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时间:2020-09-17 08:01:39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热门】教学计划范文8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计划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教学计划范文8篇

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 歌曲。做到能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能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和识谱技能,学会自己识谱,视唱歌谱。

  3、 能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分析旋律的特点,识 别乐器音色,做到学会聆听音乐。

  4、 通过欣赏,对民族音乐有所了解,能够分辨个别民族音乐风格。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 美情操。

  5、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6、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教具准备齐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2、 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专业与业务能力。

  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 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多鼓励学生自信表演。

  5、 适当选用课外教材补充教学和丰富课堂内容。

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方面,更加重视学习对地理信息的处理,对地理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

  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通过学习,掌握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特征和四大区域概况。

  四、教学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10、积极参加计算机培训并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电子琴以其丰富的音色,多变的节奏,较容易掌握的演奏方法赢得了小朋友的喜爱。当小朋友把会唱的歌通过转变成琴声演奏出来时,都会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和弹奏,已经有一定的弹奏基础。包括一定的指法和相对稳定的节奏,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及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要求,通过有趣味地听、视、想、唱、弹的方法,制定了中班电子琴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简谱,能根据简谱唱出弹奏曲目,打出节奏。

  2.能根据键盘准确找出1——7的位置,能初步根据所学简谱弹奏曲目。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发展审美能力。

  4.让幼儿保持良好的演奏姿势和学会正确的演奏技巧。

  三.教学内容

  1.玛丽的小羊羔

  2.四指练习,扩指练习

  3.好娃娃

  4.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5.迷路的小花鸭

  6.听

  7.小乌鸦爱妈妈

  8.办家家

  9.头发、肩膀、膝盖、脚

  四.基本活动

  (一)、玛丽的小羊羔(两课时)

  1=C4/4

  3212|333—|222—|333—|

  3212|3331|2232|1———|

  活动目标:

  熟悉键盘,掌握好节奏

  活动准备:

  键盘表一张

  活动过程:

  1.熟悉键盘,保持演奏的正确手行、姿势。

  2.熟悉歌曲《玛丽的小羊羔》,以唱为主。

  3.幼儿根据简谱和所唱的音在键盘上演奏出来,教师个别指导。

  4.根据指导中发现的节奏错误、指法错误等集体纠正。

  5.个别弹奏。

  提示:本节课的重点是注意节奏要稳,最好边弹边唱谱,纠正幼儿弹弹奏时的不良姿势。

  (二)、四指练习、扩指练习(三课时)

  1=C4/4

  ㈠.四指:123—|4444|432—|5432|1———:||

  ㈡.扩指:15656565|12323232:||1———|

  活动目标:

  1.锻炼无名指的弹奏力度,能一下把键压到底并站稳。

  2.提醒幼儿手行要圆,每节间手腕抬起,触键后手指放松。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弹法,边弹边唱,幼儿同时帮助打节奏。同时,提出弹奏要求要多练四指,下键果断坚定,一下把键压到底,并站稳。

  2.集体练习,教师打节奏,幼儿一起边弹边唱,教师巡回指导。

  3.学习扩指曲目的唱法。

  4.教师示范扩指练习曲。

  5.幼儿练习。

  (三)、好娃娃(三课时)

  简谱(略)

  注意点:

  1.注意手指力度要均匀,手要圆。

  2.弹琴姿势的保持。

  3.节奏稳,不中断,指法正确。

  活动目标:

  1.能够边弹边唱。

  2.激发幼儿的成就感。

  活动过程:

  1.导入

  大家一起跟唱歌曲

  看简谱,跟在后面一起唱谱。

  2.弹奏

  老师示范弹奏

  幼儿弹奏,教师个别指导。

  3.个别弹奏。

  (四)、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六课时)

  简谱(略)

  注意点:1.注意八分音符的弹奏,短而快,同时节奏稳。

  2.注意指法。

  活动目标:

  1.熟悉弹奏曲目,并能准确弹奏。

  2.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轻快节奏,掌握八分音符的演奏方法。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兴趣。

  2.幼儿学唱乐谱,学唱歌曲。

  3.教师示范弹奏,重点教八分音符的弹奏方法,练习八分音符的弹法。

  4.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每两个幼儿一组,一起弹奏歌曲。

  (五)、小花鸭(三课时)

