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工作方案>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1-03-11 15:26:21 工作方案 我要投稿

【必备】工作方案范文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工作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工作方案范文5篇

工作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xx-20xx年)》的精神,在区慈善总会和慈善组织的指导下,在“积淀文化,让师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立足“传统文化(国学)教育”办学特色,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在全校师生家长中培育慈善理念,弘扬慈善行为,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诚信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慈善文化氛围,增强全校师生家长的社会责任感。

  二、组织机构

  组长:黄伟军(校长)

  副组长:刘燕玉(副校长)、韩露(副校长)

  秘书长:崔永忠

  组 员:皮世平、胡德军、周丽、张文清、邱绍勇、邓柳冰、张志强、欧荣辉、陈嵘、陈静、邓庭燕、庄丽娥、张聪智、郑颖萍

  三、推进原则

  1.教育提升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讲座,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将教育化为师生及家长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在看书、听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激发爱的情感,提升爱的能力。

  2.课程体验原则。通过《慈善教育》读本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根。

  3.实践体验原则。以活动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根据参与者的兴趣特点及心理情感,选择他们喜欢的作品,设计他们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与启发。

  4.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原则。根据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特色,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慈善资源,让慈善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渗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中,在青少年心中播种“爱心”的种子,灌输“仁爱”的理念,培育“向善”的心灵,树立关怀意识、公益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创出教育资源为慈善服务、慈善资源为教育服务的“双赢”新局面。

  四、推进策略

  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学校决定在教职工大会上学习《人人参与慈善,让仁爱根植于心》,在学生集会上宣传慈善文化,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慈善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与我校传统文化(国学)教育特色相结合,通过校级宣传发动、班级主题活动、家庭社区活动、“我当校长小助理”个人德育实践,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慈善事业的校园慈善环境。

  (一)慈善文化与学生思想品德课相融合

  学校要求思想品德课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的育人功能 ,抓好课堂教育体验,各中队辅导员在授课内容中增加慈善理念、慈善行为、典型人物和事迹等内容,发展思想品德课促进人际和谐的功能,促使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更加密切。让学生在掌握思品课本知识的同时, 接受慈善文化的熏陶,弥补自身道德认知的缺陷,纠正平时行为中的错位,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慈善事业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事业。

  (二)慈善文化与主题班会相融合

  慈善文化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班会课上学习慈善文化,也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各中队辅导员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通过学习慈善文化,会让全班学生明白,平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应有的责任是什么。以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形式开展慈善文化传播教育。

  (三)慈善文化与主题活动相融合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开展全校性的丰富多彩的慈善主题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墙报、作文、绘画等竞赛活动并通过音频、视频、广播、网络等多种载体,广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文化氛围。

  (四)慈善文化与社区实践活动相融合

  学校学校德育处要在宣传诚信友爱、互帮互助的公益理念中,提升全校师生的慈善意识;要在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上,引导全校师生积极关心、主动参与慈善事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学会知恩、感恩,懂得报恩,施恩,培养学生爱的情感和品质。

  (五)慈善文化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学校家长学校分校要在家长学校活动、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中向学生家长宣传慈善文化理念,提高家长的慈善意识,号召家长积极参加慈善募捐、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熏陶自己的孩子。每个学生也要争当传播慈善文化的小使者,通过小手拉大手,把慈善文化向家庭、社区延伸。

  (六)慈善文化与星级少年评选相融合

  学校要把慈善文化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总体计划中,要制定适合本校师生参加慈善活动的激励机制,运用学校星级少年评选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慈善意识的形成,建立“一日一善”储蓄卡,对在校内外开展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表彰奖励,使学校对师生的慈善行为有个公正的评价。

  (七)慈善文化与学校“八德”教育特色相融合

  结合我校“八德”教育各项活动,学生在每天道德作业中要有感恩、孝敬等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仁爱、慈善之心。

