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毕业论文>护理学毕业论文

护理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4-05-20 14:00:03 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学毕业论文精品[15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学毕业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护理学毕业论文精品[15篇]

护理学毕业论文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 儿 科; 护理安全; 对 策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ed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and its Nursery Countermeasures

  DING Hao-p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Jiangsu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s of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hidden danger of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strengthening of management, carrying out the effective nursery countermeasures.Result: Elev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nursery security in nursing staff, assurance each step of nursing service, getting rid of the hidden danger and insuring the nursery security.Conclusion: To think highly of the nursery security in paediatrics ward, elevation the quality of care, to provide safe、 satisfied and high-quailty service for the patients.

  Key words: Paediatrics; Nursery security; Nursery countermeasures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1]。

  1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2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由于护士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3 带教因素:由于护生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4 病房管理因素:病房是患儿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多,房间拥挤,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这些也会成为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药安全因素:小儿在用药上特殊性强,用药剂量小,个体差异大,加药程序复杂,新药品层出不穷,药物的商品名称繁多,剂量复杂,不易掌握,易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家长不遵医嘱给患儿服药。由于儿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穿刺部位常出现皮肤苍白,渗出肿胀,甚至坏死等,给患儿带来痛苦。这是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

  1.6 患儿及家长因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2 针对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探讨

  2.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士的工作有章有循,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达到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3]。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护理工作制度,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真正用制度约束自己,用制度来管理自己。护士的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人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患儿负责。要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减少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尤其是对急救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能做到反应速度快、稳、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导值班护士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针头给病人注射没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轻视值班时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科病房陪护家长频繁更换,面对每一位家长的提问应心平气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生的带教和管理:加强对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到本科室的护生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环境,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因人施教,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让护生学有所获,完成实习进修计划。

  2.4 加强病房管理: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儿童,减少探陪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湿式打扫,病室内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温湿度适宜。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消毒液进行检测。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数,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

  2.5 确保患儿用药安全:组织护士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点内容,如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儿科用药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量,具有用药量小,用药种类多,间隔时间短,护士在配药时要精确计算,忙而不乱。再者小儿输液量小,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输液泵、推注泵。经常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尽量使用留置针,如病情需要可实施PICC,密切巡视注射部位,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渗漏、肿胀,如有渗漏、肿胀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渗漏部位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减少对患儿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让家长了解药物使用的目的,服药注意事项,如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不易与含有鞣酸成份的食物同服,宜与含维生素C等酸性食物同服,促进吸收,维生素A、D等脂溢性维生素宜与脂类同服有利于吸收等。

  2.6 做好健康宣教: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一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医学知识缺乏,对治疗护理不了解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患儿应有专人看护,睡眠时应睡在有床栏的一侧,开水瓶放进生活柜内,不能带患儿到户外输液,不能擅自调整滴速,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换床,不得带患儿擅自离院等。

  3 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冠芳.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xx,10:133.

  [2] 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1(6):67.

  论文网 http://www.lw54.com

  [4] 刘新.儿科急诊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xx,37(8):24-25.

护理学毕业论文2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效果。方法:于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在本院选择老年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常规组(n=40),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浑身无力、嗜睡、脸色苍白、低血糖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状况,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监护,从而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关键词]中西医护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预防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在夜间发作,患者治疗不及时将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患者死亡。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发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此次研究中探讨中西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以期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xx年1月~20xx年1月间,在本院选择老年糖尿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常规组(n=40),干预组患者男女比为23:17;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8±7.4)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9±4.1)年。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为22:18;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0.9±7.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1±4.2)年。与常规组对比,干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常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

  ①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状况采取视频教育、综合授课、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等,及时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等,促进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控;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指导,告知患者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等,告知患者日常进行血糖检测;指导患者在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糖果等进行自救[1]。

  ②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合理营养供给,在控制患者糖分摄取的'同时,也要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可适当食用低糖水果,以杂粮、蔬菜为主,平衡饮食,禁烟禁酒。

  ③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促进患者疏通心理郁结,积极配合治疗。④病情监测:加强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当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及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给予患者口服带糖饮料或食用水果糖,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给予患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若患者出现昏迷状况时,及时给予患者吸氧,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状况及低血糖症状发生状况。两组患者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知晓状况。知晓:患者能及时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并能采取针对性自救措施;基本知晓:患者能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但未知自救方法;无效:患者无法发现自身低血糖症状[3]。知晓率=(知晓+基本知晓)/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常规组和干预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后浑身无力、嗜睡、脸色苍白、低血糖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低,

  3讨论

  随着当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受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环境等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糖尿病多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障碍,引起机体出现的持续性高血糖症状。目前尚无糖尿病根治方法,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以减少持续高血糖对全身脏器的损伤。皮下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均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患者用药过量时,易导致低血糖出现,引起患者头晕、多梦、无力等,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4]。此次研究中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症状及发病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在孟凡红[5]的相关研究中,75例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说明采取中西医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为:

  ①低血糖的发生主要因患者用药不当、饮食不合理或运动过度等导致,因此采取中西医护理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和重视,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监护;

  ②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相关生活指导时,能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从而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③给予患者情志护理时,及时帮助患者疏解郁结,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正确看待低血糖;

  ④加强对患者病情监控时,能及时出现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提高急救效果[6]。

  综上所述,中西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状况,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监护,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丽荣.6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xx,21(9):91-92.

  [2]傅兆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中西医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xx,2(4):181-182.

  [3]李丽亚,张忠雪,刘怀芹,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中西医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xx,10(27):531-532.

  [4]赵晓玲,刘莉,陈小燕,等.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xx,32(27):139.

  [5]孟凡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预防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xx,17(4):167-167.

  [6]赵玉红,勇琴歌.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xx,20(5):621-622.

护理学毕业论文3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2.答辩人陈述

  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论文标题。向答辩小组报告论文的题目,标志着答辩的正式开始。

  (2)简要介绍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3)详细描述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

  (4)重点讲述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

  (5)侧重创新的部分。这部分要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答辩教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6)结论、价值和展望。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新成果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展望本课题的发展前景。

  (7)自我评价。答辩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评价,要求客观,实事求是,态度谦虚。经过参加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撰写,专业水平上有哪些提高、取得了哪些进步,研究的局限性、不足之处、心得体会。

  3.提问与答辩

  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

  答辩教师提问的范围在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内,一般不会出现离题的情况。提问的重点放在论文的核心部分,通常会让答辩人对关键问题作详细、展开性论述,深入阐明。答辩教师也会让答辩人解释清楚自述中未讲明白的地方。论文中没有提到的漏洞,也是答辩小组经常会问到的部分。再有就是论文中明显的错误,这可能是由于答辩人比较紧张而导致口误,也可能是答辩人从未意识到,如果遇到这种状况,不要紧张,保持镇静,认真考虑后再回答。还有一种判断类的题目,即答辩教师故意以错误的观点提问,这就需要答辩人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精神高度集中,正确作答。

护理学毕业论文4

  康复护理学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我国的康复护理学教学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应建立 完善师资队伍,建立康 !复护理自己的师资;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康复护理的特色,应从整体康复护理、康复护理评定 康复护理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护理管理方面组织教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及学时的安排;建立现代教育观念 改良现有的康复护理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康复护理学;教学模式

  近年来,对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医学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医学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对其做进一步的探讨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而且有益于促进教师反思性地成长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教学结构,必须蕴含特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要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提供可参考的有一定操作性的教学活动结构或程序,具有与之相配套的基本教学方法。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科,康复护理是以提高人的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为目标,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和发展,康复护理教学也成为整个护理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康复护理学教学体系正处于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

  1 康复护理学教学的现状

  1.1 康复护理教学的师资状况

  康复护理教学的师资队伍基本都是由来自康复各个科室的康复医师组建而成的。对康复护理的教学有一个重新认识学习的过程。如何组建康复护理教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将康复医学与临床护理有机的融合,如何将康复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护理临床,是康复护理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康复护理教学的课程内容

