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学历考试>中考>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

时间:2024-10-23 10:14:19 中考 我要投稿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1

  本学期是高中三年的最后一个学期,高三地理备课组在年级组领导下,认真制定备考计划,落实各项备考措施,改进备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备考工作,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有效地开展备考复习,争取能获得较好成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针对本届学情,制订本计划。

  二、本期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

  2、每周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完成学校的任务。

  3、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二轮复习进度安排

  本期共14周左右的正常行课时间,但二轮复习的时间比较紧,只有一个月多的复习时间,按要求在四月低或五月六日前完成二轮复习,内容多,任务紧。具体教学进度计划如下:

  起止日期教学内容安排

  14月1日----4月7日专题一:地图

  专题二:等值线

  专题三:宇宙环境

  2、4月8日--4月15日专题四:大气环境

  专题五:陆地和海洋

  专题六: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3、4月16日-----4月23日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专题八: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专题九: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专题十: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4、4月24日--5月1日专题十一:人口与环境

  专题十二:文化景观与旅游活动

  专题十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5、5月2日----5月6日专题十四: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专题十五:热点问题

  6、5月7日-----5月31日查漏补缺,学生答题技巧培训,学生心理辅导

  四、工作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学校所订资料为线索,以教材为依托,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精讲多练。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应该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做到全收全改,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4、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5、加强备考研究。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精心收集高考信息,分析考试命题走向,与兄弟学校加强联系,密切关注高考动向。

  五、教学中应注重高考备考的基本方法的指导

  鉴于地理学科特点和近年高考的变化,针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对策:

  1、依据《考试说明》全面指导考生复习。《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可使师生明确把握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认真学习钻研《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题,是搞好综合备考的'重要一环。

  2、落实“双基”,突出主干、核心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因为综合科考的是基础知识,主干、核心知识。所以,必须弄清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主干、核心知识,并且要把它们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夯实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指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本学科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的同时,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能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其分析综合能力。课本是各科知识的载体,如学科用语、概念、规律、原理等都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因此,重视课本,落实基础是备考复习中的首要任务。

  3、立足本学科的特点和理论体系,突出能力和方法的综合。综合科的复习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我国国情,体现考试中国家意志考核的功能。在创设题目意境和对信息、材料进行收集处理时,要突出热点、焦点问题与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结合。

  4、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强调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原则是学科内综合。因此,在整个备考过程中,都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到了高三,进行“讲练结合”式专题复习,小综合复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有进一步的深刻理解,灵活应用。同时注重训练、注重实效。

  总之,复习要全面,讲解要精练,选题要精干。提要有区分度,能够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能提高学的学习成绩,从而激发学的学习积极性,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上个理想的大学。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2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初中地理在初二即将面临着学业水平考试,但由于现在分值的变化,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没有对地理课学习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地理是可有可无的“副科”,总是抱有及格就是万岁的思想,学习被动不说,考试成绩也不理想,有部分学生甚至还考不及格。殊不知如果初二的学生能把地理成绩考好,对于他们进入初三后的学习压力将会大大减小,不至于在升入初三后老是背着地理没有考好的“包袱”而觉得压力山大。所以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考试开门红,不仅为两年地理课的学习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还可以让他们轻装上阵满怀信心的迎接初三新课程的学习。为了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根据我自己近年来设计复习计划和方法的经验,现概括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

  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的内容由地球和地图(10%)、世界地理(40%)、中国地理(40%)和乡土地理(10%)所构成。知识繁多,学生既要对各种知识识记、理解和掌握,又要利用各种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经常会出现把地图中的事物张冠李戴的错误,因此对于复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毫无头绪。这时,作为引路者的老师如何教学生把书变“薄”,制定出全面、系统而有重点的复习计划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计划制定之前,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对考试方向有指导作用的《考试说明》。研究它考什么、怎么考,再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复习计划。考纲中明确提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考试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备考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

  二、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讲练结合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涵盖了4本教材,内容繁杂,但综合近年来的试卷来看,考查的都是一些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知识。难度较大的题目所占的分值不超过10分,因此我们在引领学生复习的过程当中,更多的要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不变应万变。除了熟练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外,让学生练就地理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手段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考出较好的'成绩,教师应当注意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我主要是分两步进行:

