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

时间:2020-10-28 20:01: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1

  《中国英才家庭造》内容概要:本书直击家庭教育五大难题——规划、沟通、习惯、激励、冲刺,运用200个第一手教育实例,全程指导英才成长。同时,书中还首次披露“老王独家”,锦囊妙计,出奇制胜……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一次买了王金站老师的两本书,另外一本是《王金站育才方案》,都非常给人以动力,虽然我已经是上班族了,但看了后都热血沸腾,摩拳擦掌的想从头来过了!我先看的是《中国英才家庭造》,另外一本送给同事看了,我们看的都不是很快,尤其是我,现在还没看完,所以一直没急着发表评论,但现在可以说说了。我一边看书,一边在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在看书,越来越觉得王金站老师是众多学生的伯乐,知己,他不但知道怎么教学生,还了解学生的心理,这是很难得的,这在我之前读过的乡下中学里,是非常欠缺的,我觉得王老师的这些育才方案非常值得家长和老师参考、学习,更多的帮助孩子走上自强自立的学习之路,有这样的老师做指导,学习怎么会不好呢?就连我都茅塞顿开,工作都有了劲头!对我的孩子,虽然才三岁,但我也会早点为她设计,同时谨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我现在已经将这本书推荐给了我身边的朋友,都争着买了回家慢慢研究!非常高兴偶然的机会讨到了好书……

  中国英才家庭造——王金战英才教育传奇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一直以来有个梦想,创建一所自己的学校。希望能用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哲学教学,真正让学生们受益,让社会受益。其实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优秀教师,培育出成功的学生,只是教师们缺少成长的环境。几乎天天被形形色色的检查搞得头晕脑胀,疲于备课,且检查之多,内容之虚假,让人应接不暇。更有接连不断的新课改,模式,流于应付,不注重实际,最后都是邯郸学步,没有了一切。这一切虽为领导们赢得了名誉,却苦了老师,害了学生。教育经费不足或被挪用,教师们根本没有再教育的机会和经费。再者,学校硬件设施也是严重不足,根本没法同城市相比。在这种艰苦环境之下,如何能有优秀教师产生?如何能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2

  读了《中国英才家庭造》这本书,感触很深,读后从中受益匪浅,书的作者是王金战,他是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2003年他的班级90%的学生考如北大、清华、牛津、剑桥、耶鲁,2006年,他的女儿以645的高分被北大录取。在书的封皮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不论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够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潜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奇迹!”

  王老师在书中用了颇多的篇幅谈到了心态的问题。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学习生活中难免遭遇挫折,以怎样的心态去对待至关重要。如果当成学习的机会,吸取经验教训,那么失败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当然如果是人生只有一次的事情没有做好,其实过去了再多的懊悔和担心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放下包袱,轻轻松松迎接新的一天。同样,学生一次次测试的成绩,起起落落何其平常,老师不要太放在心上,甚至动辄拿来激励激励,更多的时候还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都有从容的心态面对学习,从而在学习中获取成功与快乐。

  很多时候,当家长或者老师一看见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或者学习成绩下降时,便警铃频响,一个个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目的是帮助孩子走正道,走阳光大道,谁知孩子却因为这样的紧张和警惕,反而放大了自身的问题。然后,所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欲除之而后快。却不想这本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正常的起伏,反而成为孩子从此一蹶不振的诱因。而王老师却深深明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以柔克刚”的威力,因为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所以他总是愿意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对于缺点(如果不是涉及原则)则基本不予理会,因为他明白,孩子只要有足够的热爱生活的信心,只要能够感到自己在家长和老师心目中是很重要的、被信任的,完全有能力和方法去认识并改变自身的缺点及弱点。

  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习不好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和我们老师的问题。按照老王的说法:“因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之所以学习不好,往往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更不是不用功,而是心里负担太重。也就是学习之外的事情,对孩子干扰太大,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学习效率。”所以我感觉到对于学生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要给他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感觉到自己想学而不是老师和家长逼他学。

  一直以来作者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是得看在这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参与者,而这参与者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又是不是适合这个孩子的。以孩子的个性适时改变教育方法,我想这个,大概是本书想要传达给每个阅读者的一种教育理念。孩子长大后的成就无论大小,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是否能拥有一个健康、积极、明朗的心态,而这心态的形成,更多的是源自于家庭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教育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思维的拓展往往局限于教材。缩手缩脚的不敢把教材延伸,唯恐难为了学生,其实不然,学生的思维是不可估量的,“拔高”的方法只要合理,学生的思维会越跳越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王老师认为与学生课内外每一次的交流,都是教育的好机会。或许是粗心多了一些,耐心少了一些,机会就一次次在我们眼前溜走了。再次对学生特别用心,他能在孩子的高考备战期间,给每一个孩子写三种不同结果的书信,真令我佩服。

  教育切勿围追堵截,一定要引导疏通,正像王老师所言:“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每个人都可能是教育者,每个人又都可能是被教育者,是王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绝佳的范本,让我们从心灵深处更加领会到教育的伟大力量和魅力!

【中国英才家庭造读后感】相关文章:

1.家庭教育读后感

2.《家庭会伤人》读后感

3.《幸福的家庭》读后感

4.《家庭教育》读后感

5.《乡土中国》读后感

6.《中国智慧》读后感

7.乡土中国读后感

8.《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