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科考试>语文>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时间:2024-04-30 12:55:18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1

  (1)《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念奴娇》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苏轼《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6)《永遇乐》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2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3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12-07

高一必修二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04-19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实用)02-05

高二数学复习知识点(精选9篇)11-09

高二数学复习知识点9篇11-07

高二数学复习知识点(9篇)11-08

高二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12-18

初二语文复习知识点03-14

高二数学复习知识点集合9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