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应用文>调查报告>学生调查报告

学生调查报告

时间:2020-09-20 11:18:49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8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8篇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通过此次对部分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我们感到,虽然多数大学生网民的素质较高,能够较好地利用网络工具于成才之中,对网络中的不健康内容能够自觉抵制,对某些相关问题也有自己的正确判断。但是,也明显地存在着许多不足。

  值得关注:近半数大学生想做技术员

  尽管本次调查对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调查,但仅就上述结果就可以看出,抓紧对大学生网民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的建设更是迫在眉睫。

  值得重视:高校网站亟待加强

  因特网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的交际工具,也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而这个阵地的存在依赖于网络设施的硬件。70%-80%的大学生网民之所以选择校外网吧上网,除了自身相关原因之外,校内上网终端供不应求、网速慢或限制多等应是主要的原因。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建设好网络文明,校园网的扩容、校内“网吧”的扩大应该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并把它列上主要议事日程。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普及到学生宿舍和教师家庭,真正建设起一个和现实相对应的虚拟校园。

  高校网站不仅是高校的一个形象窗口,也是知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信息集散地,更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出口。因此,应该把高校网站建设当作一个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高校网站建设是一个高品位文化系统工程,而不仅是校园网络管理者运用相关技术挂几个网页而已。要组织好人力物力,调动起专家学者、编辑人员、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乃至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共同努力,搞好各高校网站的特色化建设。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为了解柳州 师 专财经系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吸烟现状,探索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吸烟干预的策略和方法,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本文于xx年5月~xx年6月对大连大学学生进行了吸烟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柳州师专财经系 会电专业09级在校大学中抽取84名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5名(42%),女生49名(58%)。年龄中位数为20岁, 最大的21岁,最小的19岁。

  2 方法 问卷调查:依据参考文献。设计统一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吸烟行为、对吸烟的态度、第一次吸烟类型等项目。

  3 统计分析 建立数据库和表格进行分析比较

  本次调查共印发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其中男生35人,女生49人。49名女生中有19人吸烟,35名男生中有25人吸烟,女生吸烟率为39%,男生吸烟率为71%。即平均吸烟率为55%。

  1、对香烟成分很了解的 :男生占57%,女生占71% .

  2、知道抽烟对身体的 伤害的:男生占60%(完全知道),女生占73%(部分知道).

  3、认识的同学中有:男生占49%(5~10),女生占61% (10人以上).

  4、第一次吸烟的类型中:男生选模仿型的占51%,女生选消遣型的占29% .

  5、在校园里抽烟同学的看法:男生选无伤大雅的占23%,女生选反感的占55% .

  6、不赞成女性抽烟的:男生占74%,女生占73% .

  7、介意恋人抽烟的:男生占63%,女生占71% .

  7、抽烟的年龄在1年内的平均率占37%

  8、多数的同学在郁闷时抽烟占49%

  9、抽烟之后不想戒的占少数11%

  10、每个月买烟的费用少数用30占17%

  11、知道抽烟对精子质量不好的占多数为80%

  12、知道抽烟对胎儿不好的占多数为71%

  调查结果显示:

  1、因受生活环境影响而开始吸烟的学生占大多数。

  2、吸烟者对香烟的依赖性很大,难以戒掉。

  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吸烟则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排忧解愁,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措施。

  4、年级越高,交往的场合也越来越多, 而在某些特殊场合吸烟被学生认为是成人化的标志之一。

  也可能存在的因素有:

  (1)标新立异心理

  大学生处在生理心理的日渐成熟的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心理。

  (2)追求风度心理

  现在,电影视录相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某些吸烟大学生承认他们吸烟完全学自银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觉得吸烟很有些类人物的风度,有男子汉气味。的确,这些道德认识正处在不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往往错误的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

  (3)好奇心强,玩玩欲望高。

  这部分多数是比较早吸烟的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服自制力却比较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4)交际心理不成熟。

  这些大学生中流行这么一句话:俺款爷,不买就买,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路”“剑”等中外高档名烟。是想借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式日趋严峻,为了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触了社会,获取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存在很久,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兼职是大学生交际圈的突破,是大学生生活的润滑剂,也是大学教育在地域上的延伸。无论同学们有没有做过兼职,眼下都存在着一条漫漫兼职路。在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走向何方呢?在兼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能对部分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何更好的做好兼职工作,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日益成为我们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试图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以期掌握大学生兼职的一些特征,从而为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兼职工作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网上兼职,赚钱经历,综合实力

