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周记>炒茶的周记

炒茶的周记

时间:2022-09-27 12:50:26 周记 我要投稿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

  不经意间,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一周的时间,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周记了。周记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炒茶的周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

  炒茶的周记 篇1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龙井举世闻名,红遍全球。可是,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孩子,还不知道龙井茶是怎么制作的呢!

  今天,在少年宫上完兴趣班我们去西湖边溜达。走过“湖畔居”门口,见有一位老爷爷在炒茶。我就停下脚步,站在旁边看。看着看着,我突发奇想:“爸爸曾经要求我,每天至少要与1位陌生人说话,这样可慢慢提高我的交际能力。自从参加‘牛通社小’两年多来,还没有采访过任何人。”我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向老爷爷提出第一个问题:“老爷爷,这个锅子烫不烫呀?”老爷爷看了看我,和蔼地说:“当然烫喽,刚开始炒时,温度有200℃呢!”“那你的手不烫吗?”我又问。“当然烫啦,”老爷爷回答,“只是我的手是放在茶叶上的,茶叶是隔热的。我炒茶时,一般不与别人说话,要十分小心,否则,不但手会被烫伤,而且茶叶会被炒焦。手工炒茶是用手来感知温度的,凭经验炒出的茶是最香的,我炒茶已经有半个世纪了。”

  提了几个问题后,我觉得自己的胆量大起来了。问题也像决口的黄河源源不断。我又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老爷爷,我看到别的茶叶都是卷起来的,唯独龙井茶与众不同,是扁平的?”老爷爷说:“龙井茶炒的时候,方法与别的不同。龙井茶炒的时候是用手压的,这一步叫杀青。手压的目的是把龙井茶压扁平,定型。但手压的力量是有讲究的,压重了,茶叶会黄掉,压轻了,茶叶压不平。在压的同时,还得把茶叶拿起来抖散,使热量不至于太高,影响茶叶的颜色。杀青后的茶叶凉一下,再炒一次这叫灰青,这样的茶叶以便储藏和保存。”

  老爷爷还告诉我,采龙井茶也有标准的,明前茶是一芽一叶,普通茶是一芽两叶,这样的茶叶不但色清味甘而且泡在杯里好似一朵朵小花在浮动形状美观。

  老爷爷还教我怎么“抖”,我学着老爷爷的动作,抓起一把茶叶,轻轻地抖动茶叶,把茶叶在空中慢慢地抖散到锅里去。我还和老爷爷合了影。

  今天我不仅学到了有关炒茶的知识,而且还第一次大胆地与陌生人交谈,真是受益匪浅呀!

  炒茶的周记 篇2

  好友的外婆家在西山,于是,我们相约周日去采茶。

  一下车,我们就兴奋地直奔茶园。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茶树如绿绸一般延伸没有尽头。我们在阿婆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摘着茶树上冒出的细细茶尖。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脖酸指痛,低头看挂在脖子里的竹篓,浅浅一层茶叶未铺满底部。阿婆安慰道:“这种头拨的碧螺春早茶,熟练采茶工一天也只能采到几两而已。”我们咋舌。天下起了濛濛细雨,阿婆让我们赶紧回去,而她照样在雨中一刻不停歇地采摘着。

  中午时分,阿爹开始清洗茶锅,我们以为要开炒了,就准备把茶倒入锅里。哪知道阿爹说:“把那些茶尖下的一两片细叶儿全掐去!”“可是,这些都是很娇嫩的叶儿呀?”“一张不留全掐下去。我们需要的必须全部是紧紧的苞儿!”我们都很不舍地掰去了细细嫩嫩的叶儿,掐剩短短的一粒粒。我心里已经暗暗抱怨那些挑剔的茶客以及苛刻的茶商了。

  又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挑拣结束,正式开炒。第一道工序是“杀青”。阿爹前倾在灶前,聚精会神地用双手不停翻炒,一边炒,一边不时大喊:“火旺些!”或者“火微些!”没多久,阿爹已是满头是汗。我主动请缨,学着阿爹的样搓揉了几分钟后就已经累得不行。由于翻炒不熟练,茶叶很快有焦味散出,阿爹飞快把茶叶救出,摊开,不停地扇风降温,我更是双手烫出了泡,匆匆败下阵来。