  目前,《康复护理学》统编教材,其内容无论在康复护理理论方面还是在康复护理技术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康复护理教学的需要,康复护理教学内容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康复医学教学内容的束缚。

  1.3 康复护理的教学方法

  到目前为止,康复护理的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形式多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此种方式

  主要的弊端是单纯强调传授具体知识,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康复护理的教学中得以普遍应用,但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思维、分析、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更大的突破。

  2 康复护理教学模式探讨

  2.1 建立、完善康复护理教师队伍

  应该按照美国康复护理学会定出的康复护师资格标准培养和选拔康复护师,充实康复护理教师队伍。我们可以从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的护师进行2―3年康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之能满足和适应康复护理教学的需要。建立康复护理自己的教师队伍,彻底改变康复护理教学由康复医师承担的现状。

  2.2 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康复护理的特色

  康复护理是护理人员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通力合作,从护理角度帮助伤病残者, 使他们在肉体、精神、情绪、社会和就业方面的能力,复原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便他们在生活中尽可能地独立,从被动地接受他人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的动态过程。它与康复医学以及其他临床护理在工作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应从康复整体护理、康复护理评定、康复护理技术、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和康复护理管理等方面组织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康复护理的特色。其中,康复护理的基本技术(体位与体位转移、关节挛缩及其预防和处理、压疮预防和处理和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及其护理)和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该占重要地位。康复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在康复护理学的教学上,除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有关理论原则外,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康复护理过程中的康复护理评定是贯穿整个学科的基础与核心。不仅如此,康复护理评定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如ROM 的测定、肌力测定、步态分析等肢体功能的评定在骨科、神经科也运用广泛。因此搞好康复护理学的教学工作,不仅是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康复的要求。康复护士应能通过功能评定和功能预后的预测, 了解残疾者在某阶段的最佳健康状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康复护理目标,并使残疾者亦充分了解此目标,共同为达到此目标而努力。

  2.3 课程设置及学时的安排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和临床各科都有很大的联系,涉及的面很广。鉴于康复护理学的广泛性、多科性特点,康复护理学的'课程可适当安排在临床护理课的较后期进行。此时学生已接受了较多的各科临床医学及护理知识,这样对学习和掌握康复护理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时的安排上,康复护理学的教学总时数一般多为30余学时,课程安排太紧,有些内容只能压缩或删除,影响了整个内容的连贯性,也对教学效果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与康复护理在整个护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相符。根据现行的实施情况来看,以6O学时左右较为适宜。其中,康复护理概论(4学时)、康复护理评定(16学时)、康复护理技术(10学时)、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10学时),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可适当增加实习或见习课(2O学时),两者的比例可为2:1。这样可使教学安排更为科学、合理,也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这门知识。

  2.4 建立现代教育观念,改良现有的康复护理教学方法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迅速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知识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应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软件”建设,是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也是培养跨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保证。现代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和广阔。它包括: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创新观;现代教育价值观;现代学生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与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运用密切相关。国外医学教育重视强调:综合性(基础与临床的综合)、实践性(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注重基本素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在康复护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导学是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导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如:参考书、期刊杂志、网络课堂)。充分利用校园网采用E-mail、BBS或QQ群等进行问题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华夏出版社.第1版[M].北京.1990

  [2] 李树贞.康复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1版[M].北京.20xx

  [3] 熊川武.教学模式实质说[J].教育研究.1995.(6)

  [4]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 [J].学科能力培养研究.1999,(9).1-2

护理学毕业论文5

  【摘要】目前我国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老年病患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中以慢性病的患病者比率最多。在患者卧床期间,常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状,较为常见的是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通过相关部门的研究发现,良好有效的医院护理水平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在卧床期间并发症状的发生,进而最大化的减轻患者的疼痛。而我国现阶段,各医院在患者护理方面采用的方法和措施层次不齐,水平不一,为并发症的出现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关键词】老年病;护理水平;并发症

  本文在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深入访谈和沟通基础上,展开对卧床患者及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以后医院护理工作模式提供应有的帮助和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各医院对不同常见并发症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各类医院对于卧床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常见并发症已经有了相应的关注,但是,通过深入沟通访谈我们发现,对于常见的几类并发症,医院的关注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①压疮是备受关注的常见并发症在以上我们所提到的四种常见并发症中,以压疮的受关注度最为明显,并且,已经有很多医院制定和践行了良好的处理措施,比如制定常规护理流程,建立有序的工作制度,把该病纳入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等,通过这些很大程度的为患者减轻了病痛带来的痛苦。不同的医院采取的措施各有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的医院建立了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规范了难免性压疮和压疮的上报流程。并且制定了压疮的诊疗以及护理规范”;在访谈中,管理人员指出“压疮如果是院内发生的,就定为不良事件,按照流程来上报、分析和讨论”;另外如医院护理部牵头建立压疮的管理组织,制定压疮管理的实施方案。②DVT越来越受到关注DVT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已经有个别医院管理者意识到了DVT早期预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要性,,并建立了多学科合作的DVT防治小组,并制定了多层面的预防和处理流程,但是,从医疗行业整体来看,医疗部门对于DVT的关注甚少,偶尔能做到的也就是知识培训和开会时强调加强基础护理的工作,并没有真正把他应用到医院护理实际工作中。比如在采访中,有的医院工作人员提到:由于DVT需要牵涉到非常复杂的工程,他在牵涉护理行为的同时,还和医疗等方面密切相关,因而造成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关注不力。③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的受关注程度低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在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疾病感染方面,只有大部分的三级医院采取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流程。比如他们有的成了危重症小组,专门用来检测和控制危重患者的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有的医院建立了完善的制定、培训、落实、控制到反馈,再完善这样的一个完整流程;另外还有一些医院时对于危重症患者在这两种并发疾病的方面给予严格的关注和护理。与三级医院详细,一二级医院在这两种疾病的管理方面就显得甚为匮乏和不足,并在原因分析中指出,由于这两种病症都是需要由医生出具诊断书才得以确定,而护士仅仅是执行医生的医嘱,所以在并发症护理方面,只有医生要求过的,才能够给予关注和处理。

  2不同级别医院在常见并发症管理水平上差距大

  通过横向比较我们发现,不同级别医院在这房间的处理措施和管理水平上差异巨大。通常,三级医院会在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几次沪上,根据相关的指导说明,再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管理措施和办法,还能够保持随时及时的更新。相比较而言,一、二级医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则要差很多,在这方面的管理基础非常产,很多一级医院对并发症的管理仅仅做到了最基本的基础护理和具体操作技术方面,他们的制作流程和制度往往来源于上级医院,把上级医院的文件直接拿来学习,而这样未必适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了使用中俄低效;同时,在培训提升方面,也仅仅只有个别护理骨干人员才能有机会参加,且次数很少,大大制约了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能力。

  3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管理措施落实情况与受关注程度存在差距

  对于卧床常见的并发症压疮、DVT等的处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目前,由于受限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等因素,很多医院护理工作者在这方面的重视和关注还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提出呼吁,各类医院都应该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和流程,护士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者在并发症的护理方面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并把相关的制度和流程、措施等践行到实际工作中。

  4护理管理者对常见并发症的认知态度影响并发症的受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医院对卧床患者中比较常见的压疮和DVT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1.在压疮方面,由于该病情的发生风险极高,且病情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好坏有着必然的直接关系,目前多数医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并积极采用了品管圈,PDCA循环等科学管理手段,在管理体系中详细包含了风险评估、护理常规、不良事件上报、专科会诊等方面。2.在DVT方面,由于其危害性极大,万一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动脉栓塞导致死亡,所以,DVT已经日益受到各类医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3.对于另外两种并发症,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医院及各类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度普遍较低。笔者在此呼吁相关人士和各级医院,今后尽可能的在这两种并发症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严格管道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等方发,有效的为这两种病症的控制和减弱贡献自己的力量。

  5总结

  本文通过对国内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管理现状分析,深刻揭示了目前我们各类医院在各类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化,以及对于不同并发症的关注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上发现,目前在护理管理水平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非常不完善,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和落实各级医院的指导性护理规范,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从总体上提高对于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小妹,肖明朝,赵庆华,丁福,王迎春.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护理人员能力及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xx(08).

