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贝多芬传记读后感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

时间:2024-10-23 09:00:3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贝多芬传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1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一个人在成长的时候总会遇到挫折。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会悲观还是会乐观?每个人都会带着一种悲观的心情,或许也还会夹杂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眼前的这种失意。此时你的心里就要在乐观与悲观之中作出选择,衡量哪一方能够战胜,谁胜你就可以跟着谁走……在面对这种失意的时候,于我而言战胜方一般都是乐观,因为有一种力量指引着我,影响着我,让我能够战胜其它消极的因素。这种力量的名字就是贝多芬。

  我非常的爱好音乐,喜欢唱歌,喜欢听钢琴曲,于是就在网上购了一本《贝多芬传》。近日,我又翻开了我那珍藏很久的书,已经被我翻得很旧的'书——《贝多芬传》。每一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会感到很受鼓舞,都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涌上我的心头,同时,我也很同情、很敬佩贝多芬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1770年,贝多芬生,他非常的喜欢音乐;1781年,贝多芬加入戏院乐队;1786年,贝多芬丧母,他担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责任。童年的时候,他的父亲酗酒,还经常打贝多芬。这种种的不幸降临到了贝多芬的身上。这还不够,1796年,贝多芬的耳朵聋了;1801年,他爱上的一个姑娘也因自己的残疾嫁给了他人,饱受着身体与精神上的折磨……贝多芬的经历确实让我感到心痛,让人不免产生一颗怜悯之心。然而,贝多芬他自己并没有因此而堕落,他在这种艰苦的时期写下了著名的作品。他的这种精神感染着许多的人,让无数的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勇敢的面对,让无数摔倒的人们爬了起来。

  他的作品也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惊,让全世界的人都肯定了他。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一个一生如此坎坷的人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难道你不会给他予以肯定吗?难道你不会对他感到佩服吗?难道你就不会被他感动吗?难道你就不该以他为榜样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存在着自己的缺点或是弊端,这些缺点或者是弊端往往就是你的致命伤。恰好,贝多芬就是治愈我伤口的良药,让我能够健康的成长,大踏步的向前走。

  同时,我也想把贝多芬的精神与你们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和快乐成为好朋友,形影不离。阅读好的作品,真的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让你在浩瀚的大海中一往无前。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2

  《贝多芬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20世纪初,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在这本传记中,罗曼·罗兰努力描绘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贝多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崇高的精神,尤其是他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生活对他来说就像一场悲惨而残酷的斗争。父亲急于发展他的音乐天赋,迫使贝多芬用暴力练习各种乐器。当他长大后,厄运又来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写信给朋友哭。

  贝多芬的一生悲惨多灾,但他为什么能成功呢?他为什么能做正常人做不到的事?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我看来,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一点也不害怕。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经常想到的是向别人寻求帮助,而不是面对困难,决心解决它。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但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可怕的敌人就能打败。

  贝多芬在苦难中长大也很幸运。当法国大革命爆发时,贝多芬遇到了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当贝多芬第一次尝到成功的甜蜜时,痛苦又来了。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差,他的'内脏也遭受了剧烈的痛苦。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藏不住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贝多芬耳聋的程度逐渐增加,但并非完全聋,可以说,贝多芬的作品几乎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年轻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眼睛:从那时起,人们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过于自由和易怒的贝多芬不止一次被爱拒绝。当贝多芬遭受这些身体痛苦时,贝多芬必须承受另一种痛苦。

  不仅如此,他的身体还背叛了他,先后患有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过音乐。你知道,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贝多芬需要多少勇气和毅力!

  生活的沸腾引发了音乐的最后一首歌。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想相信他的不幸是无法治愈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望爱,他充满了希望。贝多芬与命运作斗争,最终成为了一名名人。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们的信中说:只有道德才能让人们快乐,而不是金钱。

  这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告诉我们一些事实:只有克服痛苦的英雄悲剧,我们才能帮助我们承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前进。与此同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来自普通人,也来自伟人。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我们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和克服痛苦的例子,不再抱怨别人,坚定我们的信念。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3

  你知道贝多芬吗?那个音乐史上的巨人,那个具有刚强毅力的人。那个音乐大师―――贝多芬。

  在这里向你推荐一本好书——《贝多芬传》,它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撰写的。《贝多芬传》记叙了贝多芬一生的坎坷历程。贝多芬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做了一名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1792年11月他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1796年他的耳朵出现了一系列令人发难的问题。这时他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他受到世人的瞩目,赢得了极高的荣誉,可与光荣接踵而至的却是最悲惨的命运,经济困窘、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但是这一切都没能使贝多芬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扭转了当时维也纳轻浮的曲风。1827年3月26日,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这位音乐巨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似乎是在导演一个悲剧,其实不然,它是在诠释坚强,教我们挫而不折。贝多芬,身体的残疾,人生种种严峻的考验似乎都交织在他身上,但他并不抱怨上天对他的不公,而是凭着上天赐给他的音乐天赋去继续他那残缺不全的人生。他那种沉痛不会有人理解,他那种哀伤不会有人体会,他那种毅力也非常人所能想象。

  生活中具有贝多芬精神的人又能有多少呢?一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胆怯、退缩,最终一事无成。也有一些人会拼搏以下,但因为有一

  颗容易满足的心而最终放弃了。自然,有一部分人会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的挑战生活中的困难,一直坚持到达胜利的彼岸。没有挫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上帝是公平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向老天抱怨:贝多芬经历的挫折实在太多了!

  罗曼·罗兰把贝多芬的`一生谱成了乐章——《贝多芬传》,不仅要让我们瞻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成就,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白:不要轻易被困难击倒。是啊,贝多芬经受了那么多的打击,都没有轻言放弃,那我们这些学生呢?一丁点儿困难就把我们吓倒,一味的去追求享受,经不住打击,就像墙头草,风一吹就倒。

  贝多芬,虽不是一帆风顺,但他仍是上帝的宠儿,因为上帝赋予了贝多芬音乐的天赋,才会有那一支支激昂的乐曲问世,诠释着命运,诠释着不屈,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贝多芬值得我们崇敬的学习的榜样。

  我不想大肆的赞扬贝多芬,吹捧什么名人大腕,也不想去激烈抨击那些“墙头草”,我只想在《贝多芬传》的激励下,活出真正的自己,谱写自己生命的乐章。

  贝多芬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个读过他的人,《贝多芬传》不仅仅是一本好书,更是你一位知心的挚友。那是一个光辉的形象,一种永恒的精神,一盏心底的明灯。把它印在心底吧,不要让它只是一闪而过。让它沁入你的整个肺腑,成为你最美丽、最纯洁的天使,在你遇到挫折时激励你:不要放弃,战胜它!

  在繁忙中挤出点时间吧,读读它——《贝多芬传》这本好书,你的生命将充盈活力,你的人生将不会后悔!

【贝多芬传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物传记:爸爸的手02-20

毛泽东传记读后感12-18

《杜甫传记》读后感01-26

贝多芬读后感04-29

贝多芬的读后感06-12

名人传记读后感05-01

[优]《杜甫传记》读后感06-25

人物传记读后感09-20

贝多芬传读后感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