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集锦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今天,我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电影,感触颇深。
这部电影是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和一个小朋友合作完成的。我们都非常喜欢阿米尔汗,因为无论是喜剧还是励志的电影,他都演得很有感情,能演到人的心里去。我们看过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和《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他演的电影都很有喜剧感,但是可贵的是每部电影都会有几个情节让人潸然泪下。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小男孩伊桑·阿瓦斯蒂怎么考都考不好,留级了之后状况仍不理想,老师们也对他没有办法,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私人寄宿学校。伊桑一转过去,那里的老师都认为伊桑待不长,还劝他父母让他转学。伊桑很难过,觉得这里就是一个牢笼,来这里纯粹是来受罪的。然后,他认识了拉扬—一个右腿残疾的乐观的小男孩。过了一段对伊桑来说难熬的时间后,一个新的'美术代课老师来了,他就是阿米尔汗饰演的尼克。在他的美木课上,他注意到了伊桑这个腼腆内向、寡言少语的小男孩,他发现他无法接近伊桑的心。他开始家访,发现伊桑其实是一个想象力丰富、活泼阳光的并且热爱画画的小男孩,他拿着画请求校长给他时间去改变这个孩子。他实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学习方法,最终,伊桑的各个科目都十分好。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米尔汗在剧中的一段话:“在一个岛上的人们如果想要伐哪棵树,他们不动刀斧,只围着树站成一圈,大声谩骂、诅咒那棵树,过不了几天,那棵树就会枯死,自行枯死。”他着重强调“自行枯死”几个字,意在告诉伊桑的爸爸不要一味责骂孩子,要多鼓励,要不然伊桑心中的自己就会“枯死”。
我认为家庭与孩子成绩关系很大,伊桑的爸爸经常吵他,导致伊桑自己把自己关进了心里的牢笼。成绩上不去,是因为他无法敞开心扉学习知识,他永远都生活在世界的阴暗中。
如果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那么孩子的成绩也会随之下滑,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我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才能,我们要在呵护他们自尊心的同时挖掘他们的潜能。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个很有内容且会带来许多思考的故事,它的架构很简单,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喜欢幻想,和一般的孩子不同,不喜欢学校的制度和念书,总是不按牌理出牌让他被视为坏学生,有很多的心情却不会表达,家人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造成的其实是反效果。
这样的小孩,并没有对错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和其它人的不同为什么是错的,但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早就有了对错的价值观,心中都定义好了“应该要这样”,一定要孩子走上这条路,才叫做正常。或许强迫的方式终究可以改掉小男孩一些让大人头痛的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抹煞了他更多的才华,甚至,他个性中美好的一面。
大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是否有真的想过这样的通材教育是否适合每一个人?有的孩子,需要的是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味把所有的不一致给打压下来,或许只是造成内心累积的愤怒而已,有一天,会以其它的方式爆发出来…
《地球上的星星》后来被拍成了电影。电影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描写一个孩子和外界的沟通,一步一脚印让观众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越来越黑暗,失去了他的生命力。有时候,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知道如何进入他们内心,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教导他们对错的人而已…可是这样的贵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碰到呢?