  “杀青”结束,是搓揉。把茶叶在掌心中揉团,轻轻地,柔柔的。阿爹介绍:“用的是巧劲,揉的是耐心。”然后阿爹又继续在锅中翻炒。此时的锅不能太烫,茶叶则逐渐变成一个个绿色的小螺,细细的绒毛惹人爱怜。经过这一波三折,香气四溢的碧螺春终于出锅了。阿婆把玻璃杯洗得晶晶亮,给我们每人泡了一杯碧螺春茶。看着清亮的茶色,闻着碧螺春特有的沁人心脾的甜香,端详着一根根细细的芽苞,我们谁也不忍心喝这来之不易的碧螺春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领悟了这一诗句。

  炒茶的周记 篇3

  今天上午,老妈前去委宛山的樱花林,回来时摘了一袋子的茶叶。老妈要给老爸做茶叶。

  老妈一回来,老爸马上就发着了火炉,老妈开始炒茶了。老妈把一袋茶叶分成三份,然后分别放到锅里,用手不断地将茶叶翻来翻去。我则在底下控制火焰的大小。老妈让我把盆拿出来,把炒过的茶叶放入盆里。她告诉我:“这是第一步——杀青。”

  接着,老妈把冷却下来的茶叶再次放入锅中翻炒,于是就开始了第二步——炒青。重复一次后,老妈挑选出水分还没有蒸发的茶叶继续在锅中炒。过了一会儿,喷香的茶叶便出锅了。

  我用我们自己炒的茶叶泡了一杯茶。等到茶叶泡开的时候,我举起杯子,闻了闻。茶的一股清新的香味让我感觉心旷神怡。我轻轻地呷了一口,茶的苦涩在我嘴中回荡,一会儿就有了一股清香散发出来。我觉得茶的味道非常好,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劳动成果。

  茶的味道是先苦后甜,它教会我一个道理:只有吃过苦,才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炒茶的周记 篇4

  我是地地道道的梅家坞村小茶农,从小看着妈妈采茶,闻着爸爸炒出的茶香长大的。我们家乡盛产世界闻名的龙井茶,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每次一泡茶,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而今天我就要亲身经历一次炒茶叶。平时我看着爸爸炒茶叶,心里总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但又总是怕烫而不敢尝试,今天终于下定决心,决定试一试了。

  上午春光明媚,我和爸爸一起把我们家的炒茶锅搬到大门口,接通电源,爸爸打开开关,我好奇地问:“爸爸,第一个开关是干什么的?”爸爸回答道:“加热的呀!”我又问:“那第二个开关是干什么的呀?” “也是加热的。”我疑惑了,又问:“干吗要设置两个加热的开关呢?”“不知道了吧”。爸爸耐心地解释说,“第一个是里面一圈电热丝的加热开关,第二个是外面一圈电热丝的加热开关。”“哦!原来如此,”我自言自语地说。

  接下来爸爸开始用抹布,涂一种白色的腊油。边涂边说:“这叫白油,白油一涂下去锅子就光亮、光滑起来了,茶叶在锅里就不会粘牢了,起润滑作用。”等了一会儿,锅子热了。爸爸就把昨天采来的茶叶下锅了,炒了三四下,茶叶的清香就扑鼻而来,爸爸说:“炒茶叶讲究手势,抹、抛、抖是基本手法。今天你能把这几招学会,已经很不错了。”我点点头,心想:有这么难吗?炒着炒着,爸爸又对我说:“炒得茶叶黄中带绿,就说明茶叶炒得越好。而黑呢?就是水分没有蒸发透,所以高手炒的叶茶一般都是黄绿色、光亮,又扁有平的。”我似懂非懂地又点点头,眼睛始终盯着爸爸的手。好神奇呀,爸爸的手不烫吗?

