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什么样的试题才是科学规范的试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1
一、拼一拼,写一写。
y tio h ji dōnɡ xi jiě jie nǎ li zhnɡ zi fānɡ xinɡ
( ) ( ) ( )( ) ( ) ( )
二、读一读,选一选。
1、小壁虎向( )、( )和( )借尾巴,尾巴没借着,自己又长出了一条( )。
2、小鱼要用尾巴_______,老牛要用尾巴_________,燕子要用尾巴__________。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再_______一条新尾巴。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_____来_____去
四、网上搜寻:还有哪些奇怪的动物断了还会长?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2
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佛经文本的文体形式及传播方式,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体的存在形态并促成新文体的产生。汉传的佛经文献主要由梵文写成,因此中土的佛教徒接受佛经,首先就要面对梵文。梵文为拼音文字,古印度人创立了一种关于梵文拼写规则的理论叫声明论。这种声明论传入中国以后,即被汉地文人摹拟于佛经的转读,并因此发明了四声。陈寅恪指出,正由于佛经传译使印度声明论在中土传播,文人们于是创四声之说,并撰作声谱,借转读佛经之声调,应用于中国之美化文,而这种注重汉字声律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诗歌创作,便使中国诗歌固有的通过节奏、韵步求和谐的路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以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节效果的新诗体近体诗或格律诗史书一般称此为永明体。永明体的出现,是中国诗歌体裁发生的一次根本的变化,它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文体原有的发展方向。
此外,在佛教经典文本形式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也由先秦两汉记街谈巷语的谈丛,变成为一种以故事情节取胜的叙事文学体裁。赞颂、传记体裁,前者转变成了韵散兼行的形式,后者则变成了具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游记或旅行记。
当然,最能反映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发生影响的.,是从中古时代起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具有模拟佛经文体性质的、宣传经义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众的新文体、俗文体,重要的如变文、俗赞、偈颂、戏曲等。例如变文是讲唱的。讲的部分用散文;唱的部分用韵文。变文的,绝对不能在本土的文籍里找到。我们知道,印度的文籍,很早便已使用到韵文散文合组的文体大约曾经竭力的讲经的时候,模拟这种新的文体,以吸引听众的注意(郑振铎),因此,完全可以说变文是佛教经典文体引起中国佛教文士的模拟而新创造的一种俗文体。再如俗赞、偈颂。前者已由原先褒贬兼施或义兼褒贬(《文心雕龙颂赞》)的文体,变成了敦煌文书中的《南宗赞》《太子入山修道赞》和《大藏经》中的《转经道行愿往净土法事赞》《往生礼赞偈》等歌唱偈赞;后者则由佛经中的应颂或重颂变化而,是类似于中国诗歌的印度品种。而戏曲,更明显是佛经韵散兼行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的一种形式:完全是由印度传入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佛教文献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方面的这种影响既给中国古代文学贡献出了大量的俗文体,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学,正如鲁迅所说,歌、诗、词、曲原是民间之物,只是后变成了正统文学的一部分,变成僵尸而走向衰亡了。佛教文献的输入,一方面无疑给这些快枯萎的生命注入了生机;另一方面又在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迸发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种。文学随佛教的传播,得以重回民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并重新赢得了广大的受众。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受佛经文献影响而产生的新文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体是在注重汉字声律的理论基础之上产生的追求文字平仄交替、低昂互节效果的新诗体。
B.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是由佛教经典文本形式演化而产生的一种以故事情节取胜的叙事文学体裁。
C.变文是中国佛教文士模拟佛教经典而新创造的一种用散文讲、用韵文唱的俗文体。
D.戏曲是由韵散兼行形式的佛经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是由印度传入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地文人将传入中国的古代印度的声明论摹拟于佛经的转读,并因此发明了四声。
B.中古时代起,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宣传经义或世俗故事以吸引信众的新文体、俗文体,这些文体大多具有模拟佛经文体的性质。
C.赞颂、传记受佛教经典文本形式影响,变成有一定传奇色彩的游记旅行记。
D.偈颂是由佛经中的应颂或重颂变化而,其形式类似于中国诗歌,却深深烙下印度的印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体的出现改变了中国诗歌固有的通过节奏、韵步求和谐的路径,使中国诗歌体裁发生根本变化。
B.文章引用陈寅恪、郑振铎、鲁迅的言论说明中国古代文体形式受佛教文献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佛教文献为中国古代文学贡献出了大量的俗文体,对中国古代文体形式方面的这种影响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俗文学的发展。
D.佛教文献的输入引发了中西(天竺)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迸发出新生命的胚芽,形成了很多新的品种,使文学重回民间,赢得广大的受众。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3
诗词赏析
1.赏析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分)
(2)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有关问题。(6分)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3分)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3分)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以观沧海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对下列一首词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A.首句“尘香”二字写落花已化为尘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
B.“欲语”而泪先夺眶而出,写出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D.词作最后两句将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来写“愁”之浓之重,既形象生动又自然妥帖。
4.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完成下面的题目。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
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②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的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照着夕阳,空旷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与大河,
使人倍感孤独.