  [2]解敏.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帮扶及一体化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卫生人才.20xx(01).

  [3]张学辉,喻姣花,褚婕,胡琼.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及展望[J].护理研究.20xx(32).

护理学毕业论文6

  中药提取液代表总固体物质含量的浓度(含固量)、浓缩程度的比重和动力学性质的黏度之间多具备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在进行中药浸提液的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指标进行工艺控制。在浓缩干燥过程中,如果建立质量控制成分与提取液的含固量的联系,那么就可以将干燥的过程控制与制剂质量连接起来,提高中药制剂全程控制的水平。其中,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之间正相关,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其关系式可以归纳为:含固量=a(相对比重-1),其中a是一个接近2的数字[1]。该公式与实际生产的经验比较吻合,可以作为经验公式应用,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理论上的规律性。

  中药制剂技术研究应关注提取物的物理性质[4]。中药提取液同样是广义“中药提取物”的表现形式之一。中药提取液的这些性质不仅可以用于浓缩干燥过程控制,还可以向中药制剂的上游工序延伸,用于提取过程的监控。例如,提取达到平衡时,其行对比重应该达到一个平衡数值,直接监控该参数就可以判断提取进行的程度。中药制药过程中物料相关物理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将有利于对中药制药过程的理解和控制,相关研究已经有所开展。在这一方面,相关行业(如食品、饮料、化工领域)对物料的物理性质包括其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比较深入,中药制剂值得借鉴,使生产过程的认识和控制水平得以提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药材:薄荷等40种常用中药饮片、丹参(饮片。

  主要仪器:液体比重天平(PZ?B?5,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天 平仪器厂);黏度计(Brookfield Viscosmeter LD?I+,Brookfield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Inc. US);真空干燥箱(ZK?82B,上海实验仪器厂);上皿电子天平(FA1004,上海天平仪器厂)。

  1.2 方法

  1.2.1 提取液的`制备 取饮片以常水(视药材被充分浸泡)于室温(20℃)浸泡12 h,倾倒读取滤液,以加水量与读取量差值为饮片吸液量。以此量的5倍为浸提量加热煮沸后,保持微沸2 h,120目滤布滤过,浓缩至不同相对含量(g药材·ml-1)。同一提取液在浓缩过程中连续取样,放置于同一温度,分别测定其相对比重、含固量(浸出量)和黏度;对同一浓度提取液进行加热,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黏度。

  1.2.2 相对比重的测定[2] 以液体比重天平法进行。

  1.2.3 含固量的测定[2] 参考浸出物含量测定法进行。

  1.2.4 黏度测定[2] 用旋转式黏度计测定不同温度、相对比重、含固量同一提取液的运动黏度。

  1.2.5 相关性考察 分别考察以上考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处理、分析及绘图使用Excel软件。

  2 结果

  2.1 饮片吸水量

  常见中药饮片的吸水量倍数在0.8~2.9之间,一般浸提加水量在5~10倍,为平均吸水量的2倍以上。这个数值可以做为浸提条件研究中加水量的计算基础。

  依据药材入药部位的不同,计算相同入药部位的饮片吸水平均倍数,进行比较后得到不同入药部位药材饮片的冷浸(20℃)吸水顺序为:花>叶>全草>皮>茎木>根及根茎>果实种子>菌类>树脂。

  2.2 含固量与相对比重

  薄荷水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关系。以线性回归考察薄荷水提取液相对比重与含固量的关系得到一条直线,线性关系良好。同法得到丹参片提取液相对比重与含固量的直线关系。提取液的含固量与相对比重之间正相关,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关系。

  2.3 相对比重与黏度

  测定不同相对比重丹参水提取液的黏度,结果见表4。直接回归考察两者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197。对黏度值做数学变换,取自然对数再后进行回归,得到较好结果R2=0.9912。丹参提取液的相对比重与黏度(25℃)

  2.4 黏度与温度

  丹参提取液的相对比重、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见表5。当rpm=50时,回归曲线按照提取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y=151729x-1.9504,R2 = 0.9871;

  y =4734.4x-1.4023,R2 = 0.9806;

  y= -0.0594x + 7.4098,R2 = 0.9500。

  当rpm=100时,回归曲线按照提取液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y=213130x-2.0244,R2 = 0.9918;

  y =2304.6x-1.1962,R2 = 0.9862;

  y =-0.0626x + 9.037,R2 = 0.9669。

  提取液在低浓度时候,温度与黏度成直线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大,温度与黏度之间呈现出指数关系,温度越高黏度越小;如果温度足够,不同浓度提取液黏度值有接近趋势。在黏度计不同转速下,曲线的系数有差异,说明了提取液的动力学性质属于非牛顿流体,黏度随着受力的改变而改变。丹参提取液的浓度、黏度与温度.含固量表现为一定体积提取液的固体总量,如果以该固体为目标物质,那么含固量就等于提取液的浓度。因此,从上节内容可知,含固量与黏度是正相关关系。图5是70℃时浓度与黏度的回归关系。

护理学毕业论文7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或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发生。方法对20xx年1~12月收治的201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瘘闭塞的原因,总结出预防内瘘闭塞的护理方法及透析间期患者的自我维护措施。结果2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20例发生内瘘闭塞,发生率为11.4%,其中患者透析间期维护不当14例,占70.0%,护士穿刺不当2例,占10.0%,自身血管条件差4例,占20.0%。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与患者的自我维护、内瘘的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肾透析;动静脉瘘/外科学;闭塞原因;护理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置管,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感染率低、血流量充足、并发症少、对患者生活影响小等优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选择中占优势。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也遭受频繁狭窄和随后的血栓形成[1],从而导致内瘘闭塞,这将严重影响持续透析患者的透析疗效、生活质量及提高死亡率,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可分为血栓形成狭窄和非血栓形成狭窄2类[2],因此,如何保持内瘘通畅及最大限度地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有效地透析,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中心20xx年1~12月对本院2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20例患者发生内瘘闭塞,现就其发生的'因素和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xx年1月至12月201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闭塞20例,闭塞发生率为11.4%,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9~77岁,平均61.8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5例,糖尿病肾病2例,高血压肾病1例,多囊肾2例,20例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方式均为桡动脉与头静脉作端侧吻合,内瘘使用寿命3~49个月。

  1.2方法

  1.2.1内瘘闭塞的诊断内瘘出现以下情况可诊断为闭塞:

  (1)内瘘扪及无震颤,听诊无血管杂音;

  (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内瘘血流量低或闭塞。

  1.2.2护理措施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上,压迫时间过长,瘘侧肢体负重,瘘口受压、瘘口处的保暖,瘘侧肢体不能测血压、静脉滴注、抽血[5-7]等均可能影响到内瘘的使用效果甚至寿命。

  1.2.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病程长,需终身血液透析治疗,不易接受病情,加之担心经济情况及手术效果,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此时护士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内瘘手术的目的及重要性,有利于患者调整心态,接受治疗。

  (2)拟造瘘患者血管的锻炼和保护:本中心针对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患者在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教会患者锻炼双上肢,用手捏健身球运动,同时保护双上肢血管,避免抽血、静脉滴注,禁止准备造瘘侧肢体行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留置针穿刺及采取动脉血,以此避免血管壁完整性被破坏或形成血肿而影响内瘘的建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

  1.2.2.2术后护理

  术后术侧肢体应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手臂肿胀同时禁止在术侧肢体进行任何治疗及检查。术后72h严密观察内瘘通畅及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生命体征、内瘘静脉侧是否能扪及震颤或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吻合口有无出血及血肿、术侧肢体末梢循环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尽早处理。