常常,连自己的父母,应该要最爱自己的人,都没有办法成为这个贵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不是在批判父母的不好,天下父母心,只是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而不是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来爱孩子,这当中的差别若是很大,很有可能,就像 《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小男孩一样,慢慢的`看不见阳光。
挺让人难过的一部电影。虽然片中的小男孩,并非会讨你的欢心,可是因为电影带着你从许多正常情况下你应该看不到的角度去看这个孩子变成这样子的原因,你也不会讨厌他的。
《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看见一个人的美好,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幸福不是不存在的,只是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它不是来自强求。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
起初我也以为他只是一个调皮、不爱学习、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注意力不集中、脑洞比较大、思维比较活跃的小屁孩。剧中一些他的想象简直太可爱了,数学测试上3乘以9那题,他把它们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最后得出答案是3的逻辑也是贼赞。一口小龅牙,笑起来牙齿全部露出来,天然无公害的笑容,对爸爸妈妈的撒娇,对欺负他的小孩即使打不过也回击,而后在洗澡时肆意地发泄也是可爱极了。
后来他不笑了,那个小画册中渐渐消失的他让他的妈妈几度落泪。爸爸的不理解,妈妈和弟弟的无奈,寄宿学校老师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得小心翼翼,瑟瑟发抖。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记得主演有阿米尔汗,可是看了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看到,我还在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
但我想,一定会出现一个人拯救他的,是的,热爱美术的他遇到了懂得爱与理解的尼克老师,会吹笛子的小丑美术老师。因为有相似的经历,因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因为那颗博爱而伟大的心,他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后面的发展可想而知,他赋予了爱与耐心、给他讲故事,教他写字,教他画画,最后获得了第一名。
其实看完之后我有联想到最近的高校学霸自杀的事迹。因为他的定时说说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关注到了这件事,因为从小爸爸的`高要求,考了98分都要挨一巴掌的孩子,在高考之后突然觉得人生没了意义,带着情绪冲动地选择了离开。宁愿尸体扔在大街上,也不要把他带回家。他是有多想摆脱那个他一直生活的地方啊。
好像说多了,但其实,如果依夏没有遇到尼克老师,那他会怎样呢?这世上一定会少了一个天才的存在,他不会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不会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将会在黑暗中度过,地球上将会少一颗星星。
所以渺小的我们需要爱,需要理解。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有他的长处,他的存在一定是对这个世界有一定影响的,巴拉巴拉能量啊啊啊啊……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
我几乎是含着眼泪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影片中触动心灵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我在很长的时间里内心无法平静下来。
小主人公伊夏患有“识字困难”、“诵读障碍”。在别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在伊夏这却难于登天。他因此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坏学生、同学的笑柄。直到他遇到了尼克老师……
尼克老师从培养伊夏的自信入手,教他识字、写字、发音……教室里、河湖边、校园中处处是尼克老师一点一滴地指导着伊夏、他就是伊夏生命中那个一直等待着,能领着他的小手走出恐惧和迷茫的人。尼克老师又说服了即将开除伊夏的校长,再给孩子一次机会。他在全校举办了画画比赛,邀请了国内知名权威的专家做评审,校长、教师均在受邀请的行列。没有人知道这一切的行动只为给一颗饱受伤害的幼小心灵带来一丝安慰与温暖。
尼克老师在对伊夏的家访中,了解到伊夏非凡的美术天分。这样的一次隆重的美术比赛,似乎是上天专门为伊夏准备的。伊夏的画作中,尼克老师在美丽的湖边凝视着眼前的美景。色彩的搭配夸张大胆,震惊四座。伊夏在尼克老师温柔的目光中怯怯地走到评委面前,收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获奖证书。伊夏将自己的感动与感谢之情用一个拥抱酣畅淋漓地挥洒。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似乎已经被太多的事务所牵绊,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过心灵上的净化与安宁了。我有幸与这部电影结缘,有幸在自己还没有走进职业倦怠的时候,结识尼克老师。他让我认识到一名教师的良知与功德的价值。我们的`工作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在与一颗颗心灵对话;我们的工作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我们能用自己的良知去抚慰受伤的心灵,拯救他们的生命。有一天,当我们老了,从那方讲台走下来时,我们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我,这辈子遇到过很多孩子,我,无愧于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我,深深的爱着我的学生、爱着我的事业!!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
——想要孩子的们看看,有孩子的们必须看看,还是个孩子的们更要看看!
第一部分:伊桑的困惑,总是很努力的小孩子,天真的小孩子,叛逆的小孩子,不合群的小孩子,勇敢的小孩子,恋家的小孩子......成绩总是很差,老师不喜欢,家长无奈......
第二部分:收起的叛逆。新的学校,离家的孩子,依然找不到自信,连最喜欢的画画都不感兴趣了,妈妈的电话也不接了,总是沉默不语,黯然恐惧!一个八、九岁孩子,内心的挣扎已尽......
第三部分:伊桑的教父。一个穿花衣、吹长笛、跳摆舞的美术代课老师,眼里透着泪水,画着不尽的爱,观后感。对于他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的小星星”。你们多孩子都被他吸引了,唯独伊桑那么特别。其实,他也那么特别,一个特殊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正规”学校,那么的格格不入!满含泪水、内心焦虑、探秘于行,为什么伊桑那么恐惧呢?伊桑的家,父母的错颌,他的痛心、决心......伊桑是个独特的孩子,一个极具天赋的孩子,就像很多改变世界的'人们一样,他看世界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他关注伊桑,帮助伊桑......