5.古诗文阅读(17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B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吸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提”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
③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②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2分)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共4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①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
10.诗歌鉴赏。(共4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答:满,压
11.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
③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
12.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下题(10分)
秋思张籍(唐)
②“行人临发又开封”是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展现当时的情景。(120字以内)(5分)他嘴角动了动,往前走了一步,又好像突然发觉似乎有些不当,踟躇了片刻,秋天的风凉凉的吹在背上,归雁从北方回来,斜斜的飞在深蓝的天空上,蓝蓝的天下面是碧绿的草地,那些草仿佛比盛夏时更绿了,然而13.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4
(一)、阅读下面元曲,完成910题。(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9、《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小令,天净沙是散曲的 ,秋思是散曲的 ,作者是 。(3分)
10.下列关于这首散曲欣赏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鸭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2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文;
13、本文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2分)
答:
14、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请加以说明。(2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0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太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5.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2分)
1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3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1分)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7、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18、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3分)
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3题。(13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语文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
19.本文显然不是一篇驳论文,但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0.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将善读与医愚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3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以上就是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之阅读理解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你做完作业后可以对书本知识有新的体会,愿您学习愉快。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5
一、写出下列字的音序。
掠( ) 挨( ) 峭( ) 濒( ) 叼( )
瞬( ) 沫( ) 槐( ) 彤( ) 款( )
二、写出下列各字的部首。
惨( ) 竟( ) 乞( ) 醋( ) 虏( )
嘱( ) 遐( ) 咸( ) 肃( ) 拳( )
三、数数下列各字的笔画数。
廉( ) 覆( ) 骤( ) 缘( ) 凝( )
澈( ) 肺( ) 释( ) 翩( ) 御( )
四、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请你通过查字典认识下列字,并在括号里写出字的读音。 逞( ) 娆( ) 棹( ) 窘( ) 瑟( )
迸( ) 祷( ) 炽( ) 莞( ) 肆( )
五、按要求填空。
1、查字典的方法有:①( )查字法、②( )查字法、③( )查字法等三种方法。在“噩(a)、疡、氏”三个字中,( )这个字用第①种查字法更快, ( )这个字用第②种方法更快,( ) 这个字用第③种方法更快。
二、查字典:
用部首查字法查“色”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查到“色”字的意思是:1、颜色;2、脸上的表情;3、情景,景象;4、种类;5、质量;6、情欲。“大惊失色”中的“色”意思是: ;用数笔画查字法查“鼎”应查( )画,第六画的名称是( );用音序查字法查“颤”,应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2、“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的第七画是__________ 。
3、熟”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的.第八画是__________。
一、写出下列字的音序。
掠( ) 挨( ) 峭( ) 濒( ) 叼( )
瞬( ) 沫( ) 槐( ) 彤( ) 款( )
二、写出下列各字的部首。(10分)
惨( ) 竟( ) 乞( ) 醋( ) 虏( )
嘱( ) 遐( ) 咸( ) 肃( ) 拳( )
三、数数下列各字的笔画数。(10分)
廉( ) 覆( ) 骤( ) 缘( ) 凝( )
澈( ) 肺( ) 释( ) 翩( ) 御( )
四、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请你通过查字典认识下列字,并在括号里写出字的读音。 逞( ) 娆( ) 棹( ) 窘( ) 瑟( )