  大约过了半小时左右,该起锅了,我上前一闻,“哇!好香啊!”我说。爸爸说:“你来试试吧。”于是我走上前去,坐在炒茶锅前,先把白油涂到锅上,再用布抹了抹,迫不及待就想放茶叶了,“别急,别急,等锅子热了再放!否则,茶叶要红掉的。”站在一旁的爸爸喊道。我伸伸舌头,等了一会儿。又学着爸爸的样子,将右手放在锅上试了试,感觉热了,就小心翼翼地把摘来的茶叶放了下去。我先按住茶叶,抹上来,手一翻,再抖了抖,好小心呀!生怕炒不好茶叶,还烫着手。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我不停地做着这样的动作,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了。“哎呦,好烫啊。”忽然,我尖叫起来。爸爸连忙指导:“不要三心二意,眼睛看着茶叶,手贴着茶叶炒,就不会烫手了。”这下我可不敢大意了,吸取教训,认真炒制。炒着炒着,茶叶香了,但有点变细,还有点发黑了,爸爸再次指导:“抹抹布,抖得高,抛得散,别着急!”就这样,爸爸手把手地教我,总算炒好了第一锅茶叶。

  “哎,真累呀!”我边擦汗边说。“这样就叫累呀,才完成了炒茶的第一道工序呢,还要学吗?”“学,一定要学。否则,就算不上梅家坞人了。”“哈哈哈,好小子,有志气!”爸爸高兴地说。

  炒茶的周记 篇5

  今天,我去参加妈妈给我报的《苏州日报》组织的“谷雨节气的采茶”活动。我坐车来到虎丘南门售票处,老师点完名,导游就带我们穿过一片密密的竹林,眼前出现了一片茶园。

  一棵棵茶树像一把把绿色小伞撑开着。我们迫不及待地跑进茶园,一个姐姐耐心地教我们如何采茶。听了她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采茶是要挑选刚长出来的新芽,最好是“一芽一叶”的那种,那可是茶叶中的极品。

  姐姐说完,我们每人拿一只竹篓,采起茶叶来。采了整整一个小时,才采了小半篓茶叶。此时,我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最关键的炒茶环节还没开始。我们赶紧把新鲜的茶叶交给炒茶大师,让他教我们炒茶。

  只见他把我们采来的茶叶精心地挑选后,倒入一口大大的铁锅,然后开始用力翻炒。他的手像搅拌机的叶片一样,在锅里不停地旋转,还不时地捧起一堆茶叶轻轻地抖落。那茶香便伴着缕缕蒸腾的白雾,从他的指缝间流出。我们不禁叫起来:“哇,好香啊!”这时,再看锅中的茶叶,已从原先的嫩绿,变成了墨绿。叶片也缩小了不少。我们也跃跃欲试,想一试身手。大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拉过我的手,一边笑,一边耐心地指导:“小娃娃,来试试。不要怕,但要小心烫手哦,千万别碰锅沿。”我大胆地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伸进锅中,插进茶叶里。哇,好暖啊,像热水袋,不过有点扎手。这时,大师把着我的手,铲起一小撮茶叶,边教我揉搓,边说:“喏,这样轻轻地搓,可不要太用力哦!”我照着他教我的方法,轻轻地揉搓着,好像在沙堆里搓沙子,又像在给茶叶洗澡。我们揉着,搓着,笑着,闹着……茶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变化着。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茶叶炒好了。只听大师吆喝一声:“出锅咯!”一锅新茶在我们老少两代“炒茶大师”的辛勤劳动下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捻了一些茶叶放进玻璃杯,泡上了。只见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儿,舒展开来,好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揉着惺忪的双眼醒了过来。我刚想尝一口,大师拍了拍我的肩,笑着说:“傻孩子,刚炒好的茶叶怎么能喝?还要晒呢!”

  “哦……”我挠着头傻笑,孩子们也笑出了声,笑声回荡在茶园上空,茶香溢满了我的童年。

  炒茶的周记 篇6

  茶为国饮。我们全家老少都是国饮的忠实拥护者。我从小就是跟着家人,喝着淡淡的绿茶长大的,直到现在,我仍然不爱喝甜甜的果汁饮料。一口温热的绿茶入口,舌尖品到的是绿茶独有的微涩,丝丝津甜却瞬间在舌根生起,顺着喉咙咽下,浑身舒畅,解渴又健康。

  每年春天,我和爸爸妈妈都会迫不及待地赶回奶奶家————丽水遂昌,跟着奶奶采茶,炒茶,储备一年需要的茶叶。遂昌多高山,是一个有名的茶乡,空气洁净,日照充足,当地特有的高山云雾茶口感甘醇,是来自大自然的独特馈赠。最爱品上一杯自己家的新茶,望着云雾迷蒙的山山水水,感觉像步入了仙境一般,学业功课的压力,随之烟消云散。

