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考网>考生写作>读后感>《洗礼》读后感

《洗礼》读后感

时间:2023-08-24 16:56: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洗礼》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洗礼》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洗礼》读后感

《洗礼》读后感1

  《洗礼》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偏远村庄里一位年轻牧师的故事。故事生动地描绘了神父内心的挣扎和精神的洗礼,呈现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

  这

  小说中,牧师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他一直致力于弘扬基督教信仰,希望每个人都能接受教义的教诲。但在他偏远的村庄里,群众不信仰上帝,也不接受教会的传统仪式和仪式。神父身处异国他乡,无法将自己的信仰与人们的现实联系起来,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他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不断地问自己上帝是否存在,自己的身份是否真的是一名牧师。这种信仰的动摇和困惑深深地折磨着神父,让我感到非常难过。

  这

  然而,正是在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中,神父受到了强烈的洗礼。乡村里,离村子不远的荒野上,一头牛被一只疯狂的野狗袭击,鲜血四溅。绝望的神父大声向上帝祈祷,最后为了拯救牛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幕让我深思。神父经历了巨大的心理斗争,却在牛的关键时刻明白了生命的真谛。他一生都在试图解释信仰的真正含义:它是关于爱、相互支持和崇高的牺牲。牧师传播基督教的机会成为了他们的救世主,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信仰,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真正的信仰。

  这

  读完莫泊桑的这部小说,我想起了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话:“幸福并不是一件极其美丽的东西,而是日常劳动、琐事和奋斗的结果。”牧师的考验和挣扎,也许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理想主义牧师,而是真实的人格。莫泊桑通过神父表达了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每个人面对生活困难时的态度。生活中,我们会经历挫折、失落、不确定和困惑;但正是这些内心的挣扎,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真谛。

  这

  在洗礼中,莫泊桑从现实的角度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鼓舞。每个人都应该像牧师一样勇敢地走出困境,接受真正的自我洗礼。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和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洗礼》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

《洗礼》读后感2

  当太阳越过地平线,清晨的号角吹响,露珠洒向滚滚红尘,阳光却耀眼般渗出那一抹坚韧……

  ——题记

  阳光依旧那么明亮,花朵依旧那么斗艳,蜜蜂、蝴蝶的亲密搭讪,倒是惹得人不禁会意一笑!谁又能知那五彩斑斓的花瓣下,隐约却有一抹新绿,沁人心甜。那是一颗草,一颗不肯言败的草,风尘仆仆,却生气十分!忽然,一刷蓝抹去眼前意境,一双手迅速拽下绿色,却只剩下那娇艳的彩。手中的清淡,却拉着那棕色的根须花纹一直长长耷拉到腰间。风随它而歌唱,它却随风而舞蹈。那习以为常的方式,早就看惯了这等胡须,心中自是一过,而忘得一干二净。

  美妙的生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却一而再,再而三被销毁,被视为异类,被孤弃……

  可曾知,为了这一世的破土而出,它努力了多少?牺牲了多少?背后又有多少讽刺和嘲笑?正如书中的灰娃,自打他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周围的`孩子却因为其家的衰败早已把他永远的孤立起来。自此也就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亲情,失去了那股内心的不懈。花前花后的歧视、讽刺和欺骗,它又忍受了多少?兴许,自打种子落入这尘尘泥土,它便知道这坎坷、这困难各个揪心痛苦,但它没有放弃,反而在孤独中找回了自我,找回了信心。然而,它的内心却平添了几分坚韧不拔,几分锲而不舍。明明知道面临死亡的结果,却有一颗颗,一代代,不悔的新绿仍努力、仍坚韧的生长着,不为别人,只为自己精彩的人生……

  是啊!人生就该如此,一路的风顺还有什么意义与价值?不论他人是否认可,我们依旧坚持自己、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或许,你的汗水一直在流,各种风言风语也在讽刺你、打击你、孤立你,但“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爬起来!”,一次次的再战和一次次的努力……那份坚韧或许没有人看得见,没有人听得清,但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是我们努力唯一的途径!

  或许,当你走向人生巅峰时,蓦然回首,人生的道路多了些挣扎的痕迹,却添了几分独立和坚韧。是啊!人生本该如此……

  洗去孤独的坚韧,带上几分抹不去的独立,虽草草人生,却依旧向阳……

【《洗礼》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的读后感05-25

《尖叫》读后感08-02

《根》读后感08-06

雷雨的读后感08-11

繁星读后感09-02

《在人间》读后感09-02

论语读后感07-22

青鸟读后感07-26

《雷雨》读后感08-17