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计算机考试>计算机二级>计算机二级试题

计算机二级试题

时间:2024-10-30 07:03:51 计算机二级 我要投稿

计算机二级试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通过试题可以检测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二级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二级试题

计算机二级试题1

  一、word 文档编辑与排版

  1.在 D 盘根目录下新建以自己班级+姓名命名的文件夹。

  2.录入以下文档:

  3.设置样式,第一行标题设置为标题 1,一号字体;其他设置为正文四号字体。

  4.设置字体:第一行标题为华文新魏;正文为华文楷体,“营业厅地址”五个字为黑体。

  5.设置字形:第一行标题加粗,第三行加粗。6.设置对齐方式:第一行标题居中,第二行右对齐。

  7.设置段落缩进:段落首行缩进 2 字符,其他按样文缩进。

  8.设置段落间距:第二段段前、段后各 1 行。正文行距为固定值 20 磅。

  9.按样文设置项目符号与编号。

  10.页面设置:设置纸张为 A4,设置页边距上下各 2cm,左右各3cm。

  11.设置页眉页脚:为该通知单添加页眉“缴费通知”,小五号字体,居中。

  12.插入如样文所示的图片,并设置图片高 0.3cm,宽 16cm。

  13.如样文所示,为文字设置绿色底纹。

  14.文中 A、C 两项,请分别使用“邮件合并”从下题目“excel 操作” 中的 Sheet1 中的“姓名”与“编号”字段获取。

  15.文中 B 项请根据插入的 A 项的性别分别选择显示“先生”或“女士”。

  16.将该文档以“word 操作”保存到自己新建的文件夹中。

  17.在文章末尾添加一 3 行 5 列表格,将表格设置为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列表 8”。

  二、电子表格格式编辑与数据处理

  1.新建工作薄“excel 操作”保存到你建立的文件夹中,输入“Sheet1” 工作表内容如下表所示。其中,“班级”使用数据有效性设置选择输入列表。

  2.为工作表中的各科成绩设置数据有效性检查,要求输入的成绩介于 40 到 100 之间,合理设置“输入信息”和“出错信息”。3.将表格总分列的对齐方式设置为中部右对齐,其余单元格的对齐方式设置为中部居中;将单元格中的字体颜色设置为深蓝色。

  4.将各科平均分的字体设置为 TimesNewRoman、12 号、加粗。

  5.将表格第一列底纹设置为浅橙色,第二列设置为青绿色,第五列设置为浅黄。

  6.将表格的外表框设置为 1.5 磅粗的双实线,红色;内边框设置为 1 磅粗实线。

  7.把工作表中低于 60 的分数用红色标出,超过 90 的分数用绿色标出。

  8.使用 Sheet1 工作表中的数据,统计“总分”并计算“各科平均分”,结果分别放在相应单元格中。其中“各科平均分”保留一位小数。

  9.给总分最高的单元格插入批注“总分最高”。

  10.根据姓名和总分为数据源创建图表,其标题为"成绩图表",类型为“三维簇状柱形图”。

  11.复制 Sheet1 中除了“各科平均分”以外其他的信息到 Sheet2 中,以“总分”为主要关键字,“数学”为次要关键字,升序排序。

  12.在 Sheet2 中,高级筛选出总分>300 分,并且姓“李”的`学生,并将结果保存为 Sheet3。

  13.复制 Sheet2 中的数据到 sheet4,以“班级”为分类字段,将各科成绩进行“平均值”分类汇总。

  14.复制 Sheet2 的信息到 Sheet5 中,布局以“系别”为分页,以“班级”为行字段,以各科考试成绩为平均值项,从 Sheet5 工作表中 A1 单元格起建立数据透视表。

  三、利用 PowerPoint 制作一份“教学课件(大学语文)”

  1.文稿长度不少于 6 张幻灯片。

  2.设计一个较好的首页封面。

  3.要求课件内容包括:课文背景、作者年代、练习题、课堂讨论等。

  4.尽可能地利用文稿演示软件的各种优化演示文稿的设计,如插入声音与影片、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自定义动画、超级链接、动作按钮等的设计。

计算机二级试题2

  01.数据结构与算法

  1.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现将元素 1、2、3、4、5、A、B、C、D、E 依次入栈,然后再

  依次出栈,则元素出栈的顺序是(B)

  A.12345ABCDE

  B.EDCBA54321

  C.ABCDE12345

  D.54321EDCBA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循环队列有队头和队尾两个指针,因此,循环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B.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队头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C.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队尾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D.循环队列中元素的个数是由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共同决定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B.顺序存储结构只针对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针对非线性结构

  C.顺序存储结构能存储有序表,链式存储结构不能存储有序表

  D.链式存储结构比顺序存储结构节省存储空间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B.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C.循环队列是非线性结构

  D.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5.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A)。

  A.栈

  B.树

  C.队列

  D.二叉树

  6.某二叉树有 5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C)。

  A.10

  B.8

  C.6

  D.4

  7.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D)。

  A.冒泡排序

  B.简单选择排序

  C.直接插入排序

  D.堆排序

  8.算法的有穷性是指(A)。

  A.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

  B.算法程序所处理的数据量是有限的

  C.算法程序的长度是有限的

  D.算法只能被有限的用户使用

  9.对长度为 n 的线性表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不是 n(n-1)/2 的排序方法是(D)。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直接插入排序

  D.堆排序

  10.下列关于栈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栈按“先进先出”组织数据

  B.栈按“先进后出”组织数据

  C.只能在栈底插入数据

  D.不能删除数据

  11.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A)。

  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

  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

  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

  12.下列关于线性链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各数据结点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但它们的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必须一致

  B.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逻辑顺序可以不一致,但它们的存储空间必须连续

  C.进行插入与删除时,不需要移动表中的元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3.一棵二叉树共有 25 个结点,其中 5 个是叶子结点,则度为 1 的结点数为(A)

  A.16

  B.10

  C.6

  D.4

  14.下列关于栈叙述正确的是(A)。

  A.栈顶元素最先能被删除

  B.栈顶元素最后才能被删除

  C.栈底元素永远不能被删除

  D.栈底元素最先被删除

  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6.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35),初始状态为 front=rear=35。现经过一系列入队

  与退队运算后,front=15,rear=15,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D)。

  A.15

  B.16

  C.20

  D.0 或 35

  17.下列与队列结构有关联的是(D)。

  A.函数的递归调用

  B.数组元素的引用

  C.多重循环的执行;

  D.先到先服务的作业调度

  【解析】:队列的进出原则是“先进先出”,即为先到先服务,所以选 D。

  18.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为(C)。

  A.DYBEAFCZX

  B.YDEBFZXCA

  C.ABDYECFXZ

  D.ABCDEFXYZ

  19.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n。下列算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小于 n 的是(A)。

  A.寻找最大项

  B.堆排序

  C.快速排序

  D.顺序查找法

  20.设栈的顺序存储空间为 S(1:m),初始状态为 top=m+1。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

  栈操作后,top=20,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C)。

  A.30

  B.20

  C.m-19

  D.M-20

  21.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与中序遍历序列相同,均为 ABCDEF,则按层次输出(同一层

  从左到右)的序列为(A)。

  A.FEDCBA

  B.CBAFED

  C.DEFCBA

  D.ABCDEF

  22.设栈的顺序存储空间为 S(1:m),初始状态为 top=0。现经过一系列正常的入栈与退栈操

  作后,top=m+1,则栈中的元素个数为(A)。

  A.不可能

  B.m+1

  C.0

  D.m

  23.下列排序法中,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小的是(A)。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希尔排序

  D.冒泡排序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对数据进行压缩存储会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B.算法的优化主要通过程序的编制技巧来实现

  C.算法的复杂度与问题的规模无关

  D.数值型算法只需考虑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25.下列排序法中,每经过一次元素的交换会产生新的逆序的是(A)。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简单插入排序

  D.简单选择排序

  26.在具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A)。

  A.n

  B.n+1

  C.n-1

  D.n/2

  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栈中,栈顶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栈中元素的'个数

  B.在循环队列中,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

  C.在循环链表中,头指针和链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链表的长度

  D.在线性链表中,头指针和链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链表的长度

  28.某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CBADE,后序遍历序列为 CBADE,则前序遍历序列为(A)。