迸( ) 祷( ) 炽( ) 莞( ) 肆( )
五、按要求填空。
1、查字典的方法有:①( )查字法、②( )查字法、③( )查字法等三种方法。在“噩(a)、疡、氏”三个字中,( )这个字用第①种查字法更快, ( )这个字用第②种方法更快,( ) 这个字用第③种方法更快。
2、查字典:
用部首查字法查“色”字,应先查( )部,再查( )画,查到“色”字的意思是:1、颜色;2、脸上的表情;3、情景,景象;4、种类;5、质量;6、情欲。“大惊失色”中的“色”意思是: ;用数笔画查字法查“鼎”应查( )画,第六画的名称是( );用音序查字法查“颤”,应查( ),再查音节( )。
3、“沉”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的第七画是__________ 。
4、熟”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画。这个字的第八画是__________。
六、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并按要求填表。
七、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每组三个汉字,查字典是音序相同的一组是( );部首相同的一组是( )。
A 建 延 造 B 欲 软 欣 C 缠 红 紧
D 茁 初 雏 E 企 刘 聊 F 宾 臂 把
2、用数笔画、音序和部首查字典,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承(9 C 乙) 觅(8 M 爪) 丧(8 S 十)
B 峦(9 L 山) 凯(8 K 几) 展(10 Z 尸)
3、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应怎样解释?请从各个字的解释条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①、异: a 、有分别,不相同; b 、奇异,特别; c 、惊奇,奇怪; d 、另外,别的; e、分开
奇花异草( ) 异口同声( ) 诧 异( ) 异乡( )
②、望: A、向远处看。 B、探望。 C、盼望,希望。 D、名望。 E、对着,朝着。 一望无际( ) 喜出望外( ) 德高望重( ) 看望病人( )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6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
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料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
B.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C.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与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情表》原文,省略)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注】①醮:ji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
4.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次齐桓 次:等次 B. 是知成败一也 一:相同,一样
C.孔明言教何碎 碎:琐碎 D. 而朝廷无援 援:依附于权贵,引为靠山
5.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
例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周门人方之游夏 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点击进入》》》
C.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7、翻译下列两句话(10分)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5分)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8-9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8.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作简要赏析。(5分)
9.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0(1)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2)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
(3)楼船夜雪瓜洲渡, 。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范旭东:崛起于荒原的中国化工之父
张定国
①范旭东出身湖南湘阴县城一个书香门第,年幼时父亲早丧,家道迅速败落。
②1900年,在上海湖南同乡会资助下,范旭东随同一群湖南籍青年男女搭乘巨轮赴日本留学,他当时还不满十七岁。
③在日本,范旭东目睹了明治维新带给社会的巨大变化,开始发奋学习。他先在普通中学读书,后考入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堂。这是一所大学预科学校。当时范旭东的志愿是习造兵,即学习军事技术,他认为贫穷落后的中国只要军事强大,便可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④正当他专心习军救国时,一件小事竟使他的人生航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一天下午,第六高等学校校长酒井佐保对全校师生发表演讲,盛气凌人地大谈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沙俄的伟绩。演讲完毕,范旭东当面求教这位狂妄的校长,不料却遭到酒井佐保的嘲讽:俟君学成,中国早亡矣。话虽不多,却如同一把铁锤重重砸在他的心上。当日深夜,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后幡然醒悟,中国要军事强大,首先要工业发达,只有投身发展工业,才是救国之道。最终他下定决心报考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入学不久,他便在一张照片背后写下:我愿今后寡言力行,摄像作立誓之证。又在旁边加写:时方中原不靖,安危一发有感而记此,男儿男儿,切勿忘之。从此更加发奋苦读。
⑤1910年,范旭东大学毕业,京都帝国大学以重金留他在日本,但他毅然于1911年回国。当时在中国,连火柴、食盐、铁钉这类小商品全都是进口洋货,而范旭东却在天津渤海岸边看到堆积如山的海盐被装上巨轮运往外国,加工成食盐后再运回中国高价销售。为此,他四处奔波筹集到五万元资金,建起我国第一座精盐厂,厂名久大,寓意民族工业永远发扬光大,厂址设在塘沽。他运用化工技术很快将大量海盐提纯为雪白的食盐,定名海王牌,一举打破了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独霸中国食盐市场的现状。到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久大精盐公司年产精盐十五万担,因价廉质优而销路日广。
⑥欧战造成洋碱紧缺,英国卜内门公司囤货不卖,碱价暴涨,而许多生活用品如肥皂、纸张、印染、玻璃等的生产均需要碱。范旭东伫立渤海岸边,面对大批盐砣(制碱主要原料是盐)不禁仰天喟叹:身为化学家,面对这样丰富的工业盐而不起雄心非丈夫也,我死后还愿意埋在这个地方。之后,他筹资四十万元在天津成立永利制碱公司。
