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指导[共15篇]
中考复习指导1
【考查要点】
语段综合考查是文章整体阅读的浓缩,立足于段。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主要的考查点有: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②理解和运用词语、成语;③寻找关键词语和句子;④调整句子顺序;⑤句子归位,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⑥语段的基本内容;⑦语段涉及的知识扩展;⑧语段内部词语、句子的表达效果等。
【知识疏理】
20xx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语段综合考查方面,主要涉及这样一些知识点:根据拼音写字;寻找关键词;词语替换;词语、成语填空;语句归位;重点语句理解;句子修改;句子顺序调整;句子续写;根据语境写话;知识扩展;语意理解等。
【试题特点】
20xx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有填写题、问答题、改错题、选择题、想像题、复位题、扩展题等。
【解题导引】
例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⑴~⑶题。
①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了情意。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阴,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②面对“非典”的袭击,一次无cháng( )的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③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⑴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入田字格中。
无cháng 的献血。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中“花”的理解。
⑶第②段句式不够整齐,语意不够连贯,请你修改。
语段综合考查主要涉及语文素养中的一些知识性内容,而且基本上在段内解决。因此解题时仍然要关注语段的基本内容,关注具体的语言环境,同时还要关注语段所牵连到的知识内容。
【常见失误】
解答语段综合考查试题的误区,就是没有把语段阅读看成是文章整体阅读的缩影,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应该把每一个考查项目都放在语段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
中考复习指导2
一、副词的分类
副词按词汇意义可分为:
方式副词:well,fast,slowly,carefully,quickly
程度副词:very,much,enough,almost,rather,quite
地点副词:here,there,out,somewhere,abroad,home
时间副词:today,early,soon,now,then,recently,still
频度副词:always,often,usually,sometimes,seldom,never
否定副词:no,not,neither,nor
疑问副词:where,how,why
其他:also,too,only
二、副词的基本用法:
1).副词是用来修饰形容词、其他副词,一般放在被修饰词之前.
He plays the piano very well .
2). 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常放在动词之后.
He got up quickly
3).enough 修饰adj /adv 时,放在其后.
He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 .
三、常见副词用法辨析
1.already与yet的区别
already用于肯定句句中,表示“已经”;yet用于否定句句末,表示“还”,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已经”
He had_____left when I called.
Have you found your ruler______?
2 very,much和very much.的区别
very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原级;much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修饰动词要用very much.
John is ____ honest.
This garden is_____ bigger than that one.
Thank you _____.
3.so与such的区别
⑴so修饰形容词或副词;such 修饰名词,My brotherruns so fast that I can’t follow him.
He is such a boy.
⑵so+形容词+a/an+可数名词单数
such+a/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
such+形容词+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
He is ___ clever a boy.=He is ____ a clever boy.
It is____cold weather.
They are _____good students.
⑶名词前有many ,much, few ,little (少量的') 用so 不用such .(多多少少仍用so)
但little 表示 “小的” 用such.
There are ___ little sheep on the hill .
4.also,too,as well与either 的区别
also,as well,too,用于肯定句,also常用于be动词,情态动词,助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as well,too用于句末;either用于否定句中,置于句末。
中考复习指导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受赵主任的委托和大家就中考复习指导在中考复习的使用及中考复习方面的问题做一交流,每年的中考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关心的一件大事。关于中考复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化学教师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在此就我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想法和建议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共同提高的目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教师认真研读考试纲要,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复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准确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首先明确考试纲要考试要求的目标层次,在116个考试要求中那些是知道层次,那些是认识层次,那些是理解层次,然后明确这些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分别分布在那些章节的考试要点当中,尽管纲要的板块结构与复习指导的板块结构互相对应,但是考试要求是从认知角度提出的学习目标,而复习指导是以学科知识为线索成体系编写的复习内容,二者相互联系,但有所不同。在明白这两点之后在复习过程中就能准确把握重难考点,对那些知道目标层次的可以一带而过,认识层次适当的加强。理解层次的重点攻克,这样才能全面复习重点,主次分明,从而既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又节约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二、学生全面学习考试要点、构建化学知识框架体系