  A.EDABC

  B.CBEDA

  C.CBADE

  D.EDCBA

  2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在循环队列中,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

  B.在循环队列中,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

  C.在带链的队列中,队头指针与队尾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队列的长度

  D.在带链的栈中,栈顶指针的动态变化决定栈中元素的个数

  30.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n。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小于 n(n-1)/2 的是(A)。

  A.堆排序

  B.快速排序

  C.简单插入排序

  D.冒泡排序

  31.某二叉树共有 12 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只有 1 个。则该二叉树的深度为(根结点在第 1

  层)(D)

  A.3

  B.6

  C.8

  D.12

  32.设一棵树的度为 3,其中度为 3,2,1 的结点个数分别为 4,1,3。则该棵树中的叶子

  结点数为(A)。

  A.10

  B.11

  C.12

  D.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33.设表的长度为 15。则在最坏情况下,快速排序所需要的比较次数为(A)。

  A.105

  B.55

  C.15

  D.75

  34.设循环队列的存储空间为 Q(1:100),初始状态为空。现经过一系列正常操作后,front=49,则循环队列中的元素个数为(A)。

  A.不确定

  B.49

  C.51

  D.50

  35.某完全二叉树按层次输出(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 ABCDEFGH。该完全二叉树的中

  序序列为(A)。

  A.HDBEAFCG

  B.HDEBFGCA

  C.ABDHECFG

  D.ABCDEFGH

  36.下面属于整数类 I 的实例的是(A)

  A.229

  B.0.229

  C.229E-2

  D."229"

  3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所谓有序表是指在顺序存储空间内连续存放的元素序列

  B.有序表只能顺序存储在连续的存储空间内

  C.有序表可以用链接存储方式存储在不连续的存储空间内

  D.任何存储方式的有序表均能采用二分法进行查找

  38.设二叉树如下则后序序列为(C)

  A.ABDEGCFH

  B.DBGEAFHC

  C.DGEBHFCA

  D.ABCDEFGH

  3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结点中具有两个指针域的链表一定是二叉链表

  B.结点中具有两个指针域的链表可以是线性结构,也可以是非线性结构

  C.二叉树只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D.循环链表是非线性结构

  40.某二叉树中有15个度为1的结点,16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C)。

  A.32

  B.46

  C.48

  D.49

  4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有的二叉树也能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

  B.有两个指针域的链表就是二叉链表

  C.多重链表一定是非线性结构

  D.顺序存储结构一定是线性结构

  42.设二叉树共有 375 个结点,其中度为 2 的结点有 187 个。则度为 1 的结点个数是(A)。

  A.0

  B.1

  C.188

  D.不可能有这样的二叉树

  43.某系统结构图如下图所示该系统结构图的宽度是(B)。

  A.5

  B.4

  C.2

  D.1

  44.设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 ABDEGHCFIJ,中序序列为 DBGEHACIFJ。则按层次输出(从上

  到下,同一层从左到右)的序列为(A)

  A.ABCDEFGHIJ

  B.DGHEBIJFCA

  C.JIHGFEDCBA

  D.GHIJDEFBCA

  45.设顺序表的长度为 16,对该表进行简单插入排序。在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D)

  A.15

  B.60

  C.30

  D.120

  4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循环队列是线性结构

  B.循环队列是线性逻辑结构

  C.循环队列是链式存储结构

  D.循环队列是非线性存储结构

  47.设某棵树的度为 3,其中度为 3,2,1 的结点个数分别为 3,0,4。则该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B)

  A.6

  B.7

  C.8

  D.不可能有这样的树

  4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具有两个根结点的数据结构一定属于非线性结构

  B.具有两个以上叶子结点的数据结构一定属于非线性结构

  C.具有两个以上指针域的链式结构一定属于非线性结构

  D.具有一个根结点且只有一个叶子结点的数据结构也可能是非线性结构

  49.下列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C)

  A.循环队列

  B.二维数组

  C.二叉链表

  D.双向链表

  50.从表中任何一个结点位置出发就可以不重复地访问到表中其他所有结点的链表是(A)

  A.循环链表

  B.双向链表

  C.单向链表

  D.二叉链表

  51.设元素集合为 D={1,2,3,4,5,6}。B=(D,R)为线性结构所对应的 R 是(A)。

  A.R={(6,1),(5,6),(1,3),(2,4),(3,2)}

  B.R={(4,5),(6,1),(5,6),(1,3),(2,4),(3,2)}

  C.R={(6,1),(5,6),(1,3),(3,4),(3,2)}

  D.R={(6,1),(5,6),(2,3),(2,4),(3,2)}

计算机二级试题3

  一、选择题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创建索引?_______

  A)使用CREATE INDEX语句

  B)使用CREATE TABLE语句

  C)使用ALTER TABLE语句

  D)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

  二、填空题

  1.创建普通索引时,通常使用的关键字是_______或KEY。

  2.创建唯一性索引时,通常使用的关键字是_______。

  三、编程题

  请用CREATE INDEX语句在数据库db_test的`表content中,根据留言标题列的前三个字符采用默认的索引类型刨建一个升序索引index_subject。

  四、简答题

  1.请简述索引的概念及其作用。

  2.请列举索引的几种分类。

  3.请分别简述在MysQL中创建、查看和测除索引的SQL语句。

  4.请简述使用索引的弊端。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D

  二、填空题

  1.INDEX2.UNIQUE

  三、编程题

  在MySQL命令行客户端输入如下SQL语句即可实现:

  mysql>USE db_test;

  Database changed

  mysq|>CREATE INDEX index_subject

  一>ON content(subject(3)ASC);

  Query OK,0 rows affected(0.44 see)

  Records:0 Duplicates:0Warnings:0

  四、简答题

  1.略。可参考第6章6.I节内容。

  2.略。可参考第6章6.2节内容。

  3.略。可参考第6章6.3、6.4、6.5节内容。

  4.略。可参考第6章6.6节内容。

计算机二级试题4

  1). sizeof(float)是

  A.一个双精度型表达式

  B.一个整型表达式

  C.一种函数调用

  D.一个不合法的表达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函数用于数据类型和变量。注意:sizeof操作符不能用于函数,不完全类型或位字段。不完全类型指具有未知存储大小的数据类型,如未知存储大小的数组类型、void类型等。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

  A.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B.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C.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D.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任意存取的存储结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目的,考查有关线性表存储结构的基本知识。要点,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存放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中,每个数据元素地址可通过公式LOC(ai)=LOC(a1)+(i-1)L计算得到,从而实现了随机存取。对于链式存储结构,要对某结点进行存取,都得从链的头指针指向的结点开始,这是一种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考点,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的定义和性质,两种存储结构的操作方法。

  2). 以下能对二维数组a进行正确初始化的语句是( )

  A.int a[2][]={{1,0,1},{5,2,3}};

  B.int a[][3]={{1,2,3},{4,5,6}};

  C.int a[2][4]={{1,2,3},{4,5},{6}};

  D.int a[][3]={{1,0,1},{},{1,1}};

  正确答案:B

  4). 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其关系代数表达式为( )。

  A.RIXIR

  B.RIXlR

  C.6f(R)

  D.Ⅱf(R)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按条件f对关系R进行选择,其关系代数表达式为6f(R)。

  5). 若有说明 int a[3][4];,则a数组元素的非法引用是

  A.a[0][2*1]

  B.a[1][3]

  C.a[4-2][0]

  D.a[0][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目的,数组的定义范围。要点,本题定义a为3行×4列的数组,它可用的行下标最大为2,列下标最大为3。分析,a[0][4]超过了数组的范围。考点,数组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

  6). 存在定义int a[10],x,*pa;,若pa=&a[0],下列的哪个选项和其他3个选项不是等价的?