第四部分:伊桑是个天才。伊桑在其导师的帮助下,走出了阴霾,赢回了自信。伊桑本来就是个天才。父母的惊讶和感激,教学风气的转变,伊桑的快乐,无不让人感到希望和快慰!
我们有时候也是个小孩子,一直满努力,一直没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四处碰壁,妈妈不能为力,爸爸又视我们甚高,我们无力又困惑,我们也需要一位导师,指点我们走出困惑,走出迷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们一步步走来充满艰辛,在面对别人渴望的眼神,怯弱的内心,是否有勇气去战胜自己和他人的困顿,去宽慰一颗颗如同我们曾经害怕和困惑的内心!不一定是指引的灯塔,或许只是一句“你还好吗?”。
想起一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
我曾经是多么差劲儿的一个老师,我教二年级和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不会竖式,我第一遍第二遍很认真,想把心里所有的耐心和育人之心和幻想自己是个超级受人喜爱的教师之情全部拿出来,想着自己会不会被这些小孩子奉为二年级时最难忘的家教老师。可结果是,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声音不由自主的拔高狠狠地说,怎么那么简单你都不会做,然后愤怒的摔了他的铅笔,小孩子似乎被镇住了,拿了另一根铅笔把那道题做完了,然后循环,我生气摔东西,他的铅笔,铅笔盒,橡皮,偷偷藏起来他的好吃的,甚至还报复性的吃一口,他就在我发脾气的时候把一道道题做好。最终我还是没法儿忍受每天被小孩儿气的半死的状态,不做了,还向各种人抱怨这些孩子是多么的难缠脾气差脑筋不灵光心里不美好。我就是伊夏最讨厌的老师,肯定的。入行时空有一腔热血抱负,慢慢地被成绩好的乖巧的孩子们所吸引,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简单的认字读写都不会,不明白为什么九九乘法表你都不会,不明白别的小孩子画蓝天白云你怎么画的就是战士挖地道成功逃出,不明白别人可以上课不说话你怎么一直叨叨叨的,不明白的事儿多了,然后,我就成了傻老师。
人生中和得到好父亲好妈妈好朋友好丈夫妻子相等价的.应该是,得到一个好老师,我虽然不是别人的好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好学生,被老师拎到班级外面罚站过因为打一只苍蝇被老师骂过因为某科成绩一直拔尖儿被老师夸奖过,但是我学生生涯中就还真的碰到了那么几个好老师,还可让我惦记至今,非常庆幸。如果我以后有机会做回老师的话,我一定尽力尽力像尼克那样,虽不唱歌不跳舞不画画,但是那暴躁的脾气那耐心少少的心,一定要要要,不要暴露给小朋友,不摔铅笔铅笔盒不摔橡皮不吃他们的零食,好好做个老师,好老师。但是这应该挺难的。
还有,他们说英语真好听。伊夏真的真的非常可爱,我第一次看见龅牙小子那么亲的,哈哈哈。我还知道原来爱迪生爱因斯坦他们都是这样的人,就算天上星星你不是最亮的,但是有你也是一种景色。还有,有几首歌儿挺好听,非常应景,可以逼出眼泪。但是,我还是非常,讨厌剧情里面突然跑出来人跳舞唱歌!!最受不了印度电影儿这一点,哎呀呀。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7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英文名Every child is special讲述了一个关于儿童差异性的故事。内容过度煽情不讲,教育问题并非单纯靠一位老师的热情就能得到彻底改变,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最大的感想。然而电影还是给了我许多感动与激励。
