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方案>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1-02-26 21:43:56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6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6篇

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规范信鸽饲养行为,按照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中已明确的工作要求,根据《*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市体育系统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管理责任,实现依法养鸽、文明养鸽、和谐养鸽。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管理原则。各级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履行管理职责,信鸽饲养户按照法律、法规规范饲养行为。

  (二)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信鸽饲养行为规范工作,市级相关部门加强指导督促,组织检查评估。

  (三)社团管理原则。各区县信鸽协会按照章程和有关制度对会员进行管理;信鸽会员自觉履行会员义务。

  (四)分类管理原则。相对统一、分类指导,确保重点、兼顾全面。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为重点区域,各辖区加强管理;周边城区按照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三、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信鸽饲养要求,加强周边城区信鸽饲养管理,实现降低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信鸽饲养总数、规范养鸽行为、减少扰民现象、建立长效管理与监督机制的目标,营造养鸽户和周边居民和睦相处、市容环境优美整洁的良好氛围。

  四、适用范围

  本市范围内信鸽饲养户。

  五、行为规范

  (一)依法养鸽

  1.饲养信鸽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信鸽协会的行业规范,符合迎世博市容环境整治要求。

  2.本市内环线内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的高层、小高层建筑物不得饲养信鸽;多层建筑物除一层和顶层外的中间楼层不得饲养信鸽;高架、重点路段、旅游景点、世博园区周边第一排建筑物不得饲养信鸽。

  3.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跑道两端2.3公里、距离机场跑道中线2公里以内区域不得饲养信鸽;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周边按照第二条规定执行。

  4.搭建鸽舍必须符合绿化市容、城市规划、物业管理等法律法规,并征得相邻人的同意。

  5.在建筑物内饲养信鸽,鸽舍及其附属设施不得超出建筑物外墙,色彩不得影响建筑物外貌;内置式鸽舍不改变和损坏建筑物结构。

  6.饲养信鸽必须符合《*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有关要求;按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中心城区和周边城区人口密集居住区不再受理信鸽协会新会员申请,不得搭建新的鸽舍。

  7.信鸽饲养户应当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管理规约》,按照相关规约约束信鸽饲养行为;信鸽饲养行为不得损害所在社区其他居民的合法权益。

  8.信鸽放飞须在适当区域进行;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跑道两端2.3公里、距离机场跑道中线2公里以内的区域严禁放飞信鸽;中心城区人口高度密集区严禁放飞信鸽。

  9.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鸽舍,由信鸽饲养户按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由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

  (二)文明养鸽

  1、信鸽饲养户按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第八条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文明养鸽行为。

  2、信鸽饲养户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预防禽流感等疾病传播;当发生疫情时必须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主动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世博园区和人口高度密集区内的信鸽饲养户须限制饲养数量和放飞时间。

  (三)和谐养鸽

  1.信鸽饲养户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主动做好维护绿化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与相邻居民的沟通,处理好邻里关系。

  2.因饲养信鸽与邻里发生纠纷,信鸽饲养户要主动协调,化解矛盾;确因信鸽饲养行为对邻里权益造成损害的,信鸽饲养户要主动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赔偿,消除影响。

  3.中心城区不具备条件的信鸽饲养户可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将鸽棚设置在周边城区房屋内。

  4.人口高度密集区内的信鸽饲养户可通过集中饲养的方式,降低信鸽饲养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市容环境的影响。

  六、职责分工

  (一)体育行政部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做好信鸽饲养户情况的普查摸底工作,掌握信鸽饲养户情况;控制信鸽饲养户,特别是中心城区信鸽饲养户的数量,严格信鸽饲养户年度审核标准;做好专项工作要求的宣传推广,督促信鸽饲养户主动执行专项工作要求;指导信鸽饲养户按照专项工作要求进行自觉整改。

  (二)绿化市容部门。各级绿化市容部门依照《*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进行检查,责令不符合专项工作要求的信鸽饲养户进行整改。

  (三)居委会。居民委员会应督促辖区内的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管理规约》的约定,加强对信鸽饲养户日常养鸽行为的管理,督促信鸽饲养户维护好周边环境,处理好与相邻人的关系,化解因信鸽饲养而产生的矛盾。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区县迎世博600天行动领导小组牵头,绿化市容、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体育和信鸽协会等部门人员参加,按照职责和任务,根据“市区联手、以区为主,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工作机制和“统一计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合力推进规范养鸽行为工作。