  A.x=*pa;

  B.x=*(a+1);

  C.x=*(pa+1);

  D.x=a[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数组和指向数组的指针之间的关系,选项A)中x是被数组a的第一个元素赋值,其余的都是被数组a的第二个元素赋值。

计算机二级试题5

  一、选择题

  【例1】对于数据库系统,负责定义数据库内容,决定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及安全授权等工作的是_______。(考点1)

  A)应用程序员 B)用户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员

  解析:数据库管理员(简称DBA),具有如下的职能:设计、定义数据库系统;帮助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监督与控制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运行;改进和重组数据库系统;转储和恢复数据库;重构数据库。所以,定义数据库内容,决定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及安全授权等是数据库管理员(DBA)的职责。

  答案:C)

  【例2】在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_______。(考点2)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解析: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无法共享,冗余度大,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在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也较差。所以B)选项和C)选项均是错误的。

  答案:A)

  【例3】在数据库系统中,当总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改变_______,使局部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建立在局部逻辑结构之上的应用程序也保持不变,称之为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考点3)

  A)应用程序 B)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映射

  C)存储结构 D)局部逻辑结构到总体逻辑结构的映射

  解析: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外模式/模式映射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即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答案:D)

  【例4】数据库系统依靠_______支持数据的独立性。(考点4)

  A)具有封装机制

  B)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

  C)模式分级,各级模式之间的映射

  D)DDL语言和DML语言互相独立

  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指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3级构成。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3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模式/内模式映射。这两层映射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答案:C)

  【例5】将E-R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______。(考点6)

  A) 属性 B) 关系

  C) 键 D) 域

  解析: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3个要素组成,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

  答案:B)

  【例6】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_______。(考点7)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数据模型

  解析:满足下面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为层次模型:

  (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2)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结点。

  层次模型的特点:

  (1)结点的双亲是惟一的;

  (2)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的实体联系;

  (3)每个记录类型定义一个排序字段,也称为码字段;

  (4)任何记录值只有按其路径查看时,才能显出它的全部意义;

  (5)没有一个子女记录值能够脱离双亲记录值而独立存在。

  答案:B)

  【例7】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更新),这是因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_______。(考点8)

  A)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操纵功能

  C) 数据维护功能 D) 数据控制功能

  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如下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户可以通过它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义;

  (2)数据操纵功能:DBMS还提供数据操作语言(DML),用户可以通过它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多用户对数据的'并发使用及发生故障后的系统恢复;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数据库的重组、功能和性能监视等等。

  答案:B)

  【例8】设关系R和关系S的属性元数分别是3和4,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儿积,即T=R×S,则关系T的属性元数是_______(考点9)

  A) 7 B) 9

  C) 12 D) 16

  解析:笛卡儿积的定义是设关系R和S的元数分别是r和s,R和S的笛卡儿积是一个(r+s)元属性的集合,每一个元组的前r个分量来自R的一个元组,后s个分量来自s的一个元组。所以关系T的属性元数是3+4=7。

  答案:A)

  【例9】下述_______不属于数据库设计的内容。(考点10)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概念结构

  C) 数据库逻辑结构 D) 数据库物理结构

  解析:数据库设计是确定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建立数据库(又称物理设计)。

  答案:A)

  二、填空题

  【例1】一个数据库的数据模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3个组成部分,_______、数据操作和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考点5)

  解析: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因此,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3部分组成。其中,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的完整性约束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答案:数据结构

  【例2】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二维表的列称为属性,二维表的行称为_____。(考点8)

  解析: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表中的行称为元组,一行对应一个元组,一个元组对应存储在文件中的一个记录值。

  答案:元组

计算机二级试题6

  1) 函数 max( ) 表明这是一个什么函数?

  A 求总值函数

  B 求最小值函数

  C 求平均值函数

  D 求最大值函数

  2) 修改表记录的语句关键字是:

  A

  B update

  C

  D select

  3) 删除表记录的语句关键字是:

  A

  B update

  C

  D select

  4) 在语句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_name like ’%晓%’ where 关键字表示的含义是:

  A 条件

  B 在哪里

  C 模糊查询

  D 逻辑运算

  5) student set s_name = ’王军’ where s_id =1 该代码执行的是哪项操作?

  A 添加姓名叫王军的记录

  B 删除姓名叫王军的记录

  C 返回姓名叫王军的记录

  D 更新姓名叫王军的记录

  6) 模糊查询的`关键字是:

  A not

  B and

  C like

  D or

  7) 表达式select (9+6*5+3%2)/5-3 的运算结果是多少?

  A 1

  B 3

  C 5

  D 7

  8) 表达式 select ((6%(7-5))+8)*9-2+(5%2) 的运算结果是多少?

  A 70

  B 71

  C 72

  D 73

  9) from student where s_id > 5 该代码执行的是哪项操作?

  A 添加记录

  B 修改记录

  C 删除记录

  D 查询记录

  10) 第9题中的代码含义正确的表述是:

  A 删除student表中所有s_id

  B 删除student表中所有s_id 大于5的记录

  C 删除student表中所有s_id 大于等于5的记录

  D 删除student表

  参考答案:DBCCD CCBCB

计算机二级试题7

  一、选择题

  1VBA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有( )。

  A.顺序控制、条件控制和选择控制

  B.条件控制、选择控制和循环控制

  C.分支控制、顺序控制和循环控制

  D.顺序控制、选择控制和循环控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VBA中流程控制方式的知识。VBA程序流程控制的方式有三种,分别为顺序控制、选择控制和循环控制,对应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链表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必须是连续的

  B.线性链表的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C.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但表头元素一定存储在其他元素的前面

  D.线性链表中的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不一定是连续的,且各元素的存储顺序也是任意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在线性链表中,各元素在存储空间中的位置是任意的,各元素的顺序也是任意的,依靠指针来实现数据元素的前后件关系。

  3下列逻辑表达式中,能正确表示条件“x和Y都不是奇数”的是( )。

  A.xMod2=1 AndYMod 2=1

  B.XMod2=10rYMod 2=1

  C.xMod2=0AndYMod 2=0

  D.XMod 2=00rYMod 2=0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VBA中条件组合的知识。若要表示X和Y都不是奇数,也就意味着x是偶数,Y也是偶数,那么两个条件之间是“与”的关系;若要判断某数是偶数,需要这个数除2的余数为0。

  4语句Dim NewArray(10)As Integer的含义是( )。

  A.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且初值为10

  B.定义了l0个整数构成的数组

  C.定义了11个整数构成的数组

  D.将数组的第10元素设置为整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VBA中数组的知识。数组变量由变量名和数组下标构成,通常使用Dim语句来定义数组,其格式为:Dim数组名([下标下限t0]下标上限)As数据类型其中下标下限缺省为0。数组中的元素个数即为:下标上限一下标下限+1。

  5下列关于标准函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Rnd函数用来获得0到9之间的双精度随机数

  B.Int函数和Fix函数参数相同则返回值就相同

  C.Str函数用来把纯数字型的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型

  D.Chr函数返回ASCIl码对应的字符

  参考答案:D

  6执行x=InputBox(”请输入x的值”)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l2,在列表框Listl选中第一个列表项,假设该列表项的内容为34,使Y的值是1234的语句是( )。

  A.y--Val(x)+Val((ListList(0)

  B.y=Val(x)+Val(ListList(1))

  C.y=Val(x)&Val(ListList(O))

  D.y=Val(x)&Val(ListList(1))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字符串连接和列表框的知识。列表框的List属性是一个数组,其各元素就是列表框中的列表项,第一个列表项对应的数组下标为0。由于列表框中的列表项和输入对话框的返回值都是字符串,在本题中使用了Val函数将其转换为数字,此时如果使用“+”则会完成两个数字相加,故此只能使用“&”连接两个字符串。第6题 笔记记录我的笔记(0) | 精选笔记(10)选择笔记标签:试题内容(10)答案解析(0)

  7在条件宏设计时,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可以用来代替的符号是( )。

  A.…B.=C.,D.: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条件宏的知识。如果在宏中加入条件表达式,就可以限制宏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某种操作,我们称之为条件宏。对于连续重复的条件,可以使用省号(…)代替重复条件。

  8在Access中,如果在模块的过程内部定义变量,则该变量的作用域为( )。

  A.局部范围B.程序范围C.全局范围D.模块范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变量定义在标准模块的所有过程之外的起始位置,运行时在所有类模块和标准模块的所有子过程与函数过程中都可见。

  9表的组成内容包括( )。

  A.查询和报表B.字段和记录C.报表和窗体D.窗体和字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Access表基本概念的知识。在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是一个二维表,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在Access这个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来实现关系,表的每一行称作一条记录,对应关系模型中的元组;每一列称作一个字段,对应关系模型中的属性。

