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扶不扶》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扶不扶》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扶不扶》观后感1
小品我国的一种喜剧表演形式,而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接连登上春晚的舞台,例如《今天的幸福》《同桌的你》《扰民了你》《你摊上事了》等。而这几天里,我在网上又查到了一个小品,给了我一个深刻地警示,那就是《扶不扶》。
这个小品主要讲的'是“做好事上瘾”的郝建(沈腾饰)拿着自己因为想帮人关后备箱而跟人家汽车追尾之后的几乎撞废了的自行车走在前头,突然,一个老太太摔倒在了后头。郝建本想装出一副看不见的样子,但仍旧忍不住去把老人扶了起来,结果却反被老太太给误会了,以为是他撞得人。郝建用了各种方法来解释,但就是没法跟老太太说明白。直至处理了郝建追尾事件的交警看到了,给老太太解释清楚才还了郝建一个清白。这时郝建说出了一句灵魂台词“大妈,这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是呀“这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初心难改,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哪怕是被误会了咱也得去帮助别人,哪怕仅仅是帮人做了一件小事也是好的。即使被误会,会有所损失,但只要做了好事心安理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再怎样令人难堪、气愤、无可奈何的误会,终究会水落石出,做好事的人一定不会心凉。如今的社会上有不上人因为扶摔倒的老人而被误会,更有胜者还会碰上专门在大街上碰瓷的,愣是被讹了一大笔钱,让不少人不敢去扶大街上摔倒的老人;还有的人,的确撞倒了老人却还不肯承认,一个劲儿的推卸责任,不想作出任何的赔偿。马路上,老人碰瓷讹钱,肇事者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些举动真是让人们心凉。大街上遇到了摔倒的老人,我们到底是扶还是不扶呢?
“这人倒了咱要是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这样的几句话,值得我们去深思。
《扶不扶》观后感2
在20xx年的春晚上,著名的小品《扶不扶》一直令我记忆犹新,特别是结尾那句: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就在这周末,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样的事。
我刚刚从公园里散步出来,正准备回家,突然发现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一位老人正杵着拐杖,颤巍巍的走着,因为他走的很慢,还好像随时要到下一样,所以路上的行人都离他很远。突然,他在一棵大树下被一块突出的砖绊倒,趴在地上,怎么也起不来。马上就有两个中年人围了过来,他们一会指指趴在地上的老人,一会儿小声说着话。不过几秒前来围观的人就已经自动围成了一个圈,把老人包在圈里,等我走过去时,前来围观的人已经把路堵住了,要不是走上前去看,几乎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但更可笑的是,这些前来围观的人好像都是来看热闹的,没有一个人上前扶老人,还一边举着手机,一边与自己身边的人聊着天。由于是在离公园不远的地方,好几次保安都来看,可是他们既没有轰走围观的.人,也没有扶起老人,只是看来一会就离开了。
在三四分钟过后,来了一辆正好途径城管的车,他们把车停在了路的一侧,然后马上从车上下来,他们把车停在不得一侧,然后马上从车上下来,跑到了那些人围观的地方,冲进人群之后,蹲下把老人扶起后,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您叫什么啊?家住哪里?幸好老人的记忆力很好,把自己的基本信息告诉城管后,城管就把他搀上了车,送他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很感慨,虽然在人们眼中城管并不是那么好,但他们之中也有许多善良的人:我还十分愤怒,因为在路上,有那么都围观的人,却没有一个上前去扶:走主要的是内疚,内疚为什么我也不去帮助那个老人呢?
【《扶不扶》观后感】相关文章: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07-18
三支一扶工作总结05-23
三支一扶考核工作总结09-25
三支一扶培训心得体会06-10
三支一扶期满工作总结精品06-02
三支一扶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05-26
《青山不墨》观后感05-24
谁的青春不迷茫的观后感03-13
妈妈的头不“疼”了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