⑦范旭东一面派人赴美国购置制碱机器,一面兴建制碱工厂。1921年底,碱厂建成,但投产后却很不顺利,机器故障和产品不合格问题困扰着他。恰在这时,侯德榜博士留美归,不久被聘为永利制碱公司总工程师。从此,范旭东如虎添翼,信心倍增,至1926年底,公司所产碱颜色渐白,日产纯碱三十六吨,并与英国卜内门洋碱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后,红三角牌(商标沿用至今)纯碱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洋商自叹弗如。
⑧1926年,美国费城举办了万国博览会,经过严格评选,红三角牌纯碱荣获该届博览会金奖。这是中国工业产品首次获此殊荣。
⑨1934年初,范旭东将永利制碱公司更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1935年,创建中国首座合成氮厂南京永利铔厂。该厂建成投产的消息如七级大地震般震惊了全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做梦也没想到贫穷落后的中国能建造出远东第一大厂,且机器一流、产品质量一流。国外媒体把这座工厂誉为中国现代化工的里程碑。
⑩然而,风云诡谲,时局突变,工厂投产不久,全面抗战爆发,日寇飞机在1937年9月至11月间,连续多次对永利铔厂狂轰滥炸,许多进口机器被毁,硫磺堆场火光熊熊,工厂陷入瘫痪。同年底,范旭东含辛茹苦创建的天津永利碱厂、南京永利铔厂、久大精盐厂等相继落入日寇手中,日本三菱公司抢占了工厂后,将永利改名永礼。日伪汉奸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纷纷劝诱范旭东参与大东亚共荣圈建设。傲骨高风的范旭东断然拒绝卖国求荣,严厉叱责道:宁可举丧,也不求存。还有人建议他悬挂英国米字旗保护民族工业,他亦婉拒:如此拒狼引虎,绝无可取之处。
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便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本文按时间顺序将范旭东为民族化工竭尽心力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评传结合,指出范旭东是一位矢志于中国化工的开拓者。
B. 范旭东一生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不满17岁就东渡日本留学学习化学,回国后即投身工业,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精盐厂。
C. 文中引用传主范旭东的话,不仅有利于凸显传主性格,使传主形象更加鲜明,而且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可读性强。
D.抗战期间,范旭东含辛茹苦创建的天津永利碱厂、南京永利铔厂、久大精盐厂等相继落入日寇手中,面对他人的劝诱,傲骨高风的范旭东断然拒绝卖国求荣。
E.留美归的侯德榜被聘为永利制碱公司总工程师,范旭东如虎添翼,建起我国第一座名为久大的精盐厂,所产食盐价廉质优。
(2)范旭东被誉为:中国化工之父,本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概括。(6分)
(3)范旭东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人格魅力有哪些?(6分)
(4)在中国近代企业中,范旭东是个拓荒者,请简要谈谈范旭东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并选择其中一点,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四、语言表达与应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约在1921年,这伙土匪遭到直系军阀的围剿,孙美珠被捕后被砍头示众,孙美瑶一怒之下决定要反戈一击,报仇雪恨。
B.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曲突徙薪,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C.因为有了充足的伏笔铺垫和出人意料的结尾,莫泊桑小说《项链》的情节显得波澜壮阔,悬念丛生,让读者回味无穷,赞叹不已。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遗憾的是,近年来,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类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⑥②⑤③④① B.⑥②④⑤①③ C.③④⑤①⑥② D.③④⑥②①⑤
1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分别概括出微博在信息发布、传播和获取三方面的特点。(6分)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发布、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博客适合发布长信息;微博一般有较为严格的字数限制,比如美国的twitter限制为140字符以内。博客内容的传播主要靠网民主动访问,属于典型的一对多传播;微博作者发的每条信息却能即时送到用户的首页,而无需对方主动访问。与QQ相比,QQ的信息只能个人查看,而微博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QQ信息只是发给某个人或某个群组,而微博上的信息是发送到整个平台的。
发布: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传播: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获取: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1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名毕业成绩优异的在德中国留学生,在德国求职时却屡屡被拒绝。后来他选了一家较小的公司,面试时老板汉斯对他很欣赏,但最后还是拒绝了他。这位留学生很纳闷。汉斯给他看了一份记录,原来这位中国留学生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被发现3次逃票,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一个月后,找不到工作的这位留学生,想起这家公司,老板是对他态度最好的一个,于是鼓起勇气再一次來到时汉斯的公司,希望能争取到一个机会。他表明来意,汉斯就爽快地说:我知道你的过去,但你还有勇气来找我,这不容易;你也有才能,我相信你,给你一个机会!心怀感激的这位留学生在汉斯的公司工作9年,不仅业绩突出,为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成了公司的研发部经理,还评上了城市的模范市民。
从上面材料中,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7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2-15题。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下列语句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四时之景不同 士以故归之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
C.佳木秀而繁阴 言和而色夷
