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
雷锋,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他是好人的代名词,他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6月19日,我按学校党支部的要求,在线上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影片反映的是雷锋由农民到工人再到人民子弟兵的成长历程。观看完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感染力、思想穿透力或者是电影内容来看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观影过程中,我数次落泪,就是因为该电影在思想穿透力的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初到焦化厂时,雷锋是一个个子矮小的19岁青年,不讨师傅喜欢,然而他不服输、不怕苦,他认真工作,最后让这位从上甘岭战役中走出来的老兵赞赏有加。雷锋对工作、对国家的财产从来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影片中焦化厂为了造厂房,运来了一批高标号水泥,这个水泥在那个年代是非常珍贵的。然而,半夜一场大雨差点毁了这些水泥,雷锋第一个发现,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硬是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改好,甚至把自己的被子都拿出来盖到了水泥上,水泥被拯救了,雷锋却彻底病倒了,即便这样,雷锋还对他的工友说:被子哪有这些珍贵的水泥重要”,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工人。()最让我感动的是雷锋入伍那一段。国家号召青年积极入伍,保家卫国,雷锋积极报名,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然而他的体检离丁级都达不到。焦化厂的徐书记是一个惜才之人,他不愿意放雷锋走,当他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观影时我想一名员工做到让领导不想放的地步,可见他多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也体现出了雷锋在工作中有多努力。即便在深知自己身体不达标,无法入伍,雷锋也依旧不放弃,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最后,他的钉子精神,他的`工作精神,他的好学精神,使他终于说服了征兵的领导,顺利当上了一名士兵,完成了他的梦想。
今天,离雷锋同志去世已有50余年,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精神不断相传。雷锋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更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他已经化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我作为一名党员,要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爱岗敬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2
雷锋,对于我们这几代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并且对于雷锋的事迹,也略有所闻。"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展翅的鸟,却一心想着党飞""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电影《雷锋在1959》中的雷锋说过话,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多么简单易懂的道理,但话语中却迸发着绚烂的人性光辉,展现了伟大的精神世界,包涵着人类追求终极本质。
昨天,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观影后,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电影情节震撼了我的内心,电影给予我们每个人极大的影响,是什么样的人,能在一个地方让一个地方的人舍不得让他离开,那是有多大的魅力,是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才能留住那么多人的心,那就是雷锋精神,我们年轻人都应该学习的精神。
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142天。"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雷锋20篇光辉日记就是在弓长岭生活、工作时留下的。
影片中还原了那个年代的生活,艰苦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努力改变困境而顽强拼搏的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挨饿受冻。这些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党,我们国家艰苦的奋斗过程。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几代人用心血换来的,我们更应当加倍珍惜。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雷锋精神的可亲可敬,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的光辉却照耀着祖国大地,雷锋精神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雷锋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当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同志必生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雷锋为榜样,让坚持学习成为习惯。坚持学习,是强素质、增才干、保先进的根本途径。向雷锋学习,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那种钉子般的钻研精神、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虽然我还不是党员,但是我会以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把雷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3
从我很小的时候起,学习雷锋好榜样,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提起雷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似乎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就是不停止地做好事,他值得大家学习的也仅仅是做好事而已。我上中学时,学校曾经掀起过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考试作文经常以雷锋精神为题。我还记得当时写得天花乱坠: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要学习雷锋的奉献精神,要学习……而本质上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其实还是局限于“做好事”。今天下午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彻底改变了我这个想法。我发现年仅十九岁的雷锋,其实具有大智慧。现在的孩子们如果能真正学习了雷锋精神的精髓,那么无论学习成绩如何,都不会担心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笑骂由人,以勤填鸿沟
小小的个子,一张可爱的娃娃脸。号称已经19岁的雷锋脚踩砖头垫得高高的一出场,就赢得了一片笑声:这简直就是一个孩子,站在膀大腰粗的工友们中间,几乎就被淹没了。怪不得他的师傅只瞧了他一眼,不屑地吐口唾沫,扭头就走。先天不足,师傅不认可。焦化厂新人雷锋同志遭遇1959的第一个职场危机。怎么办?一气之下扭头而去?原来的单位本来就不舍得放他离开,是焦化厂硬生生把人要过来,如今居然给曾经的单位红人以冷遇,放弃这里,回原单位,或者做其他的选择。这,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选择。雷锋的选择是什么?师傅不认可自己,就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于是,天寒地冻中,半夜,雷锋从热乎乎地被窝中爬出来,悄悄爬到车上练习技艺。当趴在方向盘上熟睡的雷锋映入师傅的眼帘,当雷锋醒来拿下披在身上的师傅的棉袄,师徒之间的鸿沟已被悄然填平。他努力学习,掌握的修车本领,更是在他实现参军梦想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微不至,以心赢真情
孤儿雷锋,因为雨夜盖水泥而生病发烧。谁来照顾他?镜头一转,雷锋躺在师傅家的炕上,师娘小心地拿出一个纸包,在开水碗里倒了很多糖,而站在旁边眼巴巴瞅着的孩子,只得到妈妈抹在嘴里的一小撮糖,就美的眉开眼笑。那碗糖水,是给雷锋喝的。端上来的大碗里,是雪白的白面面条。在那个凭细粮票才能买到白面大米的时代,这是多么高档的伙食!