小男孩伊夏有阅读障碍症,然而在这个讲究统一讲究规矩的校园内,老师们在他的本子上打红叉,让他站到教室外,对他批评和责骂,他成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甚至被家长强行带去了寄宿学校进行“改变”。他们可以给他安上“懒惰”“作怪”的毛病,却不愿承认孩子身上与其它人不同的方面。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害怕差异,我们对差异没有正视的勇气与引导的耐性,差异便宣告了规矩的被破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当学大雁,别做海鸥》,如果在海鸥的脚上系上一根红丝带就等于为这只海鸥宣判了死刑。在教育上,海鸥行为其实并不少见。许多小学中学的班上,一些老师会将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在最前排一个人坐,久而久之,某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我就是差生,我就是可以无所顾忌任意捣蛋的心理。差异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反而往反面发展。
电影里伊夏进了寄宿学校,在英语、数学课堂上被批评,在美术课堂上被打手心,伊夏因为他的差异导致了学习上的滞后,却得不到老师与家长适当的耐心的鼓励和指导,他越来越消沉,放弃了画图,也丢失了快乐(影片里,我觉得最令人感动的场景就是伊夏逃课走上街头,就像电影插曲里唱的“这个只有短暂几天的'童年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我的朋友啊别辜负了它”)。
直到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尼克老师的引导其实并不复杂,他只是多了份耐心与关爱,多了让学生们自由思考自由发挥的鼓励和宽容。他说:我们中间一直都有那样的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们他们被反对但是他们中间出现了最后的赢家于是惊艳了世界。
差异并不可怕,有时候它甚至成就了天才。每个小孩都是不一样的,光芒各异的星星才汇成了美丽的星空。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8 岁的小男孩伊夏,他哥哥回家报成绩总是第一名,可伊夏呢,分数少得可怜。
不管他的妈妈怎样全身心地教导他,他怎样努力用功,都无法将成绩提高。学校老师对伊夏的父母说:伊夏一定是智力有问题。伊夏的父母认为是他们对孩子不够严厉,狠心把伊夏送到寄宿学校。当伊夏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他时,他却遇到了改变自己的人---新美术老师尼克。尼克注意到这个闷闷不乐的男孩,了解情况后,他精心教育伊夏,慢慢解开了伊夏的心结。最后,伊夏用一张画征服了所有人。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独一无二的星星。可是在浩瀚的星空中,大家只看得到最耀眼的星星,最明亮的'星星,有谁会去在意那些暗淡,甚至无光的星星?”这是电影中尼克老师说的话。这句话击中了我的心。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同样,只要是星星,总会有发亮的那一天。我就曾让自己变得明亮。
记得以前弹琴,我总是把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断开,导致整首曲子不流畅,有时还会因注意力不集中弹错音,忘谱。可我对此都不在意,没想过去改正。直到我的钢琴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他举办的一个演奏会。
演奏会上其他小朋友都弹得比较流利,博得了好评。可我呢,又是错音,又是忘谱,最后也只好尴尬收场。在我几乎快哭了的时候,老师走过来安慰我:“没关系,这一次失败算得了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星星总会闪亮。只要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练习,总会成功的!”老师的话激励了我,我从此刻苦练习,水平逐渐提高,等待大展身手的那一天。一年后,再次登台表演。我,曾经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的小孩,这晚的表现却异常的不同,那优美的音符从我的手指中流淌出来,构成动听的音乐。那夜我是最耀眼的“星星”!