D.醉能同其乐 其喜洋洋者矣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
(2)杂然而前陈者陈: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
15.从②③段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欧阳修的乐不仅在于,而且在于。(2分)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8
1、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2、晨起动征铎, 。(温庭筠《商山早行》)
3、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 , 一句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坚贞的性格。
4、《武陵春》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词中通过写词人外在行为表现内心哀愁的两个句子是 和 。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激烈,凸现战事顺利的句子是: , 。
6、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杀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 ?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9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
山茶花
杨慎①
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
海边珠树②无颜色,羞把琼③枝照玉台④。
【注释】①杨慎,明代四川新都人,曾得进士第一,后遭贬至云南永昌(今保山),从此居滇35年。②珠树,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似玉如珠的树。③琼:美玉。④玉台,传说中天神的宫室。
9.(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以雪、蜂、蝶作画,请你展开想象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一下这幅画面。(2分)
答案:银白的`雪花漂洒在滇西的山川大地上,采花的蜜蜂和轻佻的蝴蝶都不见了踪影,只有红火的山茶花在绿叶的陪衬下迎风傲雪怒放。
(2)第二、三、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答案:用衬托的手法,映衬出山茶花傲雪盛开、冰清玉洁的美丽形象,(1分)表达作者对云南山茶花由衷的喜爱之情。(1分)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10
一)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9-10题。(7分)
【甲】饮酒 【乙】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
东晋 陶渊明 唐 王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②。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渡头③余落日,墟里④上孤烟。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复值接舆⑤醉,狂歌五柳⑥前。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山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②潺湲(chnyu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③渡头:渡口。④墟里:村落。⑤接舆:春秋时期楚国的狂士,诗人把裴迪比作接舆。⑥五柳:陶渊明,诗人把自己比作陶渊明。
9.甲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历来被人们传诵,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0.甲乙两诗的情感有相同之处,请分别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4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云,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④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祟:鬼怪。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③祠:祭祀。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
11.解释选文中加粗字的意思。(4分)
(1)肉食者鄙 (2)神弗福也
(3)群臣莫对 (4)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1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河伯以水为国 或异二者之为
B.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 属予作文以记之
C.其幸而雨乎 其一犬坐于前
D.祠之无益 稍近益狎
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天久不雨,水泉日下,百川将竭。
14.甲文中,曹刿否定了庄公的小惠、小信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祠河伯,请分别分析曹刿、晏子这两个人的形象。(4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20题。(14分)
要自己发光,不要等别人来磨光
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佩服着那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为了赢得一抹光亮,他不惜凿开自己的'墙壁,一道光束射过来,他仿佛收获到了坚强的信念,展开书卷,让目光在自己梦想的图纸上奔跑。
②相反,如果他只懂得呆在漆黑的房间里,没有光芒,只会心盲,长此以往,意志会消沉,进取心会萎靡,斗志会偃息,前路大雾弥漫。在这样的境遇里,人会越发胆小,小成一粒秕谷,只有给自己的生命粮仓招致鼠患的可能。
③一束光,就是一束希望,我们把一束束光搜集捆绑,集合成信念的花束,送给未来的自己,以照亮生命的前路。
④佛法无边,无边到足以让佛的身后也可以有光,人没有佛的能量,但是,也可以通过给自己的信念点灯,双腿如奔,在自己生命的田畴上,耕耘出属于自己的光束。
⑤其实,每个人都是发光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源,这光源在我们心里。如果你恰巧处在阴影里,不妨动起来,移步换影,瞬间你又可以重回到光亮里。比如萤火虫,有这样一句话是关于它的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漆黑的夏夜,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寂静的田野里那振翅高飞,发出如星星一样的光芒的正是这小小的身躯。所以我们要动起来,让自己的心灵展翅,让自己的梦想翱翔,让自己生命的琴弦在撩拨里响动乐章,让自己梦想的嗓音在歌唱里彰显嘹亮!
