢速城市,就有点像一种哲学理性上的宣言。 它是在向世界其它地区宣称,也是向那座城市的人民宣称, 宣称我们相信在21世纪,慢速将发挥其作用。 在医疗方面,我想很多人都深感幻想破灭,对于你在传统医疗中存在的,那种速效治疗想法的幻灭。 因此全球数以百万的人转向补充和替代形式的医疗,这种医疗倾向于使用比较慢一些,柔和一些,更全面的治疗形式。 现在,对于许多的补充性治疗方法,明显还没有最后定论,且我个人怀疑咖啡灌肠法,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同。 但是其他治疗方法,比如针灸和按摩,甚至只是放松法,却明显的有一定好处。 且各处一流的医学院都正在,开始研究这些治疗方法,看它们如何产生效果,以及我们能从这些方法中学到什么。

  关于性,四处都有非常多快速的性关系,不是么? 我打算去,好吧——我没想暗示什么,我当时正往,这么说吧,慢慢的往牛津走, 然后我经过一个报刊亭,看到一本杂志, 一本男性杂志,在封面上写着, “如何在30秒内把你的伴侣带入性高潮。” 你们看见了,就连性现在也用计秒表数着时间了。 现在我差不多和其他人一样快速完事, 但我认为从缓慢的性生活中, 在卧室里放慢速度,我们能收获非常多。 你利用这些更深层的, 有点儿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电流, 那么你会得到一个更棒的累积起来的性高潮。 让我们这么说吧,你可以为你的身体得到更大的快乐。 我的意思是,指针姐妹合唱团把这个道理说得最动人,不是么, 她们为爱人缓慢游走的手唱赞歌。 几年前我们都嘲笑斯汀(歌手) 学习印度密宗性法(使缓慢持续)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钟拨快几年,现在你会发现各个年龄层的夫妻都去参加课程学习,或可能只是在他们自己的卧室里寻找方法,来放缓步调,从而拥有更好的性生活。 当然,在意大利,我是说,意大利人看起来总是知道,到哪去找乐子,他们已经开展了一场正式的慢速性生活运动。

  在日常工作方面,世界大部分地方的工作时间都已经有所减少,不过北美明显是个例外。欧洲就是个减少工时的例子,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升了随着工作时间的减少,工作时效也提高了。 现在,很明显的,法国每周35小时的工作时间存在问题太多,太快,太死板。但欧洲的其它国家,特别是在北欧国家, 事实表明无须工作成狂,也能拥有一流的经济。挪威、瑞典、 丹麦以及芬兰现在都位列世界六大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列, 并且他们工作时间之短会使得一般的美国人嫉妒得想哭。 而假如你越过这种国家层次, 往下看微观,公司层次,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他们有必要让员工或者减少工作时间,或者离开工作,在午餐时间休息一下,或者坐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关掉他们的黑莓手机——说你呢,后面拿手机那个,这些在工作日或周末的休息让他们有时间去充电,有时间让大脑进入那种创造性思维模式。

  然而,现在并不只是成年人工作超负荷,不是么?小孩子也是。 我37岁,而我80年代中期才结束童年,而现在我看着孩子们,看着他们赶着做家庭作业,忙着补习参加课外活动,繁忙程度是我们这一代人从没想过的,我就感到很吃惊。 而我在我的网站上收到的最令人痛心的邮件,事实上就是出自徘徊在疲劳殆尽边缘的青少年之手。他们恳求我给他们的家长写信, 帮助他们放慢节奏,帮助他们摆脱这超速的运转。 但也谢天谢地,也有一些父母在反思,大家会发现,美国的城市现在开始联合行动,在每个月特定的一天 禁止课外课程,这样人们就能, 就能释放压力,拥有家庭时间,以此放慢步调。

