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天宫课堂观后感

天宫课堂观后感

时间:2024-06-23 10:32: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宫课堂观后感优秀(15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撰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天宫课堂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宫课堂观后感优秀(15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让我深受启发,“太空教师”王亚平为我们讲解的声音依然徘徊在耳边,她之前为全国6000多万学生太空授课,如今她又飞上太空,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原来神秘的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在讲解中,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做了多种实验,如: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还展示了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我最喜欢的实验是泡腾片实验,王亚平老师用色素把水球染成蓝色,随后将半片泡腾片放进球里,只见水里升起了许多小气泡,看起来十分活泼,水球还呈现出了蓝色、黄色、绿色等,看起来就像人类生命的摇篮-地球一样,蓝色的.大海、黄色的土地、绿色的草原、森林等,让我至今难忘。

  谈论了这么久的航天精神,我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正应该去学习“百折不挠”“斗志昂扬”这些精神吗?在学习的路上,不乏艰难险阻。让人头疼的数学题、困倦的早晨、总是居后的成绩,这些我们都会遇到,我们也许会退缩,想放弃,但我们仍在坚持、努力,苦苦拼搏,这不就是航天精神的生动诠释吗?

  人生很短,学习很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伟大的航天精神一起踏上征程吧!

天宫课堂观后感2

  “太空授课”开辟了科技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新方式,这是一次崭新的教育改革,这个改革必然激发出更多社会领域与学生面对的授课方式。比如文学家与学生面对授课,比如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等等。做好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所有领域的责任。这个责任我们都懂,但是都做的远远不够,今天,太空授课迈出了伟大的一步,我坚信,这伟大的一步,必然引领处更多领域的社会授课之步,必然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崭新内容,社会教育的神圣职责必然得到很好的落实、

  “太空授课”以一人主讲两人配合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圆满的教学。这是一个创举,这是对课堂一人授课传统的打破,笔者认为,这样的'讲课方式应该在地面试验推广,一方面,我们的班级人数很多,一人授课,老师很累;一方面,多人配合讲课,更加生动,立体,多元,必然给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充实的学习氛围。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创举。

  “太空授课”以身临其境的感悟教学别具一格,教师与知识融为一体,与环境融为一体,教师身临其境的教,学生身临其境的学,真正创造了教师,课堂,知识的形象合成的。作为地面授课的课堂,我们应该好好借鉴,要根据现场的环境,现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个性融为一体,创造的课堂。只有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

  “太空授课”是高科技的结晶,是教育现代化的硕果,必然对我们教育中国梦有无数的启迪,必然引领教育中国梦更加精彩纷呈。

  我期盼我们的教育中国梦里有更多这样的太空授课,有种类丰富的工厂授课,商场授课,军舰授课,飞机授课,等等,教育的中国梦,是教育的立体化,社会化,现代化,形象化,多元化,网络化的具体落实之梦。

天宫课堂观后感3

  北京时间20xx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神奇现象,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此外,航天员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的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情况,展示了手套箱剪株操作。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地面课堂专家也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认真解析。

  此次活动,在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设地面主课堂,在山东菏泽、河南郑州、云南大理分设3个地面分课堂,约40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无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还是“嫦娥”奔月与“天问”探火,从大胆设想到成功实践,无不彰显着中国与时俱进的航天实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从艰难起步到艰辛跋涉再到取得辉煌业绩,在浩瀚太空中留下的是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在航天事业的发展道路上留下的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这种精神与力量必将引领着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齐奋斗,激荡起磅礴伟力,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

天宫课堂观后感4

  通过宇航员王亚平老师对太空的介绍,我觉得水在太空中真是有趣极了!因为失重,重力向上,把水倒出来会变成一个个漂浮在空中的水球,所以宇航员喝水必须用专门的袋子,可不能像我们在地球上一样,拿个杯子倒上一杯水,就可以痛快地饮用了。还从王亚平老师的.介绍里我还知道了他们在太空中一天一共能看到16次日出,因为他们每90分钟就会绕行地球一圈,其次,因为失重,人在太空中血液向上流,所以每个宇航员的脸看起来都是很浮肿的,同时我也能感觉到了他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各种不便。