  一、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原因

  1、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从学习方面上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要大大少于中学阶段,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生活节奏快,活动空间大,接触面广,朋友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语言、个性、习惯、价值观念各不相同的差异,在共同生活相互接触中,易逐渐融合;从校园环境上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种启事,各式传单随处可见,各种组织的活动,各式性质的社团比比皆是。这为大学生们兼职提供了丰富的舞台。

  2、社会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进入新的世纪,各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增长,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开始投入大笔的广告费用,加强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企业广告除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广告,街头、车站站牌海报外,还包括新品推出时的商尝街头、超市等地的宣传促销(包括广告传单、优惠券派送等)。企业对这部分广告宣传的人员需求量大,但此类工作临时性强,一般集中在节假日,且企业希望能尽可能地降低这部分的成本,又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因此,在选定这部分工作人员时,企业一般愿意选择在校大学生为他们服务。

  3、强劲的毕业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选择兼职赚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推向市常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统分统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地要面对择业的考虑。调查结果显示:84%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是他们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地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于是他们纷纷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兼职。

  二、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1、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2、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3、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4、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认为可锻炼自己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的比例占84%,选择可以赚钱,减轻家庭负担的则占14%,选择可充实大学生活的比例仅为2%。由数据可知,做兼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通过兼职来接触社会,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有些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考虑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从而缓解经济压力,减轻家庭负担。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积累社会经验的同时可缓解经济压力。

  5、影响兼职的因素

  大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学们在做兼职便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学认为如果选择兼职至少要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见有很多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重的。30%的大学生考虑较多的便是工作的报酬,如果辛苦半天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自己的劳动力便这样白白浪费还不如回寝室睡个大觉养会儿神咧。剩下16%的同学认为工作环境应该是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尽可能找到靠近学校的工作场地,为同学更好地协调兼职与生活的关系提供方便。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和特点要求必须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根据对20xx - 20xx年2521家面向42个专业高职院校女毕业生招聘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的调查分析,提升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应根据女性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培养女生职业素质,根据专业方向拓展女生就业市场,根据女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

  就业市场需求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何树莲(1975-),女,广东顺德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管理和就业教育;梁少群(1984-),女,广东江门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教育。(广东广州511450)

 热点,尤其是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近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也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其中不少研究者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此类研究中,多数研究者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而以用人单位实际招聘条件作为调查和研究对象较为鲜见。本研究对20xx - 20xx年2521家面向42个专业5163名高职院校女毕业生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对其实际提出的招聘条件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一、高职女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和特点

  在本次调查中,2521家用人单位招聘对象为包括财经、旅游、公共事业、电子信息、轻纺食品、艺术设计与传媒等六大类42个专业,提供的职位类型包括行政事务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推销和展销人员等共30类。2521家用人单位所在行业主要分布在商贸、金融、信息技术等为主的第三产业(见表1),可见第三产业是高职女生的主要就业市场。

  按照招聘条件被用人单位提及的次数作统计,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提出的招聘条件主要包括职业道德、专业对口、沟通能力等方面,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被用人单位提及的招聘条件中,职业道德、表达能力、计算机水平、形象、性格、沟通能力占据前六位。

  职业道德的受重视程度与众多研究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职业道德始终是被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素质。

  表达能力位居第二,尤其是语言的要求,有741家用人单位要求应聘的女生能讲流利的粤语和国语,占了57%。女生拥有语言优势,而用人单位在此方面对女生亦抱有期望。

  形象位居第三,也是令人深思的问题。一万面的确是岗位的需要,如酒店管理等行业,另一方面则与用人单位在当前可选择范围较大的情况下,也将此方面作为选择的条件。用人单位对形象方面提出的条件并不太明确,一般除了对身高有严格标准外,其他大多是“形象好”“气质佳”等弹性较大的要求。

  计算机水平位居第四,说明计算机操作等动手能力也是备受用人单位关注的。

  性格(本研究主要包括抗压能力和自信水平)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关注。随着近年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养尊处优的环境使部分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不堪一击,心理素质十分脆弱,同时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面前的信心不足,使自信心与抗压能力都成为用人单位的判断依据,可见用人单位是有备而来的。