  1.2.2.3内瘘使用中的护理

  (1)正确掌握首次使用时间:内瘘成熟指与动脉吻合后的静脉呈动脉化,表现为血管壁增厚,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震颤或搏动。其成熟的早晚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的配合情况有关。内瘘成熟一般至少需要1个月,如需提前使用至少在术后2~3周,NKF-DOQI推荐内瘘成型术后1个月使用,我国的透析通路使用指南建议术后2~3个月开始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血管纤维化、管腔狭窄、使用寿命缩短[9]。因此,内瘘首次使用时间应由穿刺经验丰富护士和医生共同讨论决定。

  (2)穿刺方法:内瘘的使用要有计划,本中心采用直线定点换穿法即阶梯式穿刺法,每次透析穿刺点距前次穿刺点0.5~2.0cm(由患者可使用用血管条件决定)左右,依序由近心端到远心端,或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穿刺,当所有穿刺点轮回使用1次后再从第1处穿刺点开始,如此循环,使整条血管使用均匀,可有效避免形成动脉瘤,发生血管狭窄[10]。

  (3)穿刺点的选择: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得距离至少3cm以上,针尖呈离心或向心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间隔在5~8cm以上,避免引起再循环[11],若针尖呈向心方向穿刺,如动、静脉在同一血管上穿刺至少相距8~15cm,以减少再循环,提高透析质量。

  (4)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内瘘首次穿刺使用结束后由护士帮助压迫止血并详细向患者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及要领,压迫力度以不渗血、能听见血管杂音为宜,用弹力绷带包扎,缓慢松解即压迫30min后第1次轻松绷带,35min后第2次再松绷带,40min后若无渗血可完全解除绷带,但需继续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

  1.2.2.4患者透析间期自我护理

  良好正确的日常护理是提高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保护内瘘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维护意识,让其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可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1)术侧肢体禁止受压,衣袖要宽松,不带过紧饰物,不提重物;加强锻炼及湿热敷,透析间期进行捏握健身球活动每天3~4次,每次10~15min,透析结束24h后可行湿热敷20~30min;透析前后保持术侧肢体局部清洁干燥,预防穿刺点感染;

  (2)自我监测: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判断内瘘的通畅性,即用手触摸内瘘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用耳听及血管杂音,则提示内瘘通畅;

  (3)局部用药:透析前后用喜疗妥软膏涂抹穿刺血管,并给予适当按摩,以预防血管硬化,透析时用剂安舒能保护膜喷穿刺点,以促进穿刺点尽快愈合;

  (4)全身用药:根据患者凝血项、血色素、血脂情况,遵医嘱予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压,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同时注意低血糖、高热、大汗、腹泻时内瘘的监测);避免术侧肢体外伤,以免引起大出血,非透析时戴护腕,注意松紧度适宜,如果有动脉瘤患者应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

  2结果

  本研究中的血栓形成14例,其中低血压至血栓形成6例,内瘘受压过久导致血栓3例,患者依从性差内瘘侧肢体受凉致血栓5例;非血栓形成6例:护士穿刺不当2例,占10.0%,自身血管条件差4例,占20.0%。

  3讨论

  3.1闭塞原因分析

  3.1.1低血压至血栓形成

  患者透析中或透析间期血压过低,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减弱,血管弹性回缩,管壁黏膜粘连引起内瘘闭塞[3]。3.1.2内瘘受压过久患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过长或透析间期内瘘受压,力度过重,均易使内瘘血管管壁塌陷,导致内瘘阻塞。

  3.1.3患者依从性差

  患者缺乏正确维护知识,且自我维护意识差,生活中内瘘侧肢体受凉,睡觉压迫内瘘,未正确服用降压药致低血压等均可导致瘘闭。

  3.1.4自身血管条件差

  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老年患者血管病变、血管硬化较严重,内瘘易闭塞。

  3.1.5护士穿刺不当

  内瘘穿刺技术不熟练,部位不准确,针头位置不当,可大大增加内瘘血管内膜的损伤[4],容易导致内瘘闭塞。

  3.2小结

  动、静脉内瘘闭塞也称为动、静脉内瘘失功,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暂时或永久性内瘘功能障碍,此现象可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正常治疗[12]。因此,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价值较高。血栓形成为其主要原因包括低血压、穿刺点压迫时间过久、患者依从性差等,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透析间期内瘘维护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维护意识;非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自身血管条件差及护士穿刺不当的因素,对此类患者需加强术前前臂锻炼,术后延长内瘘成熟期,同时选择穿刺经验丰富护士采取正确穿刺方法进行穿刺,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从而延长患者内瘘使用寿命。

护理学毕业论文8

  【摘要】目的:要求责任制护士,必须具有系统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护理知识,还要有独立解决护理工作中疑难问题,主要把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结合起来,使其努力达到 治疗疾病,心理保健,恢复健康的共同目标。方法:通过自身用微笑和文雅举止来传递对患者的尊重友爱和人文关怀。结果:拉近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为二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和谐的气氛,使病人不觉得在陌生的医疗环境中感到恐惧,相反得到安全,使病人心情舒畅,大大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内科病人;整体护理;责任制护理

  随着社会医学 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现代医学知识量爆炸性的增加,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素质要加速提高,特别是责任护士,必须具有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护理知识,独立工作能力,熟练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能解决护理操作中疑难问题,责任护士不仅仅是单纯的执行医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去指导整体护理。解答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询问,与病人谈心,开展心理护理,宜细不宜粗,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标准,使其达到整体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

  现实各种新药和进口药不断用于临床治疗,各处疑难病症综合治疗后的复杂护理,都对传统的护士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护士只有对各种新药,进口药的药理,以及用药后对病人的机理产生哪些正副作用的知识,对复杂的综合护理,不仅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才能使病人及家属对我们护士产生信任感,也使护理服务能做到更为自觉更为称职,更为科学化的以人为本整体护理的共同目标。

  内科疾病的病因复杂,有些疾病目前还缺乏特殊治疗,病人的康复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这些病人心理状态平衡,精神愉快,疾病可以迅速地缓解或得到稳定,而心理平衡失调,精神抑郁,不愿进食,还有甚至拒食,拒绝治疗,这样病情可能发展为恶化,严重者造成昏迷或死亡。实行责任制护理后,通过责任护士热情接待,院规介绍,询问病史,填写病历、查房、解答患者及家属询问,精心作出护理诊断,组织编写护理计划和及时准确记录。科学的护理计划和及时准确的病历记录,为医生对病人综合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人曾担任数个月责任护士,直接负责15个病人,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服药期间护理,从病人入院,我用亲人班的温暖,热情接待主动介绍 医院规章制度,详细询问病史、过敏史、家族史、认真填写病历,细致查房,解决患者及亲人疑难问题,如:押金不够或不能及时继续交,面临停药的困难,本人就去住院处作担保,个别病人家住较远,有时家里亲人有事耽误,不能及时赶到身边,晚上无人陪护,我就主动晚上来到病房看望老人,有时送上饭菜,予以体贴照顾,由于我用微笑表情和文雅举止来传递对患者的尊重,友爱和人文关怀。

  通过半年多本人担任责任制护理后,我能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临床症状全面了解后,使我进一步体会到我们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规律性,有计划性,有效性的整体护理一门学科,不是不被人们所关注的职业,只因她的工作虽平凡又普通,既作不出惊人的业绩,更难有伟大的创举,其工作只是打打针、发发药,巡视照看病人,天天月月年年,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工作。 还有人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显然是护士工作看得很低贱,只是社会上一些无知的人看法。

