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

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

时间:2024-06-03 09:16: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

  中国人傍“土”为生,“乡土中国”更是极其生动的囊括了当今的中国。

  费孝通先生说,“土”并不是个贬义词。中国人的最根源便是靠着一方土地生活,“土气”也从而扎根在了心里。

  我并不是农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这“农民”这一阶级的人。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的特色。就像西方国家很难意会到那些拿着锄头的人,身上有着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革命时期,中国的血脉大多还是流淌在农民的骨子里。

  我所认为的“乡土”,是个别具风味的词,这让我联想到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乡土”既是中国的土地,也是中国的风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国大半辈子都在土里扎根,也是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农村里的乡土情,能把几户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来。毕竟村子就那么大,农民的性子永远比不得商人的弯弯绕绕。

  当今时代的发展,农村也逐渐成了城市的修饰。我常听人拿农村人和城里人做对比,比没两下话语中的嘲讽之意毫不掩饰。城里人有作为,城里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城里人有教养……但殊不知中国人本就是农村出身的。农村人心思直,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农村的孩子勤劳能干,身子板硬。其实没有聪愚之分,只是较比的方面不同罢了。反观人情世故,中国人骨子里原有的热情好客,却被城市的忙碌扫得一干二净了。我不认为应该带着异样的眼光看待“土气”这个词,同样觉得农村和城市应该是平等的。

  总的来说,中国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礼”的。这本书以浅入深出的方式将中国社会剖解出来,且又富有生活气。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读。

【乡土中国经典中国名著学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乡土中国》读后感05-16

《乡土中国》读后感04-04

乡土中国读后感01-31

乡土中国读后感05-23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7-19

乡土中国读书心得06-10

《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11-05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华]11-07

《乡土中国》读后感14篇04-10

《乡土中国》读后感(15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