  我的奶奶可是个炒茶高手,在她的厨房里,常常茶香四溢。今年,我跃跃欲试,想亲手炒一锅新茶,奶奶乐呵呵地手把手教我炒茶。

  杀青是制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杀青分两步,先粗略地日晒杀青,让青翠的茶叶不再那么新鲜,再用铁锅炒着来杀青。当水分减少,温度增高时,新鲜的茶叶变得有些蔫蔫的,这时,略带青草味的茶叶开始散发出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我们上午采的新鲜茶叶,在初春的太阳下略微晒了下,晚上还得在大铁锅里杀青。大柴灶里闪动着微弱的炭火,铁锅略略发烫,奶奶教我耐心地用手把茶叶在锅里反复翻炒,直到茶叶变成深绿色,有点像炒熟的青菜,这才开始新的步骤———揉青。

  揉青是个力气活。把茶青揉成团,在竹匾上用力挤压,反复揉搓,等到水分全部跑了出来才算完成。我跟着爷爷,用手大团大团地揉着茶叶,额头上沁出了细小的汗珠,终于完成了揉青。感觉手上黏黏的,乍一看,都是茶叶里挤出的绿色汁液,香香的。冒出个小念头,我的洗手水,是不是就会变成一杯茶水?

  我最喜欢做的,就是炒茶啦!我觉得炒茶很简单,用手推一推,再用手抓一把,均匀洒回锅里就可以了。当我反复做这个动作时,刚开始手里暖暖的,闻着茶叶香喷喷的味道,不由得沉醉其中。再炒,不妙啊,怎么锅越来越烫?茶叶越来越干,连茶叶也变烫了,我开始手忙脚乱,嘶嘶吸气“好烫!”奶奶赶快来帮忙:“孩子的手嫩着呢,别烫坏了!”

  炒过的茶叶,外表变干了。奶奶说,茶叶里面还没有完全干燥呢!得烘一晚上。

  爷爷早已经在一个特殊的大炉子里生起微弱的炭火。炭火上面放个竹匾,茶叶必须均匀地摊在上面,炭火旺了,茶叶会焦;炭火灭了,茶叶不够干。为了保证火候,茶农们经常要熬上大半夜,时不时地查看炭火,给茶叶翻身。爷爷对哈欠连天的我说:“娃娃先睡吧,明天早上等你起床,茶叶就烘好喽!”

  第二天起床,茶叶早已烘干了,我迫不及待地沏上一杯茶。站在门前,呼吸着山里洁净的空气,品上一杯自己炒出来的新茶,听着那高山流水的声音,欣赏着脚下的云海梯田,我简直觉得到了仙境。

  任世间饮料千万种,我独爱我的绿茶。这次回乡,我收获满满,我可以自豪地对同学说:我会炒茶啦!

  炒茶的周记 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上虞上坟,路边有许许多多的茶叶,这些茶叶大多都是嫩绿的,看起来十分新鲜。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摘了一大袋。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赶紧把茶叶拿出来,准备开始炒茶。炒的时候我把火开到最小,用手轻轻地把茶叶翻滚。刚开始,茶叶并没有发生变化,慢慢地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过了一会儿,茶叶开始变得有点卷了,颜色也不像采摘回来时鲜嫩、翠绿了,而是有点黄绿色的,闻起来更加香了。炒好后一看,呀!这茶叶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奇丑无比”,但是却有一股清香,有一股大自然独特的芬芳。

  我急忙拿来三只杯子,在每只杯子里都放了一些炒好的茶叶,倒入事先烧好的开水,因为开水实在太烫,所以我迟迟不敢下嘴,过了好一段时节,我才小心翼翼的拿起杯子,生怕烫伤,我喝了一小口,尝了尝。啊!真好喝呀!一点儿也不感到烫,反而有一种清爽的感觉,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这次炒茶不仅让我喝到了自己亲手炒制的茶叶茶,还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哈哈,真想再炒一次!