  (二)宣传推广。发挥市区两级宣传网络作用,利用网站、媒体、展板、社区宣传栏等对规范行为进行宣传,使信鸽饲养户明确规范行为要求,积极落实要求内容;倡导建立居民联系卡制度,发挥市民对规范养鸽行为的监督作用。

  (三)扎实推进。由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组织先行先试工作,形成规范养鸽的示范;制定切实可行的驯放办法;组织对试点信鸽饲养户的现场观摩,以点带面,深入推进专项工作。

  (四)联合整治。根据职责分工,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做好宣传、倡导、推进等各项工作,对不符合规范的信鸽饲养户,依照《*市信鸽饲养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暂缓其年度注册,提出整改要求;绿化市容、物业管理、居委会等部门应协同体育行政部门和信鸽协会对不符合规范的信鸽饲养户进行依法整治,督促其限期整改;对违反规定拒不整改的信鸽饲养户按照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八、考核办法

  (一)摸清底数,先行先试。xx年5月底前,对全市信鸽饲养户情况进行梳理,建立信鸽管理档案;在前期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内环线内的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内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信鸽饲养户,全面落实规范养鸽行为;制定符合市区和周边城区实际的信鸽驯放办法。

  (二)确定重点,全面推进。xx年7月底前,按照标准开展联合整治工作;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和世博园区信鸽饲养整治工作,基本达到规范养鸽要求;对按照要求租赁、置换至周边城区的信鸽饲养户,加强服务指导;逐步落实周边城区信鸽饲养行为规范。

  (三)检查抽查,落实整改。xx年9月底前,全面落实信鸽饲养行为规范;建立市区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整改;重点清理不符合规定且拒不整改的信鸽饲养户。

  (四)评估总结,巩固提高。xx年12月底前,组织对各区县规范信鸽饲养行为工作的考核评估,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工作方案 篇2

  根据不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力度。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及时、准确、全面报送的原则。以简报、图片和小结等形式报送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进一步加大我县食品监管工作力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深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特制定本方案。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结合我县实际。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发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拓宽信息渠道,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监管人员的作用,建立一支专业人员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食品安全监督队伍。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我县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标

  (一)实现全县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覆盖率和网络运行率分别达100%。

  (二)把我县建设成为“食品安全示范县”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三、监管网络

  建立以县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乡镇人民政府为基础、村委会(社区)和企业参与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一)负责全县食品安全动态监管工作,一级监管网络建设—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制定全县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目标。

  依据各自工作职能,1.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组织监管相关领域的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对监管对象各个环节的全面监管。

  分管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2.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按照 自治县食品安全监管各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确保责任领域的食品安全。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本系统内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员,3.各成员单位要依据职责分工。并将系统监管员名单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二)负责本乡镇、园区的食品安全工作。二级监管网络—各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要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及时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1.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对辖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餐饮店、食堂和农村家宴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并负责村级食品安全网络建设。

  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2.落实乡镇人民政府行政“一把手”为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和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落实专人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3.县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加强对园区内生产、加工、流通和职工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三级监管网络—成立以各村(社区)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管理网络。

  各村(社区)和食品生产加工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1.将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延伸到村(社区)和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由村委(社区)主任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具体负责本村(社区)及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责人任组长。

  由各监管部门与所监管企业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2.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以企业法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负责人。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努力构建多环节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工作职责

  (一)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者)诚信守法,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二)组织和配合对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及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调查处理,受理辖区内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并及时总结上报。

  (三)严密监控和预防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发生,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监督。一经发现立即进行查处。

  (四)重点收集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广泛征询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意见。分析研究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

  五、工作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原则。把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建立和完善重进一步完善协调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大事项报告、责任追究、投诉举报、事故处理程序等一系列制度。

  (二)严格责任落实。相关责任部门和乡镇政府要依据食品安全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责任,提高食品安全工作者的素质,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单位、人头。加强食品安全业务培训。有效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和食品安全信息网站。增强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理性、健康的新型消费理念。积极发动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意识。推动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市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发挥食品安全监督员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建立公开举报和媒体公示制度。扩大社会监督范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工作方案 篇3

  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根据上级行有关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精神,结合本支行实际,特制定《支行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1、组织领导。成立支行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等为组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启动或终止预案,做好事件发生后的善后组织协调工作。

  支行档案管理中心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负责日常档案安全信息监测、采集、汇总、分析,组织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和演练,提出预案启动或终止的建议,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具体实施工作。