天宫课堂观后感5

  今天下午第三节上课前,本可以外出透透气,结果,刚刚走到门外,却被老师叫回教室,一看,是《第二次天宫课堂》,马上就来兴致了,上次已是很久之前,却依旧记忆犹新,不知这次,会有什么新东西。

  众所周知,太空和我们地球是有极大不同,有一部分便体现在重力,太空是种微重力,所以,有些在地球上习以为常的事,在太空中却很难做到,但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在太空中研究的意义。首先是太空“冰雪”实验,有一种似冰不是冰的神奇晶体——醋酸钠,在地球上作这一实验需要些技术,不过,在太空中则是另一番景象,先挤出一些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在空中悬浮着,用醋酸钠晶体一碰,一团“热雪”便出现,好神奇。接着是液桥实验,在微重力的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无限扩大,于是,在玻璃板上滴水,两块玻璃板上的水连在一起,便会形成罕见的`水桥。然后的实验是水油分离实验,同样在地球上甚至不用去做,用什么样的方法水油也不会混在一起,因为密度不同,所受浮力不同。但如果是在太空,没有浮力,油水自然会混在一起,这时候,便需要离心力,使劲甩,油水才会分离,离心机,甚至太空站都用的这个原理。最后是证明牛顿第一定律,学过物理的都知道,此实验无法用实验证明,但在太空中,离实验证明更近一步,因为只有空气阻力和微重力在作怪。这次课堂,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明白数、理、化三科的重要性,学不好,连这都看不懂。

天宫课堂观后感6

  “天宫课堂”让科学更容易走进人心,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以后的日子里,我要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希望将来也能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宫课堂观后感7

  《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结束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

  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是否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中国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用心,争当未来的接班人。

天宫课堂观后感8

  今天上课时我们看了太空课堂,有很多有趣的实验,让我最感兴趣的.实验是泡腾片遇到水之后会产生很多气泡,那么在太空,泡腾片与水球相遇会发生什么变化?王亚平将蓝色颜料液体注入水球中,变成一个蓝色水球,王亚平泡腾片插入蓝色水球中,泡腾片产生的绝大部分气泡包裹在水球里,变成一个气泡球,像一颗蔚蓝的地球。而随着气泡不断增多,水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气泡球”,并且产生了阵阵香气今天的课程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更加了解祖国的航天事业。

天宫课堂观后感9

  今天下午,翠微小学本校区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特殊的“直播课”——“天宫课堂”。

  今天在“天宫课堂”授课的老师是三位特殊的老师,他们是位于天宫一号中的三位宇航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三位宇航员老师在太空中给大家展示了神奇的实验,令人耳目一新。在太空中,本来在地球上很常见的`现象完全改变了:漂浮的乒乓球不再漂浮,而是静静的沉浸在水中,折纸花居然完全吸附在水膜上……

  同学们都被这些奇特的现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太空中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失重是什么?在太空中行走又是什么感觉?这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让同学们对太空探索、对科学实验产生了浓重的兴趣。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一课啊!

天宫课堂观后感10

  在由“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讲述的“天宫课堂”中,我目睹了跳动的心肌细胞,知道了如何在太空中转身、明白了空间站内浮力几乎消失,还领略了水在太空中的神奇现象。

  在众多有趣的实验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水膜的实验。王亚平老师拿起一个黑色的小东西,放入盛水的袋子,再拿起来居然就有一个水膜吸附在上面了!将水膜固定在桌面后,王亚平老师拿出了一朵粉色的纸花,将它放入水膜,原本闭合的花瓣竟盛开在水膜之中。我看着这美妙的实验,不禁想:既然这个实验能够在太空完成,那么在陆地可以完成吗?为了解答自己的疑问,我剪了一朵纸花,又接了一盆水,将纸花放入水盆,花辦也慢慢张开了,说明在陆地上是也可以看到这一现象的。