  炒茶的周记 篇8

  童年的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令人留恋。童年发生的趣事多如繁星,可是很多我都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有一件我记得清清楚楚,感觉就像昨天发生的。

  那是幼儿园发生的事。我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别人炒茶的节目。当时看完后,我立刻从家里的杨桃树上,摘下了一些嫩芽。开着火,把锅烧热,然后把嫩芽放进锅里,把手放进锅里炒。好热呀!电视上的炒茶师傅,怎么这么热也感觉。我只是想了一会儿,嫩芽变黑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手拿起锅铲像妈妈炒菜似的,终于炒好了。我把嫩芽放在杯子里,到了一些开水,等了一会儿,泡好茶了。

  我自己喝了一口,这味道挺好的,一开始味道有点甘凉的,再喝一口,那味道有一点苦。我自己感觉这是很好的劳动成果,所以自己一口气喝完了。到了晚上,不知为什么,我开始肚子痛。妈妈问我是不是哦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我说:“没有,你吃了什么,我也吃了什么。”妈妈说:“那为什么会这样?”我吞吞吐吐的说:“可能是因为我喝了自己炒的茶。”妈妈说:“什么,自己炒的茶,不把你吃死已经算了。”我说:“电视上的炒茶师傅炒的茶都可以喝。”妈妈说:“别人用什么茶,怎样炒都是学过的,他们都是专业的',而你只是乱炒一通。茶叶是从茶树上摘下来的,而不是什么树木都可以泡茶喝。”

  从哪以后,我就再也不敢乱玩,乱吃东西。而那次肚子痛就成了我的就成了我的警告,警告我不能乱吃东西,不然就会历史重现。

  炒茶的周记 篇9

  茶,有悠远的香,有醇厚的味。对于茶只有细细地、慢慢地品,才能发现其中无穷的滋味。

  爷爷爱喝茶,从我有知开始,就天天见到爷爷捧着杯子,坐在木椅上,蛮有劲头地边喝边点头,我忍不住馋,边跑上前去问爷爷:“爷爷,我……我能喝一口吗?”“当然可以!”爷爷爽快的答应着,又一边把杯子递给我,我为了解馋,“咕噜噜”地喝了几口,没什么感觉,只是有种涩涩的感觉,(味道实在不咋的)爷爷边笑边指正我:“哪有你那么喝茶的?要慢慢喝,去品尝那醇香,知道吗?”“哦。”

  虽然品了茶,但我还不知足,过了几天,奶奶(对爷爷)说:“老太公,明天我要去摘茶叶。”“我也去!反正明天我也不读书!”我接过奶奶的话(抢过爷爷的话),争着说了出来奶奶说。

  第二天,我和奶奶(早早地起床,做好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来到采茶地,奶奶快手快脚地干着。我却有点不耐烦了。坐在一旁观察叶子——淡淡的绿色,脉络分明,靠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清新自然的味道,我陶醉在这茶的世界中,睡着了……

  奶奶拎着满满一袋茶叶找到我,(哼着小调儿)终于回家了,一进家门,只见爷爷早已准备好了笪、火炉、大锅,他见到奶奶就激动,一把“抢过”茶叶带,挑出好茶叶放在笪中,然后戴上厚手套,开始炒茶,只见爷爷把茶叶在锅的内壁上回了一圈又一圈,直到茶叶变了色。

  爷爷的爱茶之心感染了我。茶那悠远的香,那醇厚的味,让我品到采到也炒到,也只有细细地、慢慢地品,才能发现其中的内涵。

  炒茶的周记 篇10

  翠如流水的碧叶,冲上冒着青烟的热水,在茶叶的翻转中,水被翠绿渲染,最后慢慢沉落。在袅袅轻雾中,一碗清香四溢的茶就诞生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除了饮酒以外就是品茶了。

  大文豪苏轼曾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在无人而又静谧的夜晚,谁又不曾想举杯茶,与月交心呢?“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正像白居易所说,爱茶可以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爱的就是那淡泊的清香,那醉人的悠长。“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茶叶就如同思念一般,在离别时成为一种寄托,深得人们的感慨。

