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风俗作文端午节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1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个棕香飘荡的时节,又到端午节了吗?往事似乎还很清晰,思绪飘了好远,飘回了那年的端午节……
“哦,摘粽叶喽!”顽皮的孩子们坐在摇摇晃晃的自行车后座上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声音响遍了清晨的大街小巷。是啊,该摘粽叶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麻麻的粽叶颤动着晶莹的露水长满了湖畔。穿着T恤的小孩子们跌跌撞撞地走向湖边,小手轻轻抚摸着粽叶,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粽叶的清香,立即心旷神怡。妇女们谈笑风生,随手摘下几片艾叶,戴在耳边。成束成束青翠欲滴的粽叶被放在自行车后座上颠簸着带回家,欢声笑语像清晨的初阳斜斜的洒落。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粽叶遍地的小河旁,缓缓行走……
青翠的粽叶在家乡老人的手中轻轻旋转,光滑的粽叶被捏成锥形,撒入一小把莹白的糯米,放上几个大蜜枣。几转,几捏,粗糙的大手娴熟地转动,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大功告成。再倒入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煮,粽子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原有的青翠变成深绿,顺着热气,飘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种子被捞出来,冒着热气放在盘子上,水汽顺着深绿的棕皮滑下来,有一种“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境。袅袅的热气让人心里一暖,咬一口,香甜的糯米点缀着几颗蜜枣,还带着粽叶特有的清香,“浓缩”于舌尖,化成了满嘴的甜,满心的暖。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粽香飘荡时,渐行渐远……
家乡的端午节啊,香甜的粽子,我常在梦中,将你深深思念。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我们家乡,这一天人们都要吃香喷喷的粽子。
传说这一习俗是纪念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得知自己的国家即将灭亡,带着悲愤投入汨罗江中,为了让屈原的身体不被鱼儿啃食,人们便往江中投粽子,于是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那一天,外婆可忙碌了,我也尾随其后,和外婆一起作准备。粽叶、糯米、红枣、红豆、绳子等材料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包粽子了。我开始我学着外婆的样儿,把一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为粽叶娃娃喂饱了糯米。可谁曾知?这个“胖娃娃”我一个没握住,糯米便各奔东西,有的糯米调皮地飞了出去,有的却一不留神掉在了地上,还有的则是赖在粽叶上不走了。我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所以然来。外婆看见我那狼狈的样儿,笑着指导:“这个包粽子啊,要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加入适当的糯米,多了会包不住,外婆一边说着一边跟我比划。可没等她说完,我便再次迫不及待地尝试起来。
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再经历过失败后,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糯米不能多,馅不能太满,粽叶之间包裹紧密。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件还算满意的作品。
端午节除了包粽子,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如插艾叶、戴香囊等。
粽子飘香,情意浓浓,家乡的端午节真令人难忘。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每听到这首儿歌我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了。
端午节这天不仅要赛龙舟,而且要吃粽子。听奶奶说,端午节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官员,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所提出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最终国家要灭亡了,屈原就选择了跳江自尽,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它的身躯,每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扔粽子到江里,还要赛龙舟,之后并将这天命名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早晨,妈妈正在包着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围在妈妈的身旁,拉扯着她的衣袖:“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吃上热乎的粽子啊?你看我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我看你不是饿了吧,你是不是馋粽子啦?放心,一会儿就能包好了。”妈妈回答了我的话语,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出三片粽叶叠在一起,手再一转,围成了一个小漏斗的形状,然后刚把米放进去。哈,如此简单!可好景不长,糯米们太顽皮,不听话,竟然跑出来了。“咦,怎么漏了?”我自言自语。妈妈在一旁默不作声,专心地包粽子。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没有圈好,糯米馅儿从洞口“溜走了”。
粽子包好了,我就开始围在锅边,时间就好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着。“我忍不住问了妈妈什么时候才好呀!”“时间还早呢!”听到这句漂浮不定的话语,我的`心“凉”了”。
终于,粽子煮好了,香气迎面而来,撕开粽叶,咬上一大口甜甜的红枣的气味拂过齿间,真是满足!
端午节匆匆溜去,但节日的气氛仍然还在。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4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赛龙舟……”欢快的童谣送来了端午的气息。镇江的端午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让我来跟你说一说。
端午节天刚亮,妈妈和外婆就开始忙碌了,把全家动员起来,开始喷洒雄黄酒,墙上、地上、门上都要喷一点,孩子们要沾一点雄黄酒抹在额头和手心上,大人们则要喝一小杯酒,为了解五毒,当天戴上五彩绳,门上挂大蒜,这是为了预防鬼怪来抓走小孩子。
太阳爬上了天正中,是包粽的.时候了。粽子的口味南北有别,北方喜欢加咸肉、咸蛋黄等咸味儿的;南方则喜欢加红枣、花生、红豆等甜味儿的,我呢?可盐可甜,只要是粽子我都爱吃。将新采来的芦苇叶在沸水中浸泡,取三四片叶皮,相互压叠着排好,剪去根部的硬壳,围成一个中空的圆锥,放上2/5容量的米,压实,再放入相应的馅,接着填满米包好,最后用绳子围上一圈,系紧,一个个粽子土兵就排好了!粽子不仅可以吃,还要投入汨罗江里,吃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投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他的尸体。
远山渐渐吞没了太阳。下午前,龙舟赛也要开始了,一个个队伍整装待发。一声令下,一个个龙舟以箭的速度飞了出去,动作是那么整齐,口号是那么响亮!每个队伍都很卖力,因为第一的人可是代表着这一年的好运气啊……
家乡的端午,透着浓浓的地方味,这味道将一直伴随我的成长……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5
端午节,一听到这个节日,脑中第一浮现的就是好吃的粽子,虽然这个节日里还有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
说到粽子,还和一位爱国诗人有联系呢,他就是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他在五月初五跳江只杀。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便用竹筒装米扔到江里,让鱼虾吃。自此以后,没到5月初五,为了纪念屈原,人们都把米倒入江中,给鱼虾吃,再后来,就变成了美味的糯米粽子。
小孩子最馋粽子,也不是再想着纪念屈原了,只是好吃,各式各样的口味,豆沙、腊肉、枣子……各种各样的形状,大的、小的、一串的……都是那么好吃,我还包过粽子,还挺难的'。
包粽子是学校组织的端午节活动,大家都拿着材料来到食堂包粽子。粽叶长长瘦瘦的,比较硬,材料还有糯米,腊肉,一卷线。开工!我拿两片粽叶,稍稍有一点放在一起,裹成一个锥形,就能往里放糯米了,再放些腊肉更好吃,到这儿,一起都还算简单,但接下来……接下来要用上面的叶子给粽子封口,再用线捆起来,我把叶子往下摁,口封上了,线捆,却怎么也摁不住,总是要漏,这好了,那儿又开了,我就给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哪漏使劲绑哪,最后打个结完事!
成果嘛,可以说是非常的丑,换个人可能不知道这是粽子,还会问一句,绑的是啥?
我又试了试,效果不用说,如果刚才那个是第一奇葩,这个就是并列,哎,包粽子太难了!
虽然粽子难包,但大家还是很喜欢粽子,很喜欢过端午。
【家乡的风俗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7-28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5-20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6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30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4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7
家乡风俗作文06-29
家乡的风俗02-21
家乡的风俗节日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