  王亚平老师继续往水膜中注水,神奇的是,水非但没有溢出水球,还越聚越多,形成了一个滚圆滚圆的水球。但是,水为什么不会溢出来呢?通过王亚平老师的`解释我才明白,这是因为微重力下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所导致的。

  把脸凑在水球这头,再去看水球那头的话,会看到水球中的脸是倒着的,这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叶光富老师用针管将水球中的小气泡抽出来,再注射入一个大气泡,同样的步骤,水球那头居然有一正一反两个像,这在陆地是非常难见的。

  “太空欢乐球”实验也很精彩。王亚平老师先在水球中注入了色素,以便观察,接着,又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中。水就像被煮开了似的,“咕噜咕噜”直冒泡,先是一个一个,接着又是一串一串,最后又是一堆一堆,撑得水球越来越大。此时我的心也到达了噪子眼儿:它会不会突然爆炸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水球丝豪没有要爆炸的迹象,这才让我松了一口气。

  观看了“天宫课堂”后,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在太空与在地球的不同之处:在太空由于没有重力,每走一步都需要借助空间站里固定的绳子,而且转身也不太方便,在这么困难的行动之下,航天员们还要坚持每天运动,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太空都能与地球进行联系,并且还是用视频的方式,三位老师说得话都那么清楚,画质也很清晰,这可真是我意想不到的,值得为中国科技点赞!

  “天宫课堂”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太空中的事物产生兴趣,让他们了解太空,探索太空,从而将来为中国的“航天梦”做一份贡献!

天宫课堂观后感11

  我们曾经错过了海洋,这次我们不会错过星辰!

  奋楫星河,九天揽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燃烧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那个誓言拼搏着,努力着,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让中国航天事业在世界舞台有一立足之地。为了心中的梦想,踏平无数坎坷。

  航天精神是“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也能搞”的追求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世界上有两种矿产:一种是物质矿产很容易被用尽,另一种是精神矿产无穷无尽的,就如中国的航天精神一般。

  回想百年前的中国遭铁蹄践踏,列强瓜分,如今我们有一个个如杨利伟一般的航天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自强不息,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独立自强。

  航天精神更是“因为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首次进驻中国航天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为了实现航天员的梦想,与女儿聚少离多。她说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我在飞行这条长跑上有困难有艰辛,但这一风景也独一无二。我会一直飞下去的,因为只有坚持才会知道哪一站的风景是最美丽的。

  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起航,也是创新的'跋涉。人类与宇宙的相遇惊心动魄,万里?寥之处是挥着手的中国人和美丽庞大的蓝色星球。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这些脚踩大地飞向宇宙的英雄,为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苍穹。

天宫课堂观后感12

  天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xx年12月9日,这是一个令许多热爱科学、向往太空的人们激动的时刻,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为大家进行授课。其中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和泡腾片实验,是我最为感兴趣的。

  “太空授课”之水膜和水球及泡腾片实验,一个水滴在太空会变成圆圆小水球,并不会落到地面上,接着王亚平老师直接“吃”了一口水。王亚平老师将普通的水可以固定在钢丝圆环上形成了比较结实的水膜,往水膜里不断加水,会形成一个大的水球;将水球里注入了一个大气泡,往气泡里看,呈现的是正反两像;接着将水球里的气泡抽走,注入蓝色液体,整个水球就变成了非常漂亮的“蓝球”王亚平老师往水球里加入了泡腾片,这时水球里瞬间膨胀起来,十分美丽。

  太空授课,说明我国为未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和逐渐昌盛的国运。我看到,中国这个巨人又站起来了!