由于会考指导的'复习是在学生全面学习课本知识之后进行的,会考指导的内容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机械再现,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低到高、又简单到复杂的知识梳理和重建。因此在复习会考指导上的内容是无论是教师讲解还是采取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一定侧重引导学生明确各知识点的脉络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的框架体系,让学生通过复习既能解释知识原因,又能应用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把化学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这样学生才会做一道题就会做一堆题就会做一类题,避免无休止的题海苦战。愉快高效地完成初三
化学中考复习。纵观初三化学知识共有5条主线:①、分子—原子—元素—离子物质的结构线;②、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表达系统线;③、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物质线;④、化学实验—科学探究线;⑤化学式计算---化学
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计算线。其他知识分布或穿插在五条主线
之中,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化学学科思维清晰线索完成对
学生学习高中化学课程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三、高质量的完成训练与提高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每一小节之后的训练与提高是根据考试要求的目标层次和考试要点设置的针对性练习题,一般情况下一个考试要求对应1—2道练习题,而认识和理解层次的练习题相对较多且难度较大,特别是针对重难考点或易错题型较多,难度较大。所以复习时要求学生灵活应用所复习的知识;高质量完成各个练习,再者每一个练习不仅要完成练习题本身,而且要进行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指导,真正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能力。
四、全面攻克初中化学的重点、难点及常考题型
尽管在全面复习扎实练习的基础,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毕竟中考还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为了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会设置一定量的有难度的题,这些题型是学生考取高分的拦路虎,因此在复习后期教师应明确化学中考的重难点及相关题型,进行再次强化训练。根据对全国中考多年的分析比较结合教学实际,针对以下18个考点的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而且有些作为较难题出现。
1.元素化合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2.原子结构→离子电荷、化合价→元素分类,3.元素分类、物质分类、原子离子分子构成物质,4.物质的反应关系,5.物质的转化关系,6.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的判断,7.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物质共存→离子共存,8.物质的推断,9.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0.物质除杂与提纯,11.质量守恒定律,12.微观示意图表示化学反应,13.函数图形题,14.天平平衡问题,15.化学计算,16.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化合价,17.综合性实验,18.科学探究。
以上18个考点的题型在会考指导的各章节均有分布,同一考点下的不同题型也有所体现。如:
物质推断题型
1.元素成分推断题
2.物质成分推断题
3.物质成分的定量测定
4.叙述型推断题
5.表格型推断题
6.框图型推断题
7.反应式推断题
8.流程式推断题。
科学探究
1.实验设计探究题
2变量探究题
(1)物质中某成分或离子作用的探究
(2)变量控制的探究(生锈、燃烧条件)
3.鉴别探究题4.物质成分探究题
(1)酸碱盐物质成分的探究
(2)气体成分的探究
(3)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探究
(4)物质元素成分的探究
5.物质纯度或含量的探究
6.化学反应探究题
7.物质性质的探究
8.物质变质的探究
9.金属活动性探究
10.装置探究题等。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
2.涉及体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4.图形结合的计算题
5.无数据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6.涉及数据分析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组多次、一次多组)
7.有关质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8.实验计算题等。
以上考点的题型可根据学生复习掌握的情况以专题的形式选择加强练习。
五、应对今年中考变化的策略
(一)建议化学教师从自己的专业责任出发要求学校保障课时
(二)引导学生明确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三)进一步提高复习的效率和针对性,那些是知道层次,那些是认识层次,那些是理解层次
(四)引导学生适应物理化学合卷考试
六、化学三轮中考复习建议
化学中考复习按照三轮进行。4月中旬完成新内容教学进入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完成会考指导的练习与讲解或者根据会考指导的内容结合教师自己的复习体系完成初三化学全部知识的复习。此阶段要达到① 全面系统的复习学科基础知识。② 根据考点扎实有效的练习与其对应的各种题型。③ 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模拟题的训练和讲解。
中考复习指导4
1.one与it 的区别
One 代替同类事物中的一种. 而it代替上文中出现的某事物.
This book is a good one . May I borrow it ?
2.some与any 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some用于肯定句,any用于否定,疑问句,条件句中.但在表建议的疑问句中,仍用some 代any. 常用于could / would / May 开头或what about /how about …. 的句中。
May I have some water ?
He asked me for some paper , but I didn’t have any .
3.many与much的区别
Many+可数名词的复数 Much+不可数名词 都相当于 a lot of +复数名词/不可数名词
注:a lot of 不能用于否定句中. 否定句中用many /much .
4.a few /few /a little /little 的区别
The story is easy to read . there are _____ new words in it .
Hurry up ! There is _____ time left .
5.each / every 的区别
each 表示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物中的每一个.而every 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物中的每一个.
There are trees and frowers on _____ side of the street .
______ student has read a story .
注:each 可以与of 连用, each of 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而every 不能与of 连用.只能放在名词前作定语.
Each of us _______(study )hard .
6.no one 与none 的区别
no one 表示没有人, 不能与of 连用. 而none of +复数名词/ 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常用单数。.