  通过数月的实践,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作为护理工作责任重大,无论是每一个细小的,不起眼的动作,或几句关心话,导致的结果大不一样,它可以是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的增加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和决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能力,这样病人虽然发了钱,病情天天见好转,病人心情舒畅多了,也不觉得有病是多么有痛苦了,相反来到 医院认识我们护士是个缘份,由于病人密切配合药物 治疗和各项护理,患者多数很快恢复健康出院。出院时我又作出院指导及注意事项。这时患者及家属十分感谢,万分感谢!真是一个感人的场面。

  我曾记得当时我所负责患者中,有一位从乌鲁木齐市转回家中无法治愈的晚期肝癌的垂危病人,是我们塔城地区财贸学校的退休老干部,名子叫张兆正的一位老人昏迷不醒。他的很多亲属及子女要我们为他延长生命等待时间,这时我主动为他安排在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能够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安慰患者家属能够方方面面照顾亲人,以提高生命的质量,并给予心理上的关怀与支持,使患者能在有限的时光内,在充满人间温情的气氛中,安祥的',舒适而有尊严的离开了人间。

  这位老先生虽然去世了,这样可以使死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事后这家亲友及子女向我表示感谢,还清我吃饭,说我给患者细致周到的全面护理。虽没有治好也是没有办法治愈的,您做到了最大的努力,直到现在这家亲人无论在医院还是在街上碰见我都非常亲切 自然,向这样事情例子就有几个家庭,经常在街上遇到不但非常亲切,还向在场的人们及她们的亲戚介绍本人态度如何,技术如何,还问我要电话号码,现在可好啦,她们家孙子或亲戚一但有不舒服就打电话咨询或者让我处理,我也很快帮忙或者亲临现场。

  经过很多病人的理解和尊重,我更热爱护理工作这一行,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有时工作很辛苦,又脏又累,还得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轻、重的病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想些什么,谈些什么,要求些什么,忌讳些什么,以及家属和社会对病人有过或正在发生什么,心理影响等,都能了如指掌,以便预测可能发生的行为和采取必要的心身保护措施。身心疾病,必须减轻心里压力,使其身心内部环境有效的调解,才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这里就是心理医学自我保健知识。是我国著名医学家钟南山院士在20xx年2月20日在电视讲座中强调要学习心里医学和行为医学。就是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及减轻病痛。

  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已占病人总数60%多,能自觉地把行为医学和心理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预防各种传染病,非传染病,及季节病的流行与漫延, 发展全民 体育运动,增进全民健康,这是温总理提出口号,也就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本钱也没有我们的一切。在这里专家提倡,早得病,早治疗,早预防既使有病要配合医护治疗,会创造出自己满意的治疗效果的。为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很大的幸福的。

  参考 文献

  [1]《责任制护理的体会》段瑞仙363页;

  [2]1997年3月,全国内科护 理学术研讨会362页; 论文集,实用护理杂志社

护理学毕业论文9

  个人基本修养

  有修养的人总是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修养是可以从语言、举止和个人形象上反映出来。主要看个人的内在德行。德,即品德,是内在的东西,是个人修养的主要内涵。行,是由内在品德素质决定的外在表现。这两样构成了个人修养。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首先要有仁爱之心,对人要和善亲切、诚恳热情。从内心去爱、去关心、去帮助别人。朋友之间更要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其次,谦虚随和:古人说: 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总是受人欢迎的美德,社交场合上任何自傲情绪的流露都会成为你通向成功的障碍。最后,诚信守约: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靠的是信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内涵的多样化,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参加各种活动要守时,不论是什么原因迟到都是失礼的。另外,修养往往与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如何提高自己的修养,我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谈吐和举止,不做不文雅的举动,不说不文雅的话,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自己多看点书,从书里沾一些书香气息回来。

  语言素养

  中国有很多古话、俗语、成语与说话有关,等等,说话必须天天说,比吃饭的时间长,但是小于睡眠的时间,毫不夸张地说,说话占据了人生一半的时间,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护生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要明确几个交谈原则。首先,要应答及时,有问必应。回应的方式可以是点头、摇头、微笑、眼睛凝视对方、有声简短回应等。其次要学会倾听,俗话说 说话听声,打锣听音 ,听比说有时更重要,第三要多鼓励少责难,鼓励产生正面效果,责难产生负面影响。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正性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正向社会化,负性生活事件可以导致人的负向社会化。第四是要适应对方,以对方乐意接受谈话为准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愿意听从对方,必须以喜欢对方为前提。第五就是注意避讳,要注意对方的禁忌和有些特殊问题,例如有的患者忌讳以床位号代替患者姓名,护士就要尽量避免引起患者不快。

  沟通素养

  护士在为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防病治病、促进健康和减轻痛苦的护理工作中,除了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道德之外,还要具备处理越来越多的.伦理难题、处理不同利益所引起的冲突和纠纷的能力.

  在护理实践中,护士要面对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护士之间的关系、护士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护士也是社会的一员,一切医疗护理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所以,护士还要面对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作为护士,除了担负护理的重任之外,还要参与护理科研、医学科研的权利和责任,所以,护士还要面对其与发展医学科学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护生要具有良好的沟通素养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沟通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脉的简历,善于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并且建立良好的关系显然十分重要,而语言作为人们之间交往与沟通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护理学毕业论文10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一:临床循证护理现状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某所大型综合性医院860名临床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3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年龄18~52岁,平均(30.0±7.1)岁。学历:中专84名(28.0%),大专166名(55.3%),本科及以上50名(16.7%)。职称:护士94名(31.3%),护师130名(43.3%),主管护师76名(25.3%)。工作年限:1~6年94名(31.3%),~12年94名(31.3%),~18年65名(21.7%),18年以上47名(15.7%)。

  1.2、方法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3]。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基本状况,对循证护理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制定护理计划时参考的依据,临床护理科研及护理实践的方法等26个有关问题。将问卷发放给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预调查;请专家评审,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内容效度为0.92。然后由笔者将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向其讲解填写要求后,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100%。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知晓情况

  63.4%的临床护理人员知道循证护理,但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者仅占15.7%(47/300。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教材,不同职称、工作年限护理人员对护理常规,不同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家意见及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4]的应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其它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依选用临床参考依据构成比的多少排序依次为护理常规(50.6%,152/300)、专业教材(34.7%,104/300)、科学证据[4](7.7%,23/300)、医学杂志(5.0%,15/300)及专家意见(2.0%,6/300)。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常规百分构成比最高,专业教材次之,而采用科学证据[4]、医学杂志及专家意见较前2项差距较大。

  2.2、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现状

  统计显示,只有7.7%(23/300)的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最可靠、科学的证据,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需求为病人提供护理方案。进一步查询原因:工作繁忙占54.1%(150/277),新资料缺乏占20.6%(57/277),没有条件上网占6.8%(19/277),缺乏上网技巧占4.0%(11/277),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占10.5%(29/277),其它原因占4.0%(11/277)。

  3、讨论

  3.1、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将循证护理教育深入到临床和继续护理教育中

  本次调查显示,15.7%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在各级护理院校中增设循证护理课程。临床护理人员也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的继续教育,如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培训等。使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5],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应用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病人服务。使循证护理在日常护理实践如查房、会诊、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中得以应用。实施循证实践,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3.2、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

  评价证据的正确性、有用性和实用性时常根据证据的性质分为4个等级: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较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点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4]。A级证据级别最高,依次递减,D级级别最低。

  遵循科学的证据为病人服务,是循证护理与传统的.经验和直觉式护理的根本区别。本调查显示,50.7%(152/300)的临床护理人员习惯按护理常规办事,34.7%(104/300)按专业教材办事;提示大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批判性思维。由于专业教材出版周期长,各地区各医院的护理常规的质量参差不齐,临床护理人员无法将护理服务建立在目前现有的科学证据基础上。致使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与经验阶段,缺乏科学证据[6]。

  调查同时也显示了不同背景的护理人员对某些临床参考依据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工作年限长、学历高及职称高的护理人员更习惯按专业教材、护理常规办事;只有7.7%的护理人员应用了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对科学证据应用不足,可能与其知识老化、凭经验和直觉护理病人、不知如何获取证据及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关;中专护士对科学证据的应用较好,可能与其工作年限较短、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护理病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频率较高,促使她们多渠道获取护理新知识等因素有关。