  沟通能力位居第六,也是许多用人单位考虑岗位特点提出的要求。

  专业对口也有部分单位看重,但许多用人单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而不仅是专业对口,因此专业对口所居位置并不靠前。而外语水平也只是部分岗位所需,因此也排名靠后。经验虽然也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但毕竟招聘的是毕业生,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有时会忽略这一项。

  二、基于用人单位需求对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审视与思考

  就业竞争力一般可以理解为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既是衡量高校毕业生能否满足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也反映社会和用人单位人才选择的尺度。当前虽然性别歧视仍然存在,但调查也发现,就业实力强的女大学生选择的余地仍然较大,仍然是“实力=发言权”。因此,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要成为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优胜者,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就业市场对女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对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根据女性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

  根据女性就业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高职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形式,其中女大学生人数占据学生人数半壁江山,要使她们受到市场的欢迎,要根据女性就业市场的需要来“生产”。加强对就业市场需要的研究并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和培养学生,一直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是,对决定女大学生就业出路——女性就业市场需求的研究却少有专门研究,尽管高职女生的分布在高职院校中的分布也有所侧重,但多是学生自己选择的结果,而非高职院校根据女性就业市场设置专业的自觉行为。因此,应加强对女生就业市场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并据此对学生专业选择和挥业作合理引导。从本研究所调查的结果来看,面向高职女生招聘2521家企业多分布在现代服务业、旅游、金融等第三产业,而近年我国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众多企业也改变经营模式,这也为女性就业市场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可抓住机遇设置合适的专业,以提高女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根据女生身心特点培养女生职业素质

  根据女生

  身心特点培养女生职业素质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市场的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等,而女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素质是决定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提高女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是女大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及创业等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女大学生就业之本。女大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以坚持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以行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多元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在教学每个环节都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要注意采用项目化、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加强女大学生动手能力、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女大学生步人岗位即能自如开展工作。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女大学生分布较多的专业及其优势专业以文科类专业为主,但文科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及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都是薄弱环节,以至许多文科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因此,要注意切实加强文科专业教学的实践实训环节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2.优势能力的培养。男女两性由于生理构造不同以及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形成各有优劣的职业能力特点。相对而言,女大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表现为突出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适应和承受能力以及良好的亲和力。从前面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到,不少用人单位也正是因为岗位特点和女生的优势而提出招聘女生的要求的。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女生此方面的优势能力,如通过选修课程和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女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训练,同时加强良好职业女性形象和素养的塑造,使其优势成为女生就业竞争的强大支持。

  3.求职能力的培养。目前,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学校都普遍重视开展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很少考虑根据女性就业特点开展其求职能力培养。事实上,女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着与男生不同的困惑和问题,其中以下三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根据女性职业生涯发展形态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年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却鲜有就业指导人员针对男女差异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现实中,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形态有别于男性,比如在生育期,其生涯发展形态处于低潮状态,这一特点必须在开展女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予以考虑。

  二是强化女生就业自信心的训练。在仍然以男生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中,在仍然相当程度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现实中,尤其是面对女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女生的自信和成功期望往往受到无形的削弱和伤害。因此,开展求职能力的培养时应予女生自信的训练,以使她们更好应对就业的挑战。

  三是开展自立自强的教育。女性自立自强教育虽然早不是新命题,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让越来越多的女生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因此,开展自立自强的教育,帮助女生树立主体意识,确立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走向成功的信念也非常有必要。

  (三)根据女生专业方向开拓女生就业市场

  根据女生专业方向开拓女生就业市场是提高女大学生竞争力的关键。近年各类就业市场为大学生开辟了就业渠道,但现有就业市场中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往往并非都适合女大学生就业,而一些用人单位即使碍于有关规定表面上不拒绝女大学生,但实际上女生基本上难以得到录用机会,这样就导致女大学生求职成本的浪费。同时,一些想招聘女生就业的用人单( )位在综合性就业市场上却招不到合意的人选,招聘效率不高。所以,有必要开拓和建设女生就业专门市场,为需要招聘女生的用人单位举办专场,不仅大大节约女生求职成本,提高成功率,也使企业的招聘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除了建设专门化女生就业实体市场外,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作用,为女生就业搭建无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便捷渠道,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效率,而且为女大学生提供网络查询招聘信息、网上发布求职信息、网络面试等,是节约求职成本,提高求职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四)根据女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