The boys were all tired , but _____ of them stopped to have a rest .
7.both /neither /either /all / none / any 的区别
There are many trees on ____ side of the river . A. both B.any C.either D.all
注: 1). both 的否定词是neither , all的否定词是none.
2).both of 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neither of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用单数.
Neither of the answers ______(be) right .
Both of my parents _______(be) workers.
3).词组
A) both …and …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同义词组:not only …but also … 反义词组: neither … nor …
Not only you but also she likes watching TV.= ____ you _____ she like watching TV .= You like watching TV , _____ _____ she .
B) either …or … 或者……或者…… , neither…nor… 既不……也不…… 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实行就近原则.
Neither you nor he ______ (be ) right .
One of Lily and Lucy is going to the park. = _____ Lily _____Lucy _____ going to the park.
C) either 也可用于否定句中的 “也”
D) neither 也可表示 “ 也不” 句型: neither … sb 某人也不怎么样.
If you don’t go there , _____ _____ I . (我也不去)
4) how many /how much 的回答:用none回答.
Who 的回答:用no one 回答.
What 的回答:用nothing 回答.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 __________.
Who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 _______.
A. None B.No one C.Nothing
8.other /the other /others /the others 的区别
注: 1) one …the other … 表示两者之间的一个……另一个……
2) some… others… 表示一些…… 一些……
3) another 表示三者以上的不确定数目中的另一个. 只能修饰可数名词的单数.
但 another +数字+ 复数名词= 数字+ more +复数名词 表示 “ 另外几个……”
Would you like ______ apple ?
I have two brothers , one is a teacher , _________ is a worker .
Some are cleaning the classroom , ______ are sweeping the window .
There are 20 teachers in our school . Eight of them are men teachers ,and _____ are women teachers
9.
Every one of us has seen the film .
Everyone should do their best .
10.复合不定代词.
注: 1.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用单数.
2.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时, 形容词放在不定代词之后.
3.动词不定式修饰不定代词时, 动词不定式放在不定代词之后.
4.复合不定代词用于反义疑问句中,
1)指人的不定代词, 其反义疑问句中的主语用he 或they .
2)指物的不定代词, 其反义疑问句中的主语用 it .
5.any ,anything ,anyone, anyboby 也可用于肯定句中,表示 “任何……/任何物/任何人”
Everything ______(begin ) to grow in spring , _______ _______ ?
Is there ___________(一些有趣的事)in today’s newpaper ?
I want something ________ (eat ).
中考复习指导5
对中考数学的备考复习,12日,长春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李春花老师为考生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复习数学切莫盲目拓展
20xx年长春市中考数学学科的试题命制,将严格遵循《数学课程标准》及现行华师版数学教材,严格按照《20xx年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指导手册·数学》所确定的内容范围及知识难度。
“因此复习阶段应充分提高复习的实效性,切不可盲目拓展,忽略基础,而应重点知识重点复习,把握范围,以点带面,注重思想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李春花说。
李春花提醒考生,在平时模拟训练过程中要避免一些“繁、难、偏、怪”题目的'出现,这样的训练不但没有发挥其激励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复习负担再度加重,学生也因此忽略了基础,忽略了重点,走向了比较偏的方向。
注重归纳思想方法
20xx年长春市的中考命题将继续执行7:2:1的难度,进行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评价工作。因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仍将占有较大的比例,必须认认真真地夯实基础。李春华建议考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发生、发展的根本,是探索研究数学所依赖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归纳思想方法,跳出问题看问题,才能达到解题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飞跃。”李春花说。
随后,李春花举例说,如要注意归纳求线段长的方法,借助相似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等方法,注意归纳求函数最值的方法。
答题时不要纠结难题
在答题方法与技巧上,李春花说,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不牢、紧张等各因素,难免会出现不会的试题,这时如何把握考试时间,及时调整答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不要因为一题“卡”住而使得很多会做的题也失分。
同时,李春花提醒,考生在答题时切忌答串位置;另外每个试题留出的空间足够,但很多考生将试卷当成“草纸”,在答题区域内反复勾抹,使试题看起来相当“乱”,最后,正确的答案无处可写,这样的失分更不值得。所以考生应该先理清思路,再做答。
中考复习指导6
【例题】小凡和小倩从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回来后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发现各自采到一种很相像的植物,小凡只采到植物的带叶枝条,植物的叶子较宽大、肥厚,叶色与小倩采到的有一点儿不同。小倩采到的是植物全株,带有根、茎、叶、花、果实。现在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要如何才能鉴定这两株植物的名称?在植物采集和分类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有一定的关系呢?通过此题,我们就知道不正确的采集方法会带来分类上的困惑。一般不同种的植物,它们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都有各自的特征,但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同一种的'植物,营养器官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不同的生态环境引起的。因此在植物分类上,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在采集植物标本时,要尽量采集植物全株或带有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标本。答案:因为小倩采到的是植物全株,具有根、茎、叶、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可根据植物检索表进行分类和鉴定。而小凡采到的标本只有茎和叶,分类依据不十分完整,无法直接对其进行分类,也无法较科学地与小倩采到的标本进行对比,因此最好再采集一次。在植物采集和分类上,要注意采集带有植物花、果实和种子的标本,并注意观察和记录植物生存的生态环境。