  目前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仍然有限,研究结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够充分[7],导致科学证据的应用范围狭小。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期刊亦较少,仅为5.0%(15/300)。实质上期刊出版周期短,更新知识快,统计资料多,可从中查找到大量的最新的实用性科学证据。护理人员尚可通过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查询获取自己所需的证据,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广大护理人员也应根据Medline或Cochrane图书馆提供的结论选题,大力开展循证护理研究,为临床实践及时提供“可利用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循证护理得以开展的关键。

  3.3、成立循证支持小组,提高护理人员循证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4.1%的临床护理人员工作繁忙,10.5%不知道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4.0%缺乏上网技巧,6.8%没有条件上网。由此可见临床护理人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证护理实践开展不够。因此,挑选一批具有循证能力的临床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支持小组,参与或支持不同技能和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从事循证护理实践,也是目前可以采取的有效办法之一。循证支持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期刊及书籍帮助繁忙的临床护理人员从浩瀚的医学信息海洋中获得科学的证据,再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需求和护理人员的个人经验,分析证据的可应用性,制定出高质量的护理方案和护理决策,供临床护理人员运用,以普遍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循证能力,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从事更多的循证护理实践,从而促进临床护理持续健康发展。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二:呼吸内科护理医学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xx年10月~20xx年1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72例,采取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41例患者、31例患者;其中患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13例,患有肺癌的重症患者为6例,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为39例,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分别为48例、24例;年龄为27.2~81.3岁,平均年龄为(51.39±5.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严密检测病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采取缜密的临床护理模式,分别针对患者的住院环境、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环境心理干预

  呼吸内科患者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可在病房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尤其对灰尘,尽量运用吸尘器进行打扫,保持病房内整洁。禁止摆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员带来的花束,说明缘由后给予带回,避免患者因花粉过敏加重病情。由于病情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尤其重症患者,感觉治疗无望,极易产生绝望、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1.2.2、治疗干预

  对不同病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一旦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抢救。同时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短期治疗结果,制定相应的抢救预案并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可为抢救节省出时间。对患者讲解药物名称、疗效等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浓度等。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为一般药物的输入、特效药物的输入。另一种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可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1.2.3、通气干预

  及时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对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运用呼吸机给予辅助呼吸。在进行辅助呼吸时,要严密细致的贯彻呼吸机上各项参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得到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者为38例,无效的患者为3例,好转率为92.68%;3例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后,已基本恢复生命体征;无死亡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为23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好转率为74.19%;8例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后,6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45%。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来说若不及时实施有效的抢救预案给予护理干预,很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产生呼吸衰竭以至死亡。在治疗中,为每位患者制定有效的抢救预案,可为挽救患者生命缩减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在整个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以缜密的心思,观察每位患者产生的不同心理变化,注重微小细节的护理。饮食上要以易消化、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并注重饮食的安全卫生。加强有关疾病的知识讲解工作,让患者知道治疗流程,可缓解患者的担忧。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注重个人卫生的整洁,勤换衣物,防止不必要的感染。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缜密的临床护理后,病情的好转率为92.68%,未出现死亡病例,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4、结语

  综上所述,将缜密的临床护理运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在极大程度上让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提高患者的抢救有效率。

护理学毕业论文11

  【摘要】随着健康教育及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和转变,护理逐渐成为重要的医学工作环节之一。护理人员均应采用相应的健康教育,全方位的进行健康指导,使其对疾病充满战胜的信心更全面的对患者进行护理。简单的普外科护理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患者进行手术时常常会因周围环境和一系列的检查导致内心不安等不良的心情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随着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护理模式就是一种更加新颖、护理质量更高的模式。应用效果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关键词】健康教育 个性化护理 应用效果

  疾病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是死于疾病已经是数不胜数,不能谁是长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简单的普外科护理就是一种更很简单的改善方式,通过健康的教育模式改变患者的心态从而帮助他更好的战胜疾病,科学研究表明患疾病的人由于心态的不正常不积极不乐观要比心态好的患者去世的早。个性化的护理应用效果更是佳。

  1 简单的普外护理应用

  1.1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的应用

  1.1.1 肿瘤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多数患者在被诊断为肿瘤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的心理。 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意志低迷、悲观失望甚至轻生。 同时由于对手术缺乏适当的认识、医院所处的陌生环境、生活习惯、 生活规律改变及医生和护士的不当言谈举止等都容易造成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可以更好的调节患者的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肿瘤的外科根治切除一般会对器官及功能造成一定的破坏,。 同时肿瘤手术的预后性较差,所以肿瘤外科病人的心理活动更加复杂,心理负荷更大。 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心理会有不同的表现

  1.2患者的心理需求

  1.2.1信息需求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 ,医院是一个陌生环境,及时帮助患者了解住院制度,熟悉住院环境,以及向患者介绍相关疾病信息,有助于缓和患者的情绪。

  1.2.2交流的需要

  陌生的环境及疾病所引起的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患者往往希望能够很好的融入这个群体,渴望与病友沟通,相处愉快。

  1.2.3尊重的需要

  患者因部分丧失能力 ,处于被动地位 ,增加了对尊重的需要,渴望受人尊敬。 如果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就可能失去了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3肿瘤外科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与一般的临床护理不同,其本质在于通过护士的言语、行为、态度等有意识地影响病人的感受与认识,从而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治疗,进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加速身体恢复和提高生命质量。但是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术后的康复离不开护士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护理过程中。

  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疗时尤为重要。

  2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应用

  2.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基本从患者入院开始,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采用技巧性的言语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等。消除患者紧张心理、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建立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2.2前后教育

  术前健康教育 每天晨间护理对患者的睡眠、早餐及自我感觉等情况进行询问。术前 1- 2d 向患者讲解术前准备、手术目的与意义。指导训练床上排便,术前早等术后健康教育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6h 后取半卧位,有助于腰腹部各种引流,使切口张力与疼痛减轻。鼓励患者食易消化、清淡、高蛋白、多纤维等食物增强机体免疫,从而促进机体恢复。告诉患者及家属良好的睡眠可促进机体修复与伤口的愈合。

  2.3

  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护士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护理,有效促进护患的关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又可使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健康的个性化的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治疗。

  3 个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

  3.1个性化护理的要求

  它是最新护理模式的代表,它的宗旨就是以人为中心, 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

  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基本的医学知识是必需的,此外, 还需要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修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护理人员一定要把传统守旧的护理观念及时转变过来,由机械、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自己投身到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当中。人性化护理应用到普外护理时,将人性化服务的宗旨体现到位,此外,相关医务人员还要加强同患者的沟通,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树立患者的自信心。

  3.2对照实验

  3.1.1方法:50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护理, 实验组 50 例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转变护理人员的传统护理理念,做到热情、体贴、亲切。②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明亮。③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④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体现 " 以人为本 " 的护理宗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3.2.2护理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束之后,设定一个满意度调查表,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四个等级,制定一个满分为 100 分的护理质量评价表,让患者对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和评分。

  3.2.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4 结果

  50 例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满意程度同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提升, 50 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

  由此可见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充分体现医院 " 以人为本 " 的护理精神,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颖,蒲克春 ,袁琦.手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3(2):19-20.

  [2] 裴维侠.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C].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暨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交流会论文集

  [3] 都艳敏,王雪萍. 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xx,( 18) :219 -220.