⑥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冰天雪冻,我们要学会运动,最怕的是不推不动,坐吃山空,最终,身体和心灵都会给残酷的现实冰封。
⑦生命中,需要不发光,就发慌的危机感。在心灵的原野里,晴天丽日里,我们不妨做一只蝴蝶,在万千花心中扇动自己斑斓的翅膀;漆黑的夜幕里,我们不妨化身一只萤火虫,扇动翅膀,也要将前路照彻得明亮!
⑧要自己发光,不要等别人来磨光,漫长而消极的等待中,往往会锈蚀了我们的心灵,如果生命再次需要我们斩棘披荆,没有了刀刃,只有挨打的可能。
⑨生命是一场检阅,在这场检阅里,光芒是你唯一的通行证,你不发光,你就遭殃,你若发光,你就吃香。动起来,生命才能更精彩!
15.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什么?(3分)
16.本文第①小节中作者佩服的是我们所熟知的什么故事?(请用四个字概括)以此开头的作用是什么?(4分)
17.请简要写出第⑤小节的论证过程。(4分)
18.文章第⑨小节中说到光芒是你唯一的通行证,你不发光,你就遭殃,你若发光,你就吃香。给了我们许多启迪,请结合你的生活或学习经历谈谈你的感受。(3分)
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这篇初三语文寒假作业试题阅读与理解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您!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11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ɡānɡ sh ji sǔn y hǎn jio hū hun
( )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笋芽儿被叫醒了。她( )眼睛,( )懒腰,( )四周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2、笋芽儿( )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 )、多么( )的世界呀!桃花( )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 )
3、春雨姑娘( )着她,( )着她。太阳公公( )着她,( )着她。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 )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 )地喊着:我长大啦!
4、春雨姑娘的呼唤声是( ),雷公公的鼓声是( )。小猫的叫声是( )。
三、实践活动
1、实地看看竹林。
2、学学挖笋。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12
一、我会连。(8)分
ɡ kǔ q qū huān ɡuān qīn qīnɡ
其 故 苦 关 区 欢 青 亲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验卷:z diǎn shān qū ɡuān mn q zhōnɡ
( ) ( ) ( ) ( )
xiǎo māo dnɡ kǒu y bin du q
( ) ( ) ( ) ( )
三、词语接龙。(12)分
欢( )( )( )( )
迷( )( )( )( )
新( )( )( )( )
四、选字填空。(8)分
王 玉 人 入
大( ) ( )米 ( )民 出( )
外 处 吹 欢
住( ) ( )面 ( )乐 ( )气
五、我会分类。(8)分
国 区 回 问 房 过 困 园
半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包围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一写。(12)分
树叶飘 树叶飘飘
月牙弯 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清 ___________________
小草青 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红 ___________________
荷叶圆 ___________________ 灯光闪 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寒假作业试题】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9-23
大学语文的试题及答案10-09
山西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08-27
沈阳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作文01-16
青海西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6-26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09-20
五年级历届语文试题02-20
五年级语文考试试题06-13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