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写景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11-14 12:30:17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合集)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5篇(合集)

家乡的风俗作文1

  今年放假我可以回老家了,还能在那里过年呢!我见爸爸把“福”字贴倒了,就赶紧说:“贴倒了,贴倒了!福字贴反了。”爸爸不慌不忙地说:“没贴错。因为福到我们家了。”爸爸开始贴春联,我大声读出春联上的字:莺歌燕舞春无限,雨顺风调岁有余。原来贴春联,贴福字也有讲究啊!

  奶奶在屋里大声呼唤我:“孙女,快来,奶奶给你发红包啦!”我听了,迅速跑过去,跪下来给奶奶磕头,说:“祝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奶奶高兴地合不拢嘴,赶紧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我打开一看,哇,三张崭新的“毛爷爷”!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好奇地问奶奶,过年为什么要给小孩子发压岁钱呢?奶奶说:“从前啊,有一个富贵人家,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孩子,不愿意被一个叫岁的怪物变笨,就让小孩睡觉,大人熬夜。这时,来了一个道士,让大人把钱装到红袋子里,在把红袋子放在枕头旁,这样可以免除灾难。大人照办了,果然孩子就没事了。后来,这个习俗就被延续了下来,变成了现在的`守岁,给红包了。”哦,原来是这个来源啊。

  晚上,大家一起围坐在桌旁吃年夜饭,包饺子,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迎新年。

家乡的风俗作文2

  我的家乡是陇南,说起家乡的风俗,我想最有趣的最值得说的,就算是举办婚礼了吧。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十分重视。在举行婚礼前,双方的父母忙前忙后的,发喜帖办嫁妆等等。买来的嫁妆先放置在女方家里,到了新娘出嫁的那一天才一起送到男方家里。最热闹的还是举办婚礼的那天。那天的一大早,新娘在女方家梳妆打扮,等待新郎的到来。新郎到来以后,新郎、新娘一起走出女方的'家门时,新娘用手捂住脸轻声的哭泣,表示对娘家的留恋,而女方家的和新娘同辈年龄小的男子就轻拉着新娘,表示舍不得姐姐出嫁离开家,而新娘必须给男子红包,以表示吉利。新娘出门时用雨伞或头巾把脸遮住,当接新娘的队伍开始走时,女方家里人就开始放鞭炮。另外,新娘还带去几位年轻的女子,表示陪嫁。男方去接新娘回家时,一般来说都不超过中午十二点钟。如果在同一条街上,有两户人家娶媳妇,谁先娶回来得快,就意味着谁先得孙子,先发财。所以娶新娘,娶回越早越好,如果新娘去新郎的路上,要过桥的,新娘必须往水里抛几枚硬币。新娘到男方家后,新房里的蚊帐是由男方的舅母或婶婶帮挂的,一边挂一边还说一些吉利的话,男方的父母给挂蚊帐的人一个红包。

  在喝喜酒的时候,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得到一个对于他们来说是数目不小的红包。

  家乡的风俗除了举办婚礼是有趣的以外,其他的像三月三、端午节等等,也非常有趣,有机会再给你们介绍。

家乡的风俗作文3

  我的家在福建晋江的一个小村子上,那里便是“三乡村”。那里虽然没有大城市繁华,却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尤其是过年时我们的"跳火群”。

  说起跳火群在我们家乡可是家喻户晓。家乡的男女老少都要跳火群,跳火群在我们那儿是一般指跨年的意思,所以也可以叫跨火群。当我们跨过去的时候,代表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也代表来年万事如意,步步高升。

  但是跳火群也有它自己的规矩:小男孩跳火群时必须要爸爸或者爷爷抱着跳过去。而在我们那里女人和小女孩是可以免掉这个隆重的仪式的。如果你怀着好奇心也可以去试一下。

  在我的家乡不只有跳火群,还有放烟花和放鞭炮这个重要的事情。这件事对于大人来说,可能毫无在意,可这件事对于小孩子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当我们要去买烟花时,隔壁家的小孩都不忍投入,羡慕的目光。