护理学毕业论文12

  1、该生在本科室实习期间,完成了实习大纲要求掌握的操作。期间并无任何差错。

  2、该同学在我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能理论联系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对病人如亲人,希望在以后的实习生涯中继续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3、该生认真负责,态度端正。

  4、该同学在医院吃苦耐劳。

  5、该生在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和本科室的规章制度。

  6、该生在本科实习期间能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7、该同学在我科实习期间,能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8、浅谈急诊科实习护士的带教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护理理念不断提升。“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为病人进行人文的优质服务成为护理工作的重心。临床实习护士是在职护理人员的后备力量,是未来肩负重任的护理接班人,所以,带教好每一位护理实习生成为工作不可松懈的重要任务。

  9、xx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能够做到服从领导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将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10、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11、该生勤奋好学、工作认真、服从上级安排、本厂对该生非常满意。

  12、该生在本科实习期间,学习刻苦

  13、该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表现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14、该生在本科学习期间能严格遵守本科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努力好学,对病人热情,耐心,深受病人的好评,能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望以后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15、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医学教。

  16、该生综合素质较好,爱岗敬业

  17、xx谦虚谨慎,勤奋好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并能够仔细观察、切身体验、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18、作为一个护士实习生,在护理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认真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我们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深刻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患者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19、xx积极主动,态度端正。

  21、该同志思想稳定,工作踏实肯干,专业理论扎实,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受到医护患的一致好评。非凡是在代理护士长期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狠抓规章制度落实,严格三查七对,杜绝了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较好的完成了护理部交给的任务。在治理工作中本着人性化的治理模式,关心、爱护、体贴每一位护理人员,做到了作风民主,宽宏待人,提高了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激发了人员的服务热情,使小作科护理工作蒸蒸日上。

  22、xx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工程计算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敬业,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执行公司指令坚决。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受到大家一致赞扬。

  23、该生在实习期间,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虚心学习。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希望该生能在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今后走出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24、该生实习期间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掌握严格各种操作技术如无菌技术、插胃管(据科室写),并很是尊重老师、将来一定是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

  25、该生在我xx部实习期间,表现相当好,工作认真负责,受到我部师傅的表扬。

  26、xx于xx年xx月xx日起在我局实习,实习期为一个月。xx工作积极主动、高效,学习认真,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不怕苦、不怕累,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观察、体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

  27、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生的表现给与肯定。

  28、该生在内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基本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常规。

  29、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能自觉严格的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对病人有爱心,有关心而且很细心。基本上掌握了阴道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希望以后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30、本学员在本单位工作,基本能遵守国家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待人有礼、业务成绩还可以,对器材有一定钻研能力,服从主管工作安排,希望日后工作更加刻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护理学毕业论文13

  宫颈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普查发现宫颈癌好发年龄40~55岁,20岁以前罕见,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高峰分布在50岁年龄组,但60~69岁又有一高峰出现。宫颈癌是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癌症,排名第2,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近10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稳步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医学上把宫颈癌分为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宫颈浸润癌两大类。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指发生在宫颈癌前的病变,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阶段[1]。20xx年2月~20xx年9月收治宫颈癌患者5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经过先进的治疗方法和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①子宫颈活检或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后病理发现癌变细胞;②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发现肿瘤细胞;③阴道镜检查发现子宫颈表面上皮隆起及血管形态异常;④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肿块;⑤CT、B超等发现盆腔占位。凡符合上述第1项者可确诊,具有第2~5项者可拟诊[2]。

  年龄分布:25~30岁3例(6%);30~40岁5例(10%);40~50岁8例(16%);50~60岁20例(40%);60~70岁11例(22%);70~75岁3例(6%)。其中不典型增生9例(18%);原位癌3例(6%);镜下早期浸润癌4例(8%);鳞状上皮浸润癌30例(60%);腺癌4例(8%)。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原则上用于早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各期均可采用放射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子宫颈癌对化疗相当不敏感,化疗主要用于:①晚期或复发转移癌的姑息治疗。②中、晚期子宫颈癌的综合治疗。③高位宫颈癌的术前或放疗前辅助化疗,即新辅助化疗。

  单药化疗:目前认为顺铂(DDP)和异环磷酰胺(IFO)是治疗子宫颈癌最有效的单药,有效率达30%~40%。常用的药物还有卡铂(CBP)、环磷酰胺(CTX)、5-氟尿嘧啶(5-FU)、博来霉素(BLM)、丝裂霉素(MMC)、长春新碱(VCR)等。

  联合化疗:鳞癌包括BM方案、BOMP方案、PVB方案、BIP方案等方案,腺癌包括P-M方案、FIP方案、动脉内插管化疗及介入治疗。

  综合治疗:化疗与手术/放疗综合应用的有效率高达74%~100%。

  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及接受诊疗方案的反应,利用挂图、实物、宣传资料等向患者介绍有关宫颈癌的医学知识;介绍各种诊疗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及有效的应对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隐蔽的环境,护理过程中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仔细观察思想变化,认真听取患诉说,从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如家务事等)说起,逐步诱导她们说出心理感受。同时,在与患者说话时措词要恰当,态度要诚恳,说话也要温柔体贴。对于患者的愿望,哪怕是很微小的愿望,也应该努力去满足,一定要重视患者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护理人员要使患者相信,在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她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亲属及医护人员始终陪伴她,从而消除患者的孤独感。

  术前护理:手术前按腹部、会阴部手术患者的护理内容,认真执行术前的护理,并让患者了解各项操作的目的、时间、可能的感受等,以取得合作。尤其注意于手术前3天遵医嘱消毒宫颈及阴道。菜花型癌患者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生出血,需立即用消毒纱布填塞止血并认真交班,嘱按时如数取出或更换纱布。手术前夜认真做好清洁灌肠,保证肠道呈清洁、空虚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术后康复:①根据手术情况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术后护理常规,观察患者的意识,神志,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患者躁动发生以意外。②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情况,保持腹部和阴道引流管的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及时发现腹腔内出血情况。③术后导尿管要保留7~10天,加强尿管的护理,拔除前2天开始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定时开放,拔除尿管当天,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并于下午测量残余尿,若残余尿量超过100ml,则需继续保留尿管,继续定时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④患者手术后7~10天即开始化疗或放疗,会延迟腹部伤口愈合,因此伤口拆线要延迟,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先部分拆线,保留张力线,待完全愈合再全部拆除。

  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的组织细胞,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炎症。如有溃疡可涂以龙胆紫、锡类散或冰硼散等。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用1:10000的制霉菌素液涂抹患处,并用5%的碳酸氢钠漱口[3]。用各种方法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进食可口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化疗前后给予镇吐剂,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以减少化疗所致的不适。化疗中发生腹泻,尤其应用氟尿嘧啶后,因注意伪膜性肠炎发生,注意心肾功能,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及有无心悸、气短、浮肿、不能平卧等症状。遵医嘱定期测定白细胞计数,如低于3×109/L应与医生联系考虑停药;要进行保护性隔离,尽量谢绝探视,禁止带菌者入室,净化空气;按医嘱应用抗生素、输入新鲜血或白细胞浓缩液、血小板浓缩液等。

  随访:宫颈癌患者治疗后必须严密的定期随访,尤其是中晚期宫颈癌容易发生转移,术后必须观察患者是否有异常的阴道流血、疼痛、咳嗽、胸痛、血尿等,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肛查、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CEA检查等,如果有咳嗽、胸痛、咳血等症状,必须进行X线胸片检查。预后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有关。早期时手术与放疗效果相近,腺癌放疗效果不如鳞癌。淋巴结无转移者,预后好。出院时,应向其说明随访的重要性,并核对通信地址。随访时间:一般在出院后第1年内,出院后1个月行第1次随访,以后每隔2~3个月复查1次。出院后第2年每3~6个月复查1次。出院后第3~5年,每半年复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随访内容除临床检查外,应定期进行胸透和血常规检查。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与其他癌症一样,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期,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与心理护理的配合,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主要手段。在医护密切配合及精心治疗护理下,再加之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支持与积极配合,50例宫颈癌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所以医、护、患三者的配合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 黄峻,陆凤翔,卢凯华.实用内科诊疗规范.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926-930.

  2 乐杰,丰有吉.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314-322.