为什么?为什么雷锋不仅得到师傅的认可,更得到师傅一家人如亲人一般的亲情?这源于雷锋对师傅一家无微不至的关心,源于他倾其所有的付出。当雷锋得知师娘病在家中,好几顿没吃饭了,师傅的孩子偷偷跑到厂子食堂里偷馒头给妈妈吃时,他震惊了。接下来,我们看到,雷锋将每个月那为数不多的细粮票全都积攒起来,一次性换来大馒头,送到师傅家,分给孩子们,分给师傅师娘。在师傅上北京前,又是雷锋东挪西借,倾其所有,为师傅践行。
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能学习雷锋这样的大智慧,遭遇冷脸时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业务上尖子;努力感动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如何会不受欢迎呢?
大气磅礴,以德报嫉妒
雷锋取得直系领导的肯定与认可,自己又成为典型多次上报纸。这样优秀的人必然招来同事的羡慕嫉妒恨。如何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雷锋的表现可圈可点。
同乡苗满库因为一点微妙的嫉妒心,故意欺负雷锋个子矮,自己悠哉悠哉躺在房顶上,却非让小个子雷锋抱着沉重的泥筐一次次跳起来,努力将泥筐递上去。泥人尚有几分土性。几次下来,雷锋火了,将泥筐一扔,不伺候了!而几天之后,雷锋依旧没有忘记这件事,在木板上写写画画之后,设计出了滑轮,简单省力,解决了小个子递泥筐的难题,也为大家节省了力气。如此大气的雷锋,赢得同事的友谊又有何难?
苗子负气离开时,又是雷锋几乎歇斯底里地抱住他,阻止他任性而为。如此炽热的真情,必然换来更多的`敬意。
锲而不舍,以韧得成功
个子矮小,不符合征兵要求。兴兴头头要去参军的雷锋在体检时惨遭淘汰:甲乙丙丁,雷锋连丁种都不够格。硬杠杠无法超越,雷锋还是回焦化厂做自己的厂内优秀小青年吧,将来前程一定很辉煌。可是,死心眼的雷锋认准了当兵这条路,坚决不回头。无论有多难,他决不放弃。提着小行李,守在政委门前死磨硬泡,使得招兵的领导都动摇了。从不提自己当年英雄行为的师傅,为了他穿上旧军装,亲自为他去劝说政委。雷锋的参军成功,可谓职场成功典范!