练习1: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彼此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亲缘关系。在下列分类单位中,物种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门B.科C.种D.属
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分类的依据?()。
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B.生物数量的多少C.生物的营养方式D.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下面有六种常见的植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海带②满江红③银杏④荷花⑤雪松⑥桃树。
(1)请将这六种植物分为两类(每类至少包括两种植物):一类是___(填标号),另一类是___(填标号)。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
(2)上述植物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_(填标号)。
(3)上述植物中产生种子,但没有果实的是___(填标号)。
(4)上述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___(填标号)。
中考复习指导7
准初三的暑假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升高中之前的最后一个长假期(寒假太短),名列前茅的同学需要在此期间巩固基础拔高难题,为冲刺实验班做充分准备。掉队学生的最后一个喘息和反扑的机会,把前面4个学期的基础知识扎实地夯实。
一、准初三生暑期计划:放松、学习和收心三阶段
第一阶段要放松。和同学一起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为中考体育做准备;到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等处参观,拓宽知识面;到图书馆看看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增长知识,并积累作文素材。这个阶段可视为刚刚过去的七月份。
第二阶段要适当学习。此时暑期已经过半,初三生要制订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将学过的知识回顾一下,并总结归纳。从现在开始到八月二十五日就是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要收心。开学前一周,新初三生要开始收心了,为开学做好准备。可以尝试做一个初三复习计划表,找找感觉,为即将开始的初三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二、准初三生暑假如何有效进行适当下面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语文】多看书做“书虫”
升入初三后,学生要更重视平时知识的积累,多看书,看名著,看名家名作。做“书虫”,从书中汲取养分。
初三生平时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对自己帮助很大,读书不仅要用心,更要动手写、勤引用。同学们可以利用暑假,给自己安排早读时间,将初一、初二背诵过的诗词、文章,全部作为早读内容朗诵、熟记。一个假期至少坚持背诵50首唐宋诗词和100条名句。同学们还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落在笔头的知识点更容易记住。笔记可包括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写作技巧、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除了书籍外,学生还要做一个勤奋的阅读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健康的报纸杂志。学生要学会欣赏报纸杂志中的文章及标题,如《作文报》、《读者》等,养成剪报和摘抄的好习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生可利用假期多去图书馆、多逛书店,学习课外知识,做一只“书虫”。有条件的孩子可配备《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字典》、《古汉语字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等书。
【数学】主动思考学“活”知识
初三的数学更深、更难了,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数学并不是难事。学数学不能仅靠老师教,更要靠自己主动去理解、掌握。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学生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最佳学习方法。
不但语文要记笔记,数学也要记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数学规律的总结,对教师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也要记下来。同学们还要记录本章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自己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把平时容易出错的知识或推理记下来,以防再犯,通过找错、改错达到最终防错的目的。初三生还可利用假期提前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如做一个知识表格,这样在复习时可以更一目了然。
【英语】暑假复习重在阅读
暑假新初三生复习要把重点放在阅读上。
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它包含了词汇、语法等内容,对作文写作也有益处。假期,初三生可以找些材料读读,提高阅读能力。选择材料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如果满篇都是生词,读起来也没有兴趣。初三生还可利用假期预习一下生词,这样开学后学习就比较轻松,容易跟上老师进度。
不同层次的学生假期学习安排要有所不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意查缺补漏,把学过的词汇、语法知识复习一遍,看看自己存在哪些漏洞,并及时弥补,不欠旧账对高中学习非常关键。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一下新课程,做一些准备,如每天背背新词汇,看看新语法知识。
有时间的学生还可以做做听力练练耳朵,既可以听听力训练磁带,也可以听听英文歌曲。
【物理】根据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新初三生暑假复习物理时,要根据自己初二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
物理学科在初三阶段的学习与复习非常重要,第一学期还要学习一些新课,第二学期开始复习。初三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复习和预习,提前为新学年做好准备。
对于初二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教材,把已经学过的一些零碎知识点利用暑假做巩固复习。比如力学和电学部分是重要考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力学、电学综合性的往年中考题。通过做试题,查缺补漏,看看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最好把初二的笔记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在将来面对新的知识时就不会陌生。如果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盲目上辅导班也不一定有效,不如在假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些练习题,或者从以前的错题中汲取经验,以求达到不留漏洞,提前预热的效果,以饱满的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化学】预习从现在开始
老师不提倡大家超前学习,只需自己预习,大体了解即可。作为一门即将开始学习的新课,化学需要记背的知识较多,初三利用暑假提前预习一些简单的知识点,既可以在新学期对化学课不太陌生,也可以为以后的紧张学习、复习打好基础。
这些方法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间断。每天必须做完所有的学科才能休息,不能今天做数学题,明天做英语题。也许个别学生会抱怨,这样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可是,初三是初中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短短的一个学年中,既要学习初三新课程,又要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所以这个假期被多数师生称为考前学习充电的“黄金时段”,也是为初三更快、更好、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做全面的冲刺!