  3 夏泉源,周晓暄.临床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xx:730-733.

护理学毕业论文14

  护理学毕业论文格式一般由7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4)目录,

  (5)正文,

  (6)参考文献,

  (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护理学毕业论文格式各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采用学校统一规定的封面)

  (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将学位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300500字左右(限一页),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字体为timesnewroman小四号。

  (4)目录

  标题应简明扼要并标明页号。

  (5)正文

  毕业论文一般要求不少于8000字,内容一般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分析与讨论、研究成果、结论及展望。

  (6)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7)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指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护理学毕业论文15

  试探护理人员灾难护理教育培训

  [摘要] 近年来全球各地发生许多重大的天然或人为灾难事件,护理人员因其专业特质,常是第一个到灾难现场协助的医疗人员,故其灾难事件紧急应变处理能力,已成为必备的重点能力。灾难护理的发展为时代趋势,本文重点阐述灾难护理的相关概念,以及灾难护理应具备之知识及技能;护理人员灾难护理遴选与培训过程,包括灾难相关课程训练,实务训练,以期能为灾难护理学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人员;灾难;灾难护理;教育;培训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难性事件频繁发生,从2001年美国911恐怖攻击、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至近期日本地震等,均造成无数生命伤亡、财物损失,以及后续的公共卫生及心理重建等问题。在历经许多严酷的灾难,显现我们对灾难的了解、准备及应变能力仍有不足。而护理人员因其专业特质,常是第一个到灾难现场的医疗人员,故灾难事件紧急应变处理能力,如受灾民众紧急医疗照护,大量伤员处理,控制并预防潜在传染疾病,已成为必备的重点能力[1-2]。作为灾难医学和救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灾难护理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护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目的为分享灾难护理的相关概念,以及灾难护理应具备之知识及技能,并提出护理人员灾难护理培训过程。

  1 灾难定义

  人类与生态环境间,因自然或人为力量产生的破坏,造成严重和大量的死亡、受伤、疾病等,其所需要的医疗资源超过该小区所能提供,需外来的资源才能应付[3];从健康照护者的角度,灾难则为影响人们健康及健康服务的事件[4]。灾难事件引起的健康问题与其种类息息相关,除了生理健康外,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更深远。

  2 灾难护理应具备的知识及技能

  灾难护理的准备与培训为时代趋势,早期护理人员因欠缺相关训练及技能,面临灾难时无法有效发挥功能,提供受难者及家属协助[5]。目前,灾难护理知识、技能及教育计划之内容规定分歧,无统一标准可依循。Veenema T.G.[4]认为灾难护理的'培训内容应包含参与了解灾难事件指挥系统的运作、危险评估、维护个人及团队安全、快速的身体评估、大量伤员的检伤分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有害物质确认与分辨,及分析并照护脆弱易受伤害族群。

  传统的护理训练多偏重在具备高科技医疗器材医院之经验,缺乏在资源贫瘠的环境中工作的训练。于是当灾难摧毁电力、交通,及医疗机构时,护理能力及功能便受限,无法发挥既有的水平[6-7]。故学校教育中应加强训练护理学生基本照护技能,特别是在资源不足的情境下运用现有资源执行并完成护理照护、发展创新技能,适时发挥应有角色功能,为灾难护理之重要课题,例如,紧急时以随手之木板替代固定板以协助骨折固定等。

  灾难护理课程规划应包含灾难应变体系的整体架构及运作、大量伤员的检伤分类原则、灾区常见之传染性疾病、国际医疗援助经验分享、个人防护装备、常见的疾病处置、跨文化相关议题(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及尊重)等。临床上的在职教育则增加实用性,如基本创伤护理技能、特殊医疗问题(如爆炸伤处理、压迫症候群、创伤性窒息、紧急截肢处理等)、大量伤员的检伤分类原则及操作、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毒化物质灾变的处理。

  3 我国灾难护理人员之遴选与培训

  3.1 基本条件

  理想的灾难护理人员须具备良好的临床能力、情绪成熟度佳、适当的体能、较强的弹性与适应性,以及快速复原的能力,并建议至少需有1~2年的临床工作经验。此外,灾难护理人员需个性乐观具正面思考,有热心、积极、主动服务及易与人合作之特质,可忍受严峻不适的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快速复原的能力,及有意愿参与灾难救护。

  3.2 培训

  护理人员被认为有较佳的应变能力,且受过较多的灾难相关训练,然而,灾难情境与平时急诊熟悉的检伤分类、大量伤员处理方法迥异,例如医院的检伤分类是不论患者存活的机率之高低,而以疾病严重度为主,但在灾难现场,必须以有限的资源救助最大量的病患,救助优先权便选择给予严重度高且存活机率高的病患[8]。故灾难救护之训练课程具有其独特性,方能在灾难发生时更有效率发挥功能。

  3.2.1 课程训练参与救援队之护理人员需完成灾难医疗初阶课程训练,皆需涵盖国家防灾体系与灾难医疗体系、事件指挥系统(incident command system,ICS)、大量伤员检伤分类原则,及通讯系统之认识与器材之使用。进阶课程包括灾难特殊医疗问题及技术、物资管理及后勤训练、毒化灾及核生化(chemical biological radiological nuclear high-yield explosives,CBRNE)等课程。

  3.2.2 实务训练参与灾难救护时,护理人员可能需长时间工作而无法获得休息,甚至连基本的生理需求(水、食物、排泄等)都无法满足,所以体能训练的加强及实务训练在灾难救护训练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登山训练为一极佳的训练方式,如负重登山及野外求生技能,皆可应用在真正灾难中,能在环境恶劣的救灾地区生存下来以等待后援到来。

  3.2.3 个人准备平时即应做好个人的准备,调整对偏远地区生活环境的接受度,建立个人用物清单并备好物品,包含个人用药、水壶、餐具、干粮(热带地区勿携带易溶化食粮如巧克力)、卫生纸、湿纸巾、干洗手液、头灯、防蚊液、排汗衣裤、雨衣、外套,勿穿牛仔裤以免受潮变重。了解自己调整时差的能力,相关睡眠问题,适应严峻及不可预测的情境的反应能力。平日亦应对自己的家庭作好可能出队1~2周以上之安排(如小孩、老人、账单、宠物等),完成前往灾区前需注射的疫苗,如A、B型肝炎、破伤风、黄热病、脑膜炎、伤寒及口服预防性疟疾疫苗等,以及依照前往地区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施打相关疫苗。另外,加强日常的体能训练,如以脚踏车代步,将训练融入生活,随时保持个人最佳健康状态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oyle G.A.,Sapnas K.G.,Ward-Presson K.Dealing with disaster[J].Nursing Management,2007,38(7):24-29.

  [2]Grimes D.E.,Mendias E.P..Nurses' intentions to respond to bioterrorism and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 emergencies[J].Nursing Outlook,2010,58(1):10-16.

  [3]翁德怡,石富元.灾难事件的定义、分类与分级标准[J].台湾医学,2002, 6(3):350-356.

  [4]Veenema T.G..Expanding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disaster response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nurses[J].Nurse Education Perspect,2006,27(2):93-99.

  [5]Phillips S,Lavin R.Readiness and response to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04,20(5):279-280.

  [6]Duffin C.After the flood[J].Emergency Nurse,2007,15(6):8-11.

  [7]Keeney G.B..Disasters happen:Would you know what you can do [J]. Journal of Midwifery & Women's Health,2004,49(4):1.

  [8]Trossman S.Working under extremes:Nurses need to be prepared to provide care during major disasters[J].American Nurse,2008,40(2):1,6,12.

【护理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学毕业论文01-29

护理学毕业论文05-20

护理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09-23

护理学自我鉴定04-09

护理学专业求职信12-11

护理学自我鉴定[必备]05-19

环境毕业论文02-13

驾校毕业论文03-07

毕业论文致谢02-26

舞蹈毕业论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