  2、工作原则。面临人员生命安全和档案安全选择时,首先保证人员生命安全;面临其他财产损失和档案安全的选择时,首要保障档案安全。要完善工作机制、防范手段,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预报机制,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如遇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

  3、适应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支行因突发性事件引起或可能引起危及人身安全、档案安全和严重干扰档案工作秩序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预警和预防

  1、支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人员能够及时到位并履行职责。

  2、支行档案管理中心要定期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演练,增强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收集有关政府机构、气象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潜在隐患或苗头,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3、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安全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对防火、防盗、供水、供电等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其保持良好状态。

  三、抢救档案的顺序

  抢救档案顺序一是涉及全辖重大权益或资质(权属)证件档案以及重要或有重大意义的声像实物档案等,二是重要的业务档案,三是科技档案,四是文书档案,五是一般的声像实物档案。

  四、突发性事件等级

  突发性事件分为一般、较大、重大三个等级。

  1、一般:库房出现明显异味、轻微进水、设备设施出现故障,可能危及或已经造成少量档案轻度损伤,经判断如不尽快解决可能在短期内造成较大险情

  2、较大:库房主体结构出现明显问题,已经出现或可能导致局部性灾害,可能危及或已经造成部分档案损伤,非国家秘密的档案被盗或泄密。

  3、重大:已经或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部分档案受到严重损毁、库房崩塌等情况发生,国家秘密的档案被盗、泄密。

  五、响应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后或预判有可能发生时,第一发现者要迅速通知档案管理中心负责人。档案管理中心负责人要立即到现场勘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确定事件等级,迅速向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领导小组批准后,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1、一般性突发事件。档案管理中心负责人负责现场领导档案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查清险源后进行妥善解决。按照档案抢救顺序,及时抢救或转移已受损或可能受损的档案,对档案库房进行全面检查、维修,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2、较大突发性事件。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现场领导档案管理中心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及时疏散事件发生区域的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关闭或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按照档案抢救顺序,及时抢救或转移已受损或可能受损的档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抢险,并对档案库房及相关设备、电路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出现档案被盗或泄密的情况,立即保护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堵塞漏洞,并做好善后工作。

  3、重大突发性事件。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现场领导档案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开展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立即报警,通知专业抢险救援部门进行救援,如有人员伤亡立即呼叫救护车抢救。及时疏散事件发生区域和周边的人员,维护现场秩序,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救及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在专业抢险救援力量到达后,积极配合抢救工作,提供档案分布、房屋结构信息,按照已确定的档案抢救顺序抢救和转移、安置档案。出现档案被盗或泄密的情况,要立即保护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展开事故调查工作,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堵塞漏洞,并做好善后工作。

  六、善后工作

  险情排除后,要妥善做好善后工作,对抢险工作进行全面、客观总结,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件经过和档案损失情况,事件原因、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总结完成后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由于玩忽职守、渎职、违法违规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工作方案 篇4

  一、基本原则

  (一)改革创新原则。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二)集约高效原则。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严格用地标准、准入门槛和绩效考核,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促进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开发原则。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矿山生态保护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加强绿色矿业和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

  (四)成果共享原则。以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统筹各方利益,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总体目标

  (一)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明显优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基本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总规模以内,城镇村用地结构和布局达到规划确定的目标。

  (二)公众参与和社会共识明显增强。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全民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意识,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新风尚。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探索创新,开展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复合利用、立体利用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

  (四)矿产资源生态开发和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所有矿山企业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位居全省先进水平,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以下简称“三率”)明显提高,尾矿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矿山地质环境逐步改善。

  (五)国土资源节约集约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建设有新突破,不断完善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政策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激励约束、评价考核等节约集约长效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坚持惜土如金,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管控。编制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红线,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涉及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类规划,确保规划的协调一致。加强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确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底限,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

  (二)坚持向内挖潜,加大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力度。深入推进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闲置土地发现不留死角、处置全覆盖。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上下功夫,鼓励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实施“零地技改”,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经营,支持小微企业通过利用存量土地、租赁标准厂房等途径解决生产经营场所。认真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

  (三)坚持奖优罚劣,着力提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结构,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科技型创业创新项目用地,严格新建工业项目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提高新增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益。将单位GDP地耗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县域经济考核,确保全州单位GDP地耗水平超额完成省定“十三五”目标。强化土地利用综合监管,落实土地动态巡查制度,保持五年累计供地率不低于65%。深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4项创新试点。

  (四)坚持主体责任,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和速度;做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建立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断提高。