  1.结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上的题目讲解,重点是突出读图、识图和材料分析题。同时,布置一些量小但针对性强的课后作业,坚决摒弃偏题、难题和怪题。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练习,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适当提高。

  2.在全面复习基础地理知识的情况下进行专题复习。

  ①等值线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涉及的等值线图主要有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经纬网和降水量线图。这些内容都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难点,很多学生普遍难以掌握,但近年来这些内容又是考试的必考知识。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否,是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地图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有难度,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如:等高线地形图主要是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识别山谷、山脊、鞍部和悬崖等地形部位,判断坡度陡缓和地势的起伏情况,河流的流向、水库大坝的选址等知识;地形图和等温线图中相邻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差值叫等高距和温差;图上线条的疏密反应出坡度的陡缓和温差的大小。等值线图的判读,是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②自然地理专题

  由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中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学科,因此此专题的复习主要通过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最终形成整体印象。复习过程中,教师可按教材的编排顺序,首先复习某区域或某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邻国位置,其次分析由此位置所形成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特点,最后形成该区域整体的自然特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可以把许多分散的知识进行串联。

  ③人文地理部分

  人文环境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所以此部分的复习应紧密围绕自然地理部分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各地代表民居的形成、世界各地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差异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重点区域的人文特征,还运用了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因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④乡土地理专题

  从地理成绩加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后,云南地理成了我省必考的乡土知识,分值约占8%左右。但从近几年的试卷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云南的地形、气候、山脉、河流和湖泊、旅游景点(尤其是西双版纳和三江并流)主要城市等知识的知晓程度。知识不难,但教材上没有专门介绍,所以我省的老师应当把云南地理当做一个复习专题给学生进行补充。

  ⑤时政热点专题

  在20xx年的备考复习中,我最后复习的热菔歉学生介绍了近两年来国际上和国内的一些时政要点,对这些热点材料的分析研判很有必要,因为现在命题的方向趋向于以时事热点为题材,体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结合。今年奥运会的举办地在巴西,所以在复习中我结合该热点,融入了巴西的自然地理知识(地形、气候、亚马孙河)和人文地理知识(主要城市、人口分布、资源状况)。果然不出所料,试卷上其中一个题目就是以巴西奥运会为题材,考查该国的地形、气候和城市等知识。由于抓住了该热点,学生这个题目的得分率很高。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通用3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太理想,要使学生在高考中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高考地理试题趋向分析

  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和分析,高考的能力导向会继续保持不变。在考核内容方面,空间位置、原理和规律仍会是考察的重点;试题难度调低,意味着适中题的比重上升;考试目标进一步注重考核信息提取、逻辑推理、知识运用能力。

  四、主要复习策略

  1.整编专题试题,归纳考核方向

  (1)整合内容,归类专题

  计划在高考二轮复习中,设置如下专题,分为四大类:

  ⅰ 主干知识系列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专题二 地域差异的`特征及成因

  专题三 人地关系的协调和问题

  ⅱ 区域热点系列 专题四 中国主要热点问题

  ⅲ 地理图表系列 专题五 地理信息分布图类

  专题六 地理信息关联图类

  专题七 地理统计图表类

  ⅳ 考核目标系列 专题八 空间定位题型

  专题九 地理计算题型

  专题十 信息提取题型

  专题十一 知识运用题型

  (2)分析试题,归纳考目

  认真分析高考试题中考查某类专题的主要项目、主要角度、主要层次等,把握好复习的深度。

  (3)选编习题,分层训练

  面向学生实际,选择适合习题,根据学生实际层次,编辑习题。

  2.深析训练试题,探讨解题思路

  (1)理清题意,提取相关知识和思维,注意应变能力的培养

  (2)探讨题型,归类相关知识和思维,注重知识的迁移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地理中考复习计划08-21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03-26

高考地理复习计划02-24

中考的复习计划11-16

中考复习计划11-29

中考复习计划10-15

高考冲刺地理复习计划12-17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计划11-15

中考备考复习计划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