  此次太空授课,我学到了不仅仅是一些未曾触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见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更让我给以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印象十分深刻。同时太空授课的益处也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课堂,它更能激发我们对太空的向往以及兴趣,使我们从小便有所积累,为将来,为了祖国的'发展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这无疑是会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另一方面太空授课也向世界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先进性,对国家在国际的影响及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太空科技,奥秘无穷,未来是属于我们的,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我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我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

天宫课堂观后感13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深深地感受到宇航员们真的是太伟大了!

  在中国空间站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给全国的同学们做了四个既有趣又有科学意义的实验。实验有: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是太空“冰雪”和太空抛物实验。

  首先是太空“冰雪”实验。这个实验是用一种特制的透明液体,从水袋里挤出一颗小水球,挤到没有引力的太空舱中,之后用一根沾了醋酸钠的羽毛轻轻一碰,小水球立刻结成了一颗冰球。那么你一定会问,这个冰球一定是冰凉的`吧?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啦!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其实它是热的。

  接着,由王亚平老师和叶光富老师做了一个太空抛物的实验。王老师用了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来做这个实验。首先王老师把它抛给了叶老师,这时大家肯定会觉得它会往上飘,我开始也这么想。因为地球上有引力,东西掉落时会往下降。太空舱里没有引力,那就得向上飘。可是当“冰墩墩”飞向叶老师时,仿佛叶老师手上有一串香甜可口的冰糖葫芦散发着香味,直直地把“冰墩墩”给勾住了,它居然像有轨道似的分毫不差、直直的滑到了叶老师手里。

  最后,三位老师请北京、新疆、西藏的同学提出有关太空生活的问题。我真羡慕那些提问题的同学,可以和家喻户晓的宇航员对话,还可以解答自己的航天问题,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我敬仰这几位航天员们和那些为航天事业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实现了人类的太空梦。我也希望那些宇航员老师都可以平安归来!既然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太空梦,那我也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天宫课堂观后感14

  今天我们观看了神舟十三号的直播,我有以下观后感。

  首先航天员王亚平给我们介绍她们的睡处以及他们的厕所。随后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小冰箱、加热器、还有小型的微波炉。

  然后做了一个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在地球上的学生们把乒乓球放在水杯里,乒乓球浮了起来。王亚平照样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水杯里,接着用一个木棍把它往下压了一下,神奇的是乒乓球竟然停在了水杯中间。当时我也很惊讶,为什么在地球上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就会浮上来,怎么也下不去?可为什么在宇宙空间站里,乒乓球放入水杯里就会沉下去呢?后来一听王亚平阿姨讲解,我才明白了原来是太空里浮力几乎消失了。

  还有用水袋做水晶球的实验。首先王亚平老师把水袋里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向水膜里,水膜一点点的变大,变厚,最后变成了又大又圆又漂亮的水晶球。接着王亚平老师往这个又大又圆的水晶球里滴了许多蓝色的色素,水晶球里的色素就在一点点的扩散。随后又往水晶球里放了半个泡腾片儿,过了一会儿,水晶球就冒出许多的小泡泡,好看极了。

  看完这堂天宫课堂,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外太空的知识。我明白了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我还知道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一定要善于观察,多多思考,我们要更加为祖国争光。

天宫课堂观后感15

  今天下午,我们全体同学上了一节特殊的课,授课地点在空间站,授课教师是航天员,一节生动有趣的“天宫课堂”开始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介绍,展示了他们在中国空间站中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叶老师的空中转圈表演,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失重的`知识。“天宫课堂”,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发达,同时,也激发了我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唯有现在好好学习、奋发图强,日后才能展翅飞翔,飞向属于自己的未来!

【天宫课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12-26

天宫课堂观后感06-14

天宫课堂观后感12-22

《天宫课堂》观后感11-05

[热门]天宫课堂观后感06-21

天宫课堂的观后感范文05-31

【荐】天宫课堂观后感12-07

【精】天宫课堂观后感12-09

天宫课堂观后感【热门】12-09

天宫课堂观后感【精】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