  (八)慈善文化与开放式配方课程相融合

  把慈善文化进校园,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繁荣慈善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发或购买《慈善读本》,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培养青少年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校园中弘扬社会主义的慈善文化。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慈善读本》拟订每册6-7个活动单元,每个活动单元有2-4个活动课。低年级版重在感染和熏陶,有爱心序曲和爱心歌曲、爱心图片、爱心故事、爱心童话、爱心剧场、爱心行动等单元。高年级版重在感知、了解和体验,在单元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慈善与责任、爱与尊重、助人与分享、爱与力量等富有社会价值的慈善主题。

  总之,通过积极开展慈善教学,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而推动我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我校要以倡导爱心责任为使命,开发《慈善读本》校本教材,积极培育慈善文化, 让慈善之花在上屋小学盛开。

  五、具体实施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初步工作安排:

  主题活动一:慈善文化进校园调研规划

  1、时间:20xx年11月-20xx年1月

  2、地点:上屋小学

  3、XX区慈善总会会长等领导来校调研座谈

  4、黄伟军校长在教师大会宣讲《倡导爱心责任 推动慈善长青》

  主题活动二:走进福利院慰问演出

  1、时间:20xx年11月5日

  2、地点:石岩敬老院

  3、参与人员:学校领导、演出学生、家长代表、爱心人士

  4、活动形式:手拉手慰问演出

  主题活动三:慈善文化教育进校园启动仪式

  1、时间:20xx年11月

  2、地点:学校操场

  3、参与人员:上级领导、全校师生、家长代表、爱心人士

  4、活动形式:发言、倡议、授牌、赠送慈善读本

  主题活动四:爱心故事会

  1、时间:20xx年11月

  2、授课教师:爱心人士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故事分享

  主题活动五:“爱心行动知多少”主题班会

  1、时间:20xx年12月

  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歌咏、故事、表演等

  主题活动六:爱心画展慈善拍卖会

  1、时间:20xx年12月

  2、指导教师:美术教师、德育处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学生爱心绘画作品现场拍卖,筹集善款

  主题活动七:“爱心剧场”欣赏会

  1、时间:20xx年1月

  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德育处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演出欣赏

  主题活动八:评选慈善之星

  1、时间:20xx年1月

  2、指导教师:各班主任教师、德育处

  3、活动年级:各年级

  4、活动形式:奖励表彰教师、家长、学生典型爱心人物

  一、时间:3月2日上午9点40正式开始

  二、地点:学校操场

  三、要求:

  1、师生统一穿校服,少先队员佩带红领巾。

  2、集合地点和班级所在位置(体育组、班主任等负责)。

  3、摄影:昂格勒玛

  四、主持人:娜仁

  五、流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充满希望,充满祥和的日子里,我们兴安路民族小学全体师生欢聚在这里,举行本学期第一次盛大聚会——开学典礼。

  1.下面进行大会第一项: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校长宣布开学典礼开始。

  2.大会第二项:升旗仪式

  (全体师生向后转,立正,摘帽,敬礼,向后转)

  3.答会第三项:校长致新学期开幕词。

  4.大会第四项:学生代表讲话。(6.1李晓玮、5.3良琴)

  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假期,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寄的新学期。 新学期,迎接我们的是新的任务、新的使命、新的挑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睁大你们求知的眼睛,打开你们探索的心灵,张开你们飞翔的翅膀,在科学和知识的领域里遨游, 在少先队的每一次活动中进步,在兴安路民族小学这个美丽的大家庭中快乐成长!最后,预祝全体教师、全体同学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学期!