大公无私,以舍换取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很多人将无私奉献作为一个挂在嘴边、赞颂英雄的词,却很少将这个词与自己联系起来。有更多的人认为无私奉献的人就是一个傻子。雷锋就是这样的一个傻子。他舍下自己全部细粮,送给师傅一家,得到师傅一家亲人般的关怀。他舍去自己全部钱粮,并东奔西走,借钱借物为师傅践行,临参军前才委托工友还上所借钱物。他舍下自己的棉被,盖在雨中的水泥上,且不说棉被在为水泥挡雨上起了多少作用,但是招引更多的人去想办法盖水泥,减少损失,这是毋庸置疑的。雷锋舍去一床棉被,得到一场感冒,得到师傅一家的关怀,更得到同事领导的大加赞赏,他在厂子里受欢迎的程度急剧提高。他舍去温暖的被窝、整晚的睡眠时间,换得熟练的技艺,并因此为政委修车,并得到参军时来自政委的最关键的支持……雷锋的伟大,来自于他毫无私心的舍。我们孩子无法伟大,至少,可以学习雷锋精神,能做到有私心的舍。
如何使自己成为雷锋这样受欢迎的人?勤,韧,恒,舍。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4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3月5日学雷锋日,今天下午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看了《雷锋在1959》。
电影故事讲述了,在1959年8月20日,雷锋叔叔响应号召,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最初,他的一腔热血只换来了他人的冷漠与歧视,但后来,雷锋叔叔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他带动工友造新宿舍,暴雨中不惜用自己的被子抢救水泥,从牙缝中省出东西给困难的老兵家……这一切的付出雷锋叔叔从来不期望回报,他留下的只是忙碌的身影。我的眼眶溢出了眼泪,泪水包含了感动与敬佩,之前我似乎都没有尝过震撼的滋味。雷锋叔叔用他的行动换取了大家的敬佩。1962年8月5日,雷锋叔叔永远地走了,年仅二十二岁的他用生命诠释了雷锋精神:助人为乐、爱国爱民、热情似火、默默无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
雷锋叔叔是多么伟大啊,可在看看当今社会上的人,看看我自己,不要说有“雷锋精神”,就是平时做好人好事大多数人也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就说今天的晨会课吧,当老师一提到选我们班的活雷锋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因为我们身边的人都缺少一颗炽热的心,为他人贡献的心,正如老师所说,我们班的人都很自私,无论什么事都先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根本没有为他人着想。现在的`低头不语,似乎是每个人心灵的忏悔……
经过心灵的洗涤,我们班很快涌现出了一位活雷锋-陆旖辰。陆旖辰可是我们班的大才女,可谓是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我们都可崇拜她啦,今天我发现她不仅有才气,还很热心肠呢。
午间管理结束之际,陆老师说还有几个同学作业没做好,才女便主动请缨,担起了小老师一职。只见她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来回穿梭。她如一位慈母般的谆谆教诲着李博,()认真仔细的她,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单位都讲得清清楚楚,才女耐心的指导着同学,她的话犹如春风般温暖着大家。“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她也顾不上歇一歇就去带领大家背古诗了,下课后,陆旖辰便马不停蹄地继续穿梭在李博和褚欣杨之间……
我很想在日记本中用事实赞扬她一番,可她却十分谦逊:“别那么夸张,我是学习委员应该帮助同学的,我之前身为学习委员从来不曾给予过同学什么帮助,所以我要加倍努力。”
是啊,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帮助他人,多做好事,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社会服务是无限的,我们应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要将“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5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精神的一种,特别需要我们年轻人学习的。从这部电影中,我对于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体悟。
影片讲述的是雷锋在1959年8月20日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在那里无私奉献142天中发生的故事。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对于年纪轻轻的雷锋来说,确是一种幸福的体验。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所有的困难,始终以微笑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将工作做得出色,也不忘带领身边的工友共同克服万难,积极完成各项任务。他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奉献,践行着自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人生信条。电影结束后,我的心潮澎湃不已,雷锋那种朴素坚定的人生信仰,已经根植我心,发芽成长起来。