  10假设一个书店用(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库存数量……)一组属性来描述图书,可以作为“关键字”的是( )。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主关键字的知识。主关键字是一个或者多个字段的集合,是用于区别表中记录惟一的标识,也就意昧着在一个表中主关键字不能取重复值。在ACCess的表中,可以定义三种类型的主关键字:自动编号主键、单字段主键和多字段主键。在本题中只有“书号”是每本书都不相同的,也就是主关键字。

  11在If…EndIf选择结构中,允许可嵌套的深度是( )。

  A.最多32层B.最多64层C.最多256层D.没有严格限制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VBA中选择结构嵌套的'知识。在VBA中称在If...End If结构中包含其他If…End If结构的构造为选择嵌套,对于嵌套的层次没有严格规定,理论卜.可以嵌套无穷多层次。

  13下列不属于操作查询的是( )。

  A.参数查询B.生成表查询C.更新查询D.删除查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查询的知识。操作查询,也叫做动作查询,共有4种类型:追加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生成表查询。利用这几种查询可以完成为源表追加数据,更新、删除源表中的数据,以及生成表操作。

  14下列关于栈的叙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在栈中只能删除数据B.在栈中只能插入数据C.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D.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这种线性表只能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因此栈又称后进先出表或先进后出表。

  15下列关于类、对象、属性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类是对一类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

  B.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方法用于表示对象的行为

  C.基于同一个类产生的两个对象可以分别设置自己的属性值

  D.通过执行不同对象的同名方法,其结果必然是相同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象根据所接受的消息而做出动作,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以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该现象称为多态性,这种消息可以是同名的方法。

  17要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时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中,则应该在表关系中设置( )。

  A.参照完整性B.有效性规则C.输入掩码D.级联更新相关字段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参照完整性的知识。在关系数据库中都有两种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就是主属性不能为空;参照完整性指的是两个逻辑上有关系的表必须使得表里面的数据满足它们的关系。例如主表中没有相关记录就不能将记录添加到相关表;相关表中的记录删除时主表的相关记录随之删除;相关表中的记录更新时主表的相关记录随之更新都是参照完整性的例子。

  18为窗体中的命令按钮设置单击鼠标时发生的动作,应选择设置其属性对话框的( )。

  A.“格式”选项卡B.“事件”选项卡C.“方法”选项卡D.“数据”选项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窗体控件的基础知识。在窗体上每一个控件都是一个对象,都具有三要素就是属性、事件和方法。事件是控件可以响应的动作如单击鼠标等,所以要想设计单击鼠标时的动作就要设计单击鼠标事件里面的内容。

  20设变量x是一个整型变量,如果sgn(x)的值为l,则x的值是( )。

  A.1B.大于0的整数C.0D.小于0的整数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VBA中判断符号函数的知识。Sgnoi函数是一个判断符号的函数,其参数为数值型的值,若参数小于o,则函数返回-1;若参数等于0,则函数返回0;若参数大于0,则函数返回1。

  22报表页脚的作用是( )。

  A.用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说明性文字

  B.用来显示整个报表的汇总说明

  C.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对记录的分组名称

  D.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报表的知识。报表页眉处于报表的开始位置,一般用其来显示报表的标题、图形或者说明性文字:报表页脚处于报表的结束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报表的汇总说明;页面页眉处于每页的开始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报表中的字段名称或记录的分组名称;页面页脚处于每页的结束位置,一般用来显示本页的汇总说明。

  23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A.对象B.数据结构C.数据流D.目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24下列关于控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控件是窗体上用于显示数据和执行操作的对象

  B.在窗体中添加的对象都称为控件

  C.控件的类型可以分为:结合型、非结合型、计算型与非计算型

  D.控件都可以在窗体“设计”视图中的工具箱中看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窗体控件的知识。ACCess中的窗体中的控件是窗体上用于显示数据和执行操作以及美化窗体的对象;每一个在窗体中添加的对象包括窗体本身都称为控件;它们可以在窗体“设计”视图中的工具箱中看到并使用。控件的类型分为结合型、非结合型和计算型。

  25能被“对象所识别的动作”和“对象可执行的活动”分别称为对象的( )。

  A.方法和事件B.事件和方法C.事件和属性D.过程和方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面向对象的知识。在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中,对象具有三要素:属性、事件和方法。属性是对象的静态特性,一般用来描述对象的静态特征;事件是可以被对象识别或接受的动作;方法是对象可以执行的活动。

  27某二叉树共有60个叶子结点与50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 )。

  A.148B.169C.182D.198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所以,具有60个叶子结点的二叉树有59个度为2的结点。总结点数=60个叶子结点+59个度为2的结点+50个度为1的结点=169个结点。

  28已知一个学生数据库,其中含有班级、性别等字段,若要统计每个班男女学生的人数,则应使用( )查询。

  A.交叉表查询B.选择查询C.参数查询D.操作查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查询种类的知识。常见的查询种类有: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其中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交叉表查询是利用表中的行和列来统计数据;参数查询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操作查询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本题中以性别为行标题,以班级为列标题,行列交叉处进行计数,即可得到结果。

  29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

  A.课号,成绩B.学号,成绩C.学号,课号D.学号,姓名,成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关键字是指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其值能够惟一地标识一个元组,而在SC中学号和课号的组合可以对元组进行惟一的标识。

  31在窗体上,设置控件Com0为不可见的属性是( )。

  A.Com0.NameB.Com0.CaptionC.Corn0.EnabledD.Com0.Visible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控件属性的知识。在窗体的控件中,Visible属性是用于指定控件是否可见。Enabled属性用于指定控件是否可用,Caption属性表示控件的标题,Name属性表示控件的名称。

  32用于关闭或打开系统消息的宏命令是( )。

  A.SetValueB.RequeryC.RestoreD.SetWamings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宏操作的知识。Access中提供了50多个可选的宏操作命令,在本题中SetValue用于设置属性值;Requery用于刷新控件数据;Restore用于将最大化或最小化窗口恢复至原始大小;SetWarnings用于关闭或打开系统消息。

  33在关系运算中,投影运算的含义是( )。

  A.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B.在基本表中选择需要的字段(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C.在基本表中选择满足条件的记录和属性组成一个新的关系

  D.上述说法均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关系运算的知识。关系运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儿积:还有~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其中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自然连接。选择运算是在关系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运算是在关系中指定某些属性所组成新的关系;连接运算是将两个关系拼接成~个新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条件的元组;自然连接是在等值连接的基础上去除重复的属性。

  34在access数据库中表就是( )

  A.数据库B.记录C.字段D.关系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表的基本概念的知识。在ACCess这个关系数据库中,用表来实现逻辑层次中的关系也就是所说的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表中的列称作字段,行称作记录,而数据库是一个总称。

  35SQL语句不能创建的是( )。

  A.报表B.视图C.数据表D.索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SQL中定义语句的知识。SQL语言的功能包含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其中的数据定义功能可以实现表、索引、视图的定义、修改和删除。在ACCess中提供3种创建报表的方式,分别是使用“自动报表,,功能,使用向导功能和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使用SQL语句是不能创建报表的。

计算机二级试题8

  1: 第1题请编写函数fun,其功能使:将两个两位正整数a b合并形成一个整数放在c中。合并的方式使:将a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数的百位和个位上,b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数的千位和十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b/10)*1000+(a/10)*100+(b%10)*10+a%10;}

  2: 第2题请编写一个函数fun,它的功能使:计算n门课程的平均分,计算结果作为函数值返回。

  答案:

  float fun(float *a,int n)

  {float ave=0.0;

  int i;

  for(i=0;i

  ave+=a;

  ave/=n;

  return ave;}

  3: 第3题假定输入的字符串中只包含字母和*号。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使:将字符串尾部的*号全部删除,前面和中间的*号不删除。

  答案:

  void fun(char *a)

  {int i=0;

  char *p,*q;

  p=q=a;

  while(*p)

  p++;

  p--;

  while(*p==‘*’)

  p--;

  while(q<=p)

  {a=*q;

  i++;

  q++;}

  a=‘’;}

  4: 第4题请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将两个两位数的正整数a b合并形成一个整数放在c中,合并的方式是:将a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的个位和百位上,b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数的千位和十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b/10)*1000+(a%10)*100+(b%10)*10+a/10;}