同学们,暑假已经到来。暑假过后,就是紧张的初三阶段。希望大家能在宝贵的暑假时间里,查漏补缺,给知识充充电,完善自我。静下心,沉住气,切忌浮躁。以自信沉稳的姿态迈入初三年级!
中考复习指导8
【考查要点】
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知识疏理】
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另外复习时可与“诗文背诵默写”部分结合起来。
【试题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7—9年级的学生要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列出了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目录。在总目标中也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因此,中外名著走进中考已经成为许多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的显著特色之一。20xx年中考对名著的考查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从题型上看,文学常识题既有客观型的选择题,也有主观型的填写表述题。
中考复习指导9
关键词一:稳定
中考语文的核心词语就是“稳定”。中考试卷延续近三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以稳定为主的基本格局。一是题型稳定,阅读部分保持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三大基本题型;二是各大板块的基本分值不变;三是难易度遵循了《考试手册》规定的1:1:8;四是试卷的结构框架一如既往。这些表述无疑为考试定下了基调:考试是继承性的,是以“不变”作为命题出发点的。
因此初三语文复习,首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考试手册》中的具体考点对应到中考试卷的每道试题上,做到考点明晰,题型明确。如:《考试手册》中“能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7种修辞方法,能在详细语言环境中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这个考点,对应的三年试题就是20xx年第21题“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其表达效果是(3分)”;20xx年第22题“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20xx年第24题“第15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4分)”。
再如:《考试手册》中“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这个考点,对应的三年试题就是20xx年的第23题“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3分)”;20xx年第22题“第③段中‘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的原因是(3分)”;20xx年第18题“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4分)”。
因此,认真研读《考试手册》和历年中考试卷,有助于建立初中语文复习的整体框架,制定完整系统的复习计划;有助于具体感知考点,把抽象的考点转化为可实际训练的知识点;也有助于“去伪存真”,辨别“模拟卷”的优劣,避免“题海”训练和训练怪、难、险的题目,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二:全面
命题的出发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作为国家级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了试卷必须完整呈现《考试手册》中的考点。
对“全面”的第一层理解是:考纲所涉及的考点要一一落实和准备。以20xx年中考试卷文言文为例,15题试题全面对应《考试手册》中“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如第1—6题名句默写是“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第7、8题对《如梦令》中“浓睡”一词释义是“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第9题是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查;第10题句子翻译,既考查了文言实词的积累,又检测了文言虚词“之”的`常用意义:第11题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12题考查“云”、“得”在句中的含义,这两个文言实词分别在教材《桃花源记》和《黄生借书说》中学过。属于《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的范围;第13题“非故也,何罪之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第14题、第15题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初中语文复习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认真梳理知识点,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绝对不能按照个人喜好或复习习惯来任意增删考点。任何主观判定当年“热点”而忽略其它考点的行为都是初中语文复习的大忌。同时,从这几年的命题特点看,“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也是考查重点,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的“综合学习”进行系统梳理,对“全面”的第二层理解是:从历年中考试卷看,中考试题设计是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设计试题。如20xx年中考试卷现代文(一)是议论文,试卷就围绕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命题。考点是“能辨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并分析其作用”试题表述为:第18题“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作用是”。20xx年、20xx年中考试卷现代文(一)是说明文,考点是“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试题表述为:20xx年第16题“第①②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20xx年第18题“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中考试卷现代文(二)是文学作品,所以往往会有“情节线索”类题目出现。如20xx年第22题写出“我”的心理状态所经历的变化过程,要求考生在揣摩作者心理变化的同时,能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上述这些题目都是鲜明体现文体特点的试题。
因此,初中语文复习,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还要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在确认考点的基础上细化考点。如在明确文体后,能分析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对文章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等。
中考复习指导10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2、识记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会标写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3、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知识回顾:
音节拼音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
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
2、要安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的规定写字母。
3、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我看了不少鲁迅的作品。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声母b p m f 能和 o 拼,不能和 uo 拼。如:bō (波),不能拼成 buō
(三)注意拼音规则: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时写成"r"。如:儿童(ér tóng), 花儿(huār)
y、w的使用: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 开头。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使用y、w,主要是为了连写时明确音节的分界,y、w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如:把"大衣"二字连写成dai,就会以为是一个音节。用了y,写成 dayi,音节的分界就分明了。