  当你吃完饭走出门就会被这个场景所吸引:小孩们有的追逐打闹,有的在玩仙女棒有的在放烟花还有的爬到屋顶上仰望缤纷多彩的天空。最让人吸引的.地方就是那美丽的夜空了。夜空中原本似湛蓝,但因为许多烟花的到来,而变得独具一格。天空中点缀着无数的花朵,让人不由得多拍几张照。

  除此之外,我们家还有许多的美食和风俗。虽然我的家不起眼,但是它有它独特的特点。

家乡的风俗作文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讲述的就是中秋节明月当空的景象。

  中秋节有许多习俗、祭月、赏月、团圆吃月饼……其中流传最广的想必就是吃月饼了。

  月饼可大有故事,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双圆的意义,把月饼叫作是“团圆饼”,月饼成为必备的祭品,人们拜月之后把月饼分而为食之以求团圆。

  月饼种类有很多:冰皮月饼,冰冰凉凉的皮裹着冰冰凉凉的'馅,皮一破,里面的馅就流了出来。双黄莲蓉月饼,软软的皮里面有甜甜腻腻的莲蓉,莲蓉里又包含了咸香的咸蛋黄,配着茶真是再妙不过了。五仁月饼是老一辈人的最爱,烤得硬硬的,皮下是硬的坚果馅,一口下去,坚果的香与月饼皮的甜合并起来,直往嘴里冲。

  我只吃过一种冰皮月饼,是榴莲味的,它只有鸡蛋那么大,我咬了一小块它的皮,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那流沙般的馅已经涌了出来,我只好把馅吃完,再品尝那软软糯糯的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我们一定要把这种习俗继续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它坐落于湖南东南角——安仁县,不仅拥有着“油菜花之乡”的称号,而且是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地区域。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来品味我家乡的风俗。

  在一年当中,我们不能不说一下春节。在腊月期间,这里的人们不同于湖南其他地区,并不做腊鱼腊肉,而是做油炸豆腐和猫鱼豆腐。每当大年夜,父母将一道道美味佳肴摆在桌上,那一道道美食令我们流连忘返。而这油豆腐和猫鱼豆腐便是我们争抢最为激烈的目标。一家人就这样促升着感情。当然,这压岁钱可是不能不领的哦!这里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期许,同时鞭策着我们一年当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初一早上,我们这里得吃斋饭。因为这一天,我们要祭祀祖先,祈求平安。在祭祀时,有三样东西必不可少:猪肉、米酒、羊肉。同时,祭祀要在正午到临之前完成,否则就会犯了大忌。这天老爷将会降下惩罚,带来噩运。初二,才是正儿八经地过大年。这一天,我们要宴请四方,将长辈邻居一起请进来。吃饭时,长辈不动筷子,我们小孩晚辈是不能动筷的,而长辈之中以舅为大叫做——天上爱的雷公地下的舅公。

  所以,只有他动筷子了。我们才能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些便是我家乡的一些风俗,这些也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有兴趣者,请过来找我,我将把我所知的,尽数与你分享。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每个人的家乡应该都有一些特别的风俗。

  我的家乡——华港,是江苏泰州的一个小镇。没错,这里有白墙红瓦,有小桥池塘,可所谓诗情画意。

  我们这春节前最热闹的`一天就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们都会去买糖果等一些过年期间要用的东西,而晚上我们则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并喝守岁酒,看春节联欢晚会。

  每次除夕,我都激动得睡不着觉。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会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并且我们里华人过节日最离不开的就是鞭炮了,在春节期间我醒来都是被鞭炮叫醒的。一吃完早餐,我们小孩子都会不约而同的排成几个小分队出去拜年,而我们回来会收获满满,会有许多五彩缤纷的糖果,有巧克力……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节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元宵节就应该吃元宵(汤圆)。我曾经在一次包元宵中问过爸爸:“元宵节为什么是吃元宵?”爸爸这样跟我说道:“吃元宵是从古至今留下来的规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你知道元宵为什么是圆的吗?”我说不知道,他又说:“元宵之所以是圆的,那是因他他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知道了吗?”我恍然大悟,说着说着奶奶已经将煮好的汤圆盛出了锅。因为有自己包的,所以感觉这汤圆格外的圆,也格外的甜。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欢。经典永流传,让我们把这种习俗传承下去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7