  5: 第5题 n名学生的成绩已在主函数中放入一个带头节点的链表结构中,h指向链表的头节点。请编写函数fun,它的功能是:求出平均分,由函数值返回。

  答案:

  double fun(strec *h)

  {double aver=0.0;

  while(h!=null)

  {aver+=h->s;

  hy=h->next;}

  aver/=n;

  return aver;}

  6: 第6题请编写函数fun,计算并输出给定10个数的`方差。

  答案:

  double fun(double x[10])

  {int i,j;

  double s=0.0,s1=0.0;

  for(i=0;i<10;i++)

  s1+=x;

  s1/=10;

  for(j=0;j<10;j++)

  s+=(x[j]-s1)*(x[j]-s1);

  s/=10;

  s=pow(s,0.5);

  return s;}

  7: 第7题请编写函数fun,其功能是:将两个两位数的正整数a b合并形成一个整数放在c 中。合并的方式是:将a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数的千位和十位上,b数的十位和个位数依次放在c数的个位和百位上。

  答案:

  void fun(int a,int b,long *c)

  {*c=(a/10)*1000+(a%10)*10+(b%10)*100+b/10;}

计算机二级试题9

  1[单选题] 在Visual FoxPro中,下面关于属性、事件、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

  B.方法用于表示对象的行为

  C.事件代码也可以像方法一样被显式调用

  D.基于同一个类产生的两个对象不能分别设置自己的属性值,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属性用来表示对象的状态,方法用来描述对象的行为,事件是一种由系统预先定义而由用户或系统发出的动作,事件作用于对象,对象识别事件并作出相应反应,事件可以由系统引发,也可以由用户引发,当由用户引发时,可以像方法一样被显式调用。基于类生成的对象,虽然采用了相同的属性来表示状态,但它们在属性上的取值完全不同。这些对象一般有着不同的状态,且彼此间相对独立。

  )2[单选题] 在Visual FoxPro中,用于建立或修改程序文件的命令是( )。

  A.MODIFY<文件名>

  B.MODIFY COMMAND<文件名>

  C.MODIFY PROCEDURE<文件名>

  D.MODIFY PROGRAM<文件名>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用命令方式建立和修改程序文件的命令格式是:MODIFY COMMAND<文件名>。

  3[简答题]对考生文件夹下的数据库“图书借阅”中的表完成如下操作:

  为表“图书借阅”增加一个字段“姓名”,字段类型为“字符型”,宽度为“8”。

  编写程序“cx1”完成以下两小题:

  (1)填写表“图书借阅”的新字段值“姓名”(取自“借书证号”对应的读者信息表的“姓名”字段)。

  (2)查询表“图书借阅”中“20xx年12月30日”的借书记录,并将查询结果输入表“result”中。

  运行该程序。

  参考解析:

  【考点指引】本题主要考查利用SQL语句来修改表结构和修改字段值。

  【操作步骤】

  ①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MODI COMM cxl(回车执行),打开程序文件编辑窗口,在程序文件编辑窗口中输入以下程序代码:

  OPEN DATEBASE图书借阅

  ALTER图书借阅ADD姓名C(8)

  USE读者信息

  GO TOP

  DO WHILE.NOT.EOF()

  a=借书证号

  b=姓名

  UPDATE图书借阅SET姓名=b WHERE借书证号=a

  SELECT读者信息

  SKIP

  ENDDO

  SELEcT*INTO TABLE result FROM图书借阅WHERE借阅日期=CTOD("12—30—07")

  关闭程序文件编辑窗口并保存程序文件。

  ②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DO cxl(回车执行),执行程序文件。

  4[单选题] 在下面的Visual FoxPro表达式中,运算结果不为逻辑真的是( )。

  A.EMPTY(SPACE(0))

  B.LIKE(ˋxy*′,ˋxyz′)

  C.AT(ˋxy′,ˋabcxyz′)

  D.ISNULL(.NULL.)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Space函数返回由指定数目组成的字符串,Space(0)返回空字符串,Empty函数判断指定的表达式的`运算结果是否为空,故A)选项为真;Like函数比较前后两个字符串对应位置上的字符,若所有对应字符都相匹配,函数返回值为逻辑真,否则为逻辑假,前字符串可包含通配符,故B)选项为真;At函数如果前字符串是后字符串的子串,返回前字符串首字符在后字符串中第几次出现的位置,函数值为数值型,故C)返回的不为逻辑真;IsnuU函数判断-个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空值,故D)选项为真。

  5[单选题]在VisualFoxPr0中创建项目,系统将建立一个项目文件,项目文件的扩展名是

  A.pjxB.pjxC.proD.itm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在Visual FoxPro中,“表”是指( )。

  A.报表B.关系C.表格控件D.表单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下列关于栈叙述正确的是( )。

  A.栈顶元素最先能被删除

  B.栈顶元素最后才能被删除

  C.栈底元素永远不能被删除

  D.栈底元素最先被删除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栈是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所以栈顶元素最后入栈却最先被删除。栈底元素最先人栈却最后被删除。所以选择A)。

  8[单选题] 在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 )。

  A.O(n)B.O(n2)C.O(10g2n)D.O(n10g2n)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当有序线性表为顺序存储时才能用二分法查找。可以证明的是对于长度为n的有序线性表,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法查找只需要比较l092n次,而顺序查找需要比较n次。

  9[单选题] 在Visual FoxPro中,CREATE PROJECT命令将创建一个( )。

  A.项目B.数据库C.程序D.菜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执行CREATE PROJECT命令即可创建项目;执行CREATE DATABASE命令可建立数据库;执行MOD IFY COMMAND命令可建立程序文件;执行CREATE MENU命令可建立菜单。故A选项正确。

  10[单选题]打开数据库abe的正确命令是

  A.OPENDATABASEabe

  B.USEabe

  C.USEDATABASEabe

  D.OPENabe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使用命令打开数据库,其语法格式为:OPENDATABASE[数据库名l?]

  [EXCLUSIVEISHARED].[NOUPDATE]

  [VALIDATE]

  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①EXCLUSIVE:以独占方式打开数据库;②SHARED:以共享方式打开数据库:

  ③NOUPDATE:按只读方式打开;

  VALIDATE:指定VisualFoxPr0检查在数据库中引用的

  对象是否合法。

计算机二级试题10

  1、 计算机基础

  1.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简要描述各部分的功能。

  答案:计算机基本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CPU执行指令,内存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接受用户输入,输出设备显示结果,存储设备用于长期数据存储。

  1.2 、什么是二进制?如何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答案:二进制是一种基于2的数字系统。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从二进制数的右侧开始,每位上的数字乘以2的幂,再将结果相加即可。

  2.、操作系统

  2.1 、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哪些?

  答案: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2.2 、什么是文件系统?举例说明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

  答案:文件系统是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文件的方法。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有FAT32、NTFS(Windows)、ext4(Linux)、HFS+(macOS)等。

  3、网络技术

  3.1、 解释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举例说明私有IP地址范围。

  答案:IP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IP地址分为IPv4和IPv6,IPv4有不同的分类如A、B、C。私有IP地址范围包括10.0.0.0到10.255.255.255、172.16.0.0到172.31.255.255、192.168.0.0到192.168.255.255。

  3.2 、什么是HTTP和HTTPS?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和HTTPS(HTTP Secure)是用于在Web上传输数据的.协议。HTTPS通过加密通信,使用SSL或TLS提供安全性,而HTTP不提供加密。

  4、数据库

  4.1 、数据库的基本组成是什么?解释表、字段和记录的概念。

  答案:数据库由表组成,表包含字段和记录。字段是表的列,记录是表的行。

  4.2 、什么是SQL语言?举例说明SQL语句的基本操作。

  答案: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语言。基本操作包括SELECT、INSERT、UPDATE、DELETE等。

  5、办公自动化

  5.1 、解释什么是电子邮件,描述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答案:电子邮件是通过电子通信网络发送的消息。发送过程包括编写邮件、选择收件人、点击发送。接收过程包括邮件服务器接收、存储、用户通过邮件客户端查看。

