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1
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S=a2/2,S=ch/2=c2/4(其中a为直角边,c为斜边,h为斜边上的高)。
面积公式
若假设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分别为a,b,底为c,则可得其面积:
S=ab/2。
且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底边c上的`高h=c/2,则三角面积可表示为:
S=ch/2=c2/4。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质:稳定性,两直角边相等直角边夹一直角锐角45°,斜边上中线角平分线垂线三线合一。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2
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1、按是否共面可分为两类:
(1)共面:平行、相交
(2)异面:
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用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2、若从有无公共点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
(1)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相交直线;
(2)没有公共点——平行或异面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3
不等式的证明
(1)不等式证明的依据
(2)不等式的性质
(3)重要不等式:
①|a|≥0;a2≥0;(a-b)2≥0(a、b∈R)
②a2+b2≥2ab(a、b∈R,当且仅当a=b时取“=”号)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1)比较法:要证明a>b(a0(a-b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
(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依据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不等式,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综合法.
(3)分析法:从欲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分析使这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需条件已判断为正确时,从而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分析法.
证明不等式除以上三种基本方法外,还有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4
1.数列的函数理解:
①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定义域和值域上。数列可以看作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_或其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其中的{1,2,3,…,n}不能省略。
②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是重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列也不例外,通常也有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其中解析法包括以通项公式给出数列和以递推公式给出数列。
③函数不一定有解析式,同样数列也并非都有通项公式。
2.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
数列通项公式的特点:
(1)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
(2)有些数列没有通项公式(如:素数由小到大排成一列2,3,5,7,11,...)。
3.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特点:
(1)有些数列的递推公式可以有不同形式,即不。
(2)有些数列没有递推公式。
有递推公式不一定有通项公式。
注:数列中的项必须是数,它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5
导数的应用
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确定函数在其确定的`定义域内可导(通常为开区间),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研究在零点左、右的函数的单调性,若左增,右减,则在该零点处,函数去极大值;若左边减少,右边增加,则该零点处函数取极小值。学习了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个有关导数和函数的综合题来检验下学习成果。
2.生活中常见的函数优化问题
1)费用、成本最省问题
2)利润、收益问题
3)面积、体积最(大)问题
【高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10-30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12-17
上学期数学教学总结11-13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5-15
高二数学的知识点总结03-29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精品5篇)03-28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5篇02-10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2篇02-20
高二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3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