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观后感>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时间:2024-08-12 07:17: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1

  她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革命老区、扶贫主战场广西百色,用深入泥泞的脚走出来扶贫的长征路,用汗水浇灌出圆梦花朵,将青春奉献给养育培育她成长的家乡。读到这个年仅30岁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我满含泪水。这朵向着太阳开放的灿烂的向日葵,在山洪中湮灭,是小家的悲痛,也是百色人民的悲痛,她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毫无疑问,黄文秀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看齐的榜样。

  做黄文秀式的人民公仆,从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动力,就要以她为标杆,具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责任与担当。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担当诠释忠诚、以担当体现作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感动中国》,了解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和伟大的人物,比如:见义勇为的方俊明、乡村教师格桑德吉、重情重义的陈俊兰等十位伟大的人。

  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平民母亲姚厚芝,虽然早已身患重病,但她还是坚持绣完了这幅长达六点三米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巨作有几千个还不到两厘米的小人儿,每个小人儿穿的衣服也要绣,就算是专家每天绣八小时,也要绣上五年,她硬是三年加五个月就绣完了。

  我不禁感慨万千:母爱如江,这便是一个母亲倾其所有,为儿子绣出的一幅风景图,母亲用白发做线,皱纹做针,绣出了一个杰出的人才,却早已风烛残年,一幅十字绣,绣出了浓浓的爱意,也绣出了苍老的面容。现在,我们要去帮母亲接下针线绣出另一个璀璨的`人生。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吧!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3

  一部以聚焦内地扶贫工作为核心的纪录片《无穷之路》开播。主持人陈贝儿带着一共5个人的团队,历时三个月的拍摄制作。

  从祖国最南端的海南出发,历经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宁夏等6个省份,探访10个曾经是属于深度贫困的地区实地采访,展现了许多不为香港人所知的内地扶贫故事。

  陈贝儿攀爬过闻名中外的悬崖村钢梯,滑乘过怒江天险溜索,甚至前往四川理塘去采访了国民网红——丁真。

  《无穷之路》对于香港人来说,是讲述了一个个见证奇迹的故事。

  对于内地人来说,是将我们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告诉整个世界。

  首先,主持人陈贝儿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香港土生土长,出生于中产之家,父亲是被誉为“香港乐坛金牌监制”的陈永镐先生。

  她精通三文两语,从小到大都就读于名校,是香港第一位采访奥斯卡、戛纳影展等国际盛世的女主持。她主持的'《嫁到这世界便端》,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从这样一位城市姑娘的角度,一路去探讨、认识、了解路上的所见所闻。她没有为任何人或者机构组织“背书”的责任,只是从内心深处去真实感受一切。她代表着700万香港人来感同身受当地群众数十年来的悲欢离合与变化。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4

  在河北省西部革命老区阜平县,有一座叫马兰村的小村庄,它的四周群山环绕,峡深谷幽。但是,寂静的村庄里经常传出小提琴、手风琴、吉他、电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而这些优美的旋律,竟然出自一个个十来岁的山村孩子之手。他们的老师,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的60多岁的公安科技干部邓小岚。

  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代英才,也是中国新闻家,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躲开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于马兰村所在的太行山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她的母亲丁一岚也曾是《晋察冀日报》的一员,还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任台长。

  邓小岚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出生的。或许由于个人的身世与父辈的.情结,邓小岚对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眷恋。退休以后,她一心想了却心中的夙愿,好好回马兰村去看看,看看养育她的乡亲们,看看久违的山川大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5

  告别仪式啊,你慢一点吧,让我们再多看看她,多看看挑起莘莘学子希望的瘦弱肩膀。告别仪式啊,你快一点吧,让我们的王娅安安静静地走好吧。

  单身的王娅,一直不孤单!

  我们是你的儿女,是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挚友,也是你的战友。我们是你善良勇敢的仰慕者,是你精神感召下的志愿者,是把爱的接力一直传递下去的`西青人!

  亲爱的王娅,你没有走。你化作种子,把大爱播撒在这片热土上,你化作旗帜,把高尚插进这希望的田野。在西青大地上,无数的志愿者都饱含你的名字。无数西青好人与你一样,在学校、工厂、社区和万家灯火中传播爱与希望。

  单身的王娅,永远不孤单!

  无数的西青王娅,会继续用渺小塑造伟大。王娅,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西青的良心。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6

  钱七虎还先后主持了北京、深圳、杭州等几十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评审,而且他评审时坚持一个原则:对国家有利。他表示如果一个项目只是对某家企业,某个个人有力,那就不能干,他所做的就是排除干扰,挑选出对国家有利的部分。

  为国铸盾60年,钱七虎先后获得过多项荣誉和奖金,而他却看淡名利,仍旧保持简朴作风,不舍得浪费一米一饭,吃不完还会打包。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得到的上千万奖金全部用于助学,至于提到儿女,他表示儿女自有儿孙福,靠遗产来生活是没有出息的。

  钱七虎的人生,真正做到了他少年时读过的一句话: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到了临终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把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7