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我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中要有发问和好学的精神。雷锋同志那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让我印象深刻。不论他身处怎样的环境中,始终不忘向周围环境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只有将自己变得强大,才有能力改变环境,才有资格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有学习精神,不但向书本学习、向优秀的榜样学习,更要向普通民众学习、向任何困难挫折学习。只有博览学习,才会融汇贯通。
第二、热心助人、无私奉献,燃烧自己的青春。现在的人大多人情淡漠,只管自己发展得好不好,对于旁人的冷暖视而不见。而雷锋同志身上体现的那种热心热情,正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做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至少我们要学会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多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周全事情。能帮的就帮一下,能做多少贡献就做多少贡献。我相信苦尽才能甘来,只有多多付出,才有底气得到回报。
雷锋同志的精神影响是历久弥新的,雷锋同志的信仰应该成为我们一直努力追求、一直尽力达到的人生新境界。我们的社会才会愈加和谐美满。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6
4月3号,在院党办的组织下,观影了——雷锋在1959。我最有印象的两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英雄不是照片拍出来的,而是用牺牲生命换来的。”朴实的话,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追求的最终本质。
《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十九岁的雷锋在1958年8月20日响应国家号召,舍弃鞍山钢铁总厂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辽阳艰苦环境的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故事。在这142天中,雷锋就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火焰,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不管大事、小事,总有他的身影,如:跟踪他的师傅(朝鲜战场的老兵)回家,发现其家庭的艰辛后,省下自己的口粮来接济;抱着棉被在雷雨天抢险贵重水泥;发挥智慧利用杠杆原理来盖建宿舍房等等。观影过程中大家都在为雷锋所做的感人肺腑的事情而默默地擦眼泪,又为他不断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而鼓掌。
雷锋的日记中写道:“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那个物资贫乏,生活艰辛,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年纪轻轻就有如此高的政治觉悟,这种思想是我们当代人更是年轻一代应当积极学习并力求达到的境界。影片中的一幕幕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以雷锋为代表的一代人为国家的强大自强而努力奋斗的过程雷锋1960年参军,1962年牺牲,虽然年轻的他离我们远去,但他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当学习的榜样,而雷锋精神是我们每个党员一生都应当认真学习的目标。
影片中雷锋转换了多种岗位,但在每一个岗位上,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做了大量的好事,甚至连食堂都能看到他乐于助人的'瘦小身影,这教育着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应当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作为一名普通的临床工作者,我相信只要工作充满热情,拥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都能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正如用我们的热情、真心及精深的技术来护理患者,通过不断努力,让他们尽快痊愈出院,我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干着有意义、有成就的事儿,作为白衣天使的一员是非常自豪的事儿。
让我们用雷锋精神来响应院领导的号召,践行一名党员的职责、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仁心、仁术,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用雷锋精神来激励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普外科岳洋)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7
3月22日上午,总行组织全体机关人员在金融大厦三楼报告厅集中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电影《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号召,离开鞍山,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142天。
片中故事情节朴实无华,却一直震憾着我的内心,使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情节:
一是在建房时和稀泥的故事,因为用工具和泥的效果不太好,雷锋想到了用脚踩泥的好办法,并带头脱下鞋子,不畏严寒,下水踩泥,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师傅徐宝财在战争中失去了一腿装了假肢的情况下,仍然和大家一起脱下鞋子下水踩泥,在这种光辉榜样力量的带动下,落后的同事也无形中受到了教育,改正了错误。
二是在听上面来的首长讲上甘岭一个苹果的故事,战士们为了让前线的战友安心地打仗,把从祖国带过来的苹果送到前线战场上去,为了达成目的不惜一切艰难险阻,那是一种什么精神?那个年代,他们甚至都不惜把生命献给国家,精神何其伟大。
三是雷锋那个一开始有些小资的老乡因为条件艰苦,想离开焦化厂,雷锋去劝阻他离开时说的一句话,说他的那个老乡如果离开,半途而废,当逃兵的话,以后就不要说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结果那个老乡还是回到了大家庭中,与大家一起同某共苦。
结合工作实际,本人决心从以下方面学习和贯彻雷锋精神:
一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头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多讲奉献,少讲索取,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身边的人。
二是端正工作态度,学习雷锋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态度。不管身处什么工作岗位,都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勤勤恳恳,破破烂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让坚持学习成为习惯,学习雷锋那种钉子般的刻苦学习和钻研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学习,苦练业务本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做好工作,让领导放心、让客户满意。
总之,学习雷锋精神,树立一颗默默奉献的平常心,务实高效地做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8
我们在学校看了一部电影《雷锋在1959》。同学们被雷锋的奉献精神打动了。
雷锋初到弓长岭焦化厂,因为身体矮小,只好在脚下踩个行李箱,当徐师傅看见他时,把手中茶杯里的水都泼了出来,不屑的看着他“就他,不行!”可就是那个矮小的他,那个被人瞧不起的他,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着时,他登上了推土机,把陡坡移走。这也改变了徐师傅对他的看法和行为---——把自己的大衣盖在趴在推土机上睡着的雷锋。
他团结集体,绝不允许有“逃兵”。一次,雷锋的'同乡苗满库因为环境差,被徐师傅说了两句就要逃跑,雷锋尽力阻拦——他比苗满库矮一头,也只有19岁。他这么瘦小,怎能挡住苗满库呢?他像一团棉花一样,被苗满库一把推倒在地,鼻子都出血了,他怒吼着扔下一句话“以后出去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正是这句话,把苗满库感动了。正是这句话,使他又重新回到了队伍。
雷锋虽然只是推土机手,但他什么活都干。他还用脚和泥,用自己的被子为高标水泥挡雨。总之,他在各方面为祖国做奉献,却不求回报。现在,有谁还会这样做?当今社会,雷锋精神已经被“淘汰”了,只要是学雷锋,别人就笑他“傻”。现在的人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觉得可以,多做点活就要加班费,买个菜也斤斤计较,甚至大打出手,而雷锋—把一个月细粮票换来的馒头给了徐师傅家,在那个物质极其缺乏的年代,粮票是宝贵的,雷锋却把它奉献给了别人!他一心想去当兵,费了很大的劲才说服各方,因为他太矮了。换做别人,也许会退缩。
雷锋虽然已经去世50年了,但依然像片末那样“你会永远年轻。”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9
很小的时候,提及雷锋,总会想到黑板上的军绿色棉帽,两个耳兜,红色的五角星,年轻的面庞像极了英雄的模样。我抱着再识雷锋同志的念头观看了电影《雷锋在1959》。
剧情大概讲述的`是雷锋离开鞍山,来到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雷锋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和辉煌的142天。在这142天里他与徐师傅从被不屑一顾到亲如父子,与余政委和李书记从舟水关系到有深厚的友谊,以及和小易同志那段懵懂而又青涩的“小资本主义”感情,都让雷锋在当兵前留下了深刻记忆。雷锋把那些感情写进了日记里,那是心灵被激荡后的自我对话,是内心成长的见证。洋洋洒洒的日记里一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被后代铭记于心,践行于行。
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雷锋一个人,它包含几代人对保家卫国,服务人民的初心,它包含几代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与憧憬,更包含几代人不畏艰辛,昂首阔步向前行的精气神。看着结尾雷锋同志的雕像,笑颜如花,年轻依旧,正如他在弓长岭那如火如荼的日子,这大概就是英雄不朽的样子吧。
随着与日俱增的年龄,我慢慢知道,雷锋是大雨中救人的伞,是泥泞中沉重的脚步,是众人摸黑前行时,却一个人燃烧自己照亮前路的领袖。有一种精神叫雷锋,有一种大爱叫雷锋。
3月5日,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0
8月18日,我们一家人去看电影《雷锋在1959》。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电影,我很激动,也很兴奋,不是里面不什么样子。
啊,超大的影布,一排排整齐的座位从低到高排列着,里面已经坐下了好多人,我们选择第三排坐下,等待着电影的开始。