省写:
(1)韵母iou ,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归、论
(2)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四)注意标音位置:
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
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
4、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
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号:a,o,e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í'ǎo(皮袄)
正确拼读字可使用下列方法:
1、 语境定音法:分析语境,了解语意,从而推断读音;
2、 词性定音法:有些词词性不同,读音也不同;
3、 记忆积累法:对特殊的,少量的要强行记忆;
4、 声旁类推法:据声旁推断读音。
中考复习指导11
1《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日本老师全名是藤野严九郎。本学期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散文诗《雪》,选自他的诗歌集《野草》。
2《雷电颂》选历史剧《屈原》,作者郭沫若,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3《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
4《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5《马说》选自《韩愈文集》,作者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
6《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明初文学家。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唐朝诗人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8《赤壁》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唐朝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9《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10《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集》,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中考复习指导12
南京市教研室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权威发布今年中考历史、地理、生物、政治4门学科的《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考试分值和题型都有新变化:政治学科全卷分值由80分调整为60分,不再出现不定项选择题;历史则从原来的30分增加到60分,考查范围扩大;地理取消了连线题,增加了是非判断题等。记者邀请南京市权威专家详细解读四门学科的考试说明,并对如何复习提出建议。
六门主科难度系数0.70左右
记者了解到,历史、政治、生物和地理几门课的《考试说明》即将下发,学生这几天将陆续领到。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考试说明》将在下周公布。关于今年中考的招生方案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准备中,预计在2月底3月初正式出台。
南京市教研室副主任陆静透露,2008年南京中考包括纸笔考试与英语听说测试、理化实验操作、体育测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考试与考查结合。中考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考查,其中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为考试科目,历史、地理、生物为考查项目,除了政治与历史学科分值调整为60分,其他学科分值不变。六门考试学科纸笔测试将依据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70左右,即满分如果是100分,平均分在70分左右,试题的难度结构由易到难为3 4 2 1。三门考查学科纸笔测试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85左右,难度结构由易到较难为7 2 1。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美国留学:GRE新调整或促进赴美留学高潮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3)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2)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日语: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4)留学申请进入旺季 5类留学考试在7月举行7月起新GRE普通考试的两项新政策开始实施申请赴美读中学可考青少版托福(TOEFL Junior)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制度哈佛大学 申请前你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中考英语动态:考生必读 中考复习专家提建议
考查科目试题不会难
四科《考试说明》发布后,记者随即采访了老师和学生,大家普遍认为考查科目的试题不会难。“好像历史变化多点,分数变多了,难度也加大了,但这个是开卷考,从去年的试卷上看好多题目都比较活,问题不大。”南京三中的张同学告诉记者。一位历史老师认为学生不必紧张,应该放松心态应考。“考试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现象的了解。从今天的考试说明来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行初步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在新的情境下的知识迁移能力很重要。”一位老师估计一些历史人物评价可能会穿插在材料阅读题里考查,像拿破仑、华盛顿这样的著名历史人物很可能考到。“学生只要平时上课认真听、记,课后不需花多少时间复习。”
相对于历史科目,政治、生物、地理今年的变化较少,一位老师说,从考试说明上看这些科目的难度系数在0.85左右,也就是说满分如果是100分,则平均分在85分以上,应该属于比较容易的考试。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美国留学:GRE新调整或促进赴美留学高潮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3)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2)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日语: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4)留学申请进入旺季 5类留学考试在7月举行7月起新GRE普通考试的两项新政策开始实施申请赴美读中学可考青少版托福(TOEFL Junior)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制度哈佛大学 申请前你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中考英语动态:考生必读 中考复习专家提建议
历史省教院附属高级中学老师金波变化分值扩大,题量增加
历史学科今年依然采用开卷考试,在分值、题型比例、难度系数、考查范围上“稳中有变”。首先是考查范围从2007年的四本书扩大到七年级两本、八年级两本和九年级两本共六本书。分值从前两年的30分增加到60分。题型仍为两大项,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比例各占一半。由于分值扩大,题量增加,难度系数从0.85提高到0.8左右。在《考试说明》的样题中,非选择题除材料题外,还有以填空题为形式的改错题,说明题型在不断变化。同时,在样题中还发现有不少出自教材的文字和图片,说明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回归课本,注重教材。
建议注意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
老师和学生在复习时要重视基础、查漏补缺,完成专题复习,纵向梳理,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进行适当的强化训练,注意训练的适度性、针对性、规范性。