  家庭作业是另一回事。家庭作业禁令在发达国家的学校非常普遍, 一些学校以前曾有家庭作业成堆的现象, 而现在他们发现作业数量少,质量可能更好。 因此,最近苏格兰出现一件实例:有一间苏格兰的高学费且高回报的私立学校,对13岁以下的学生,禁止布置家庭作业, 这让期望很高的父母吓了一跳并说,“你们在干什么,这样我们孩子的成绩会下降”。校长却说, “不会,不会,你们的孩子需要在放学后放松下来。” 而就在上个月,考试成绩出来, 在数学,科学等课程上,分数上升了百分之二十,和去年平均成绩比。 而我认为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是,进入一流大学常常是家长驱使孩子努力学习的原因,而这些大学却发现,他们学生的素质正在下降。 这些孩子拥有很棒的成绩, 他们的简历里写满了参加课外活动的经历, 多到会让你看了想哭的程度。 然而他们却缺乏活力,他们缺乏创造性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知道如何想象。因此,这些常春藤高校,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开始向家长和学生们发出信息,表示家长学生们需要对此做出一些补救行动。 以哈佛大学为例,他们向本科大一新生发出一封信告诉他们,他们能从日常生活,从哈佛大学收获更多, 假如他们能减缓过于紧张的步调;假如他们能稍稍放松自己, 把时间放在那些有需要的事情上,给予那些事情足够的时间好好享受,体味这些事情。而有时候即使他们什么也不做(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我认为那封信的题目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叫 “放慢速度!”——以一个感叹号结尾。

  所以不管你从哪个角度看,这一讯息,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 少一点常常意味更多, 慢一些意味着更好。 然而这样说,当然, 并不是说放慢速度那么容易,不是么? 我的意思是,当我正在写关于“慢有何好处”的书时,拿到一张超速罚单, 这是真的,而且事实还远不止这样。那时候,我实际上是在前往慢食俱乐部组织的一场晚宴途中。 如果这还不算丢脸的话,我还是在意大利拿的罚单。 如果你们中任何人曾在意大利高速公路上开过车的话,你肯定知道我当时开得有多快。

  但是为什么放慢速度如此之难? 我认为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速度快让人开心,你们知道的,速度快很性感。 这都是肾上腺冲动造成的。很难根除。 有一种哲学上的维度—— 在这种维度中,速度成为了把我们自身与 更大、更深层次问题隔离的壁垒。 我们脑子里充满着让我们分心和忙碌的事情, 使得我们不需要询问自己, 我还好么?我快乐么?我的孩子这样成长的方式是正确的么? 政治家们的决定是否代表了我的利益? 另一个原因我认为最强有力的原因也许是,之所以这么难慢下来,是源自文化中的一种行为定式,我们树立起的文化不允许我们慢下来。 缓慢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个贬义词。 它是懒,懒虫的代名词, 是用来说那些做事容易放弃的人的。 “他有一点慢。”实际上是说这个人有点蠢。

  我想慢活运动的目的或者说它的主要目标,事实上,就是去破除这种定式 是为了表明,有时候“该死的慢”的原因,并不是在于“慢”本身。我最近有一次被困在伦敦的M25环线公路上,而且在那里困了三个半小时。我可以告诉你, 那才是真正的“该死的慢”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慢活运动所包含的有点颠覆性质的思想是说,有一种慢是“积极的慢”。 积极的慢就是花些时间和家人吃饭,没有电视机在旁边干扰。 或者是在办公室里花些时间把事情进行全面地梳理从而做出最明智的决定,这是从工作角度来说。 又或者只是花些时间慢下来品味生活。

  我发现自《慢活》一书出版以来 在所有发生的事情中,最令人振奋的就是人们对这本书的反应。 我料想到,当这本关于慢活的书面市, 它会受到新生代的欢迎, 然而,它也同样被商界津津乐道。不止那种商业出版社,另外还有大公司和组织的领导阶层的接纳。 因为像在座各位,处于领导链顶端的人,我想他们开始意识到,在(组织)系统中高速运作得有点过头了, 工作过于忙碌,是时候找回那种已经遗失的慢速换挡艺术。 我觉得另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是不止在发达国家,人们开始接纳这种思想。在发展中国家中, 那些即将跨入第一世界之列的国家——中国,巴西, 泰国、波兰以及其它一些国家,它们已经开始接受慢活运动的观点, 在媒体上,在大街小巷也有关于此观点的争论。 因为他们关注着西方世界,他们认为, “嗯,我们对你们在这方面的观点很感兴趣, 但我们不很确定是不是真的可能(做到放慢速度)。”