看完电影,我变得更加激动了,雷锋真是一个大好人。
他关心集体。有一次下大雨,大家抢着盖水泥,雷锋竟把自己的被子拿出来盖在了水小泥上,晚上他冻感冒了。
他关心他人。那个时候很少有白馒头吃(我咋不知道啊,怎么会没有馒头吃),雷锋师傅家有三个小孩,吃不不馒头,雷锋就把自己的馒头省下来,送给那三个小孩吃。
他爱劳动。只要有什么事干,他总是跑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有一次为了推平那一个大土堆,雷锋竟一晚上都没睡。
他爱学习。一有空,雷锋就看书学习,写日记。
只要是雷锋工作过的地方,人人都喜欢他。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我也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爱集体、爱劳动、爱学习的人。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1
这个礼拜,是学雷锋周,我在的组织下观看了有关雷锋的电影《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
刚到弓长岭的时候,因为个子矮,师傅并不看好他,甚至断定他“不行”。听了这样严厉的话,没有生气。为了改变师傅对他的看法,他连夜把一片废土清走,疲惫地睡在了车上,这让师傅看到了他积极上进的一面。
一天,雷锋在路上见到余政委,虽然他不知道那是谁,但是他看见余政委的车子不能走了,就上前帮忙。这时有一个场景让在座的我们忍俊不禁:余政委穿着笔挺的军服,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雷锋却毫不在意,不客气地问他要螺丝刀要扳手,余政委有些意外,但还是递给了他他需要的工具。这不仅让余政委看到了他的乐于助人,还看到了他的淳朴天真。
苗满库是雷锋的老乡,和他一起去弓长岭参与厂区建设。可是,他受不了弓长岭只能吃玉米面、住漏风的的生活,气得走了。雷锋这个小个子死死的抱住比他高一个头的苗满库的腰:“你不是毛主席家乡的人!”。这句话让苗满库看到了他的决心和坚韧。
偶然的`一次机会,雷锋得知了他的师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曾经沐浴着上甘岭的枪林弹雨为战士送去家乡的苹果,为此还失去了一条腿。雷锋深受感动,称师傅为英雄。师傅对他说:“英雄是拿命拼出来的”“为祖国牺牲,活二十年也是长”这些话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里,也留在了他的日记本上,成为我们常常念诵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这让我们都看到了雷锋的善良和无私。
雷锋让我最感动的,是他对于理想、信念的绝对忠诚。一直以来,雷锋都想成为一名军人,在战场上为国家奉献血和汗。然而,天生的身高缺陷使他的体检等级连最末的丁级都达不到。在伙伴的提醒下,他想到了有过一面之缘的余政委。他带着自己的被子褥子和搪瓷饭碗来到了余政委的办公室,并扬言不让当兵就不走了。终于,在余政委和师傅的帮助下,雷锋如愿成为了一名士兵,胸前戴上了一朵大红花。在阻碍自己实现理想的挫折面前,雷锋毫不退缩,敢冒风险、勇往直前。这让我深深的折服,也值得我去学习。
面对雷锋的雕像,他的故人说:“我们会老的,你却总是那么年轻。”没错,他的精神会永远在我们年轻一辈身上继承发扬。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2
“我叫雷锋!”影片里,19岁的他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眼神里有一种不服输的认真,或是为徐师傅的轻视而感到不公。
然而,就靠着他瘦小的身躯,真的为弓长岭焦化厂撑起了一片天。不仅想问:这个19岁的年轻人,到底是什么动力赋予他这么大的干劲?到底是怎样的信仰让他这样的热情和善良,甘愿为集体的利益挥洒汗水?
“被子哪有水泥重要啊!”雨夜抢救水泥时,他抱来自己睡觉的被子盖在水泥上,水泥损失不大,他自己却病倒了。于他而言,大家的利益永远比他自己的'更重要。所以,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工人们每月只有一丁点的细粮票,他硬是省了下来,给徐师傅家的孩子们吃。他是这样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还有他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都让大家感到无比亲切,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
听说好友苗满库因为与徐师傅的一点口角要赌气回鞍山,他跑了好多山路,追上他说服他跟自己回去。殊不知苗满库横着一张脸倔得很,说什么也不肯回那个苦地方。他发了火:“我告诉你在我雷锋身边不出一个逃兵!”“你以后别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最终,苗满库还是醒悟过来。回到了焦化厂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这就是他,他不允许有一个人半途而废,他不允许有一个人向困难屈服。
国家征兵之际,他因体检不合格被部队拒之门外,倔强的他却带着全部家当去找首长论理,终于在徐师傅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在他心目中,当兵是他追求了十年的梦想,他已下定决心,绝不言放弃。
雷锋是这样做的,那我们呢?
在当今这个科技发达,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无法想象当年的新中国物质匮乏的生活了,甚至不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的做法。感叹他们“傻”。试问如今的生活真的优越吗?灯红酒绿,世态炎凉,雷锋精神被某些人认为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们缺乏同情心,缺乏善良,缺乏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若一直这样,国家可维持多久?