  茶之传承延之到今,作为待客必品,更是为此有了个养生之法。茶本身益处颇多,作为现代人,懂得的人,每天一杯茶。茶可抗氧化和延缓衰老,可增强免疫力,茶中含的茶多酚能降血脂,可以减肥,护脑,降血压以及促进新陈代谢。茶之功效如此,却还是被当作最为普通的存在。也许正是这最有用,却最朴实无华的精神,让文人墨客争相为它谱写诗篇。

  我国茶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将茶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春天坐在门口看百花盛开时,不妨来一杯绿茶。夏季蝉鸣时,不妨来一杯黑茶。听秋风悲鸣时,不妨来一杯黄茶。看白雪纷飞时,不妨来一杯热腾腾的红茶。与老友相聚,也要来上一杯乌龙茶。

  茶自古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随身之物,《茶经》这本书就是由博大精深的茶道编写出来的,作者为唐代茶学家陆羽。这是介绍关于茶的历史源流、现状以及饮茶技巧、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这本书汲取了中华上下5000年的茶道礼仪,更是好茶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和对中国茶文化的推动。

  经过5000年的茶叶消费,我们感叹于这种香气从最初的山茶花,加入柑橘和盐,流传至外地,一直到唐朝,茶才被赋予了中国特色。到了宋明,茶变为富人喝的东西,后来无数人根据茶写了散文诗篇,最终变成了一种礼仪。

  茶在众生的心里有不同的味道,用静水煮沸的新茶,在唇齿间回绕。品后,有人似觉苦若人生,也有人觉得淡如清风。茶不如酒烈,不如水清,但却有不拘一格的味道。生活亦是如此,先苦后甘。

  炒茶的周记 篇11

  午后细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即舒适又惬意。

  看着折皱的茶叶渐渐在水中舒展开来,慢慢恢复从前的样子,嫩嫩的,绿绿的,像沉睡的人慢慢苏醒过来,显得无比娇弱,那样子生动极了。

  我轻轻吹开那些浮在水面的叶子,慢慢呷一口,很烫却也感到很是清新。

  透过玻璃杯,静静凝视着这清醇、淡绿的液体,看着一些白色的气体从杯口涌出来,不断地升腾,最后消失在空气中。

  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茶叶,有的浮在水面,有的却沉在水底。但是,你还会发现,浮在水面的,未必总在上面,而沉在水底的,也不会总在下面。它们在缓缓地上下沉浮,一会儿漂上来,一会儿又沉下去。

  从这些景象中,联想到人生在世,无不是在沉浮中度过一生。总是难免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也总有自己的辉煌之时。

  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可能因一个小小的机遇,成为一个富翁;而一个铁腕级的要员也可能会因一个变故沦为阶下囚。

  所以,命运是多变的,人要能在关键时把握住机遇,在困难时不泄气。像这些茶叶一样,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过度,沉在底层的,也用不着悲观,应该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坦然地笑对人生。

  炒茶的周记 篇12

  一天放学回家,我推开家门便发现,客厅里的茶几上多了一样很古怪的东西。

  于是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啊?这么奇怪的东西,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爸爸笑着回答道:“这个是茶具,用来泡功夫茶的。”吃过晚餐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要求爸爸泡功夫茶给我和妈妈品尝。

  首先,我看见爸爸把水烧开,给所有的茶具都“洗了一遍澡”。然后,看见爸爸把茶叶放进茶壶里,倒入开水,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接着,把热水倒进茶壶里,过了一会儿,爸爸把茶水倒入公道杯。慢慢地将茶水匀入我和妈妈的小茶杯中。我拿起茶杯,轻轻地将茶杯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品尝了一口,有一股淡淡的甜味跑入我的嘴,原来爸爸泡的是甘露茶。喝完茶后,爸爸又给茶具洗了一次澡,把茶具整理好,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就是功夫茶。”

  “功夫茶?”我疑惑地问道。

  原来,功夫茶并不是一种茶叶的名称,而是一个泡茶的过程。我一定要学会泡功夫茶,过年的时候,我可以泡茶给爷爷、奶奶品尝。

【关于炒茶的周记(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关于高中周记08-09

关于实习周记04-12

关于小学周记三篇09-15

关于初中周记4篇08-22

关于小学周记四篇08-20

关于端午节周记07-16

关于小学周记16篇06-11

关于初中周记15篇06-09

关于军训周记11篇06-08

关于小学周记范文6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