从此我懂得了: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想做到,我们就会成为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9
所罗门岛上的土著们耕种土地的时候,他们并不砍树,他们只是围着树喊叫,怒骂,并且诅咒,一段时间后,树自然就凋谢枯萎了。——《地球上的星星》
这影名乍一听没什么问题,可再仔细一品,哦,不是月亮上的也不是天空上的星星,是《地球上的星星》当时我模糊记得以前看过这部电影,是讲一个小孩画画可厉害到最后赢得了画画比赛的故事,如果没看过那光听名字估计就会联想是一部科幻片了,趁着这个机会我又重温了这部影片
电影讲述了一名学习差,爱捣蛋,不听话,上课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考试3×9能=3,老师、爸爸、小伙伴都称之“白痴”的九岁男孩——伊翔的故事。但在我看来,伊翔想象力丰富,绘画创造能力强,可爱善良,有同龄人都该有的顽皮,当然还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大眼睛和大板牙,只是缺少而又需要能够理解他,关心他,指引他,帮助他的人。伊翔的.父母和哥哥也都爱他,但是没有真正走进伊翔的心里。
不得不提他的美术老师尼康,尼康的出现把整部剧情推向了重点。他发现了伊翔的绘画天赋和阅读障碍问题,伊翔遇见他是幸运的,不断关心他,了解他,用了很多方法帮助他学习读写。在沙堆里用手指写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在台阶上跳来跳去地练习计算,慢慢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看到这里我就有点羡慕伊翔了,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理解我的老师多好。
那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师,但对于影中尼康相比有点惭愧,不单单是技能上,还有对待学生的方法和态度,这点我要自我批评和反应。
在网上翻到这样一段话——“当原本枯萎的花朵展现出内心的美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时,当信任和付出最后获得丰收时!”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我的嘴角是上扬的,相信观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会有我这种感觉。
我想电影名字为《地球上的星星》意喻就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都会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每个孩子都就应有他灿烂阳光的一面,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了发现美的眼睛。
感谢那些陪伴我们,打开我们心灵窗户的孩子、父母以及老师们。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者,一提到《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我的心就会隐隐作痛。
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八岁的小男孩伊夏他用自己的方式来享受生活。她喜欢画画,想象力丰富;他喜欢盯着水池里的金鱼观看,探索未知;他喜欢下雨天踩小水坑,感受身体上滑落的雨滴……但一个循规蹈距,分数至上的学校,抹杀了伊夏的热情,彻彻底底否定了他。伊夏被迫之下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伊夏并没有获得重生,反而被骂“傻子”。他开始变得忧郁,变得自闭,他不再喜欢画画了,尼克老师见到他的一言不发之后,开始翻看他的作业本,才知道伊夏有“阅读障碍症”,尼克老师决定帮助伊夏,最后伊夏走出了内心的阴影。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ran一把火。”诚哉斯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因人而异,善施春风,尼克老师点燃了伊夏这颗星星,唤醒了伊夏心中的明亮的求知之火,这才是教育的本质。
与尼克老师对立的是伊夏的父母。伊夏的父母在中国也是典型的存在,爸爸努力工作,支持孩子,妈妈全职家务,照顾孩子。看似温暖,实则为“病态教育”。父母总渴望孩子一步登天,快速成才,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伊夏爸爸所说的“出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固然不错,只是不应忘记,关爱孩子更至为重要。影片中伊夏的哥哥足球赛失败让他伤心,但让他更难过的`是父母的冷漠。其实爱很简单,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眼神足矣。
影片中的郁金香特殊学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所学校里的孩子虽然身体有残缺,但是在尼克老师的关爱下,孩子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抛开分数,关注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爱的鼓励,让孩子们有一颗温暖的心。这对于一名教育者来说,不也是一种莫大的成功吗?
在影片的最后,伊夏跑过去紧紧的拥抱着尼克老师。那一刻,我的泪水不自觉的流落下来,那滴泪水不仅仅是感动,更包含着我对尼克老师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让我们用爱来让每一颗星星发光发亮。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儿童成长的印度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特殊孩子在一位美术老师的帮助和关爱下,获得自信与尊重,并将绘画天赋得已展现。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8岁的小孩男伊桑,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奇思妙想的男孩。他可以将一条鱼想象成各种有趣的东西,还能一连发呆一个小时。伊桑的哥哥约翰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约翰成绩优异。门门功课100分,无疑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还逃过学,让哥哥约翰帮忙写假条。最后父亲一气之下,直接把伊桑送进了寄宿学校。