  我们家乡也没什么风俗,大概唯一不变的风俗就是春节打麻将了吧。

  每逢新春佳节,普天同庆,家家户户都闹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火红的鞭炮在空中翩跹起舞,火星落地生花。喜悦的气氛传遍了大街小巷,整个富阳都一派喜庆的氛围,好不热闹。

  我的老家,临江,在春节有个奇特的习俗。当别村的人都在和家人团团圆圆的'时候,村里的人们总是会零零散散三五成群地聚到一起打麻将。很多同学有疑惑,春节不是应该家人聚在一起共同欢乐度过的吗,怎么会出门打麻将呢?这恰好是我们村的特别之处了。打麻将在我们村寓意着团结合作,在来年富富贵贵,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每当春节的夜晚,我的邻居们都会聚集在麻将桌旁,共度春节。

  每到那个时候,夜色朦胧,有时天空会飘起一点小雨,渲染着神秘的气氛。热腾腾的开水配上上等的安顶茶叶,飘散出浓醇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声“胡了!”表达着村民多大的喜悦呀。

  打麻将的传统虽然在我们这代年轻人这儿渐渐淡了下去,但是在老一辈那里却炉火纯青。这是我们村长久以来的习俗,却随着世事变迁而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惋惜的结果啊。想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我们身边不断地有传统在无声无息地消失着,而我们却不懂得怎么去保护它们,那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啊。

  传统值得我们珍惜,更需要我们传承。

家乡的风俗作文8

  今天是元宵节,民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坐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由于过元宵节家长们给我们买了许多烟火,有小蜜蜂、手榴弹、闪光雷、小雷公、飞毛腿导弹、摔炮…… 我的全家手牵着手,在大街上快活地走着。边走边放我们自己的烟火,

  我们走在路上远远地看见烟厂家属院正在放烟火,我一家来到北关烟厂家属院门口那里的烟火有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比如:土花,放在地上,好似一座座小火山喷出金火焰,又好象一棵棵金黄金黄的麦穗在朝大家招手哪;“小地鼠”头朝上,导线就像地鼠的尾巴,点燃导线,

  地鼠就“瞅”的一声飞到半空,紧接着“啪”的爆炸……看的`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最后由四个“孔雀开屏”一齐点燃,似乎百只孔雀一齐开屏,好看极了! 然后,我们打着面的从康庄市场到菏泽唯一的立交桥——双河集立交桥,在人民路上我们看到有许多由彩灯编织成的动物路灯,

  中华路尤为热闹:鲁能广场有大型歌舞晚会,天香公园门口人山人海,园内的树木都被挂上了五彩斑斓的彩灯,更有几分韵味…… 最后我们回到家,正好赶上了中央台的元宵晚会——《健力宝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颁奖晚会》。 于是大家伙又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起精彩的电视节目,

  当看到郭东临表演的空中飞人时,笑的大家合不拢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渐渐地夜深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将要在零点的钟声中消逝……

家乡的风俗作文9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虽然各地都有风俗习惯,却不尽相同。今天我想介绍的就是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包饺子。

  春节吃什么主食呢?有的地区吃汤圆有的地区吃饺子。我的家乡在东北,不同于南方,北方人过年是吃饺子的。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包各种馅的饺子,有芹菜馅、白菜馅、韭菜鸡蛋馅……我最爱吃的就是东北特色的.酸菜馅饺子了。

  饺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准备好面粉,往面粉里加入温水,不断搅拌至棉絮状就可以揉面了,揉成一个大面团后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压成面饼放在一边。再把之前买的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剁成馅,前期工作就做好了。之后就是把馅放在面皮上,把面皮合上捏紧,重复多次,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就包好了。