  6、主持人总结并宣布开学典礼结束。

  7、学生按序退场回各班教室。

工作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和县局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切实加强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学校预防溺水工作各项制度,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护和防范能力;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着力建立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自救的能力;切实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安全标识全覆盖、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杜绝学生溺水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校(园)要将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位领导、落实到每一个年级(处室)、 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做到有措施、有落实。将预防溺水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做到有教育计划,有教育活动,有教育记录,有学生反馈作业。

  落实监护人责任。各校(园)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大家访、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签订《预防未成年人溺水法定监护责任承诺书》等措施,将防溺水提醒、引导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家长,提醒家长落实家庭教育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做到有家访宣传、有联系记录,有家长反馈承诺。

  (二)强化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1、各校(园)要重点抓好“十个一”的宣传教育工作,即: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暑假前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

  2、重点要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一会”: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上下学途中、节假日不到江(河)、 水库、池塘等地戏水玩耍;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施救,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3、召开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预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点,讲述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自我分析应如何避免溺水现象的发生,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强化假期、双休日、节日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延伸到节日、假期,做到学生放假,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放假”。通过开展安全家访行动、让学生签订预防溺水安全承诺书等多种形式,把学校预防学生溺水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做到节日、假期学生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5、强化重点对象的教育。各学校要特别关注低年级学生、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要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内容,用事故实例予以警示,使学生知晓擅自游泳、玩水的危害性。对爱好游泳、玩水的学生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登记,落实好教育和监管的措施,讲清擅自游泳的严重后果, 让防溺水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三)全面落实安全提醒制度

  重要部位张贴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提示语,学校门前设立固定的预防溺水教育提示标牌,开辟预防溺水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各班级办预防溺水知识黑板报,营造浓厚的校园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氛围。

  各校(园)要坚持每天放学前进行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让学生时时刻刻把“防溺水安全”牢记在心。

  对重要时段和重要场所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提醒教育,杜绝管理上的盲点。学校要重点做好双休日、暑假以及发放成绩单、考试结束日、返校日等重要时段的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的学生,要重点提醒,并向家长发出通知,提醒家长落实教育监管责任。

  (四)进一步落实防范工作措施

  1、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各校(园)要立即组织力量,一是对校园内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做到排查一处整治一处,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处。校园内易发生溺水的地方必须设立防溺水警示标志(位置要醒目、数量要适中),加装防护设施;对校园内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地段要安排人员开展安全巡查工作,确保学生安全。二是对学校周边、学生上下学途中的河道、水库、池塘、水坑,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排查,确保不漏任何一处水域。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报请镇政府或村、社区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

  2、全面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活动要覆盖到每位学生家长。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签订履行责任书等多种方式,将相关法律法规、学生安全教育知识和要求送到家长手上。暑假期间开展两次以上的安全家访活动,进一步强化青少年学生法定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安全监管。要建立家长联系台账,家访活动要有记录,有反馈。

  3、建立学生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制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情况,成立校外安全防护小组,并选取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中按时上、放学,相互监督、共同防止学生擅自下水行为。一旦发现有同伴私自外出游泳、戏水玩耍等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劝阻并及时向家长、班主任或学校报告,确保同伴安全。

  4、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的安全管理。一要加强对上下学途中安全管理,对上下学经过水域较多且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安排家长或有关人员护送等防护措施;二要加强学生的课间管理,特别是中午时段的管理,要时刻关注学生动向,严防学生午间休息时离校游泳;三要建立请销假登记制度和家长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在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四要会同社区、乡镇、村委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监护,组织有爱心、有热情、有能力的社会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行动,使留守儿童在节假日期间得到有效监管。

  5、完善落实学校周边协作机制。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积极争取政府和村、社区的支持、重视;建立暑期安全工作对接制度,在放暑假前就假期学生防溺水工作要求和各方职责与所在乡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进行一次全面沟通和对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事故多发地和关键时段进行安全巡查,阻止学生在水域周围逗留,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教育阶段(每年4月1日至5月31日)

  制定开展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力度,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专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救护能力。切实落实各项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措施,杜绝学生溺水事故。

  (二)深化落实阶段(每年6月1日至8月31日)

  对暑假预防学生溺水教育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加强预防溺水教育宣传工作,全面开展学生安全大家访活动,确保覆盖到每位学生家长;加强与家长、社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安全,共同做好暑假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确保学生暑假安全。

  (三)总结巩固阶段(每年9月1日至10月30日)