  5.2 、什么是电子表格软件?举例说明电子表格的用途和功能。

  答案: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用于数据分析、计算、图表制作等。功能包括公式计算、数据筛选、图表生成等。

  6、计算机安全

  6.1、 什么是防火墙?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防火墙是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控制网络流量。作用包括阻挡恶意流量、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攻击。

  6.2 、描述密码学中的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区别。

  答案: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进行加密,私钥进行解密。非对称加密更安全但相对较慢。

  7、 程序设计基础

  7.1 、解释什么是算法?举例说明一个简单算法。

  答案:算法是一系列步骤用于解决特定问题。例子:冒泡排序算法。

  7.2 、什么是变量和数据类型?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类型。

  答案: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等。

  8、软件开发流程

  8.1 、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列举软件开发的主要阶段。

  答案:软件生命周期是软件从规划、设计、开发到维护的整个过程。主要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

  8.2 、解释敏捷开发方法和瀑布模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和逐步改进的开发方法,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顺序的开发方法。敏捷灵活适应变化,但可能导致进度不确定;瀑布模型计划。

计算机二级试题11

  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临近,考生们要多做题,加深对考点的理解和掌握,检验复习效果,提高考生对考题及考试的适应性。下文是计计算机二级考试VFP操作题及答案。

  一、基本操作题

  1[简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下列操作:

  1).建立名称为CDB的商品销售数据库。然后将考生文件夹下的顾客表CUST、订单表0RDER和商品表COMM三个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CDB中。

  2).分别为表CUST、ORDER和COMM创建主索引,CUST表主索引的索引名和索引表达式均为“顾客号”;COMM表主索引的索引名和索引表达式均为“商品号”;0RDER表主索引的索引名为“PK_CC”,索引表达式为“顾客号+商品号”;分别为0RDER表的“顾客号”和“商品号”建立普通索引(升序),索引名与字段名相同。

  3).通过字段“顾客号”建立表ORDER与表CUST之间的永久联系,通过字段“商品号”建立表ORDER与表COMM之间的永久联系。然后为以上建立的永久联系设置参照完整性约束:更新规则为“级联”;删除规则为“限制”;插入规则为“限制”。

  4).在商品销售数据库CDB中使用SQL的CREATE TABLE语句创建数据库表:销售明细表(顺序号、日期、商品号、商品名、金额),其中:顺序号为字符型,宽度为6;日期为日期型;商品号为字符型,宽度为6;商品名为字符型,宽度为10;金额为数值型,宽度为10(其中小数2位);表的主关键字为“顺序号”。将创建表的SQL语句存放在文件ONE.PRG中。

  参考解析:【考点分析】本大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库的建立、向数据库中添加表、为表建立索引、建立表间联系、设置参照完整性约束、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表。 【解题思路】通过“新建”菜单或“新建”命令按钮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中完成表的添加;为表建立索引需要在表设计器中进行;为表建立永久联系需要在数据库设计器中进行,并且两张表要分别在对应的.字段上建立主索引和普通索引;在关系连线上右击选择“编辑参照完整性”或者选择菜单“数据库”下的“编辑参照完整性”设置参照完整性;创建表的SQL语句语法为:Create table<表名>(<字段名1><类型>(字段宽度)[Primary Key],<字段名2><类型>(字段宽度)…)。

  (1)【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选择“数据库”,单击“新建文件”按钮,打开“创建”对话框,输入数据库文件名“CDB”,单击“保存”按钮,即完成创建数据库。

  步骤2:在“数据库设计器”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表……”,依次添加CUST、ORDER、COMM三个表。

  (2)【操作步骤】

  步骤1:在表CUST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修改”,打开表设计器,选择“索引”选项卡,索引名输入“顾客号”,索引表达式选择“顾客号”,索引类型选择为“主索引”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修改,完成建立CUST表的主索引。步骤2:按同样方式建立另外两表的索引。

  (3)【操作步骤】

  步骤1:将鼠标指向表CUST的主索引“顾客号”,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拽鼠标至ORDER表的顾客号索引处,松开鼠标即完成创建CUST与ORDER之间的永久性联系。

  步骤2:再按同样方法建立表COMM与ORDER之间的永久性联系;然后选择“数据库”菜单下的“清理数据库”选项,再选择“编辑参照完整性规则”菜单,按题目要求设置。

  (4)【操作步骤】

  步骤1:建立程序ONE.PRG,输入以下SQL语句。

  CREATE TABLE销售明细表(顺序号C(6)PRIMARY KEY,日期D,商品号C(6),商品名C(10),金额N(10.2))

  步骤2:保存并执行程序。

  【易错提示】在设置索引时一定要设置好主索引,不然在建立永久联系时会出错,在设置参照完整性约束时需要先“清理数据库”,不然不能打开“编辑参照完整性生成器”对话框。

  二、简单应用题

  2[简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完成下列操作:

  1).修改并执行程序temp。该程序的功能是根据“教师表”和“课程表”计算讲授“数据结构”这门课程,并且“工资”大于等于4000的教师人数。注意:只能修改标有错误的语句行,不能修改其他语句。

  2).在“学校”数据库中(在基本操作题中建立的),使用视图设计器建立视图teacher_v,该视图是根据“教师表”和“学院表”建立的,视图中的字段项包括“姓名”、“工资”和“系名”,并且视图中只包括“工资”大于等于4000的记录,视图中的记录先按“工资”降序排列,若“工资”相同再按“系名”升序排列。

  参考解析:【考点分析】本大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将表中数据存人数组,使用视图设计器建立视图。 【解题思路】在第1小题中,对于SQL的查询语句,将查询结果保存到数组中应该使用INT0短语,而不是T0;打开表的命令是“USE”;SCAN循环语句表示条件的短语应该用FOR,而不是0F;由题意知,变量SUM用于统计满足条件的教师人数,故应使“每找到一条满足条件的记录,SUM值自动加1”。在第2小题中,视图设计器的使用与查询设计器相同,考生可以参考前面讲到的查询设计器来设计本题的视图。

  (1)【操作步骤】

  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程序文件temp.prg,并按题目的要求进行改错,修改完成后运行程序文件。

  (2)【操作步骤】

  步骤1:单击系统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新建一个视图,将表“教师表”和“学院表”添加到新建的视图中。

  步骤2:将“教师表.姓名”、“教师表.工资”和“学院表.系名”添加到选定字段中。

  步骤3:在筛选选项卡中,选择字段“教师表.工资”,条件为“>=”,实例为“4000”。

  步骤4:在排序选项卡中,设置按“工资”降序排序,再按“系名”升序排序。

  步骤5:保存视图名为“teaeher_v”。

计算机二级试题12

  1.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检索借阅了《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一书的借书证号。下面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借阅 WHERE 总编号=;

  ______

  A、(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图书 WHERE 书名="现代网络技术基础")

  B、(SELECT 总编号 FROM 图书 WHERE 书名="现代网络技术基础")

  C、(SELECT 借书证号 FROM 借阅 WHERE 书名="现代网络技术基础")

  D、(SELECT 总编号 FROM 借阅 WHERE 书名="现代网络技术基础")

  2.在“选项”对话框的“文件位置”选项卡中可以设置______。

  A、表单的默认大小

  B、默认目录

  C、日期和时间的显示格式

  D、程序代码的颜色

  3.从数据库中删除表的命令是______。

  A、DROP TABLE

  B、ALTER TABLE

  C、DELETE TABLE

  D、USE

  4.Visual FoxPro6.0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______。

  A、各条记录中的数据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B、一个数据库文件与另一个数据库文件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C、数据模型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D、数据库中各个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5.关系数据库中,实现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____。

  A、实体完整性规则

  B、参照完整性规则

  C、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D、值域

  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7.定位第一条记录上的命令是______。

  A、GO TOP

  B、GO BOTTOM

  C、GO 6

  D、SKIP

  8.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分别求出各个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下面的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 单位,______ FROM 借阅,读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 ______

  A、COUNT(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单位

  B、SUM(借阅.借书证号) GROUP BY 单位

  C、COUNT(借阅.借书证号) ORDER BY 单位

  D、COUNT(借阅.借书证号) HAVING 单位

  9.用来指明复选框的当前状态的属性是______。

  A、Selected

  B、Caption

  C、Value

  D、ControlSource

  10.下列表达式中结果不是日期型的是______。

  A、CTOD("20xx/10/01")