  (五)坚持齐抓共管,深入开展国土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为平台,整合水利、交通、村庄建设等涉农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放大效应,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土地整治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工作试点,积极服务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国土生态整治和矿山复绿工程,全面开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统筹规划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和矿产资源开发收益,重点完成全州“三区两线”(“三区”指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两线”指交通干线、河流沿线的直观可视范围)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六)坚持示范引导,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探索建立净采矿权出让制度。开展州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建设,培育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艺、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合理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矿山废水、废气、废渣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收益共享试点建设,以资源开发服务精准扶贫。严格执行矿产资源“三率”标准,建立重要矿产资源“三率”监测考核体系,实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挂钩、矿产资源利用绩效与奖惩挂钩,推广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技术,逐步淘汰设备、“三率”和安全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全面促进矿产资源科学低耗和高效利用。

  (七)坚持于法有据,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利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坚持“一户一宅”分配原则,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和自愿有偿退出。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定期调整征地补偿标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八)坚持综合配套,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建立全州统一的1+N(州+8县市)交易平台,推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各种调控政策,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单位GDP地耗考核,改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评价,规范项目节地评价。建立完善国土资源违法查处快速反应机制,以新开工项目清理为重点,着力构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执法监察体系,有效制止和查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部署阶段(20xx年3月15日—4月30日)。州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各县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工作经费,选定中介技术协作单位,按要求收集相关评价考核数据,组织上报材料。

  (二)推进落实阶段(20xx年5月1日—6月10日)。严格落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具体措施,按照创建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创建活动。对创建活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研、检查和指导,适时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交流,确保达到创建活动考核测评要求。

  (三)总结申报阶段(20xx年6月11日—6月30日)。全面总结全州在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形成的新机制和新经验,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奖励政策,及时组织申报材料编制,做好申报工作。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州创建工作,是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全州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把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的主线,把创建活动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州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监察局、州国土资源局、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住建委、州经信委、州商务局、州人社局、州规划局、州统计局、州环保局、州农业局、州林业局、州水利水产局、州交通运输局、州文体新广局、州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州政府法制办、州电视台、日报社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国土资源局,州国土资源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从州直相关单位抽调人员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创建办的日常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确保创建活动顺利推进。

  (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法规、政策和资源国情、省情、州情,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各级创建办要制定宣传方案和各阶段的重点宣传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对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工作进展、典型经验等进行宣传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关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扩大创建活动影响力,促进形成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民共识,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上报。

  (四)培养节约集约意识。树立节约优先理念,建立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树立集约利用理念,加快外延扩展粗放利用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转变,大力提升资源产出效率和综合效益;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树立市场配置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市场,构建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树立创新引领理念,把创新摆在资源节约的核心位置,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制度和管理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资源节约利用水平。

  (五)建立健全制度。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强化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建立储备土地的供应与农地转用指标挂钩制度。细化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格落实定额指标管理。开展开发区、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建立工业项目无绩效退出机制。形成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的联动政策,建立存量用地集约利用和增量用地挂钩机制。制定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政策,开展零星工业用地置换,探索工业用地储备,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行劣势企业淘汰。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和竣工核验制度。完善考核挂钩制度,将资源消耗、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指标纳入县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六)严格规划管控。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近、中、远期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

  (七)强化耕地保护。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切实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的内容和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扎实做好以城市周边为重点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倒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落实耕地“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制度。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推进“金土地”工程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促进耕地保护质量持续提升和生态状况不断好转。

  (八)推动节地挖潜。针对我州耕地资源相对缺乏、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极度紧张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的供应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采取协商收回、协议置换、自行开发等形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在用地空间组织形式、用地结构调控、投资强度、盘活闲置土地上狠下功夫,督促帮助企业加大投资强度,提高用地效率。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标准,提高建设用地准入门槛,有效调控用地规模和标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创新城市建设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建设用地的新思路、新办法。

  (九)实施资源整合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树立矿业开发一盘棋的思想,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矿业集聚开发。推进矿产资源在区域内合理流动,重点向龙头企业集聚,对现有小矿山企业采取限期整改、重组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引导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组织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做到开采与治理两手抓,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十)落实批后监管。各县市人民政府要认真开展土地利用动态巡查,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监管信息系统,对新批准的建设项目用地,建立跟踪管理名册,进行实时监控。建立健全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增加巡查频率,做好巡查台账,以便直观了解用地动态,实行动态监管。