  注意点:

  1.本首曲目中含有附点,重点讲解附点音。

  2.音域跨度大,注意手形。

  活动目标:

  1.认识附点,并知道含附点音的正确唱法及弹奏。

  2.熟练弹奏,能边弹边唱。

  活动过程:

  1.老师唱,请小朋友打节奏。

  集体与个别相结合

  2.看简谱,认识附点。重点帮助练习附点音的唱、弹,反复,同时打节奏,巩固加强方便幼儿掌握。

  3.认简谱,幼儿自己学着唱一唱。

  4.幼儿学唱乐曲3-4遍,同时教师在键盘上示范指法。

  5.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两到三个小朋友自由结对弹奏,要求一致。

  (六)、听(两课时)

  简谱(略)

  注意点:

  1.注意连奏音的弹法,手指不离键盘,结束时手腕轻轻抬起并放松。2.学习新的节奏类型3/4拍。

  活动目标:

  1.学习新的节奏类型3/4拍,并正确打出节奏。

  2.能边弹边唱,富有感情。

  活动过程:

  1.示范乐曲,幼儿看谱试着唱一唱。

  2.介绍并感受3/4拍,唱出句首重音,在打节奏时能突出强音。

  3.边打节奏边学着唱一唱。

  4.请唱得对的小朋友示范唱,大家一起练习5-6遍。

  5.幼儿练习弹奏,指法个别纠正。

  (七)、小乌鸦爱妈妈(三课时)

  注意点:

  1.连音不断开。

  2.手要圆,手指不要挂在琴下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优美抒情的旋律。

  2.有感情的弹奏歌曲。

  活动过程:

  1.感受旋律,让幼儿说说听到歌曲后的感觉(连贯、缓慢)。

  2.让幼儿找出乐谱中的连音符号,说说弹时应注意什么?

  3.幼儿与教师一起认唱乐谱。

  4.幼儿弹,教师指导,纠正弹奏中出现的问题。

  5.幼儿相互听,互相纠正。

  (八)、办家家(六课时)

  注意点:

  1.×××时食指、中指按住13键,同时弹音力度要均匀。

  2.正确,节奏稳定。

  活动目标:

  1.掌握过门与歌曲部分及中间×××的连接。

  2.熟练准确且有感情地弹奏歌曲。

  活动过程:

  1.跟着琴声一起唱歌词,同时并拍打出节奏,在××处用“哒哒”表现出来。

  2.幼儿根据乐谱唱出,可结伴一起唱。

  3.听老师唱一遍,幼儿跟唱3-4遍。

  4.简单讲解指法,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5.熟练后结伴一起弹。

  (九)、头发、肩膀、膝盖、脚(三课时)

  注意点:

  注意附点的唱、弹。

  活动目标:

  1.复习附点的唱及弹奏注意点。

  2.能准确熟练地演奏歌曲。

  活动过程:

  1.边打节奏边说歌词,掌握好附点的节奏。

  2.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唱出乐谱,同时打节奏。

  3.幼儿练习,教师指导。个别纠正弹奏中出现的问题。

  4.幼儿自由结伴一起同声弹奏。

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全面深造或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情况分析

  从上期所任教的班级的化学成绩来看,成绩有所改观,但仍有许多低分。随着化学课改的推进,自己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几种常见元素和一些重要的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材分析

  1、绪言从学生的亲身感受出发,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

  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使学生从开始学习化学起,就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教材抓住学生的这种情感,从具体事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括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2、第一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①作为起步阶段的化学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尤其注意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能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责任感。

  ②突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的优良品质。

  ③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并通过探究活动与合作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注意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本单元教学重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本单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教学。

  3、第二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的知识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是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占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形成风筝;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自然界中颁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工厂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4、第三单元是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力图为学生提供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以及从身边事物中学习化学知识的意境。因此本单元的特点是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穿插于紧密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的内容之中。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块:

  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持等;

  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其中重点内容是:①人与水的联系,以及人其中的能动作用。②原子、分子的概念。③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5、第四单元教材共分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观念、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有关的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本单元重点:原子的构成。离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观念、化合物。

  6、第五单元共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

  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讲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这是本单元的中心。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7、第六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课题3是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本单元教材重点:①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②实验中制取co2的装置。③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④培养和关注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本单元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8、第七单元是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