古为今用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本目的,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心时事、把握热点,并注意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内容。学生要重视按中考模式进行适度的综合模拟考试训练,鉴于2008年历史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特别要注意加强涂卡练习和提高答题规范。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美国留学:GRE新调整或促进赴美留学高潮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3)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2)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日语: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4)留学申请进入旺季 5类留学考试在7月举行7月起新GRE普通考试的两项新政策开始实施申请赴美读中学可考青少版托福(TOEFL Junior)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制度哈佛大学 申请前你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中考英语动态:考生必读 中考复习专家提建议
地理南湖二中副校长南京市初中地理中心组成员张静变化取消连线题,增加是非题
地理学科考查形式、难度、范围、分值与2007年相同,只是在题型上略有变化,取消了连线题,增加了是非判断题。考查以《地理课程标准》为立足点,依据现行人教版教材、南京市地理教学现状及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强调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性,突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难度系数为0.85左右。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尤其关注地理学科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考查,主要包括读图能力、区域对比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等。
建议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重视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对于近一年来发生的与地理密切相关的时事、社会热点问题多加关注,比如近年来气候的异常增暖,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等。
学生复习时可把书上的知识点分类,用不同的标注符号把基础知识和感性知识、事实材料区分开来,对于基础知识要不折不扣地理解和记忆,对于感性知识、事实材料要求做到联系原理分析和联系实际综合理解。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美国留学:GRE新调整或促进赴美留学高潮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3)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2)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日语: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4)留学申请进入旺季 5类留学考试在7月举行7月起新GRE普通考试的两项新政策开始实施申请赴美读中学可考青少版托福(TOEFL Junior)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制度哈佛大学 申请前你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中考英语动态:考生必读 中考复习专家提建议
生物南京市生物学科带头人吕汉聪变化更关注探究、图表分析能力
考查范围仍以七八年级所学生物内容为主。分值是50分,其中,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30分,最后折算为20分计入中考总分。考试时间仍为50分钟。与2007年相比,今年生物中考的考试范围、题型、分值没有变化。但七年级的部分单元考点更明确、具体,突出对学生探究、图表分析等能力的考查。如: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学会读血液化验单、学会读尿液成分表等。八年级更强调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健康。如:增加了致癌因子种类、吸毒成瘾原因等。
建议基本概念的再认很重要
今年的《中考指导书》给出了七年级与八年级所学内容的比例,并对部分具体知识点、例题、试题作了调整。多数知识点的考查定在了解水平上,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再认和回忆;注意对基本生物事实或证据的.识别和辨认;注意通过实例对生物对象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对理解水平的考点,复习时要注意把握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少数应用水平的考点,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对生物学的概念、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
我们猜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美国留学:GRE新调整或促进赴美留学高潮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3)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2)出国留学: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日语:热门国家留学考试备考面面观(4)留学申请进入旺季 5类留学考试在7月举行7月起新GRE普通考试的两项新政策开始实施申请赴美读中学可考青少版托福(TOEFL Junior)日本留学生考试的制度哈佛大学 申请前你需准备的相关资料 中考英语动态:考生必读 中考复习专家提建议
从2007年开始,生物学科采用了网上阅卷,注意答题规范也很重要。政治栖霞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政治教研员李宝玉变化分值由80分调整为60分
今年较为显著的变化是全卷分值由80分调整为60分,由此带来其他一些变化:首先,从题型上看,将不再出现不定项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从题型赋分比例看,单项选择题25题,共25分,约占42%,非选择题部分35分,约占58%。非选择题部分将不再出现辨析题,取而代之的是简析题,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要求的降低,在简析题答题中,学生同样需要具备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从内容上看,2008年中考考点共60个,七年级13个,八年级19个,九年级28个,涉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方面的内容,其中心理部分11个,道德部分12个,法律部分18个,国情部分19个。此外,因分值变化,2008年南京市思想品德学科中考的考试时间也将相应地缩短,进而试题总量将相应减少。
建议不能产生轻视心理
老师和学生首先要明确变化的内容,不能简单化地对待考点,忽视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关注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复习的实效性。
中考复习指导13
《机械能》易错简析
一、概念模糊,错误理解(对动能和势能概念的错误理解)
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B.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大
C.弹性形变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一定较大
D.被举得较高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不一定较大
错解:A
错解分析:A中的说法看起来跟动能的定义差不多,好多同学易选A,但实质上是有区别的,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除了动能之外,也可能还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所以A不对;物体的动能除了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之外,还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所以B不对;不同的弹性物体,其弹性势能的.大小除与形变的程度有关外,还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所以弹性形变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弹性势能不一定较大,因此C不对,这也易选错。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被举得较高的物体,其重力势能较大,对于不同质量的物体,需要同时考虑质量和被举高度。所以正确答案是D。
正确答案:D
二、审题不细,考虑不周(对动能和势能影响因素的错误判断)
