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日记>春节的日记

春节的日记

时间:2020-11-02 22:40:50 日记 我要投稿

【精华】春节的日记3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的日记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春节的日记3篇

春节的日记 篇1

  从小到大,我过了十二个春节,但让我感到电有意义的是今年这个春节。

  春节的第一天,我为了煅炼一下自己,决定去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一大早上,我拿出三百元去市场上买菜,买了很多菜,就准备拿去卖了。

  在菜市场找了一块空地,搬来一张椅子坐下,再把菜拿出来,就开始摆摊了。一开始,没有人来买我的菜,其它的摊却有很多人。我想这是为什么呢?我心里很急,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我急中生智,想到了市场上的叫卖声,我便大声喊:卖菜了!有白菜、萝卜、青椒… …“这招还真管用,不一会狐,就隐隐约约有人来我的摊位买菜了。

  渐渐地,我的生意越来越旺了。”这白菜多少钱一斤?“”五元。“”好,我要两斤。“”老板,我要三斤萝卜。“”没萝卜了,要不给你三斤玉米。“

  菜卖完了,我赚了许多钱。扣除本金,我赚了一百七十三元。我想不到这些钱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最后,我把这些钱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

  这个春节,我很开心,因为我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春节的日记 篇2

  春节,中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按照中国农历来算,春节要在腊月初八就开始了,之后就是一个漫长但热闹非凡的春节了。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在我的'湖北老家,自然也有独特的春节风俗了。下面我就带你走进我的湖北老家,去一睹那里的春节!

  在湖北,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有民谣云:“二十三,送灯盏;二十四,剔鱼刺;二十五,敲大鼓;二十六,福猪肉;二十七,除脏迹;二十八,福鸡鸭;二十九,家家有!”在我们湖北黄冈市,有一个风俗,就是“上坟灯”(呃,有点恐怖哈),又称“送灯亮”,就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之间将一些山珍海味、玉露琼浆(稍微夸张了一点)什么的,送到祖坟上去,在点上白蜡烛祭祖,祈求祖先在天有灵,保佑全家平安。

  “小寒,大寒,干塘过年。”这是一句流传于湖北蕲春的一句农谚,就是说在腊月二十三前后小寒大寒的时候,就该抽干池塘里的水,将鱼捞起来作为年夜饭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而且不管穷人还是土豪,家家都在办年货,“二十八,抢财发”,家家都为年夜饭在做准备,预示来年早发财。

  我老家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风俗。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有一道菜不能动,那就是鱼。这条鱼一般指鲢鱼,鲢鱼温性好,象征着祥和美满。这条鱼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二才能吃,它是全家幸福的标志,预示“年年有余”,因此这条鱼又被称为“发财鱼”。既然说到了“年夜饭”,我就来说一说我家乡的年夜饭!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得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谈年饭”,开饭时间在天黑之前,一直吃到转钟,就是吃到第二天凌晨,表示“越吃越亮”。既然叫它叫“谈年饭”,那就还得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当然也少不了红包这个激励的东西了。

  怎么样,听了那么多的介绍,有没有兴趣来我老家湖北游玩一番,体验一下我们湖北人民的热情吧!

春节的日记 篇3

  年,总是伴随着轰轰烈烈的鞭炮声、孩子们肆意的欢笑声以及每家每户腊肠味的飘出而到来。这个时候的人们是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

  过年最不能缺的就是中国传统食物--饺子。包饺子之日就是妈妈大显身手之时。葱姜大料一个也不能少,然后就是主要的两个材料:面和馅了。妈妈和姑姑一起包饺子,俗话说得好“两人合作,干活不累。”她俩一个擀饺子皮,一个包饺子馅,有说有笑,枯燥的劳动也因此变得有趣起来。

  老少爷们儿也不闲着,一个个都忙活着呢。生排骨,生牛肉,经他们手全变成了一道道美食,几家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孩子们举着糖葫芦东奔西跑,不知疲倦。孩子们的笑声,大人们的聊天声,柴火烧饭的噼里啪啦声,构成了我印象中的年。

  乡村的年总要比城里热闹得多。邻里之间交往频繁,彼此也是熟悉的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拿出自家的美食招待近邻。我最喜欢的事儿就是跑去邻居家吃他们的灌肠了。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村里的人渐渐都搬到了城里。饺子已经从自己包变成了去商场里买,菜也不自己做了,而是直接买现成的或去饭店吃。总之,年味越来越淡了。

  我还是希望一家子可以围坐在桌子前吃一口自己包的饺子,那才是春节的味道啊!

【【精华】春节的日记3篇】相关文章:

1.【精华】春节的日记8篇

2.【精华】春节的日记4篇

3.【精华】春节的日记10篇

4.【精华】春节日记9篇

5.【精华】春节拜年日记五篇

6.【精华】春节日记三篇

7.【精华】难忘的春节日记3篇

8.春节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