  他们所说的这些,确实如此, 这是可能的么? 这确实是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否可能放慢速度? 我很高兴我可以告诉你说这个答案是,完全可能。 我自己就是一个实证,一个改过自新并且恢复正常的曾经的速度狂人。 我仍然喜欢快速。我住在伦敦, 而且是个记者, 喜欢忙忙碌碌, 喜欢由此产生的肾上腺素的刺激。 我玩壁球,也玩冰球, 这两种都是非常讲究速度的运动,我绝不会放弃这两种运动。 但是在过去的一年多,我与我内心的慢龟龟进行了交流。

  那意味着我不去,我不再去无缘无故的弄得自己负荷过重。 我的默认模式不再是做一个大忙人。 我再也听不到时间高速战车催促迫近的声音, 至少不再像以前我感觉到的那么多。 我现在能听到这种时间催促的声音,因为我看到演讲时间分分秒秒过去。 而所有这些的重点结论是,比起从前的我,我真的感到更快乐,更健康, 更有效率了。 我觉得我在享受我的人生,而不是在匆忙度日。 也许,最重要的衡量慢活成功的标志是,我感觉到和他人的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了,联系更强了。

  对我而言,我想衡量这种方式是否产生作用,以及它的意义最直接的方法,还是要回到我给儿子说睡前故事的事,因为那是这个事情的开端。而这个结果很美好。 晚上,我走进儿子的卧室。 没戴表,关上了电脑, 这样我就听不见有新电子邮件到达的震动声, 我按着儿子的速度慢下来,我们一起阅读。 因为孩子们有自己的节奏和生物钟, 他们不管父母们计划的家庭时间,你计划10分钟让他们对你打开心怀。 而他们却要你跟着他们的节奏来行动。 10分钟进入了故事状态, 而我儿子却会忽然说,“你知道吗, 今天在操场上发生了些事情,真让我烦恼。” 然后我们就会不讲故事了,转而说说运动场发生了什么。 而我现在发现它曾经只是一种一项例行公事,成为我负担的睡前故事 这件耗时得让我想赶快完成它的睡前故事,现在变成了在一天结束时对我的奖励, 成为了我真的、真的很珍惜的事情。

  我打算用一个好莱坞电影式的故事,结束我今天下午的演讲,大致是这样的:

  几个月之前,我准备进行 新一轮新书外地宣传,行李都已经收拾好了。 我就在楼下门口等计程车, 这时我儿子走下楼, 他正拿着为我做的一张卡片。 他把两张卡片钉在一块,就像这些, 而且贴了他最喜欢的人物贴纸 丁丁(漫画人物,职业是记者)在卡片上。 接着他对我说, 或者这么说,他把卡片递给我,接着我读到, 卡片上写着,“致爸爸,爱你的本杰明。” 我就想说,“啊,这真是太棒了, 这是不是一张祝我外出顺利的好运卡呢?” 然而他说,“不,不是,不是,爸爸,这是一张 送给世界上故事讲得最好的人的卡片。” 接着我想,“看来放慢速度真他奶奶的管用啊···”

  非常感谢在座各位

记者演讲稿 篇9

  第一次听到“记者”这个名词的时候,是朦胧的。记忆中它就是一个奔忙中的行业。脚步遍布在每一个有新闻发生的地方,镜头记录的是一次次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妈妈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记者,可以很忙很累,但是很充实很快乐。我没有想过记者它的样子,但是我深刻的感受到母亲为之惋惜的情感。

  现在,我站在这里,以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以一个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身份。首先,我完成了母亲的愿望。当我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我才知道,它和母亲所形容的是一样的。它的色彩光环下是黑白条纹的正义。

  朋友们,当你看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打黑车、查假货;解危难、济贫弱……沐浴着"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春风,我们一批又一批的记者上路了!

  朋友们,让你、让我、让我们大家一起上路吧!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履行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用青春和热血谱写新闻事业的新篇章。

【记者演讲稿汇编九篇】相关文章:

1.精选记者演讲稿汇编八篇

2.【精选】记者演讲稿三篇

3.【精华】记者演讲稿三篇

4.【热门】记者演讲稿三篇

5.竞选小记者演讲稿

6.记者演讲稿模板7篇

7.关于记者演讲稿6篇

8.有关记者演讲稿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