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学计划锦集4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计划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计划 篇1
一、班情学情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38人,期中男生19人,女生19人。就上个学期的学习及多次的平均考试成绩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男生多,虽然也爱偷懒,但都很聪明,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比较好。所以,总体上表现还不错。有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上有问题,需要特别关照,督促其努力学习。
(二)学生掌握的双基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分析,约有一半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都能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参差较大。
(三)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
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
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概貌
八年级(下)教科书共四章:“电和磁”、“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空气与生命”、“植物与土壤”。这四章一结构和功能这一统一的概念进行整合。体现了综合理科的教科书以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对教学内容几选择和整合。
第一章:“电和磁”,本章主要介绍了电和磁的基本知识,包括磁体和磁场、电流磁场和电磁铁、磁铁对电流的作用和电动机、电磁感应和交流发电机,还介绍了家庭电路和电的安全使用。这些知识既是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的,也是继续学习电磁学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到。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本章教学安排了较多的实验,对于物质性质的研究均以实验引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理解和掌握概念与规律,同时通过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本章教学过程式中应特别注意突出实验环节,以丰富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所需的感性材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第四章:“植物与土壤”,本章主要的知识点包括土壤的主要组成,土壤的形成,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系,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结构,水分、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蒸腾作用,叶面结构,土壤的污染与保护等。通过学习植物与土壤的结构特点,从而得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电和磁”主要重点和难点是:电和磁的基本知识,包括磁体和磁场、电流磁场和电磁铁、磁铁对电流的作用和电动机、电磁感应和交流发电机,还介绍了家庭电路和电的安全使用。这些知识既是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的,也是继续学习电磁学的基础知识。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主要重点和难点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粒大小的数量级: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会查元素的化合价,会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能解释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化学式区分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
“空气与生命”主要重点和难点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与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气体的性质、制法、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生物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意义。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循环(碳、氧循环)。怎样保护空气免受污染。
“植物与土壤”主要重点和难点是:土壤的主要组成,土壤的形成,土壤的结构和类型,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系,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茎的结构,水分、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蒸腾作用,叶面结构,土壤的污染与保护等。通过学习植物与土壤的结构特点,从而得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总目标
(一)思想品德方面
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变被动为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课外注意适当的个别辅导,找原因和差距。消除因学习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和课外的知识辅导,使之更上一层楼。结合学科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知识技能方面
以落实教学课程标准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方法以及独立思考,刻苦专研的好习惯。
(三)学习常规习惯方面
1、课前预习,明确难点
2、独立思考,勤动脑筋,勤动手,勤作笔记
3、定期进行章节检测及时反馈情况,及时强化,巩固。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面向全体同学,同时促进个别同学优势的提高,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做好资源共享,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做到严厉、活泼、紧张的学习氛围。
(二)提优补差的措施:
1、面向全体同学,以目标抓优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竞争促中等学生。
2、与中差生做好沟通工作,认真开展他们的思想工作,改变他们厌学到好学轨道上来。
3、因人设题,因题选人,做到全体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肯定优生,鼓励中差生,达到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发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进行知识落实的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把握情况,进行补漏工作。
2、进行章节知识的回顾,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之做到系统化,便于学生的巩固。
3、加强实验的教学。
五、教学进度计划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调整原则:
1、循序渐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中考涉及到的内容在上课时、练习和平时测试时充分强化。
2、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工具使用、实验方法和过程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20xx年2月17日
教学计划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快乐的活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与方法,如排队、徒手操、走、跑、跳、投、滚翻、攀爬、小球类游戏以及韵律活动和舞蹈等,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身体各种基本活动能力。