  根据女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就业压力的持续加大,根据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和特点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鼓励女大学生积极创业,就业竞争中另辟蹊径,也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从近年女大学生创业现实来看,不少女生具有创业意向,如中华女子学院对本校女生所作调查显示,考虑过创业的女生近六成。然而,女大学生尽管有创业意向,但对创业这一领域却又显得陌生,亟待接受相关的教育和训练。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应注意把握两方面。

  一是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尤其对经常自觉不自觉被灌输追随意识的女大学生而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虽然目前有许多女大学生有创新的意向,但这种意向依然是模糊的,甚至是缺乏理性思考的。因此通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创新能力状况,对是否具备创业条件作理性思考,并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把握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和创业特点。女大学生由于专业分布、个人特点等因素影响,在创新需求上有自身特点,比如在创业形式上,超过一半的女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形式,其次才是合伙创业、家庭创业等其他形式。在创业领域方面,女大学生希望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领域及餐饮等第三产业领域创业的人最多。因此,在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时,要注意把握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创业知识教育和能力训练,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扶持,才能更好地帮助女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

  邓金龙,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国成人教育,20xx(7).

  柯羽.反思·扬弃·超越——从“就业率评价”到“就业竞争力评价”江苏高教,20xx(5).

  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xx(3).

  侯典牧,王淼,在校女大学生创业意向与创业需求调查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xx(1).

  张英.高职院校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2).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社区环境的调查,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二、调查范围:

  所在小区、街道、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

  四、调查情况

  通过对小区、街道的调查,我发现造成小区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街道两旁的垃圾箱,不仅影响小区形象,而且造成大气污染,很多垃圾溢出了垃圾箱,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小区的大气污染同样不可忽视,小区的附近有一家烧烤店,每到晚上,空气中弥漫着油烟,使整个小区笼罩在阴影中,白天不时有小贩在小区叫卖。

  社区的管理还不够严格,没有人定期对社区的环境进行清理。

  五、结果分析

  以上结果显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是主要的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

  其次,餐厅、烧烤店的任意排放油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垃圾填满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降解,使得土壤板结,影响居民生活。垃圾焚烧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

  再次,政府及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未能下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最后,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的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保工作的难度。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初中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零用钱来自父母

  我们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初中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10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们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初中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10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初中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初中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初中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初中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们认为: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对中小学生进行消费、投资等方面的理财教育将有助于孩子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对他们日后的理财能力有相当影响。当然,我国目前要对中小学生进行金钱教育是一个艰巨的过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孩子要啥尽量满足,家庭优越的条件养成了孩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龙到头来却是养子成虫,身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给孩子怎样使用零花钱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了两点。第一,广大中小学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钱。培养理财观念。第二,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两方面紧密结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概况

  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

  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2人选择了500-1000,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还算合理。虽然个别消费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费跟其他因素的影响。

  2、月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伙食费的状况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证明大学生在用于生活方面的支出占了月生活费的大部分。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 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分析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及口头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一部分同学每月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度日,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 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 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4、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虽然除了家庭供给外,多数大学生都没有直接的收入来源,但昨天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马旗戟说,不同于一般公众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每学期的平均收入为4919元,支出为4819元,而经常性负债消费的大学生比例超过10%。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人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在8000至9000元之间。而将大学生在两个假期的支出计算在内,我国大学生每年的平均消费支出已经在一万元以上。

  为此,不少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其中,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的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

  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调查显示,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在23类先锋品牌中,非内地品牌占了近一半。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上,基本都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在休闲运动消费方面,阿迪达斯与耐克的魅力不减,而李宁与安踏也在大学生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本次调查覆盖中国34个重点城市,126所高校、近1万名大学生,研究结论可推及34个城市的约一千万大学生。

【【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8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五篇

2.【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6篇

3.【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九篇

4.【必备】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锦十篇

5.【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集锦五篇

6.【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集锦5篇

7.【必备】学生调查报告集锦7篇

8.【必备】学生调查报告模板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