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观后感作文教学设计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后感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读一篇文章有了一些感想,把它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是学生初学写议论文的入门文体,如果学生写好的读后感,再学习写其它的议论文就容易多了。读后感一般分读和感两部分,先说读了什么,后说有什么感想,感想由读的内容引发,写作时,写读的内容为感服务,这是一般的思路。“读”比较好写,“感”比较复杂。所读文章内容不同感想不同,同读一篇文章,不同人有不同感想。谈感想要有理有据,要思路清晰。这样初学,因不会写,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写,写熟了,就得心应手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学习写议论文,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校的学生,基本上还不会写议论文,不知道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说理也没说服力,感想也不深刻。为些,我们先设计一套读后感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学,照猫画虎,先学会基本写法,然后再灵活运用。学会写读后感后,再学习其它议论文就容易了。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读后感的基本结构,教会学生写作读后感培。
过程与方法
养学生写读后感的结构能力和议论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书后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学习写作读后感。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所读材料说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说说什么是读后感,然后说说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再用一篇读后感的写作实例,让学生感受读后感的写法,再留作业让学生写读后感。在批阅学生习作基础上,纠正学生的习作的中问题,再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成比较规范读后感。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后常常要写读后感,它也是考试常考的一种议论文体。今天我们学习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聆听。 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了解本节课内容,做好上课思想准备。
二、知识导引
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如果按下列方法,先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很容易写好。
一般写法:
叙:(概述读了什么,并选好叙述的角度)
评:(说明有什么感想,即论点。可某一点谈,当然最好是从文章的中心角度谈)
析:(分析论述为什么有这种感想)
议:(论证为什么这种说法正确)
联:(联系实际并对比分析。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现象,一个话题,也可是自己的实际。把实际和读的内容做比较。相同就类比,不同就对比)
结:(照应开头,总结论点,说明写作目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聆听,思考,做笔记。
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读后感的常见的写法,为写读后感打基础。
三、体悟写法
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2.审题立意
可从史蒂芬孙的角度:“失败是成功 之母”或“做事要有信心”。
可从火车角度: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的事物。
可从马车角度:骄傲使人落后。
3. 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观后感作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2-15
日记教学设计 日记教学板书设计04-28
教学设计的反思09-23
初中教学设计10-05
《日记》教学设计02-04
《蚯蚓的日记》教学设计07-15
匆匆教学设计反思01-20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05-27
数学复习教学设计10-24
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