  加强和巩固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效果,对工作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认真总结,进一步落实防溺水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五、有关要求

  (一)各校(园)要高度重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制定方案,明确责任,采取措施,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今年(重点在4-10月份)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二)要充分认识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长期性,积极探索并建立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措施,做到常抓不懈,确保学生安全。

  (三)中心小学将对辖区内学校、幼儿园、看护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学校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健全工作台账,确保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

  (四)要严格责任追究。对由于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和整治不及时,管理不严格,监督不到位、信息报告不及时等引发的各种安全责任事故,要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各校要认真总结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将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活动方案、阶段总结、《 “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落实情况统计表》于各阶段结束时(分别为6月底、8月底、10月底)报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将汇总上报县局。

工作方案 篇3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工作,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义新农村需要,清除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六边”现象,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密闭收运,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订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服务中心,因地制宜,立足长效,集约利用”的原则,围绕《XX市关于全面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逐步实现“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运作模式,进一步规范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重点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向农村延伸,环境监管向农村覆盖,环保投入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每个自然村至少设置一个垃圾堆放点,每个行政村设一个垃圾集中点;做到及时、规范处理现有垃圾;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村容镇貌整洁卫生。

  三、工作措施

  1、镇村一体、科学规划。将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工作纳入我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镇各部门协同专项整治规划,进一步明确专项整治内容、重点区域、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

  2、明确职责,强化管理。一是发挥农村群众建设洁净美好家园的主体作用。镇村要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组织推动,引导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自觉承担房前屋后的卫生整治保洁,自觉参与村庄环境的综合整治。二是加强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各村委会是辖区范围垃圾收集清运的责任主体,要负责引导村民将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对可利用或可自然分解的垃圾尽可能采用生态循环方式处理;严禁将工业生产垃圾倒入生活垃圾箱中。保洁人员每天定时收集垃圾,并将垃圾运至垃圾集中点;村垃圾堆放点和集中点的垃圾必须及时清运,保持垃圾堆放点和集中点不产生异味,不滋生蚊蝇,对周围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3、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把农村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为切实加强领导,镇已成立了三溪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办。各村委会也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辖区生活垃圾处理清运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合力量。细化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各自责任;通过各种形式加大环境保护、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村规民约、卫生条例、宣传标语、宣传手册等方式宣传倡导,使这项工作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

  四、资金筹措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各村要积极采取多渠道融集资金,要按照“谁投入、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费用四级负担的方式解决,即市财政按各村委会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补助2元(以公安部门统计的人口为准),镇按各村委会的农村户籍人口1000人以下1000元/年,1000-1500人的1500元/年,1500人以上20xx元,村民每户每月缴交卫生费1元(由村委会自行收取),各村委会原则上负担1500元,如不足部分村委会还需负担。(注:三溪村委会负责除镇区外的6个村小组垃圾清运)。同时为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各村委会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村规民约、当地乡贤捐赠和企业资助,确保经费到位。(资金配给详见附表)

  五、完善机制

  1、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健全长效运作机制。各村要加快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建设,村庄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建立固定的清扫保洁队伍,并应有必要的垃圾收集工具和垃圾转运车辆,可采取“户前三包”、村规民约和专业保洁相结合的办法,建立起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

  2、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运输机制。各村保洁人员负责本村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保障垃圾收集工作无死角、无遗漏。农户负责自家庭院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垃圾收集后送到本村的垃圾收集点。

  3、积极探索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各村要根据农村生活垃圾无机物含量少的特点,积极推行有机物就地堆肥、沼气池建设及改厨改厕相结合。

  六、管理监督

  坚持整治环境与转变人的.观念一起抓,突击性整治与经常性管理一起抓,把长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工作纳入村委会重点工作,各村委会要建立村级卫生保洁人员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本村垃圾规范化管理的检查和督促。同时,由镇人大、财会、城建等相关部门组成巡查组,每季度末对每个村的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工作进行一次考核评比,考评结果列入年度考核;对垃圾能及时收集清运且没人投诉的村委会,镇政府按本方案规定满额发放应该拨付的资金给该村委会;对垃圾不能及时收集清运且投诉严重的村委会,每发现一次在镇政府下拨工作经费中扣罚200元,扣完为止。

