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时间:2024-06-29 17:39:42 数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

  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1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2

  1、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长10dm,宽6dm,高5dm.

  (1)做这个水箱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在这个水箱里倒入280升水,再把一个棱长3dm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箱中,水会溢出多少升?

  2、男生有48人,女生有36人,男、女生分别站成若干排,要使每排的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

  3、一根木料长3米,把它平均锯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木料长几分之几米?

  4、一个修路队修筑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74.8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8.2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少11.6米,第三天修了多少米?

  5、一个果园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底边长250米,高200米,如果每公顷可栽果树100棵,这个果园可栽果树多少棵?

  6、把一块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一个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锻造出的这块长方体钢板有多厚?

  答案

  1、(1)220dm3(2)7升

  2、(1)12人(2)男生4排女生3排

  3、每段占全长的1/2,每段木料长1/8米

  4、71.4米

  5、500棵

  6、6.4厘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相关文章:

[精选]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5-03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3-07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05-11

数学知识点归纳11-19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0-17

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0-18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12-14

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07-28

初三数学的知识点归纳06-13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