例2.蹦床运动是运动员从蹦床弹向空中表演技巧动作的一项体育活动。但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的过程中,运动员具有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D.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错解:A
错解分析:本题多是分析失误,没看清要求“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的过程”,所以误选A;但运动员离开蹦床弹向空中时,速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大,而运动员质量不变,所以动能逐渐减少,重力势能逐渐增加,因此正确答案为D。
正确答案:D
三、思维片面,忽视条件(机械能是否守恒)
例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皮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将甲球竖直向上抛出,将乙球竖直向下抛出,两球在地面上反复弹跳,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与地面碰撞时不计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下降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抛出时刻,甲球的动能大于乙球的动能
C.任何时刻,两球的机械能都相等 D.甲球的最大势能大于乙球的最大势能
错解:A
错解分析:在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时的能量损失,皮球在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球在空中下降到未碰到地面前,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但碰到地面后,皮球被压缩,动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所以A不对,A答案易忽视球碰地被压缩这一过程,所以易选错;在抛出时刻,甲乙两球速度相等,高度相同,因此两球的动能相同,这里势能相同,所以B也不对;在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时的能量损失,所以两球在运动中机械能不变,在抛出点两球的动能相等,重力势能也相等,所以机械能也相等,因此任何时刻,两球的机械能大小都相等,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由于两球机械能守恒且相等,所以它们的最大势能相等,因此D不对。
正确答案:C
中考复习指导14
首先,应认真“吃”透近两年中考题。
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外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话题作文的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仅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积累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二、文言文部分。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侧重。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现代文阅读部分。要把握“考点”,掌握答题技巧。
四、作文部分。“话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
其次,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当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复习中有所侧重。若三者都能兼顾,相信你一定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考复习指导15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践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示范激励法
一些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往往自己先在学生面前熟练而有表情地背诵一遍。这样做,对提高学生的背诵信心无疑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此外,由于人们的记忆力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在学生开始练习背诵之后,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一方面进行背诵指导,一方面及时发现背诵课文“千里马”,并让这些“千里马”在全班同学面前作示范背诵,这样做,对于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
6.关联词提示法
并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因此,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背诵议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有这么一段:“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查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段文字中含关联词“……而……使……则……使……则……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第二句中的“使……则……使……则”构成两对关联词,分别表示假设关系;第三句中的“故”连接上下两个句子,表因果关系;“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7.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例如,背诵课文《口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声……声……声”,接着用“顶针”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恐万状的忙乱场面。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这种修辞格的句式特点逐句对照,上勾下连,背诵这段文字同样是不太困难的。
8.听录音背诵法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
9.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无妨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①“对歌”式背诵法。即摹仿山区或某些兄弟民族“对歌”的方式,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②“接力赛”式背诵法,即摹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③“叠罗汉”式背诵法,即摹仿杂技演员“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递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参与面广,并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不妨一试。
10.分层背诵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为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观点:人求学确实有难易之别,但只要努力去学,就能变难为易。要记住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观点,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三是要抓住对照的写作特点。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第二自然段头一句是第一层,交待地点、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层,交待结果;中间贫富二僧的两次对话是第二层。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大段,总结全文,勉励晚辈应向贫僧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后一句;后一句顺着上文而来反问点明题旨。经过这样梳理一番,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中考复习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复习指导05-24
中考复习指导(实用)05-25
中考复习指导(推荐)05-25
[优秀]中考复习指导05-25
中考复习指导优选[15篇]05-24
中考复习指导15篇[集合]05-24
中考复习指导大全(15篇)05-25
考研数学复习指导:11-07
中考复习学习计划03-19
中考复习教学反思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