送进寄宿学校的伊桑感到很害怕,他经常走神被老师罚站甚至罚跪,不知道被打多少次手背。只有一位叫杰的男孩非常理解他,成为他的好朋友。后来学校来了位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他上课方式很独特,不拘一格,课堂活跃有气氛,学生们很开心上他的课。但伊桑却一样不能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后来这位尼库巴老师注意了伊桑,通过细心发现,老师发现伊桑存在“读写障碍”和“沟通障碍”,属于一个特殊孩子,同时去家访时意外发现伊桑很有绘画的天赋,于是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上用心的去引导他,上课期间给孩子们讲了很多天才和科学家的故事,同时启发伊桑,很多伟人都存在类似问题,但不影响他们成为伟人。慢慢的伊桑融入班级生活,同时老师与校长沟通独自为他补习。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伊桑的成绩不断变好,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为了让伊桑的绘画天赋得以展现,让更多的老师及孩子认识到伊桑的天赋。尼库巴老师在全校举办一场绘画大赛,同时邀请了自己的老师及学校校长、老师们参加。伊桑为了参加这次绘画比赛,天没亮就出去湖边观看日出,直到比赛开始了才姗姗来迟,最后伊桑画出了一幅震撼全校师生的图画,一位男孩坐在湖边观看日出。伊桑也发现尼库巴老师画了一幅自己开心大笑的.绘画,感动得哭了。在全校师生的评比下,伊桑的画获得第一名,并成为学校散学典礼画册的封面,背面是老师画的伊桑。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的反思,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天赋是需要用心的走进他的世界,发现他的特长,并加以引领,这才是真正的爱。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2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只有在最黑暗的地方才能看见他们的光亮。有一句话说得好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不要着急,最好的总在不经意间。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讲述了男孩伊桑因为有阅读障碍,学习非常的不好。但他的父母并没有细心开导,只是一味的责怪他,让他越来越自卑,最后还被父母送进了寄宿学校。好在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个老师,他和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察觉到了伊桑的与众不同,便进行对他的沟通。故事的结局是伊桑通过老师的帮助变成了一个正常人,并且具有画画天赋的他最后赢得了学校绘画比赛的第一名,战胜了老师。
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像伊桑那样,想象力比平常人要丰富的多,但又偏偏其他方面有缺陷。这是他们控制不了的,也没有办法避免的。但不幸的是他们不一定都会遇见那个理解他们的人,想想是一件多么悲痛的事情啊。伊桑并不是最惨,他的'爸爸妈妈其实很爱他,因为想让伊桑变得更好,他们只会在他的身上挑刺。可能父母就是这样子,想要望子成龙,但是做到的又少之又少。伊桑的自卑也是日积月累起来,因为和常人不一样,他没有朋友,别人也总是笑话他,或许这也是他自卑的原因之一吧。来到寄宿学校的伊桑并没有变得比之前好,他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了,心情十分沮丧。老师的到来可以说是对伊桑最大的转折点。他教会了伊桑很多,还为他举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做灯泡失败了几千次,但他没有说气馁不做了,还是努力奋斗,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打动了伊桑,他也想努力。慢慢的他在老师的陪同下学习也慢慢的变好了,也会与别人打交道了。换句话讲。老师就是伊桑的救星,如果没有他的存在,就得不到最后那个活泼可爱的伊桑。
电影结尾,伊桑也因为老师的悉心教导变成了正常人,最要感谢的应该就是那位老师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能有没有缺点的人。但人不能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能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有优点了,就应该努力把优点做得更好,有缺点了,就应该努力把缺点改为优点,也不能气馁,慢慢的去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们也应该像老师那样,细心的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3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星星,在家里重新观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8岁的小男孩和他的老师尼克的故事。小男孩名叫伊桑,是一位充满童真童趣,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色彩敏感喜欢画画,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在父母和学校老师眼里,伊桑是一名问题儿童,问题学生。他对父母撒谎,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讲,各门学科不及格……父母忍无可忍将他送去了更严格的寄宿学校。在这里,他碰到了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他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伊桑和尼克老师的故事带来了许多思考。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小男孩伊桑转入寄宿学校学习,上第一堂语文课时,老师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的不是老师之前给出的固定答案,说到一半就被老师严厉的打断,并且同学们也开始嘲笑他;上美术课伊桑由于走神在全班同学面前被老师责罚;英语课上老师一遍遍的问伊桑“Whycan’tyou?为什么你不行?”……老师的质疑,同学的嘲笑,让伊桑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抑郁寡欢,自闭不与人交流。幸运的是伊桑遇到了新来的美术老师尼克,但是在新来的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同样是走神的`伊桑,尼克老师告诉他没关系,不要着急,鼓励他慢慢画;尼克老师在小池塘边看到伊桑做的轮船,鼓励表扬伊桑……伊桑慢慢的有了笑脸。回想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中也有类似伊桑这样的学生,我们常常着急让孩子回答,但对这些孩子应该多些耐心,耐心的听听他们的回答并且尊重孩子的回答;对于上课走神的同学,老师经常感到无可奈何,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改变孩子的行为,那就多包容一点,多温柔提醒孩子回到课堂中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多去鼓励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包容、耐心、尊重传递着温暖的力量,让学生在心灵上不受伤害。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4