工作方案 篇4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窗口,受到社会的关注。本学年,我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本届毕业班的各项目标任务而努力。

  一、学情分析

  我校本届毕业班共有三个教学班,学生数170多人。在八年级区质量监测中,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八科总分处于县二类学校的第20位,各门学科都居于县、学区落后位置。总的来说,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困生比例相当大。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当,这些都制约了整体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再加上学校师资紧缺,基本上一位教师任教两个班,还有一位教师跨两个年级任教,相比不少兄弟学校毕业班一位教师任教一个班来说,缺乏优势。

  二、工作目标

  力争在每一次月考中都有进步,争取学校在20xx年中考中总体排名在全县二类学校13名左右;A类生9人、B类生16人、C类生27人、D类生25人。高中上线70人左右。

  三、工作任务

  1、加强领导,整合各类资源,提高毕业班管理成效。

  2、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分析,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成效。

  3、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加大学困生帮教力度,提高整体合格率。

  4、确定各项奋斗目标,健全教学激励机制,挖掘最大潜力。

  四、具体举措

  (一)以校为本,加强领导,提高毕业班管理成效

  1、认真分析本届毕业班学生情况,制定毕业班工作计划。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研讨会,分析毕业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调整毕业班教学策略,提高毕业班工作成效。

  2、学校行政深入毕业班听课调研,了解教学动态,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邀请相关学科研训员来校把脉指导,充分利用好区物理名师指导团这一资源,加强对物理等薄弱学科的管理指导。

  3、精心组织每次月考,认真组织质量分析。端正考风考纪,考出真实成绩,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阶段教学的得与失,重点分析学科的薄弱环节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

  4、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者统一思想,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与每位学生家长签定家校合作责任承诺书,明确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各自的职责。

  5、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学习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在课堂教学、作业、学困生帮教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以生为本,重视挖掘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多形式召开学生会,强化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成才。

  2、要求班主任定期召开班级联席会议,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求班主任加强校纪班规,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复习迎考,激发班集体的斗志,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科任教师要积极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跟班主任通气,使毕业班保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潜力。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刻苦努力的顽强意志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内趋力。

  4、加大后进生帮教力度,建学困生学习跟踪档案,确定各班重点帮教对象,组织学困生与教师结对、与优秀学生结对。要求教师经常联系帮教对象,从思想、生活、心理、学法等方面给学生具体指导,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真诚的心来感动学生、巧妙的方法教育学生,以无声的行动带动学生。

  5、建立毕业班学生激励机制,对每次月考中优秀和进步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团队合作,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复习计划,力求充实完善,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益。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及考纲要求,做到以考纲为纲、以教才为本,讲清概念,揭示规律。

  2、要求教师科学布置作业,精选练习,作业设计要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教导处经常了解学生的作业量,年级组各学科协调好作业量,不过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作业要及时批改和反馈,提倡面批,杜绝学生抄袭作业现象。

  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针对学校学困生量大的问题,要求教师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不放弃中差学生。要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学中尽量给他们“开小灶”,布置基础性练习,要求他们尽可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想方设法拉差补缺,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门学科都不掉队,提高合格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给他们布置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练习,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4、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要求任课教师相互学习,无私奉献。组织备课组开展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做到教学经验、教学信息等优秀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打好总体战。

  (四)、研究命题,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与应试能力

  1、要求教师认真研究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努力把握中考方向,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加强考试动态的研究,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中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2、搞好复习检测,强化综合训练。平时以单元作小测试和专题训练的形式,加强信息反馈,搞好学情调查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3、指导学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准薄弱环节,及时补救。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设法解决问题。要求学生每科准备了一个“错题登记本”把自己在练习和考试中常犯的错误分类记录,随时翻看,避免低级错误重犯。

