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忏悔实录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1
拿起手上这本沉甸甸的《忏悔实录》,一字一句通读完书中15个真实案例,我的内心受到极大触动。该读本虽然篇幅不长,但深刻地剖析了这15个曾经的党员干部如何从辉煌走向堕落,从光明滑向黑暗的令人痛心的历程,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教育意义。书中涉案人员的人生忏悔,可谓字字惊心,给人以强烈的思想震撼,而编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点评,更给人深刻的心灵启迪,书中所揭示出来的问题,着实让人心生感概、思绪万千。
史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知得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们的党员干部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始终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履职为民,这是时代提出的课题,是现实引发的思考,同时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在成长道路上的必答题。
掩卷沉思,书本封面几朵抽象的莲花映入我眼帘,莲花自古就代表着不染不妖、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作为本书封面其寓意不言自明。除去莲花,封面再无别的图案,颇符合中国书画留白的技法。中国书画的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看似空空如也,其实却另给人想象的天地。敢于取舍,少往往比“多”更多,书画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我想书中落马的官员正是忘记了这一人生哲理,从而陷入到无尽的欲望之中。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欲望,则必将成为别人学习的反面事例。前车之鉴,殷殷不远。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如莲一般廉洁、高洁,必须要如书中所言,做到慎独、慎权、慎初、慎微,克己修身,见贤思齐,真正将廉洁从政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慎始慎终,书写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清白人生。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2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利益多元、功利主义甚嚣尘上,党员干部亦深受影响。《忏悔实录》重点剖析发生在基层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挪用资金,以及涉及“四风”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24个典型案件。书中的违法违纪者基本上都是在物质生活多元化以后,私欲膨胀,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步步滑入欲望的深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面对新的风险与挑战,如何才能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思考的问题。
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时刻牢记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是自己的使命,所以必须坚持“两个务必”,自觉抵制庸俗的生活方式,远离酒肉朋友的圈子,督促自己和家属甘于节俭淡泊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上守住拒腐防变的底线。
淡泊名利,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加强“慎权”意识,对手中的权力,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慎初、慎微、慎独”心态,坚守廉政准则,自觉接受监督,抵制社会诱惑,须知各种钱色贿赂都是“钓权”的“诱饵”,正在等你以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上钩”失身。
通过对《忏悔实录》中众多警示教育案例的学习,应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正确把握好人生中的每一步,慎始慎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铮铮誓言!
【读忏悔实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04-04
《忏悔录》读后感范文11-07
《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读后感06-24
《读大学读什么》读后感03-20
读古诗读后感12-16
读庄子读后感05-25
读皮囊的读后感04-26
读背影的读后感11-17
读钉子的读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