  (十一)及时总结推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模范州创建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突出特色,着力解决影响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因素,及时总结,打造亮点,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成果,把创建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工作方案 篇5

  一、检查范围

  县城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暨创建省生态宜居县城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县公共场所禁烟行动工作方案》通知中所规定的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

  二、检查内容

  (一)公共场所禁烟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

  1、控烟制度建立情况。

  2、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执行情况。

  3、室外公共场所吸烟区设置情况。

  4、开展控烟培训和宣传情况。

  5、对吸烟者进行劝阻情况,建立戒烟奖励制度情况。

  6、无烟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二)公共场所禁烟问卷调查。从每个被检查的公共场所抽取不少于2位群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公共场所控烟的态度。

  三、检查方式

  由县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领导小组组织有关职能单位(文明办、卫生局、爱卫办、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成监督检查工作组,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要求,负责对各公共场所禁烟工作进行检查,方式采取定期督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定期督查时间另行通知。

  四、工作目标

  通过公共场所禁烟行动监督检查,有序推进我县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降低公众吸烟率和吸烟量,逐步达到公共场所禁烟目的,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生态宜居品位。

  五、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各单位要按照《县公共场所禁烟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部署,摸清情况,加强对下级单位的督促管理,强化公共场所管理者和经营者控烟主体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各乡镇、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等专题知识进行宣传。

  (三)有关单位要认真梳理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总结典型做法和经验,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被检查乡镇、单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抓好督促整改,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工作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项目以“满足社会需求、推动普职互动、促进学生成长”为宗旨,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互通,实现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课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鉴与融合,开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生交流通道,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意愿,为学生多元发展搭建成长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符合区域社会特性的教育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普通教育深化课改和社会对高质量教育诉求强烈的现实背景,我们以稳妥、有效为项目基本原则,先展开试点摸索,再逐步向全县推开。本项目先期以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简称职教中心)、柔石中学为项目试点学校,选定职教中心国际贸易专业为试点专业。20xx年在职教中心招收“普职融通”(下简称融通班)1个班40名学生。

  2、合作共进原则

  普职融通项目的起点是建立职教、普教学生交流通道,最终目标是实现两类教育资源、教学模式的交流合作与共享共赢。合作学校以融通班为纽带,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职业技能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材教法改革、考试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合作互动。

  3、多元发展原则

  普职融通项目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可能,本项目以“自主选报、考试选拔、定向发展”为策略,实现组班学生在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技能特色等方面的多元发展。

  三、项目实施办法

  1、招生与学籍管理

  (1)招生计划。柔石中学与职教中心合作共组国际贸易专业普职融通班40名学生。

  (2)报名录取。中考后学生可填报职教中心普职融通班志愿,柔石中学与职教中心严格按县教育局招生办有关高中段招生录取办法录取。

  (3)学籍注册。考生录取后学籍在职教中心注册。通过选拔到普高就读的学生,学籍转入柔石中学。

  2、教学与教育管理

  (1)教学内容。普职融通班第一学期在职教中心学习,按柔石中学课程同步组织教学,双方互派师资。第二学期,按照选拔办法转入柔石中学的学生学习普高课程,其余学生学习职高课程。融通班教学计划报教育局基教科和成职教科备案。

  (2)考试组织。融通班第一学期由柔石中学与职教中学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成绩作为学生转入柔石中学就读的选拔依据。

  (3)日常管理。融通班第一学期按职教中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班级管理要求管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充分发挥个性特长;第二学期后,按学生所在学校教育要求管理。

  3、选拔办法

  (1)按学生意愿,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组织选拔工作。选拔选送学生须表现良好,无违法、违纪记录。

  (2)选拔入普高办法。选拔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计算办法:总分=过程性评价×10%+期中成绩×40%+期末成绩×50%。

  选拔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入选学生总分成绩排名需在柔石中学同年级学生前90%,转入普高人数不超过融通班总学生数的25%。选拔结果报教育局招生办审核。

  (3)选送入职高办法。柔石中学普高学籍的同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结束时,有意愿入职教中心学习的,经职教中心学校考核合格,可转入融通班或学校其他专业学习。

  四、保障措施

  (1)本方案纳入县20xx年高中段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本方案由县教育局招生办监督执行,柔石中学、职教中心成立项目协作小组,保障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6篇】相关文章:

1.【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5篇

2.【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7篇

3.【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9篇

4.【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8篇

5.【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九篇

6.【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10篇

7.【精华】工作方案模板汇编十篇

8.【精华】工作方案汇编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