忍不住连续看了两遍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感触很深。
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夏的8岁男孩成功的过程。他有奇怪的思想,在作业上经常犯把单词的字母写反的错误;他还对飞过来的球的大小、方位、速度没有概念;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学习,但是他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各科老师都对他没有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哥哥都对他十分无奈,于是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在那里,有同学的嘲笑;有老师的打骂;还有大家的不理解。他在这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来了一名叫做尼康的美术老师,他在美术课上的教育方式特别,让大家随便画,可对于伊桑空白的纸张,尼康并不生气只是耐心地问他的名字;老师还亲自到伊桑的家中了解情况,跟伊桑的父母说明他们儿子的.情况非常的聪明,在空闲时间,他耐心地翻查伊桑的作业,并帮助他读书和写字。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他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和同学为此非常吃惊。在学校的一次画画比赛时,他画画的水平竟然超过了尼康老师,得了第一名。在电影的最后他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他的爸爸妈妈也知道爱孩子并不是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看完这部影片,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会因为我们的态度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作为老师,如果我们无法发现孩子的潜在的力量、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作为家长也一样,让我们给予孩子更多一点的关爱吧,我们的爱是孩子接受的第一缕阳光,会让他们一生受用。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是一篇意义深刻的电影。
内容是这样的:开头是一位老师正在报分数,报到了一个名字伊桑.哈瓦斯2分,老师连连摇头,不久,放学了,,一个小男孩在路边的一个小小的鱼塘里捞小鱼,头发都浸在水里了,他就是伊桑,正对着瓶子里的小鱼笑,这时,游来一群小鱼,他刚准备再捞一些时,一位长着胡子的人,一把拉住他,愤怒的说:“怎么可以把头伸进水里,快走,校车都等你10分钟了,听不见喇叭声吗?每天都为你一个人。”说完把伊桑拉上了车。车上的学生名个个都在玩,只有他还望着瓶子里的鱼。
望着望着,伊桑展开了幻想,几条小鱼再游来游去,一只绿色小鱼游着游着变成了蓝色,几群黄色小鱼游着游着变成了红色,突然一条巨大的.黄色鱼游了过来,所有小鱼都小跑了,接着来到一片长满珊瑚和海藻的地方,上面还有一个海星和海蚌在眨眼睛,上面游来一群小鱼,海蚌喷出气泡,小鱼受了惊,游走了。突然,海星、海蚌们都闭上了眼睛,一股黑雾喷来,原来是一只章鱼呀!
一只大鲸鱼游来,喷出了水花,水花消失后,又来到另一片海域,伊桑正坐在一艘迷你潜水艇上,很多小鱼从潜水艇边游过。突然,又来到了天上,在很多小星星边上有一个黄色星球,黄色星球长出来花瓣,变成了黄色的花,一颗流星从天而降,变成了孔雀。孔雀一摇头,变成了花……
伊桑来到家里,把试卷给家里的狗撕碎了,还发现了一个小铁片,伊桑把小铁片装进一个口袋里,那里面有很多伊桑捡来的东西,伊桑回到家,立刻拿起放学时装小鱼的瓶子里,把小鱼倒进一个鱼缸里,欣喜的望着小鱼游来游去。
伊桑到院子里和他的邻居打了架,还一气之下踢碎了邻居家的花盆。伊桑的爸爸妈妈得知后打了伊桑。
几天后,伊桑逃学了,第二天考试还把3×9=27写成了=3.
无奈之下,爸爸妈妈把伊桑送到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伊桑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失去了所有的爱好,整天一句话不说,只有一个腿部残疾的朋友,后来,伊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那位老师还叫他认识以前不会写了字母,数字,还在学校里举办了一场绘画比赛,最后伊桑赢得了比赛,成了学校里的有名人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5-20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9-03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10-25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1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品]11-13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必备】10-19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精]10-19
(热门)《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22
[优选]《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9-18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热)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