  五、具体措施

  1、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成立化学课外兴趣小组。

  3、对学习化学兴趣不高的同学实行个别辅导。

  4、对学生进行自己出题自己测试的训练。

  六、课时安排

  绪言:1课时

  第一单元:7课时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7课时

  第四单元:8课时

  第五单元:5课时

  第六单元:6课时

  第七单元:4课时

  期中素质检测:6课时

  期末素质检测:8课时

  合计:58课时

教学计划 篇5

  进入大班最后一个学期,孩子们的学习*更加强烈了,为了帮助幼儿顺利渡过这段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渡时期,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我们大班组特制定了由幼儿园、家庭、小学多方互动的幼小衔接计划,尽可能地缩小幼小衔接的缝隙。

  一、师幼互动衔接。

  (一)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创设心理氛围。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创设心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环境,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组排队式的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二)幼儿入学的学习准备。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各项能力的衔接。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等;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最后,加强纪律教育,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3.知识点的衔接。

  (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2)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幼小互动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因此,我们将与小学做好密切的联系工作,这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小衔接缝隙的关键点。

  (一)参观小学。结合教学主题,我们将带领幼儿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了解小学生的一些活动,浏览小学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邀请小学老师来园介绍,既要给幼儿介绍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要给家长们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入学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也能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家园互动衔接。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此除了我们老师为幼儿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以外,与家长做好家园互动衔接,这也是缩小衔接缝隙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互动平台、家园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除心理准备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如:

  (一)物质准备,家长要陪孩子购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购买,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期盼;

  (二)饮食习惯的准备,幼儿园有餐点时间,上小学后没有课间餐点,所以家长应逐渐养成儿童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要吃饱、吃好;

  (三)作息习惯的准备,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在孩子入小学前的暑假逐渐减短午睡时间,晚饭后陪孩子完成一些学习上的任务,让孩子养成晚上做家庭作业的习惯;

  (四)知识水平的准备,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等等。

  家园互动衔接促使孩子们能够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教学计划 篇6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基础。

  全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在集体中成长》这个单元包括三个小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包括二个小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有三个小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8人,这些学生主要来源于棋盘小区,在家中多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龙女”,到校之后将一些不好的习气带到学校,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取心。经过上学期的教育,学生都改变了这些不好的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与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懂得诚信的重要性,要为大造一个诚信社会而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

  2.体验民主的生活、学习氛围。懂得参与集体的民主生活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3.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要有自己的信心。

  4.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直面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做人的真谛。

  5.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6.感受祖国壮丽的山河,多彩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今日的辉煌。

  7.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骄傲和责任。

  8.走向世界,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感受和探讨人类文化的异彩及共同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本册重点:《在集体中成长》、《爱护我们的环境》是本册重点,也是本册难点。

  五、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9课时

  第二单元6课时

  第三单元9课时

  综合评价2课时

  机动2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知识与技能:

  1.在家乡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了解识图常识,能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如调查、访问、搜集与整理、分析资料等进行探究活动。

  重难点:

  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了解地图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搜集资料等是本单元重点,也是本单元难点。

  采取的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安排9课时。

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准绳,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高三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地理教学模式,增强地理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能力,提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充分研读地理大纲,考纲和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想和地理思维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向课堂要质量,相信学生,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给学生以思考和融会贯通的时间

  2、加强教研,研究考纲考题,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对学生学习指导方法,研究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精选例题,练习题。

  3、进行有效的知识落实,把课堂作为知识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4、使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生率,平均成绩和合格率上有明显提升,使高考能上一个新台阶。

  三、采取措施

  1、周密计划,有序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三轮:第一轮基础复习到20xx年3月底,其任务是复习考点,系统知识,形成网络,夯实双基,基本上是教师围绕考点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读教材,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轮专题复习从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其任务是完善体系,重组知识,训练能力。一般是学生练,教师导和评。专题复习指导,导基础,导方法;练运用,练技能;评错因,评思路。第三轮综合复习在5月中下旬,其任务是整合知识,综合运用,掌握技巧,全面培养能力。一般采用练,评,看方式。练综合运用,练重组整合,练应试技能;评解题思路,评答题规范;看错点误点,追根溯源。