  B、{99/10/01}+365

  C、VAL("20xx/10/01")

  D、DATE()

  11.要控制两个表中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设置“参照完整性”,要求这两个表______。

  A、是同一个数据库中的两个表

  B、不同数据库中的两个表

  C、两个自由表

  D、一个是数据库表另一个是自由表

  12.在命令窗口执行SQL命令时,若命令要占用多行,续行符是______。

  A、冒号(:)

  B、分号(;)

  C、逗号(,)

  D、连字符(-)

  13.Visual FoxPro数据库文件是______。

  A、存放用户数据的.文件

  B、管理数据库对象的系统文件

  C、存放用户数据和系统的文件

  D、前三种说法都对

  14.连续执行以下命令之后,最后一条命令的输出结果是______。

  SET EXACT OFF

  X="A "

  ?IIF("A"=X,X-"BCD",X+"BCD")

  A、A

  B、BCD

  C、ABCD

  D、A BCD

  15.以下赋值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A、STORE 8 TO X,Y

  B、STORE 8,9 TO X,Y

  C、X=8,Y=9

  D、X,Y=8

  16.默认查询的输出形式是______。

  A、数据表

  B、图形

  C、报表

  D、浏览

  17.如果要创建一个数据组分组报表,第一个分组表达式是“部门”,第二个分组表达式是“性别”,第三个分组表达式是“基本工资”,当前索引的索引表达式应当是______。

  A、部门+性别+基本工资

  B、部门+性别+STR(基本工资)

  C、STR(基本工资)+性别+部门

  D、性别+部门+STR(基本工资)

  18.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0001号借书证的读者姓名和所借图书的书名。

  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 姓名,书名 FROM 借阅,图书,读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0001" AND;

  ______

  ______

  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书名=借阅.书名

  19.只有满足联接条件的记录才包含在查询结果中,这种联接为______。

  A、左联接

  B、右联接

  C、内部联接

  D、完全联接

  20.设当前数据库有10条记录(记录未进行任何索引),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当前记录号为1时;EOF()为真时;BOF()为真时,命令?RECN()的结果分别是______。

  A、1,11,1

  B、1,10,1

  C、1,11,0

  D、1,10,0

  21.执行SELECT 0选择工作区的结果是______。

  A、选择了0号工作区

  B、选择了空闲的最小号工作区

  C、关闭选择的工作区

  D、选择已打开的工作区

  22.备注型字段的数据用来存放______。

  A、指向备注的具体内容

  B、指向DBF文件的指针

  C、指向FPT文件的文件名

  D、指向FPT中文字块的指针

  23.把一个项目编译成一个应用程序时,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所有的项目文件将组合为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文件

  B、所有项目的包含文件将组合为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文件

  C、所有项目排除的文件将组合为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文件

  D、由用户选定的项目文件将组合为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文件

  24.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元组”的约束是通过______。

  A、侯选键

  B、主键

  C、外键

  D、超键

  25.SELECT-SQL语句是______。

  A、选择工作区语句

  B、数据查询语句

  C、选择标准语句

  D、数据修改语句

  26.SQL语言是______语言。

  A、层次数据库

  B、网络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

  D、非数据库

  27.在SQL中,删除视图用______。

  A、DROP SCHEMA命令

  B、CREATE TABLE命令

  C、DROP VIEW命令

  D、DROP INDEX命令

  28.假定表单中包含有一个命令按钮,那么在运行表单时。下面有关事件引发次序的陈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先命令按钮的Init事件,然后表单的Init事件,最后表单的Load事件

  B、先表单的Init事件,然后命令按钮的Init事件,最后表单的Load事件

  C、先表单的Load事件,然后表单的Init事件,最后命令按钮的Init事件

  D、先表单的Load事件,然后命令按钮的Init事件,最后表单的Init事件

  29.以下属于非容器类控件的是______。

  A、Form

  B、Label

  C、page

  D、Container

  30.索引字段值不唯一,应该选择的索引类型为______。

  A、主索引

  B、普通索引

  C、侯选索引

  D、唯一索引

  31.将查询结果放在数组中应使用______短语。

  A、INTO CURSOR

  B、TO ARRAY

  C、INTO TABLE

  D、INTO ARRAY

  32.DELETE FROM S WHERE 年龄>60语句的功能是______。

  A、从S表中彻底删除年龄大于60岁的记录

  B、S表中年龄大于60岁的记录被加上删除标记

  C、删除S表

  D、删除S表的年龄列

  33.UPDATE-SQL语句的功能是______。

  A、属于数据定义功能

  B、属于数据查询功能

  C、可以修改表中某些列的属性

  D、可以修改表中某些列的内容

  34.使用Visual FoxPro的菜单设计器时,选中菜单项之后,如果要设计它的子菜单,应在结果(Result)中选择______。

  A、填充名称(Pad Name)

  B、子菜单(Submenu)

  C、命令(Command)

  D、过程(Procedure)

  35.有关SCAN循环结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SCAN循环结构中的LOOP语句,可将程序流程直接指向循环开始语句SCAN,首先判断EOF()函数的真假

  B、在使用SCAN循环结构时,必须打开某一个数据库

  C、SCAN循环结构的循环体中必须写有SKIP语句

  D、SCAN循环结构,如果省略了子句FOR和WHILE条件子句,则直接退出循环

  36.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1】____。

  此题正确为:数据库管理系统

  37.命令?LEN("THIS IS MY BOOK")的结果是___【2】___。

  此题正确为:15

  38.在打开项目管理器之后再打开"应用程序生成器",可以通过按ALT+F2键,快捷菜单和"工具"菜单中的______。

  此题正确为:应用程序生成器

  39.SQL SELECT语句为了将查询结果存放到临时表中应该使用______短语。

  此题正确为:Into cursor 或 Into cursor cursorname

  40.为了把多对多的联系分解成两个一对多联系所建立的"纽带表"中应包含两个表的______。

  此题正确为:主关键字 或 主键

  41.TIME()的返回值的数据类型是______类型。

  此题正确为:字符

  42.查询设计器中的"联接"选项卡,可以控制______选择。

  此题正确为:联接类型 或 联接条件

  43.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用SQL的CREATE命令建立借阅表(字段顺序要相同),请对下面的SQL语句填空:

  ______

  此题正确为:CREATE TABLE 借阅 (借书证号 C(4),总编号 C(6),借书日期 D(8)) 或 CREA TABL 借阅 (借书证号 C(4),总编号 C(6),借书日期D(8)) 或 CREATE TABLE 借阅 (借书证号 C(4),总编号 C(6),借书日期 D) 或 CREA TABL 借阅 (借书证号 C(4),总编号 C(6),借书日期D)

  44.多栏报表的栏目数可以通过______来设置。

  此题正确为:页面设置 或 列数

  45.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对图书管理数据库,求共借出多少种图书。请对下面的SQL语句填空:

  SELECT _______ FROM 借阅

  此题正确为:COUNT(DISTINCT 总编号) 或 COUN(DISTINCT 总编号) 或 COUNT(DIST 总编号) 或 COUN(DIST 总编号)

  46.设有图书管理数据库:

  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

  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

  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

  对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且单价不超出20元的书名。请对下面的SQL语句填空:

  SELECT 书名,出版单位,单价 FROM 图书;

  WHERE_______ AND;

  _______

  此题正确为:单价<=20 或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OR 出版单价="电子工业出版社") 或 (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OR 出版单价="清华大学出版社") 与 (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 OR 出版单价="电子工业出版社") 或 (出版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OR 出版单价="清华大学出版社") 或 单价<=20

  47.如果要查询所藏图书中,各个出版社的图书最高单价、平均单价和册数,请对下面的SQL语句填空。

  SELECT 出版单位,MAX(单价),______,______;

  FROM图书管理!图书;

  _______出版单位

  此题正确为:AVG(单价) 与 COUNT() 或 COUN() 或 COUNT(出版单位)COUN(出版单位) 与 GROUP BY 或 GROU BY

计算机二级试题13

  下列关于栈和队列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栈是先进先出

  队列是先进后出

  队列允许在队友删除元素

  栈在栈顶删除元素

  答案:D

  解析:栈实际也是线性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栈是只能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运算的线性表,通常称插入、删除的这一端为栈顶,另一端为栈底。队列是只允许在一端删除,在另一端插入的顺序表,允许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头,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尾。