  林俊德,一位军人院士、在生命即将结来时还在与痛苦折磨作斗争、他是一位真正的军人。多年从事核试验研究,在住院期间还不忘工作,拒绝医院的手术,拒绝医院的重症监护,就为了整理和汇总一项重大发展的科学思路。为了工作,他宁愿死亡。为了工作,都没有来得及给自己的家属留言。他还说,他死后要葬在戈壁滩,要安葬在他工作那么多年的基地。为了祖国,他付出了他的一切。

  他就像一株马兰花,一株不死的马兰花。纵死终令汗竹香,一个用信念撑起生命尊严的军人。

  康乃馨

  陈斌强,一位语文老师。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自己苦一点也要把妈妈带在身边。”就是他,一个有孝心的语文老师。他的妈妈老了神志不清,并且一天比一天糊涂,不认识他甚至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知道他对她好,但陈斌强说只要这样就够了。他家里有一根带子,小时候妈妈用这根带子来背他,长大了,他用它来背着妈妈。他将妈妈每天都干的事清楚地列了下来,几时几分干什么,都记得一清二楚。他的'学生也都以他为榜样。

  他就像一株康乃馨。一株母亲之花。孝更绝伦足可矜,孝,一种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更是社会的良药。

  一个人一朵花,就这两朵花,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8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有两个故事我看了为祖国母亲感到开心。

  第一个就是于敏爷爷,他是一名核物理学家,他为核弹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法国研究成功核弹爆炸用时8年6个月,美国用时6年8个月,而我们中国只用了2年8个月。通过这一件事,我就知道了于敏爷爷是在尽全力帮祖国研究核弹。说明了于敏爷爷报国心皎洁!

  第二个是一对夫妇,妻子孙丽娜(乡村小学教师),丈夫朱敏才(外交官)。夫妇俩退休后支教乡村小学,支教十年间,他(她)们共支教了五所小学,过得也非常艰苦,有时候冬天几个月也不能洗澡,但在狭窄的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就是夫妻俩最美好的时光。

  看完感动中国,我最想说一句话:美无处不在,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9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日,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教师。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教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女儿,也去四川支教了。高原的`天气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女儿,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自我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己为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心致志的帮忙他们一齐度过难关,甚至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小事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也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平凡人,但他们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10

  出生不久,江梦南就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左耳损失大于105分贝,右耳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父母的帮助下,她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去坚持学习、努力生活。

  20xx年,江梦南以615分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药学院。在母校学习、生活的7年时间里,在学校和学院领导、师长的亲情关怀下,在身边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江梦南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获得吉林大学自强自立大学生标兵、白求恩医学奖学金、东荣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母校为她减免了大部分学费,老师为她的`学习、科研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毕业前,江梦南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接受了耳蜗再造手术。

  20xx年,经母校推荐,江梦南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成长的路上继续前行。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11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看了《感动中国》,一共看了4个人物,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这些伟大的人物,虽然他们不是很有名,但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贡献。

  第一位老人以磨刀为生磨一次刀才4元钱!五角钱!他却把自己苦苦挣来的几千元钱默默地捐给了灾区,泥石流地区等!多么让人感动呀!第二位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他们建立了宝贝回家的'_站免费帮助家长们找自己丢失的孩子,让许多家庭团聚。第三位郎平,她至少做了十多次手术!

  为什么呢?因为她曾是中国女排的一名主力,为中国女排赢得了多次冠军!现已经50多岁了!她为中国的体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最后一位是屠呦呦,她废寝忘食,她废寝忘食是为什么?是因为她要让更多的人得日疟和恶性疟的疾病,,最后她终于研究出了青蒿素,因此她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让更多人远离疾病。这些人多么伟大,我要向他们学习!看了《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终生受益!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12

  有人说杨振宁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是华人当中知名度最高的当代科学家之一。曾任布洛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主任的实验物理学家萨奥斯说: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

  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网易评)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中国政界、学术界一直受到极高的尊崇。(腾讯评)

  杨振宁对数学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么重要的工作成为精致的艺术品,使他的深奥的推测成为杰作。这使得他对于自然神秘的结构比别人看得更深远一些。(物理学家戴森评)

  杨振宁是一位极具数学头脑的人,然而由于早年的学历,他对实验细节非常有兴趣。他喜欢和实验学家们交谈,对于优美的实验极为欣赏。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 篇13

  9月17日,随着神舟十二号乘组从太空返回祖国,聂海胜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飞行任务“大满贯”,成为我国首位在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飞行任务中均有参与的航天员。

  聂海胜在24年的航天员职业生涯里,始终心无旁骛、刻苦训练。20xx年,他作为备份航天员参加了神舟五号飞行任务;20xx年,他与航天员费俊龙共同执行了神舟六号飞行任务,首次飞上太空。20xx年、20xx年,他两次作为备份航天员参加了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

  20xx年,作为指令长的`聂海胜与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共同执行了神舟十号飞行任务。20xx年,聂海胜作为指令长,与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执行了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并首次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从神舟飞船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核心舱,聂海胜用青春和奋斗践行了“一心只为飞天,一生只为飞天”的追梦历程,向外界展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迅猛发展的强劲态势和几代航天人赓续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11-06

感动中国人物个人事迹观后感05-17

感动中国十大获奖人物叶连平事迹材料心得范文11-25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学生个人观后感11-07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11-10

感动中国人物节目事迹高中生观后感07-07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小学生观后感06-23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观后感10-07

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