  北方人还喜欢在饺子里放点东西,有的人家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因为花生又叫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的往饺子里放硬币,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每年我们家包饺子的时候都会放俩硬币,只是每次都被爸爸吃到,真是让人羡慕。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之一,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红红火火的春节;全家团圆的元宵节;喝菊花酒的重阳节;赛龙舟的端午节;团圆赏月的中秋节……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为传统的节日,在春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蘸饺子的.醋也要放一些蒜粒,让人们都忍不住多吃一些饺子。

  在过年的前几天,小孩子都要去买一些玩具,小女孩买一些娃娃、花灯;小男孩都买爆竹什么的。大部分小孩子们都买糖,买了一大袋子水果糖和牛奶糖。糖的形状有长方形和圆形的,又甜又黏,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了。

  在除夕的时候,真热闹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买的衣服,门上贴上对联,还要贴上大大小小的年画,还要把“福”字倒着贴,说明“福到了”。

  除夕晚上,家家熬通宵,炮竹声连绵不断。在外面玩的人都要回家吃个团圆饭,大街小巷里连个人影都没有了。

  到元宵节的时候,春节又到了一个高潮。正月十五的时候,到处都张灯结彩,大大小小的花灯叫人眼花缭乱,大街上像办喜事,各家各户都要挂几个花灯。大街上还有猜灯谜的,猜对了还有奖品拿。

  过完年后的我们都又长了一岁。大人们又忙了起来,工作的人都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上学的也都去上学了,大家又开始忙起来了。新的一年,人们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憧憬。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离家三里远,别是异乡风。”玩的祖国没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故乡的清明节虽然沉浸在敬佩与思念之中,但还有些繁忙。

  清明节的早晨,回想起来是阴天,人阴沉沉,天阴森森。家门口的老桂树的一片树叶上,一滴露珠悄悄地滚落到小水洼里,油菜花随着风左右摇动着。奶奶早已起来将祭祖宗的菜肴端在一张单独的餐桌上,摆上两大碗米饭和两双筷子。在桌子正前方放一沓黄纸,是用来磕头的。到了十点左右,我们家就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在黄纸上磕头。我们磕头时会说一些希望老祖宗祝福自己的话。

  我们吃完午饭后,爸爸妈妈就带我去革命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讲述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听完后会默哀一分钟。结束后,天气略微好了些。我们去了一座小山上拔野蒜,野蒜很好找,基本在半山腰那块,一小片一小片的出现在我的眼前。拔野蒜时,要把白白圆圆的根部一起拔起来,断了也没关系。我外婆做的野蒜饼不油不腻。充满野蒜味,对我来说,是家乡的`味道。

  到了晚上,就有些热闹了。庙会上,灯笼挂在摊子上,串在线上;玩意儿摆在摊子里,放在小桌上;人走在庙会里,走在街道上。街上人来人往,不像以前车水马龙。孩子们在街上左右奔跑玩耍,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挑选自己心仪的物品,老人们没什么兴趣,只是来凑凑热闹,聊聊天的。

  清明节过后,人们渐渐从思念中出来,回到了原来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在一年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又会干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毋庸置疑——是春节。

  盼啊,等啊,终于盼来过年。我记得去年的大年初一,天气格外的晴朗,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晰。早晨,到处红红的鞭炮纸,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是喜迎新春的红红的对联。

  在正月初一的下午,我当然会和妈妈一起快快乐乐地包饺子,切一块雪白的和好的.面,通过仔细地捏,轻轻地搓,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接着将这些小面团擀成圆形的薄片儿,那就是面皮。饺子最重要的还是馅,馅是很讲究的,取新鲜的猪里脊肉,都拍碎撒好葱花,在这里要拿几个硬币包起来,谁吃到了就会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把饺子放进锅里后,我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便和爸爸一起出门放鞭炮。

