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2-12-05 16:59: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15篇)

论语读后感1

  以仁爱待天下人——《论语》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读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可以感受到他兼济天下人的仁爱之心,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他不仅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地规范自己,以行动来做出表率。他之所以被后人称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世界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无美不备的《论语》的伦理思想核心是“仁”。“仁”这个词在孔子以前已广泛使用,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是从孔子开始的。仁在孔子思想中是最高、最根本的理想和准则。所以《论语》说孔子很少谈功利、天命,最推崇、最赞许的是仁。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但是,对于仁的确切含义,《论语》中并没有纯定义式的界说,常常是根据提问人的不同情况而随问作答,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如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人。”这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具体做法是不合于礼的东西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广泛地把好处给人民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个人怎么样?可能算是仁人吗?”孔子说:“何止是仁人!一定是圣人了!尧舜大概还做不到哩!仁人要做到:自己想树立的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想达到的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的方法了。”这表明,孔子所讲的仁,有对己、对人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对己就是“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一旦做到了这点,天下人都会称许你是个仁者。“克己”不仅是消极意义的自我克制,还包含积极意义的自觉实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以及对天下人的仁爱之心。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重要在于那一个“仁”字。

论语读后感2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能够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能够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就应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就应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读过《论语》的人都明白,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到达真正的孝道。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

  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持续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就应能够持续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就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就应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到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

论语读后感3

  读了《论语》这本书,我感触很深,这本书不但让我学到了许多语文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

  《论语》里面有一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做人孝顺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欢冒犯长辈的人是少见的,不喜欢冒犯长辈,而喜欢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定做人的道理,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这一点我却没做到。我经常在全家吃完饭后拍拍屁股就溜了,从来没有考虑要主动洗碗,为父母分担家务;我经常在父母叫我去买日用品的时候,拖拖拉拉,不肯去买,从没想过父母会伤心、失望;我经常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大手大脚,从没想过父母挣钱很辛苦。现在想起来,这是多么不孝呀!以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做一个勤快、节俭、懂事的乖孩子,让父母欣慰、开心。

  《论语》里还有一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意思是: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假话。可我还是没做到。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叶叶约定,星期六和她去学校球场打羽毛球。可到了星期六,妈妈叫我和她去购物,我爽快地答应了。那时候,我一心只想和妈妈去逛超市,却把我和叶叶的约定忘得一干二净,害得叶叶在球场等了我老半天。那时候,我没守信用,后来叶叶在学校遇见我时,态度冷冷的,也不怎么理睬我了。后来回到家,我把整个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也批评我不守信用,要我事后去跟朋友道歉。自从读了《论语》,我变得诚实守信了,妈妈也常常夸我变懂事了,现在更多的朋友愿意和我交往了。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论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习《论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学习《论语》,向圣贤的品行学习,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品德高尚,充满智慧的人。

论语读后感4

  《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

  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吧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子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以此教育君王要施行仁政,得道才能多助,要懂得民心所向。对于政治来讲,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子曰:君子不器。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并不是被控制的工具或机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思想特征。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才能使个性获得全面的发展。孔子自己后来也实践了这一点,他后来收门徒三千,有教无类,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对学生和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品格!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在今天这个浮躁而喧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里,这种精神又是多么的难得!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读后感5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同学们,这里说了“知”的三种境界,知,好,乐。这三种境界,

  为知而知境界最低。功利性学习,的确不能保持学习的持久动力。就像有些高中生,只要一毕业,就开始卖教材一样。学习是为了考学,不是为了其中的乐趣,更没有高远的志向。这个境界的学习,势必不能让人走远。

  好之,境界高了一层。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引领,会把学习带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兴趣要保持很难。只有兴趣,是肯定达不到颜回那种“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层次的。

  于是,乐之在之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之下闪亮登场。以学习为乐,这真是个高境界。他需要人自觉的“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之”“日日三省之”“温故知新之”……总之,道路漫长,坎坷不断。孔子说自己到七十也只是“不逾矩”的程度,可见,学无止境,如果没有持久动力,那是难有作为的。

  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取法乎下,不得法矣。因此,请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自觉、努力、坚持去学、去品、去收获,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同学们,这则论语中,你能找到孔子表扬颜回的原因。你看,孔子吃的不太好,喝的不太好,睡得也不太好。可他依然有快乐。他的乐是什么?是学而时习之?是有朋远方来?抑或是温故而知新。总之,有发现,有收获,有进步,就足可乐。这不是“乐之”境界的最好体现吗?这不是和安贫乐道境界的最好体现吗?比颜回层次还高的在于:孔子不仅有崇高的学习观,更有崇高的财货观,也就是价值观。“饭疏食饮水”的境况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可面对不义之财,孔子只当他是浮云。多么的清高,多么的潇洒。不为财累,才乐得货真价实,超然物外。