3、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多采用情境式、学导式、主动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练习方式进行教学,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学会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二、内容安排
三、建议与说明
1、按教材性质及季节特点合理安排全年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制订出学期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安排表,并确定学期评价内容及形式。
2、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是低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游戏形式进行。
3、各年级基本内容的安排是一个连续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各校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按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作一些适当的调整和选择。
4、关注趣味和体能发展,主要结合基本技术进行教学和运用于准备和结束部分。 5、了解民族民间及乡土活动,注重计划性和实效性。
6、编出简易教本,进行比较系统的教学,作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建设(监测时特色展示)。
20xx----20xx下学期
体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 王甲明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够快乐的活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来。
2、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与方法,如排队、徒手操、走、跑、跳、投、滚翻、攀爬、武术、小球类游戏以及韵律操和舞蹈等,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身体各种基本活动能力。
3、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多采用情境式、学导式、主动式、主动式、合作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多运用模仿性、游戏性的练习方式进行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学会同学间的和谐相处。
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
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
二、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主要措施: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四、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安排表:
周次 | 内容 | 课时量 | 备注 |
第一周 | 科学之旅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2运动的描述 | 4课时 | |
第二周 | 1.3运动的快慢1.4测量平均速度本章复习 | 4课时 | |
第三周 |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声音的特性 | 4课时 | |
第四周 | 2.3声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本章复习 | 4课时 | |
第五周 | 国庆节放假 | ||
第六周 | 月考及月考试卷讲评 | 2课时 | |
第七周 | 3.1光的直线传播3.2光的反射 | 4课时 | |
第八周 | 3.3平面镜成像3.4光的折射 | 4课时 | |
第九周 | 3.5奇妙的透镜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 4课时 | |
第十周 | 3.7眼睛与光学仪器其中复习 | 2课时 | |
第十一周 | 4.1从全球变暖谈起4.2汽化和液化 | 4课时 | |
第十二周 | 4.3熔化和凝固 | 4课时 | |
第十三周 | 4.4升华和凝华 | 4课时 | |
第十四周 | 第四单元复习 | 4课时 | |
第十五周 | 5.1质量5.2密度 | 4课时 | |
第十六周 | 5.3测量物质的密度 | 4课时 | |
第十七周 | 5.4密度与社会生活 | ||
第十八周 | 第五单元复习 | ||
期末复习 |
教学计划 篇4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二、教学分析:
三、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拓展阅读】
初冬的雨,涔涔如琴,低诉如泪,让人情不自禁会想起那久远的旋律:“为什么,大地变得如此苍白/为什么,天空变得如此忧郁/难道是冬雨,即将来临/为什么,你的眼变得如此陌生/为什么,你的唇显得如此冷漠/难道是爱情,早已不再 ……”轻声哼唱齐秦伤感的歌,心中的那分追忆不期而至……
“看不见黑暗,是因为穿行在黑暗之中;听不见苦难,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中。”这是人们形容的阿炳的世界。在他深情的二胡声里,每个音符都犹如散落于玉盘的珍珠,让人怦然心动。阿炳在黑暗的世界里释放了灿烂的阳光。多年以后,一位来自扶桑之地的大师说:“断肠之感,对这首曲子来说是太确切了,听这首曲子,应该跪着来听才对。”
这样的力量来自何方?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于心胜,激于真情。”音乐是有力量的。《乐记》认为,音乐“能与天地相合,和鬼神相通,使宇宙大放光明,日月运行有序,四时风调雨顺,万物生长繁茂”。用音符讲述故事,用歌声传递情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声乐演唱的灵魂。声是歌唱的基础,情是歌唱的灵魂,声情并茂是歌唱的精髓。一曲《东风破》,荡气回肠得让人反复在心底吟唱:“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人如其声,声如其人,贴近灵魂的.感悟,难以用语言叙述,只能用最温柔的方式,轻轻吟唱……
音乐是酒,拥有陶醉人心的力量。好琴难寻,知音难觅。“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一首歌,一段词,一个故事,一段情。漫步音乐的殿堂,那曲振奋人心的《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在用他的一生去诠释的意义,《献给爱丽丝》其中几节是重复音符,像是反复诉说爱情;一曲《梁祝》,声声滴泪的唱词,婉转飘扬的曲调,似乎要把上天感动,要让大地震颤,听过的人都会不禁神往那番化蝶的美景;从朔北吹来的《走西口》,自由、放任的旋律,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民族的沧桑与创业的辉煌,让人感受哀婉动人的儿女情长和可歌可泣的激情荒凉。
音乐如海,拥有包容一切的力量。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纯粹的声音。“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白杨树笔直挺立,像一位英姿挺拔的战士永远守护在祖国边疆的哨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这描述的是草原的美丽画面,歌唱者在演唱这草原美景时发挥想象并给予表达。歌里重复着她的故乡,辽阔无边的草原,还有生命中短暂的沧桑。一位散文家在听到千古名曲《平沙落雁》后,发出这样的感喟:“仿佛是随着寒冷的北风,掠过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蒙古大草原和长城两千多年的历史山谷,轻轻飘落到皇宫深院里来。”
音乐似书,拥有博学乐知的力量,没有高超的技巧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表演。演唱者良好的文学修养好比大海上行驶的巨轮,任凭巨浪袭击,又如一匹千里马,驰骋在千里草原。就如费玉清,他的歌虽然没有浓墨重彩,不像阎维文那么沉稳,也不似腾格尔苍劲,却在清亮澄净里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一剪梅》、《梦驼铃》、《此情永不留》、《相思比梦长》、《千里之外》等,他那完美的歌曲诠释,庄重而不做作,活泼而不轻佻,让人一度游走于他歌曲的意境当中,感受阅尽世事后的泰然,体验生命的淡雅和悠长。难怪有人言:这是一个男人的乐章,朗如日月,曲若流觞,用岁月开唱。
情到深处自然浓。让我们在音乐里感受力量,用情去演唱心灵的声音吧。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计划05-28
德育教学计划|职中德育教学计划05-17
音乐教学计划02-06
课程教学计划02-23
数学教学计划01-29
音乐教学计划09-21
音乐教学计划02-16
音乐教学计划11-02
初中教学计划11-25
化学教学计划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