  4、抓应试技巧的训练。在每次考试前后,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失误点,教会学生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学会揣摩出题者意图,学会规范答题,从而减少低级失误,在中考中考出最佳水平。

工作方案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好区委区政府“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失学”的工作目标,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关爱机制,情系贫困学生,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经研究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春风助学行动”,使用圆梦行动结余资金,资助一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特拟定此工作方案。

  一、活动主题

  推进均衡发展,建立关爱机制。

  二、资金来源

  从圆梦行动结余资金中划拨200万元用于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资助对象及资助标准

  1、孤儿、烈士子女每人资助1500元;

  2、患重大疾病在籍学生每人资助3000-5000元;

  3、没有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低保户家庭学生、残疾人家庭学生、无稳定经济收入的单亲家庭学生、丹江口移民家庭学生、因重大疾病或其他重大灾难致贫家庭学生每人资助800元。

  四、工作程序

  “春风助学行动”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孤儿、烈士子女、患重大疾病在籍学生资助,拟在XX年元月30日前完成;第二阶段:没有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低保户家庭学生、残疾人家庭学生、无稳定经济收入的单亲家庭学生、丹江口移民家庭学生、因重大疾病或其他重大灾难致贫家庭学生资助,拟在XX年3月30日前完成。

  1、活动宣传及调查摸底。各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积极宣传区教育局“春风助学行动”工作方案,使该活动家喻户晓;认真组织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工作,将符合不同类型资助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各学校对提出申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审查认定后,指导学生填写《春风助学行动申请表》,同时要求学生提供必要的相关证明(孤儿、烈士子女提供孤儿证、烈士证书复印件;患重大疾病在籍学生提供疾病诊断书、住院病历、住院费用结算单等复印件;其他类型学生需要提供残疾证、低保证或所在社区、村(居)委会提供家庭情况证明等)。

  3、学校评审公示。学校成立评审小组对学生提供的《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经过认真审议,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送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4、资助中心核定。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专班对各校上报《受助学生名册》及学生《申请表》等进行复核,核定后,在区教育局网站上进行公示。

  5、资金发放。助学资金以现金的形式通过学校发放。

  6、资料建档。各校要对所助学生资料建档备查。

  五、组织领导

  为了深入推进此次助学行动,区教育局成立以杨汉明局长任组长,江中华副主任任副组长,资助中心、财务科、基教科、监察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资助中心翁胜华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此次助学活动组织工作。

  六、时间安排

  1、 12月20日前,学校宣传资助政策,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摸底工作。

  2、XX年1月10日前,组织孤儿、烈士子女、患重大疾病在籍学生申请,学校评审、公示,报送区资助管理中心。

  3、XX年1月20日前,资助中心下校复核、公示。

  4、XX年1月30日前,发放第一批助学金。

  5、XX年3月5日前,学校组织符合第二批受助条件学生申请,学校评审、公示后报送区资助管理中心。

  6、XX年3月20日前,资助中心复核、公示。

  7、XX年3月30日前,发放第二批助学金。

  8、XX年4月15日前,资料建档、工作小结。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要高度重视本次助学工作,要精心组织、细致安排,成立专班,制定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活动。

  2、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各校要积极宣传资助政策营造助学氛围,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收集、报送资助活动中典型事例,发挥资助育人最大效益。

  3、评审规范,做到公平、公正。

  各校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认真做好对贫困学生的摸底、评审、公示等项工作,做到认定准确,不徇私情,应助尽助,资金发放及时。

【【必备】工作方案范文5篇】相关文章:

1.【必备】工作方案范文7篇

2.【必备】工作方案范文8篇

3.【必备】工作方案范文9篇

4.【必备】工作方案范文五篇

5.【必备】工作方案范文10篇

6.【必备】工作方案范文六篇

7.【必备】工作方案范文八篇

8.【必备】工作方案范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