  孔子说的“乐”,不仅境界高,而且是让人获得真自由的不二法门。值得我们深思。

论语读后感6

  第一次完整地阅读完《论语》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体会。但对孔子的形象却有了和以前不同的看法。

  以前总以为孔子是个圣人,但现在越看这本书越让我感觉孔子并不是一位圣人。“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看到这一节时立即引起我的反感。此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孔子已经把自己当成神使,有些狂妄自大。“子罕篇”五节、九节,又一次体现了孔子的自大。“乡党篇”让我觉得孔子是个强迫症,因为里边写了许多琐碎的行为规范,没做好就不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由心理学知识可知梦是大脑皮层潜意识区活动产生的,我怀疑孔子是不是真的想恢复周礼。“述而篇”十一节“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难道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就不会小心谨慎吗?“好谋而成者也”从这里看得出来孔子并不懂得出谋划策,这本书中也没有什么地方有体现孔子有这方面的才能。“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猜这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吧。“泰伯篇”二十节“有妇人焉,九人而已”还有“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似乎体现出孔子对女子的轻视,我倒好奇孔子是用什么观念看他母亲的?

  对于孔子的徒弟们,我觉得他们对孔子是盲目的个人崇拜。《论语》就是由他们编写的,里边记录着一些孔子的生活行为,跟伦理哪怕有一点关系的东西都记上去了。从弟子的言论中可知道他们对孔子是非常尊重和爱戴的,而且不允许他人诋毁孔子。在孔子死后,更是把孔子推向圣人的高度。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孔子,圣人,真的是这样吗?里边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

  孔子总说着礼,认为君主至上。孔子想恢复周朝的制度,分封制,层层分封,界限严明。孔子是一个没落贵族,恢复分封制意味着孔子可以得到分封。如果孔子出生于一个解放了的奴隶家庭,他还想恢复周礼吗?

  当然,每个人都有两面性,既有令人称道的一面,也有让人排斥的一面,没有谁是完美的。我认为孔子也不是。

论语读后感7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的言行不仅仅影响了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有不小的影响力。在联合国评选的十大文化名人中,孔子位列榜首。而《论语》则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精髓之一,读了这本书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融入我的身体,慢慢地就领悟到了生活的酸甜。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将他的言行经历,编撰成册,以智慧面对生活,让后人受益匪浅。现在的社会越发浮躁,高速信息更新时代每个人都是步履匆匆,儒家,道家,墨家等当初在百家争鸣之时鼎盛又流传至今的思想都开始渐渐被淡忘了,但孔子思想在今仍是智者之见,古代这些流传千古的思想,毋庸置疑都是我们“黄沙吹尽始见金”的宝藏。

  读了《论语》,我越发的欣赏孔子思想,喜欢他的阔达,喜欢他的'谦逊,喜欢他的见仁见智,喜欢他的治学观念。

  其中我对他的一句话格外印象深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这是孔子对河水流逝的感悟,也是对白驹过隙的时光,人生苦短世人碌碌无为的感慨。孔子以流逝的河水比喻时光飞逝,给人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生命的价值正在与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让自己更加优秀,让生活更加精彩,也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时光不会因任何事物而停下他的脚步,他永远都是步履匆匆,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还年轻,现在的拼搏是为了日后的无悔。不论何时的努力都来得及是没错,但是再不努力就晚了也是真的。

  《论语》教会了我许多,学习上的,为人处世上的,让我的灵魂仿佛得到升华,学会这些,会让我们的生活渐渐有了变化,让我们活的更加阔达。

  平时想多看一些纯文类的书籍,净化自己的心灵,洗刷内心的浮躁,用外界的力量获得意志力,提醒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让自己成为一个没够泰然自若面对一切的强者,成为一个无愧于世界的君子。

论语读后感8

  借用一句古诗做题目,题目有点大,拉大旗作虎皮吧。

  一介小民没资格谈国家大事,但大事和咱每一个平民又息息相关,国家繁荣富强,我们的生活安详和谐富足,国家动荡,覆巢无完卵,道理不讲自明。

  读《论语别裁》下册,子路第十三,609页,政治、经济、文化。越读越想读,越不敢写什么感受,道理都让南先生讲透了。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庶(人口多,繁荣)、富、教是说政治发展三个阶段:繁荣、富强、文化教育的振兴。仅是繁荣富强,如不加上文化教育,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民族,就会堕落、沉沦甚至有消亡的危险,这是很严重的。