  (2)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CDABE,中序遍历序列是CADEB,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

  A)ABCDE

  B)ECABD

  C)EACDB

  D)CDEAB

  答案:C

  解析:由于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为E,所以E为根结点,所以它的前序遍历的首个元素为E,故排除A)和D)选项。由于中序遍历中,元素B在元素根结点E的后面,所以B为二叉树的右子树,并且该二叉树右子树只有一个元素,所以前序遍历的最后一个元素应为B,故选项C)为正确选项,即该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是EACDB。

  (3)在数据流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

  A)控制流

  B)数据流

  C)模块调用

  D)事件驱动

  答案:B

  解析:数据流图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数据流,沿箭头方向传递数据的通道,一般在旁边标注数据流名。

  (4)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结构是()

  A)顺序结构,分支结构,跳转结构

  B)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C)分支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D)分支结构,跳转结构,循环结构

  答案:B

  解析:程序设计语言仅仅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就足以表达出各种其他形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遵循程序结构化的设计原则,按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程序易于理解、使用和维护;可以提高编程工作的效率,降低软件的开发成本。

  (5)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软件调试方法的是()

  A)回溯法

  B)强行排错法

  C)集成测试法

  D原因排除法

  答案:C

  解析:软件调试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强行排错法:作为传统的调试方法,其过程可概括为设置断点、程序暂停、观察程序状态、继续运行程序。

  回溯法:该方法适合于小规模程序的排错、即一旦发现了错误,先分析错误征兆,确定最先发现“症状”的位置。

  原因排除法:原因排除法是通过演绎和归纳,以及二分法来实现。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模块间耦合的是()

  A)内容耦合

  B)异构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答案:B

  解析:耦合可以分为下列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

  内容耦合--若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模块的内容,则这两个模块称为内容耦合。

  公共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数据结构,则称为公共耦合。

  外部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数据项,则称为外部耦合。

  控制耦合--若一模块明显地把开关量、名字等信息送入另一模块,控制另一模块的功能,则称为控制耦合。

  标记耦合--若两个以上的模块都需要其余某一数据结构的子结构时,不使用其余全局变量的方式而全使用记录传递的方式,这样的耦合称为标记耦合。

  数据耦合--若一个模块访问另一个模块,被访问模块的输入和输出都是数据项参数,则这两个模块为数据耦合。

  非直接耦合--若两个模块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是通过程序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则称这两个模块为非直接耦合,这样的耦合独立性最强。

  (7)下列特征中不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特征的是()

  A)多态性

  B)标识唯一性

  C)封装性

  D)耦合性

  答案:D

  解析: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与面向过程设计方法有本质的不同,其基本原理是:使用现实世界的概念抽象地思考问题从而自然地解决问题。其特点包括:标识惟一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继承和多态性好。

  (8)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答案:C

  解析: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为了能够用某一DBMS实现用户需求,还必须将概念结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模型,这正是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它包括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和逻辑模式规范化及调整、实现。

  (9)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

  A)8

  B)9

  C)15

  D)16

  答案:D

  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第i(i≥1)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得到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16个。

  (10)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C)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答案:B

  解析:数据库设计的目的实质上是设计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实际关系模型。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源,包括: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减小数据的冗余,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从而减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代价。

  (11)天气预报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帮助,它应该属于计算机的哪一类应用?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

  答案:A

  解析:科学计算(数值计算)解决的大都是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天气预报是其中的一类应用。

  (12)已知某汉字的区位码是3222,则其国标码是()

  A)4252D

  B)5242H

  C)4036H

  D)5524H

  答案:C

  解析:区位码转国际码需要两个步骤:①分别将区号、位号转换成十六进制数。②分别将区号、位号各+20H(区位码+20xxH=国标码)。本题中区号32转换成十六进制为20,位号22转换成十六进制为16。分别+20H,即得4036H。

  (13)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

  A)程序、数据和相应的文档

  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

  D)编译系统和办公软件

  答案:B

  解析: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4)若已知一汉字的国标码是5E38H,则其内码是()

  A)DEB8

  B)DE38

  C)5EB8

  D)7E58

  答案:A

  解析:汉字机内码、国标码之间的关系为:机内码是汉字交换码(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即汉字交换码(国标码)的两个字节分别加80H得到对应的机内码(国标码+8080H=机内码)。

计算机二级试题14

  选择题

  1). 下面( )是合法的标识符。

  A.$persons

  B.2Users

  C.*poi nt

  D.this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 标识符的命名,属于考试重点内容,应该掌握。Java 中标识符的命名规则是:标识符以字母、下画线或美元符作为首字符的字符串序列;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标识符的字符数没有限制。由此可见,Java 中标识符不能以数字开头,所以选项B错误;不能以“*”开头,选项C错误;this 是专用标识符,具有专门的意义和用途,选项D 错误,只有选项A 正确。

  2). 设有一个已按各元素的值排好序的顺序表(长度大于2),现分别用顺序查找法和二分查找法查找与给定值k相等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分别是s和b,在查找不成功情况下s和b的关系是( )。

  A.s =b

  B.s>b

  C.s

  D.s>=b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顺序查找的基本思想是:从表的一端开始,顺序扫描线性表,依次将扫描到结点的关键字和给定值k进行比较,若当前扫描到结点的关键字与k相等,则查找成功;若扫描结束后,仍未找到关键字等于k的结点,则查找失败。二分查找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要求线性表是有序表。基本思想是:首先将待查的k值和有序表R[O]~R[n -1]的中间位置mid上的结点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找完成;否则,若R[mi d]. key>k,则说明待查找的结点只可能在左子表R[O]~R[mi d -1]中,我们只需在左子表中继续进行折半查找,若R[mi d]. key

  3). 定义一个表示10个值为null的字符串数组,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String []a;

  B.String a[];

  C.char a[10][];

  D.String a[]=new String[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字符串数组变量的声明。选项A和选项B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定义一个字符串数组,但没有指明数组个数,不满足题目要求;选项C是一个二维的字符数组,在C语言中,一个二维的字符数组就可以表示一个一维的字符串数组,而在Java中,字符char是基本类型,字符串String则是以对象的形式来表示的;选项D正确,它定义了一个含有10个元素的字符串数组,如果没有给字符串数组赋值,则默认为null。

  4). Thread类中能运行线程的方法是( )。

  A.resume()

  B.start()

  C.run()

  D.init()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resume()是Thread类提供的用于线程控制的方法;start()是Thread类中的方法,新建的.线程不会自动运行,必须调用线程的start()方法才能运行该线程;run()是Thread类中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定义了线程的具体行为,线程开始执行时,就是从它的run()方法开始执行的,就像Java应用程序从main()开始、Applet从init()开始一样;init()不是Thread类中的方法。

  5). 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一个对象请求另一个对象为其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发送

  A.调用语句

  B.命令

  C.口令

  D.消息

  正确答案:D

  6). 下列的( )原始类型在使用流时可以互换。

  A.byte和boolean

  B.char和int

  C.byte和char

  D.String和char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Java语言中字节类型的概念。在Java语言中,byte是字节类型,用1字节表示.boolean是布尔类型,用true和false表示,它们的表示方法并不一样,也不提供它们之间的转换,选项A错误。Java内部用整数来表示char,通常可以在方法调用和其他语句中互换使用char和int,选项B正确。char用2字节表示,byte字节类型用l字节表示,Java内部也不允许互换使用它们,选项C错误。String在Java语言中是一个类,它提供对字符串的一系列操作,而char是Java语言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它不是一个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而它们是不能互换使用的,选项D错误。需要注意的是,在Java语言中提供的类都是以大写字母开头,基本类型都用小写字母表示。

  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是( )。

  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数据查询

  D.数据约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计算机二级试题】相关文章:

计算机二级上机试题10-10

二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09-23

二级建造师市政试题10-15

2024二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10-15

二级心理咨询师试题10-10

二级建造师市政试题及答案 二级建造师市政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07-05

建造师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10-24

二级建造师试题及答案2024年10-15

心理咨询师的二级基础试题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