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集锦(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昆虫记读后感1
我看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法布尔,他是一个昆虫学家。
里面讲的昆虫有:石蚕、甲虫蜣螂、蝉、舍腰蜂、螳螂、蜜蜂、红蚂蚁、矿蜂、萤火虫、被管虫、樵叶蜂……我知道了它们的习性,读到了矿蜂这一篇时,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怎么样才能把矿蜂抓住。
首先拿一个空心的钢管,然后装上一个开关,把吸管放进去,在吸管的中央剪一个口,把吸管剪的那一个口对准开关。
然后用一个很细很细的木棍中央粘一个长方体,在木棍的上方搞一个把手,然后再把小木棍的那一个长方体的.东西插入吸管剪的那个口上,在这个机器的下方搞一个很长的木棍,把一个有齿轮很尖很长的东西插入木棍下方。
如果你要开动这个机器,你就把把手用力压下去一步,长方体的东西透过吸管的口就会按到开关,小木棍就会转动,齿轮就会跟着木棍一起转动,你插入土里齿轮就会把土转开,你一直往下插,它就转得越深,这样子你就可以抓到矿蜂了。
昆虫记读后感2
法布尔拥有一个庄园,是他用40辛苦积攒的钱买的,并给庄园起名为:荒石园。他并没有用荒石园租房赚钱,也没有将荒石园改造成摩天大楼,而是维持原样,保护大自然,观察小昆虫,写下了一本著名的《昆虫记》。
当妈妈让我读《昆虫记》,听到书名我还以为这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书。可当我读完后却爱上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里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和对比等修辞,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昆虫与昆虫生活的习性,让我读完后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蝉》这一章,因为作者把它写得好可怜。我很同情他,蝉有一个可以吸树浆的吸管,它通过吸管来汲取营养。但就是这个平平无常的吸管在其他的.小昆虫眼里却被看成是最值钱的物件,所以都去抢蝉这个吸管。蝉没有抵御能力,打不过这些昆虫,只好被迫拔下吸管悄悄的离去,在饥饿中死去。
这样从昆虫角度思考的科普读物让我印象深刻,我恨不得看上100遍!
昆虫记读后感3
读完《昆虫记》,才真正了解到了昆虫的魅力。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我们与昆虫比邻而居,但我们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对那些每晚发出动听歌声的`昆虫,人们甚至分不清他们是姑姑还是蟋蟀。
殊不知,勤劳的蚂蚁是残暴的掠食者,而漂亮螳螂依靠一对弯钩能将庞大的猎物吓瘫,美丽的大孔雀蝶是结婚狂,它具备一种奇妙的天赋——能飞过长距离,穿过黑暗,越过障碍发现自己的意中人。而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一个能工巧匠……想要更好了解关于昆虫的个性,特性吗?而《昆虫记》将引领你走入昆虫们的世界。所以让我们爱惜昆虫们吧,毕竟那我们又有共同的家。
法布尔花费了大量精力来撰写《昆虫记》这本实践本科巨著,他为其倾注了许多心血与汗水,因此在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体会到它由心而发的对生命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昆虫记》荣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为昆虫剂注入灵魂和身体哦,我们带来思考空间,让我们珍爱昆虫。
感谢法布尔与他的《昆虫记》。
昆虫记读后感4
翻开《昆虫记》,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而神奇的世界。
《昆虫记》是法国博学家、昆虫学家、科普学家法布尔的传世妙作,我十分佩服法布尔先生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他能用一生的精力去研究昆虫,能够忍受得了寂寞,远离各种舞会。而且他从不将昆虫开膛破肚,而是充满爱心地在田野里观察它们,跟它们亲密无间,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这本书就是法布尔留下的宝藏,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使我的视野变得开阔,看问题的深度也与以往不同了。我觉得昆虫和人类是那样相像,比如甲虫,打着帮忙的幌子做一些趁火打劫的勾当,这与社会上一些道德败坏之人不是很像吗?当天气越来越冷时,蜘蛛会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帮孩子们把巢穴咬破,而它却会因精疲力尽而死,这不像我们伟大的母亲吗?
其实,昆虫不仅与人类相像,它们还和人类相互依存,都是地球上的一部分,昆虫也是需要尊重的。以前,我总是恶作剧,把一些昆虫踩死,殊不知,有可能它们的孩子正在家中等待着它们。
《昆虫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对生命的尊重,不要随便伤害昆虫,虽然有些昆虫其貌不扬,但是它们的内心是美丽的。读完这本书我真正的爱上了大自然,爱上了这些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11-06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1-03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12-21
昆虫记的读后感09-01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8-15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12-03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8-10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10-06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9-26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