  《论语》两千多年前就有此论断,南先生在六十年代有此解读,“全世界都在谈发展观光,观光就是社会发展的前奏。现在是这样,过去历史也是这样。所谓观光不免要连带有许多对社会风气不好的事,中国如此,世界各国也如此。”结合现在,当今社会不正是这个写照吗?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经济繁荣了,国家富强了,可大家都认为“我们的道德滑坡了”,甚至有人认为是滑到了道德的底线,其实这也是属于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没必要怨天尤人,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点也不晚,更何况我们身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管子曰“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最后是真正的文化教育,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下,只要我们不一味的“饱暖思淫欲”,坏的现状会很快改变的。但也不能急,“善人为邦百年”,“一个理想的政治风气,最后孕育成一股文化力量,不是简单的。但这种不以事功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仁德须加累积成,“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与我们来说,要正人先正己,“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读后感9

  曾经有人说过:“得论语半篇,则得江山。”从而可以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生活,它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不管是《论语》中的那个理念,仁、德、学、治国之道。都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已经开始渐渐被改变。许多人把父母的养育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却把养育父母当做了一种累赘。难道我们忘记了父母那无私、无价、无限的爱了吗?

  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去把一喜一惧给误解了,这是孔子的错呢?还是我们现代人自己的错呢?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最幸福的老人。

  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竭尽全力了吗?

  最后我希望大家记住孔子的两局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和“事父母,能竭其力。”只要父母还在,那么就是我们这些做儿女最大的幸福,把握现在,不只是只有“天下父母心”。让我们做到“天下儿女心”至少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不会为此而感到后悔。

论语读后感10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岁月的风箱里被剥落的斑驳朱漆,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的灵魂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阳光,播撒我心中知识的种子;像雨露,滋润我向善的灵魂。

  读《论语》,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看好书,写读后感的任务,可看着看着竟在书中发现了一个个灵魂,一个个穿梭于仁、学、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灵魂。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态度才会进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地治学: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了就要重新再复习一遍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的,孔子也是个孝子,大爱存在他的心中,不只是对人民的博爱,还有对长辈们的孝爱。可是如今的人们渐渐地对孝这个字的认识越来越淡薄,原本闪光的字眼逐渐褪色,逝去了原本的光彩,而人也就因此这样坠入了一个他们自认为的美丽却又失重的世界。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句话完全颠覆了平日里人们眼中的孝子形象。也许你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有好吃的就给他吃,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孝,是在心理上的安慰,而不是物质上的丰富;是对得起父母的期望,而不是为了他们的期望而去做一些损害道德的事情;是爱自己,而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让父母担心、忧虑。

论语读后感11

  我们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前人留下了许多教导我们修身励志的经典书籍,老师说这些书少时熟读,将终身受益!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其中的一本《论语》,我最喜欢的几句话是:

  1、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了,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喝酒交流,这就是君子之争。

  我觉得这席话对我的启发最大,因为我是个好胜心极强的男孩子,什么事都想争第一,当然我的对手也不是“软柿子”,所以争吵、打架就在所难免。但读了《论语》的这段话后,我认为男子汉不能小肚鸡肠,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别人高兴,自己也高兴。比如有一次,一个同学因为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说:“妈的,你干吗?”我说:“对不起。”他说:“有本事给我打一下。”我把手伸出来,他用力一捶,又踢了我一下;我也不甘示弱,刚想抬腿狠狠踹他一脚,突然想起《论语》里的这段话,立即收了拳脚,他对我的不还手先觉得很诧异,继而红着脸对我一笑,看起来我是吃了亏,但我觉得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

  2、我还特别喜欢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大家一定还记得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吧,课文中陶校长要求我们“每日四问”: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结合曾子和陶校长的话,我觉得每天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今天进步了没有?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平常有点多,我写着写着就睡着了,最后索性就上床睡觉了,刚要钻进被窝的一瞬间,突然想起曾子和陶校长的话,老师布置这么多作业肯定有他的道理,做作业可以让知识更巩固,赶紧起来洗了一下脸再认认真真写完作业,结果那天的作业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我喜欢的论语名言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述了。同学们,你们也一定有自己喜欢的论语名言,说来大家一起分享吧。

论语读后感12

  读论语,感到收获颇多,让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后人称他为圣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孔圣人。

  《论语》教会我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强调学习时要注意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让我懂得了要怎样为人处事。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如何行走呢?诚信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唯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论语》告诉我一定要孝顺父母。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道仅仅指的是奉养父母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跟饲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真正的孝子从对待父母的和颜悦色就能看得出来。