  爸爸点上火说:“准备好了,要开始了,快捂住耳朵!”我还没反应过来,淘气的鞭炮就“噼里啪啦”一顿响,饺子也快煮好了,我和爸爸准备收拾好后,去买个东西。

  我们回家后,“哇,好香啊!”我和爸爸冲进厨房,却没有直接吃,而是拿出也不知道多久的泡蒜。“嘿嘿,没有泡蒜的饺子是没有灵魂的!”我边嬉笑着边吃着。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每听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起春节的好。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我的家乡在温州市平阳县,在过年的时候是很有年味的: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腌炝蟹;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掸新;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拍全家福;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分岁酒;在平阳,有一种年味儿叫办年货……在平阳,还有一种年味儿叫吃酱油肉。

  每当快要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都会回温州。因为溧阳和温州隔得比较远,早上出发,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上五六点钟了。此时已是吃饭的时候,而在众多海鲜和菜面前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道炒包菜,而那道炒包菜里总是会加入一些东西一起炒,使他的色、香、味大幅提升那就是酱油肉。

  在餐桌旁坐下,第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就是酱油肉的味道,一口下去肥而不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一口包菜一块肉。这是炒包菜的最佳吃法,就像生菜包着烤肉的吃法一样,酥脆爽口的包菜配上紧实Q弹的猪肉,脸上怎么不会浮现出幸福的'表情呢?小孩子们都忍不住不顾吃相的大口吞咽着。

  第二天,奶奶走到后院我跟了上去,发现竹竿上吊着一条一条的酱油肉。奶奶说:酱油肉是用猪肉放在酱油中浸泡,然后晒干而成的。过去,在晒这些腊货的那个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满铁钉,上面挂着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自做的酱油肉、酱油鸡味美质优,所以即使市场里有现成的卖,奶奶还是愿意自己动手晒。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的家乡还有什么风俗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隆昌县,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是——舞龙,在每年最热闹的时候,也就是正月初八,家乡的舞龙表演特别隆重,也极有特色。

  这一天是县城出大龙的日子。全县十八个乡镇,就有十八条彩绸做成的大龙,游走于县城大街。四面八方。城里乡下,就连临近的市县的人们,都纷纷闻名赶来一睹热闹。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龙灯翩翩起舞,大家扶老携幼,源源不断地赶来。街道两旁的人欢呼着,簇拥着,赞叹着,有些人迫不及待,或是觉得不过瘾,居然向龙跑去,用手触摸着龙体,有的在龙腹下穿行,跳跃。据说摸了龙体可以让人免去病痛,给人带来好运。舞龙用的拜龙台建在城中心的人民广场。台后有两条十几米的彩龙相拥而成的.柱子,更显得气势不凡。台上站着一排领导、贵宾,专门等着五彩龙来,给它们“点睛”。据说龙眼都由领导亲自点画。这足见画龙点睛的意义。

  演出最先是双凤的两条凤,最后是龙市镇的大彩龙,先凤后龙,可见其龙凤呈祥的蕴意。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展示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建设家园,把家乡的民风民俗继续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一项独特的风俗活动:做艾叶斋。

  艾叶斋又名青团,艾叶粑粑,它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有一次,我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做艾叶斋。先将采来的`新鲜艾叶洗干净,放入加了食用碱的开水中冲洗,捞出来沥干水放置一旁。糯米粉和米粉按1.5:1的比例混合,再将艾叶按1:1的比例与粉掺和,用手大力按揉,直到艾叶都碾碎成绿色的面团,再揪下一块大小适中的面团放在手心揉成扁圆的球形,但无论我怎么揉,和父母做的相比,我做的简直是歪瓜裂枣。

  我们家吃的一直是没有陷的,有些人家会包上馅料,虽然加上馅料更有风味,但我还是更喜欢原味。

  把做好的艾叶斋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往往这时,我会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一块,吹一吹就直接往嘴里送。或蘸上豆粉、白糖都是不错的选择。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气息。再配上它翠绿的颜色和清新的香气,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风俗各不相同,不同时空,不同快乐,每种风俗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并存在着。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6

家乡风俗作文06-29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7-1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7-30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07-28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05-20

家乡的风俗作文06-17

家乡风俗作文05-13

家乡的风俗02-21

(荐)家乡的风俗作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