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1
两角和公式
sin(A B)=sinAcosB 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 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 sinAsinB
tan(A B)=(tanA 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 tanAtanB)
ctg(A B)=(ctgActgB-1)/(ctgB ctgA)ctg(A-B)=(ctgActgB 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 cosA)/2)cos(A/2)=-√((1 cosA)/2)
tan(A/2)=√((1-cosA)/((1 cosA))tan(A/2)=-√((1-cosA)/((1 cosA))
ctg(A/2)=√((1 cosA)/((1-cosA))ctg(A/2)=-√((1 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 B) sin(A-B)2cosAsinB=sin(A B)-sin(A-B)
2cosAcosB=cos(A B)-sin(A-B)-2sinAsinB=cos(A B)-cos(A-B)
sinA sinB=2sin((A B)/2)cos((A-B)/2cosA cosB=2cos((A B)/2)sin((A-B)/2)
tanA tanB=sin(A 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 ctgBsin(A B)/sinAsinB-ctgA ctgBsin(A B)/sinAsinB
圆的公式
(1)椭圆周长计算公式
椭圆周长公式:L=2πb 4(a-b)
椭圆周长定理:椭圆周长等于椭圆短半轴的半径(2)πb)加上椭圆长半轴长度的四倍(a)与短半轴长(b)的差。
(二)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面积等于圆周率(π)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虽然上述椭圆周长和面积公式中没有椭圆周率T,但这两个公式都是通过椭圆周率T演变而来的`。常数为体,公式为用。
椭圆的长半径x短半径xPAIx高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2
表达式:(a b)(a-b)=a^2-b^2.两个数和两个数差的积等于两个数的平方差,称为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公式运用
可用于含有根号的`分母:
1/(3-4倍根号2)简化:
1×(3 (3-4倍根号2)^2;=(3 (9-32)=(3 4倍根号2)/-23
[解方程]
x^2-y^2=1991
[思路分析]
用平方差公式求解
[解题过程]
x^2-y^2=1991
(x y)(x-y)=1991
因为1991可以分为1×1991,11×181
所以如果x y=1991,x-y=1,解得x=996,y=995
如果x y=181,x-y=11,x=96,y=85也可以是负数
所以解有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或x=-996,y=-995
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或x=-96,y=-85
有时要注意加减过程。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3
1.数列解三角形
在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问题中,数列和解三角形的知识点处于非一即彼的状态。近年来,大题第一题的特点是数列两年解三角形轮流来,xx、xx年大题第一题考数列,xx年大题第一题是解三角形,所以预计xx年大题第一题可能还是考三角形。
数列主要考察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的求和。
解三角形主要考察解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2.【立体几何】
高考在第二或第三个问题的位置检查三维几何问题,主要检查,主要测试平行、垂直的空间线表面证明,寻求第二个角度等,问题相对稳定,第二个问题需要合理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正确计算。
3.【概率】
高考在第二或第三个问题的位置测试概率问题,主要测试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两种分布、超几何分布、回归分析和统计,近年来概率问题的年度考试角度不同,问题干长,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需要正确理解问题的意义。
4.【解析几何】
高考在第20个问题的位置考察了一个分析几何问题。主要考察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轨迹方程、参考、指定值和值范围,通过点的坐标操作解决问题。
5.【导数】
高考在第21题的.位置考一个导数题。主要考查包含参数函数的切线、单调性、最值、零点、不等式证明等问题,包含参数的问题一般比较难,是最后一个必须做的问题。
6.【选做题】
今年的高考几何证书选择已经删除,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坐标系和参数方程问题,另一个是不等式选择问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主要考察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应用和范围的最大值;不等式选择主要考察绝对值不等式的简化,要求参数的范围和不等式的证明。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4
1.你掌握了平面上空间图形的直观画法吗?(斜二测绘法)。
2.你掌握了线平行和面平行的定义、判断和性质定理吗?线平行、线平行和面平行在解决几个问题中的应用是什么?每个平行之间的转换条件是什么?
3.你还记得三垂线定理及其反向定理吗?你知道三垂线定理的关键是什么吗?(一条、四条、三条垂直、柱即面垂直线是关键)一条四条直线,柱是关键,垂直三个地方可见
3.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中有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很容易混淆;表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很容易错误地将条件记录为一个平面中的两条交叉线与另一个平面中的两条交叉线分别平行,导致证明过程跨度过大。
4.要求两条异面直线形成的角、直线和平面形成的角和二面角,如果要求的角为90°,那就别忘了还有一种求角的.方法,那就是证明它们是垂直的。
5.使用平移法解决异面直线的角时,必须注意平移后得到的角等于所得角(或其补角),尤其是题目告诉异面直线的角时,应用时必须从题的意思出发,是用锐角还是补角,还是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6.你知道公式:和中每个字母的意思吗?能熟练运用它们解决问题吗?
7.两条异面直线形成的角度范围:0°《α≤90°
直线和平面形成的角度范围:0o≤α≤90°
二面角平面角取值范围:0°≤α≤180°
8.你知道如何使用异面直线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吗?
9.平面图形的转、立体图形展开等问题,要注意翻转、展开前后几何元素的不变量和不变性。
10.立几个问题的解决分为三个环节:作、证和计算。你只关注作和计算,而忽略了证的重要环节吗?
11.棱柱及其性质,平行六面体及其性质。你掌握了这些知识吗?(注意用向量解决问题)
12.球及其性质;经纬度定义易混。经度为二面角,纬度为线面角和球面距离;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总结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08-31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10-10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08-21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热]08-30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10-18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合集2篇10-24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05-08
高考物理复习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06-10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