  《论语》中的“礼”也让我感悟良多。子曰:“克己复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的“礼”强调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如果能做到这点,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因此实践仁德全靠自己,不能靠别人。

  《论语》更教会了我崇高智慧。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这是在提醒人们要用老师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读后感13

  《论语》是一本好书,孔子是一个君子。细读细品,定会获益良多,启明心性。

  孔子从品德上主张“仁、义、礼、智、信”。这短短的五个字中包罗万象,枝叶庞杂,融入着他的道德、教育、治国等的思想精华。其足以囊括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本书需要细读,融会贯通,从心底的思想认同,与严苛的自律、坚守。而孔子做到了,他的一生,以其笃信的精神内核贯穿始终。对人对事,对内对外,无不彰显出其坚毅豁达的儒家气度。也使千百年来的中华文明熠熠生辉,华夏民族之道光明正大。可以说,儒教,其实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我正值需要这样的精神洗礼,使自己回归纯明朗达的品性。与我,意重在人们的印象中,儒家一直以仁政、民本等思想著称,强调君主要善治,要时刻考虑重视人民的利益。孔子赞赏“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孟子认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强调在一个国家里,人民是最重要的,甚至觉得为了人民安康,社稷也是可以变更的,“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然而,在回答子贡关于政治治理的问题时,孔子却把人民的生命放在了“信”后,这是不是与“民为贵”的思想起了冲突?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通常情况下,不同于“兵”与“食”,“食”与“信”间不存在着直接竞争、相互抢夺资源的关系。一国国库有限,该把钱花在军事上还是该把钱花在改善民生上,这个“兵”与“食”的冲突自古就存在;然而“食”与“信”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政府改善好了民生,人民自然就会对政府有信心,民生搞不好,或者政府罔顾人民,政府的民望自然也就会下降。

  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谐的社会,没有仁义礼智信不行的,企业也一样。

论语读后感14

  《论语》,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新的学期,我们学习了它其中的十二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当我再次读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想起了以前写作业时的场景:放假了,老师总会留一些作业,一开始还认真的在写,过了十几分钟,我就摸摸这儿,摸摸那儿,当我拿起课外书要看时,还在心里对自己说:就看十分钟。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我仍然还想看,我心想:再看十分钟吧!反正作业也不多,我半天就能写完。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放下手中的书。直到书的最后一页被我翻过,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抬头看看墙上的钟表,才发觉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我才埋头奋笔疾书,但作业还是没有在一天之内写完。第二天上午,我又坐到书桌前,下定决心要在上午之前把作业写完,可是我写着写着又想起昨天晚上吃饭时看的电影,里面的搞笑情节让我不禁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才认真地埋头写作业,当我写完作业时,已经是晚上了,本来今天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天的,可是因为我写作业时的不专心,这个计划才“泡汤”的。就这样,周末过去了。当我学了《论语》中的这句话时,恍然大悟:时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浪费”掉的时间,永远也不会回来的。想想我看课外书,想电影里的情节时,那些时间用来写作业该多好啊!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有,都是因为我不知道时间的宝贵,做着这件事,想着别的事,时间就是在这不知不觉间流逝。

  《论语》,这部书中的一则就可以给我们这么大的启示,别说整部《论语》了!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读《论语》的好处是多么大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吧!

论语读后感15

  该句极为简略,朝夕不过一个白昼之间,时间极短。《说文解字》有:“闻:知闻也,从耳,门声。”《墨子经上》有:“闻,耳之聪也”。 《礼记·大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韩愈《师说》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之“闻”即其本义,“闻”即知道的意思。而“听而不闻”则是不知道的意思。

  《中庸》引孔子语“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一章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由此,可见“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如果一旦闻达道的真谛,即使不久就死去,也死而无憾了”。其实,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认识外在的世界容易,而人认识人自己就不容易了,何况人要认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呢?

  后来,清代刘宝楠沿用了邢昺的疏理的观点,在《论语正义》中说:“此章疾世无道也。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言将至死不闻世之有道也”。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时代,有这样的感叹也就正常了。不过,什么是道仍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个道就是为人之道,成圣之道,也就是仁道。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而确定的。

  朱熹之说当然也是由其历史背景决定的,有明显的理学倾向,他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之近。程子曰“言人不可以不知道,苟得闻道,虽死可也。”又曰:“皆实理也,人知而信者为难。死生亦大矣!非诚有所得,岂以夕死为可乎?”

【论语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论语的读后感09-25

论语读后感15篇10-14

《论语》读后感15篇08-12

论语读后感(集锦15篇)11-13

论语读书心得11-01

《论语》读书心得10-26

论语心得体会07-05

《穷人》读后感12-03

呐喊读后感12-02

学生的读后感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