  2、学纲研题,把握高考

  ①学"两纲"

  "两纲"即地理教学大纲和文综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部分。目前高考考虑到中学教学的实际,是以地理教材为基本内容,以两纲为基本依据,以新课标为方向来命题的。因此如果对"两纲"不熟悉,对教材内容不理解,不掌握,就谈不上高考要求的灵活运用知识了。学"两纲"就要做到:纲纲对照,纲本(课本)对照,纲题(高考题)对照和新旧对照(特别是考纲的变化)。

  ②研"两题"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通过"两纲"的学习和"两题"的研究,做到:对考试目标,能力要求,考试内容和形式心中有数,对高考题型和难度获得一种感性认识,以增强复习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重组知识,突破能力

  近年的地理试题强调地理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本位。因此,夯实基础是复习备考中最根本的环节。只有在复习中坚持以双基为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二轮复习强调重组知识,可以结合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人地关系,区域特征和差异以及地理的技能,通过地图来进行。

  

教学计划 篇8

  本册教材总目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部分班级在音乐的听觉稍有差异。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唱和欣赏能够增加学生们对音乐的敏感度和兴趣;

  2、乐与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3、唱歌时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确姿势,学习自然、放松、有助于歌唱的坐姿、站姿。

  4、能用自然、不喊叫的歌声参与歌唱活动,能随教师的指挥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并能按节奏和曲调准确地跟伴奏演唱。

  5、每学期能背唱二至五首学过的歌曲。

  6、通过歌唱,能模唱和背唱唱名和曲调。

  7、能安静专注地聆听音乐,对音乐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8、能辨别不同情绪的歌曲或乐曲,能用肢体或其他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9、能记住二至六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

  知识与技能

  1.感受二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培养稳定的节拍感。

  2.感受音的长、短,强、弱,并把其和音乐形象、情绪、情景联系起来。

  3.认识“×、×、0、×—”基础节奏型,学会拍击并认读由它们组成的节奏谱。

  4.结合语言和动作,培养发展学生音乐的节奏能力(含多声部的节奏能力)。

  全册教材重点:

  1、唱歌时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确姿势,学习自然、放松、有助于歌唱的坐姿、站姿。

  2、能用自然、不喊叫的歌声参与歌唱活动,能随教师的指挥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并能按节奏和曲调准确地跟伴奏演唱。

  难点:

  1、感受音的长、短,强、弱,并把其和音乐形象、情绪、情景联系起来。

  2、认识“×、×、0、×—”基础节奏型,学会拍击并认读由它们组成的节奏谱。

  3、结合语言和动作,培养发展学生音乐的节奏能力(含多声部的节奏能力)。

  第一周准备课

  第二周演唱《布谷》,聆听《杜鹃圆舞曲》、《春晓》

  第三周演唱《小雨沙沙》、《春晓》

  第四周聆听《牧童短笛》、《牧童》,演唱《放牛歌》、《牧童谣》

  第五周聆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演唱《数鸭子》、《雁群飞》

  第六周聆听《小象》、《大象》,演唱《两只小象》、《可爱的小象》

  第七周聆听《火车波尔卡》、《跳绳》,演唱《火车开啦》、《拍皮球》

  第八周135音准训练阶段性音准测试

  第九周阶段性节奏训练及过关

  第十周阶段性歌曲复习及音乐知识测试

  第十一周欣赏《摇篮曲》、《小宝宝睡着了》,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第十二周演唱《闪烁的小星星》、《星光恰恰恰》

  第十三周演唱《粉刷匠》,聆听《草蘑菇的小姑娘》

  第十四周演唱《理发师》,聆听《铁匠波尔卡》

  第十五周演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聆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

  第十六周复习:歌曲、欣赏、音乐知识

  第十七周考试:演唱

  第十八周考试:演唱

  主要措施及教具准备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教具准备:尽量每节课都充分利用多媒体,配合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热门】教学计划范文8篇】相关文章:

1.【热门】教学计划范文7篇

2.【热门】教学计划范文6篇

3.【热门】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4.【热门】教学计划范文九篇

5.【热门】教学计划范文5篇

6.【热门】教学计划范文10篇

7.【热门】小学教学计划范文九篇

8.【热门】小学教学计划范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