雷锋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徐师傅也对他说过,20岁,长吗?短吗?如果只活了20岁,但是是为了国家牺牲,那不是与国家共存了吗?如果活了100岁却碌碌无为,那又有何意义呢?这个年轻人的身上有着所有我们需要学习的闪光点。或许我们无法做到与他一样,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周围的人、为集体、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坚持不懈,把雷锋作为自己的榜样,把雷锋精神作为衡量自己做人做事的标杆。
1962年8月15日,这位可敬可爱的年轻人因公殉职,与我们永远的告别了。他给我们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去年,雷锋同志曾经的上级余政委看望他的坟墓。这位94岁的老人感叹,我们都老了,可你依然还是那么年轻。是啊,雷锋的形象,雷锋的精神已在我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加油吧,让我们给心灵留一块净土,像雷锋同志一样,燃烧自己的青春,温暖他人。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3
8月14号下午,市委宣传部组织党员干部在人民剧场观看了《雷锋在1959》电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观看之后,雷锋的事迹始终在我的脑海回荡,心情难以平静,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永存,雷锋永远是我们中华儿女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雷锋同志在弓长岭生活、工作时留下的光辉日记。在他短短的22年生命岁月里,他一直践行这个价值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坚持不懈,带动周围的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学习雷锋,坚定自己的伟大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做到“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奋发图强。我们学习雷锋精神也应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变化,在新时期,结合当前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继续加大雷锋精神的宣传,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不断发掘身边的活雷锋典型,通过典型的力量,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让我们不断践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争当人民满意的共产党员,为建设我们富庶、美丽、文明的家园做出无私的奉献。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4
“雷锋”这个名字,从小就陪伴在我耳边,雷锋的故事陪伴我的成长,今天我通过电影再一次去了解雷锋,去了解他所生活的年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我又有这样一次机会去向这样一位优秀的同志去学习。
我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雷锋依然是那个敬业、奉献、好学、肯钻研、有爱心的雷锋,但在他身上,显然又增加了一些以前雷锋形象中被有意过滤掉的东西。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一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所有这些细节,不仅没有损害雷锋在精神上的高大,而且迅速拉近了他与观众的情感距离,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
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大雨抢救水泥的场景,当时,高标号水泥相当珍贵,半夜的一场大雨差点把这些珍贵的水泥浇湿了,他带领大家积极抢救,冒着大雨把能遮盖的东西都给这些珍贵的.水泥盖好,雷锋甚至把自己睡觉的辈子都拿出来盖到水泥上,因此雷锋病倒了。这就是雷锋,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公为国的好工人。
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的精神不断相传,他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相反他已经化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标杆,我们要把这种雷锋精神落到实处,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其能、倾其力,一砖一瓦地奉献,必将撑起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大厦。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当我再次唱起这首歌,我对这首歌有了新的理解。窗外的星格外明、分外亮,它正是雷锋精神的化身,高悬在人们的心空中永不陨落、永远高大。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不朽的象征——象征着我们民族勤劳、简朴、关心他人、克己奉公、乐于助人、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的优良传统;同时它也成了一种永恒的启示——启示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奋发向上、不断努力,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奉献出每一分光和热,奉献出自己的知识与才干,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15
电影根据雷锋的生平经历改编,将雷锋生命中一段若隐若现的爱情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增加了电影的看点。
“雷锋”,当人们说出这两个字时,大家心中都会有一种敬畏之情。有的人说:“雷锋是一颗螺丝钉”。也有的人说:“雷锋是我们时代的道德地标”,还有人说:“雷锋是无私奉献的标本。”确实都是,这部电影说到了雷锋从乡村生活到炼钢厂,再到当兵,最后到牺牲的事迹。其中,我很佩服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螺丝钉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电影中的雷锋,也和普通年轻人一样,不仅有悸动的`爱情,也有小缺点、小脾气。这部影片中,也有很多展示雷锋幽默一面的情节。乔安山一开始瞧不起个头小的雷锋,刁难他让他帮自己洗衣服,这时,雷锋一会儿满口“毛主席教导我们”,一会儿又引经据典“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把乔安山弄得没了脾气,让观众们笑个不停。
他干一行,爱一行,力争“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又会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有些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迎难而上,而是垂头丧气,或者是选择逃避,或者是怨天尤人。我们跟雷锋比,我们感到十分惭愧,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
【看雷锋在1959观后感】相关文章:
看雷锋电影观后感精彩11-25
关于雷锋的观后感11-15
《雷锋》电影观后感10-19
雷锋的故事观后感05-15
雷锋的微笑观后感11-15
少年雷锋观后感10-25
雷锋观后感精彩10-16
永远的雷锋观后感06-08
青春雷锋观后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